朱瞻基在走去兵部倉庫的路上,心中一直在盤算着。
就在剛纔,張信對自己恭恭敬敬,也一定程度上說明,自己已經滲透進武將,勳貴集團了。
接下來,只需要慢慢滲透,或可將漢王在朝中的支持勢力,一點點化爲自己的。
這一招,也算是釜底抽薪。
讓漢王在朝中,再無暗中幫他的勢力。
如此一來,沒有人暗中報信,更沒有人在朝堂上爲漢王說話,漢王的處境,必將在艱難一份。
可僅僅如此,還不夠!
還要繼續削弱漢王。
朱瞻基不想漢王這個隱患一直存在,可若是開戰的話,兩方必定兩敗俱傷,最重要的是各州的百姓,一定生靈塗炭。
這也是目前,整個朝廷還沒有選擇全面和漢王開戰的原因。
若是全面開戰,戰火波及下,無數無辜的百姓都將慘死。
楊士奇,夏原吉,蹇義等人都想着緩緩圖之,只要漢王沒有繼續攻城拔寨,那朝廷就先一點點瓦解他的力量,到最後再一舉擊潰。
如此一來,傷亡便少。
當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一路從北平殺到應天府,歷時兩年多的時間,死了數百萬無辜的百姓。
這股龐大的數字,會化作朝廷的罪孽。
而眼下,朝堂諸公,顯然也不想讓百姓受難,不想背這個黑鍋。
朱棣打了兩年,如今漢王勢力並不弱,就算全面開戰,也得打個好幾年,才能平定下來。
可若是想要削弱漢王,那就得從多方面下手。
朱瞻基想到了之前提過的開海之策。
之前,與商稅改革一同提出的,還有開海之策。
可是開海之策一直沒有得到實施,老爺子也未見鬆口,可這一次,或許有必要開海了。
開海,利國利民的同時,也能夠讓大明迅速開發商業,加速步入資本主義,領先全世界兩百年。
不開海禁的後果,朱瞻基見得太多了。
大清不開海禁,閉關鎖國,導致國家崩潰,沒有進步。
直到最後,八國聯合……
所謂的八國聯合,實際上不到五萬軍隊,可大清派出四十萬義勇團,卻仍舊被打進了京城。
因爲大清太落後了!
四十萬義勇團還在拿着大刀,對面已經拿着槍支橫掃了。
幾乎是碾壓性的戰爭。
閉關鎖國,什麼新知識都沒有學到,導致處處捱打。
明初時,大明是世界第一強國,可等到明中期,就不斷在衰弱,而且燧發槍的製作,也是其他國家搶先一步。
若是開海,吸納他國商業,便能使得大明的經濟更加繁華。
這般想着,朱瞻基的心中越發地迫切了起來。
自己,是要改變大明未來的。
不開海禁,造成了大明封閉,商業的扼殺,不吸取新知識,落後於人。
所以,必須要開海禁!
而且,只有開了海禁,才能通商貿易,提高手工業發展的同時,倭寇也定然會侵擾大明各地的海關。
不過,相比倭寇的威脅,開海利益更大。
而且,若是將倭寇都趕到山東碼頭一帶,漢王會不會焦頭爛額呢?
想到這裡,朱瞻基嘴角忍不住勾起笑容。
漢王佔領了山東,就必須要守好海關,若倭寇強攻,漢王就得抵抗。
如此一來,就削弱了漢王的實力。
而且還能讓倭寇拖住漢王,使漢王疲於奔命。
好主意!
朱瞻基臉上帶着笑意。
走在大街上,朱瞻基忽然停下了腳步。
“今日,就不去兵部倉庫了。”
“關於開海禁的想法,我得去找翰林院的大儒們聊一聊。”
朱瞻基喃喃着,改變行走路線,朝着翰林院所在的方向走去。
如今,翰林院已經沒有了大學士。
新的大學士暫時還沒有選出,太子爺也有所猶豫,因爲每一任大學士總是死得壯烈,所以太子爺也不急着挑選了。 Wшw •ttκд n •¢Ο
再者,也缺乏德高望重之輩。
如今,翰林院中威望比較強的,也就是張善忠,方城遠,範秋三位大儒了。
當朱瞻基來到翰林院,翰林院的庶吉士們見到了朱瞻基,連忙給朱瞻基行禮。
“拜見太孫殿下。”
“拜見太孫殿下。”
朱瞻基擺了擺手,表示不用客氣後,便走進了翰林院。
翰林院的編撰,學士們聽聞太孫殿下來了,也紛紛出來拜見。
朱瞻基看向了範秋,方城遠,張善忠三人,笑着道:“煩請三位大儒找個僻靜之地,我們再談。”
範秋眉頭微挑,點頭道:“好,太孫殿下,請隨我來。”
很快,三位大儒,便領着朱瞻基,來到了一間房間內。
“這裡是歷代大學士辦公時的書房,四下無人,太孫殿下只管說便是。”範秋笑着道。
朱瞻基頷首。
在桌子旁坐了下來。
三位大儒也依次入座,等待着太孫發話。
朱瞻基左右環顧這座老舊的房間,四周都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朱瞻基感慨道:“當初,徐老和餘學士,就在這裡辦公吧?”
提起這兩位,三位大儒的眼神中都有些傷懷。
“是啊,歷代大學士,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範秋頷首。
朱瞻基咧嘴一笑:“本來,這件事是該找大學士幫忙的,可翰林院如今沒有大學士,我就只能找三位大儒了。”
“你們在翰林院,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輩,我想請你們明日朝會之時,提出一道新的政策。”
此話一出,三位大儒頓時聚精會神。
他們知道太孫的才能,所以聽到有新的政策,三位大儒也都神色端莊,鄭重了不少。
朱瞻基繼續道:“開海!”
“與商稅改革一同提出的,還有開海之策,可是開海之策一直沒有得到實施,所以我們必須要推動!”
關於開海的利弊,翰林院內部早就已經討論過了。
而且,當初太孫與徐老斗法之後,他們也都聽過了開海的好處。
所以,此時聽到開海二字,三位大儒的眼神中閃過一抹精光。
“徐老走後,繼餘學士離開,翰林院便彷彿失去了生氣,沉寂了下去。”
“對於開海一事,我們倒是忘得一乾二淨了。”
“真是意志消磨人心啊,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今日太孫既然提起,我們定然全力以赴!”
三位大儒,眼神凝重,表情肅穆,沒有半點開玩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