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

“你這當個縣尉,能幹點啥,學點啥?”

“咱怎麼就覺着不信呢?”

“還是說,這裡面惟庸有什麼旁的想法?”

朱元璋這人,有時候是真不給人面子的。

就好比現在,他心裡有了疑問以後,他真就當場發問了。

好在胡仁彬這會兒時間長了,慢慢也適應站在朱元璋面前的感覺了。

倒也沒說被朱元璋一句話給問得當場尿褲子。

他直接躬身一禮,規規矩矩的答道:“回陛下,此事確實家父曾叮囑過大概。”

一聽這話,老朱來興致了。

他對於胡惟庸,永遠心底裡是埋着一份警惕的。

因爲他總覺着胡惟庸太聰明瞭。

對於這等聰明人,朱元璋甭管怎麼喜歡、信任,但心底裡總是帶着一份最“淳樸”的警惕。

這份警惕,同樣來源於他幼時一文不名時,所看到的各路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惡形惡狀。

他骨子裡認爲好官絕對是有的,但不多!

因此,面對官員,尤其是聰明的官員,先把對方當壞人看,沒錯。

哪怕再怎麼覺着對方是好人,那也得留一手。

指不定哪天對方就墮落了,到時候就痛下殺手。

這樣不會讓自己太過煩躁。

而胡惟庸,就是他心目中好官、聰明人當中綜合排行第一的。

不然的話,朱標跟胡馨月的婚事,不會這麼的順利。

如今能在教育子女以及胡府將來的問題上,聽聽胡惟庸的看法,朱元璋這要是沒點興趣纔怪。

胡仁彬既然在這裡說這個,那自然就沒想着藏着掖着。

“回陛下,家父對於草民的將來,在問過草民自己的意見之後,提出了三點。”

“其一,莫要做清談官員,嘴上事事精通,手裡事事稀鬆,於國於民一輩子也沒幹出什麼真正有用的事情來。”

“當這種官,不僅於國於民無利,最要緊的是,連自己都會慢慢廢掉的。”

“胡府不是什麼頂尖勳貴,可也不是平民百姓,要想傳承下去,還是得踏踏實實做事的!”

“其二,莫要做大官,家父認爲草民這輩子估計是沒那個能力爲宰爲輔了。”

“那麼與其一門心思往上爬,最後爬到不該到的位子上一頭摔死連累家人、族人,不如踏實一點。”

“這輩子,努力能做到四品官致仕,那就是了不得了!”

“其三,莫要做眼睛朝天的官,家父覺着草民既然學了那麼些雜學本事,還有份想要做事的心思。”

“那麼,就不該一門心思想着怎麼升官,反倒是去都道府縣都走一遍,老老實實當個民生官,最好!”

說到這,胡仁彬也是說出了自己的氣度來了,他挺直着腰桿看着眼前這對身份尊貴的父子倆,笑着繼續說道。

“草民一直認爲,家父乃是有大智慧之人。”

“而且,這樣的選擇於國於民於胡家乃至於草民自身,都是有利且歡喜的。”

“草民的家父乃是前任宰輔,妹妹乃東宮太子妃,這等身份,去了都道府縣想必也是沒人欺負的。”

“那麼,藉着沒人欺負的好時機,草民想踏踏實實的替百姓辦點事!”

“到時候,哪怕草民的太子妹夫覺着草民還堪用,想要升草民的官,那草民也經得住、當得起!”

“以上,便是家父以及草民的一點心思!”聽完胡仁彬這長長的一大串解釋,朱元璋、朱標半點不含糊的直接笑容就印在臉上了。

顯然,老胡家這父子倆開門見山、大開大合的操作,太值得他倆滿意了。

朱元璋這人,也沒什麼好猶豫的,直接衝着宋利擺了擺手道。

“宋利,待會兒擬旨,胡家仁彬,於國有功於社稷有功,特賜上元縣縣尉官身……”

說到這,朱元璋頓了一頓,而後才繼續說道。

“…以及禁宮行走腰牌一副,以示獎勵!”

宋利明明腦子裡一個字都不會錯的能記住,可他卻規規矩矩的快速在一旁用紙筆擬了個草稿出來。

等到重新謄寫到聖旨專用的紙張上,快步遞給朱元璋檢查後,宋利這纔去一旁用印。

胡仁彬聽着朱元璋親口唸出來的聖旨內容,終究做不到喜怒不形於色,那眉毛都快飛起來了。

自此刻起,他胡仁彬也不再是一介白身了,他也是有官身的人了。

這不,他領旨謝恩,就不能自稱草民了。

“微臣胡仁彬謝過陛下,謝過太子殿下!”

朱元璋笑着擺了擺手。

“之所以賜你一塊禁宮行走腰牌,倒也不是旁的。”

“一呢,是方便你偶爾有空了,進宮來看看伱妹妹。”

“你不同於你爹,你爹進宮從來不用腰牌,甚至連名字都不用報。”

“看到他那張臉,禁軍就不會攔着他,可你不行!”

“其二嘛,咱也是想着,你既然到了縣衙,看到的都是民計民生。”

“那若是你有空,你便進宮跟太子好好聊聊。”

“太子沒空出宮,哪怕出去了,看到的東西也不一定是真的。”

“你倆關係既是君臣也是親戚,那自然就能說些不一樣的東西。”

“不要怕嚇着太子,大膽說就是了!”

“與其藏着掖着,還不如拉着太子跟你一起想法子!”

聽到朱元璋這交待,胡仁彬規規矩矩的躬身領命。

之後,胡仁彬就被留在宮中了。

倒不是爲了讓他們兄妹相見,主要還是爲了紅薯的事兒。

這如今整個大明,親自種過紅薯的可就胡仁彬一人。

這要是不讓他手把手的把相關過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給弄清楚,那到時候可是要暴殄天物的。

天知道真出現那樣的情況得死多少人。

當然了,捎帶手的,也安排人回胡府報了個信。

對於胡仁彬的“結局”,胡大老爺顯然很是滿意,同時也非常的開心。

侄女嫁人了,有了哥好歸宿;

原本不省心的逆子,如今被敲打了大半年以後,也終於堪用並且當上縣尉了。

那剩下自己的花,那就可以放心浪了啊!

甚至就算在府邸中夜夜笙歌都行啊。

428.第428章 一覺醒來公主睡在旁邊怎麼辦?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64.第64章 胡惟庸乃老朱家肱股176.第176章 考生的崩潰開始262.第262章 胡大老爺坦誠身份第459章 朱元璋受不了這個氣120.第120章 胡惟庸:這世道看不懂了261.第261章 殿試徹底完結188.第188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135.第135章 加班的氣息瀰漫在禮部298.第298章 胡大老爺要管教坊司?75.第75章 花魁如詩姑娘的規矩145.第145章 使臣覲見的新花樣206.第206章 這大明沒了胡大老爺得散156.第156章 這年頭就沒個老實人了209.第209章 太子妃即將入主東宮163.第163章 胡惟庸的叮囑105.第105章 論自我修養138.第138章 胡惟庸不理解,並且大受震撼360.第360章 胡大老爺重出江湖78.第78章 胡惟庸:行走江湖名號很重要第12章 管他冬夏與春秋360.第360章 胡大老爺重出江湖228.第228章 胡大老爺要視察114.第114章 死性不改的方孝儒142.第142章 朱元璋:咱也該抖抖大明的天威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108.第108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328.第328章 胡大老爺的新套路267.第267章 無事一身輕的胡大老爺第2章 朱元璋人麻了!244.第244章 落難的解縉很適合看樂子359.第359章 胡大老爺惹出的風風雨雨382.第382章 沈萬三背後的秘密367.第367章 胡大老爺再開課堂403.第403章 更多的關注391.第391章 系統雞肋的獎勵141.第141章 胡大老爺以理服人353.第353章 胡惟庸的新差事第23章 老朱繼續懵逼!這題還能這麼解?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第38章 大明也要有自己的退婚流?423.第423章 被抓回家的胡家少爺194.第194章 先把人忽悠住第40章 胡惟庸:逆子,都是因爲你!100.第100章 胡馨月的風采!宴會一言驚衆人80.第80章 方孝孺和解縉酸了!153.第153章 太子妃還得是胡馨月129.第129章 胡大老爺抱美看戲355.第355章 這位老師有點猛421.第421章 老朱家徹底看上小胡了396.第396章 解縉的裝逼之旅444.第444章 老朱一肚子的問題要問第16章 胡惟庸開始搞事了167.第167章 整個應天府亂成了一鍋粥311.第311章 李善長最終的結局90.第90章 胡大老爺的謀劃160.第160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344.第344章 胡惟庸的新招第56章 胡惟庸的名聲臭大街了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310.第310章 教坊司是胡大老爺罩着的135.第135章 加班的氣息瀰漫在禮部220.第220章 胡馨月要過門了第35章 胡惟庸:教訓混賬兒子也有獎勵?311.第311章 李善長最終的結局108.第108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第52章 府試將近,考生們都麻了!第13章 你來我往忙爭利258.第258章 真要打架爭狀元了啊323.第323章 大明版的考公?第5章 李善長升丞相之位第19章 考生們要罵娘了!誰出的考題啊?403.第403章 更多的關注111.第111章 好一個盪鞦韆448.第448章 被嚇了一跳的胡大老爺326.第326章 萬事俱備的大明公考第33章 樑甫:胡公,這還是不是你親兒子了?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278.第278章 胡大老爺閃耀工部379.第379章 吃了閉門羹的沈萬三250.第250章 朱元璋聽得毛骨悚然80.第80章 方孝孺和解縉酸了!187.第187章 朱元璋:老胡是懂咱的158.第158章 莫名其妙成了主角66.第66章 胡惟庸:馬皇后爲何害我189.第189章 終於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第2章 朱元璋人麻了!377.第377章 應天城新來的客人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第27章 縣試放榜!衆生相!319.第319章 胡大老爺主考的威名216.第216章 畫風詭異的大明214.第214章 方孝儒的報社初見聞393.第393章 金瓶梅的魅力275.第275章 誠惶誠恐的工部345.第345章 馬皇后問策胡惟庸341.第341章 原來又是胡惟庸的鍋429.第429章 朱元璋暗戳戳搞出的事275.第275章 誠惶誠恐的工部
428.第428章 一覺醒來公主睡在旁邊怎麼辦?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64.第64章 胡惟庸乃老朱家肱股176.第176章 考生的崩潰開始262.第262章 胡大老爺坦誠身份第459章 朱元璋受不了這個氣120.第120章 胡惟庸:這世道看不懂了261.第261章 殿試徹底完結188.第188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135.第135章 加班的氣息瀰漫在禮部298.第298章 胡大老爺要管教坊司?75.第75章 花魁如詩姑娘的規矩145.第145章 使臣覲見的新花樣206.第206章 這大明沒了胡大老爺得散156.第156章 這年頭就沒個老實人了209.第209章 太子妃即將入主東宮163.第163章 胡惟庸的叮囑105.第105章 論自我修養138.第138章 胡惟庸不理解,並且大受震撼360.第360章 胡大老爺重出江湖78.第78章 胡惟庸:行走江湖名號很重要第12章 管他冬夏與春秋360.第360章 胡大老爺重出江湖228.第228章 胡大老爺要視察114.第114章 死性不改的方孝儒142.第142章 朱元璋:咱也該抖抖大明的天威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108.第108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328.第328章 胡大老爺的新套路267.第267章 無事一身輕的胡大老爺第2章 朱元璋人麻了!244.第244章 落難的解縉很適合看樂子359.第359章 胡大老爺惹出的風風雨雨382.第382章 沈萬三背後的秘密367.第367章 胡大老爺再開課堂403.第403章 更多的關注391.第391章 系統雞肋的獎勵141.第141章 胡大老爺以理服人353.第353章 胡惟庸的新差事第23章 老朱繼續懵逼!這題還能這麼解?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第38章 大明也要有自己的退婚流?423.第423章 被抓回家的胡家少爺194.第194章 先把人忽悠住第40章 胡惟庸:逆子,都是因爲你!100.第100章 胡馨月的風采!宴會一言驚衆人80.第80章 方孝孺和解縉酸了!153.第153章 太子妃還得是胡馨月129.第129章 胡大老爺抱美看戲355.第355章 這位老師有點猛421.第421章 老朱家徹底看上小胡了396.第396章 解縉的裝逼之旅444.第444章 老朱一肚子的問題要問第16章 胡惟庸開始搞事了167.第167章 整個應天府亂成了一鍋粥311.第311章 李善長最終的結局90.第90章 胡大老爺的謀劃160.第160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344.第344章 胡惟庸的新招第56章 胡惟庸的名聲臭大街了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310.第310章 教坊司是胡大老爺罩着的135.第135章 加班的氣息瀰漫在禮部220.第220章 胡馨月要過門了第35章 胡惟庸:教訓混賬兒子也有獎勵?311.第311章 李善長最終的結局108.第108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第52章 府試將近,考生們都麻了!第13章 你來我往忙爭利258.第258章 真要打架爭狀元了啊323.第323章 大明版的考公?第5章 李善長升丞相之位第19章 考生們要罵娘了!誰出的考題啊?403.第403章 更多的關注111.第111章 好一個盪鞦韆448.第448章 被嚇了一跳的胡大老爺326.第326章 萬事俱備的大明公考第33章 樑甫:胡公,這還是不是你親兒子了?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278.第278章 胡大老爺閃耀工部379.第379章 吃了閉門羹的沈萬三250.第250章 朱元璋聽得毛骨悚然80.第80章 方孝孺和解縉酸了!187.第187章 朱元璋:老胡是懂咱的158.第158章 莫名其妙成了主角66.第66章 胡惟庸:馬皇后爲何害我189.第189章 終於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第2章 朱元璋人麻了!377.第377章 應天城新來的客人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第27章 縣試放榜!衆生相!319.第319章 胡大老爺主考的威名216.第216章 畫風詭異的大明214.第214章 方孝儒的報社初見聞393.第393章 金瓶梅的魅力275.第275章 誠惶誠恐的工部345.第345章 馬皇后問策胡惟庸341.第341章 原來又是胡惟庸的鍋429.第429章 朱元璋暗戳戳搞出的事275.第275章 誠惶誠恐的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