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第217章 217:你方家祖墳佔地有五百畝地

“咱也是不想讓標兒太辛苦了!”

“改革需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再不成立內閣,往後就怕是不睡覺,咱們父子三人也兼顧不過來!”

朱元璋說的也是實話,如果大明還跟以前一樣,那朱元璋和朱標這樣的勞模,堅持堅持,還是能夠維持朝廷的正常運轉的!

不過話說回來,那也就是他朱元璋和朱標這種勞模能在這種情況下管好若大的一個國家!

後輩子孫,又有幾個能如他們父子倆如此勤政的?

所以成立內閣制度,也是大勢所趨,遲早的事情!

更別說改革會讓原本的工作量逞幾何倍數的上升了,這纔是改革初期呢,這幾天朱元璋和朱標都已經感覺有些吃不消了!

殺紅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就是因爲管不過來了!

沒那個耐心一個個的解決,乾脆就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但顯然這條路根本走不通的!

“內閣制度,後世都已經完善了,其實爹只要照搬一下就行了,也不必拿出來討論!”

“反正我沒什麼意見,您跟大哥看着辦吧!”

朱櫟對此倒是無所謂,反正老爺子就算現在不搞內閣,他上位之後同樣也會弄出來!

即便他原本就打算培養朱匣秋監國來着,可他不會把朱匣秋當成朱標這麼來使喚啊!

就算是爲兒子的身子骨考慮,成立一個內閣班底幫忙處理國事,那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那行,回頭咱就和標兒選幾個改革派的重臣,先把內閣給搞起來!”

“等回頭把皇衛學院也給辦起來之後,今後的閣臣再從皇衛學院當中來選拔!”

“反正幾年換一屆,也不怕他們能坐大!”

朱元璋看到朱櫟沒意見,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

皇衛學院肯定也是要辦的,只不過培養人才的過程需要時間,朱元璋暫時等不了那麼久了,只能先從現有的重臣當中來進行選拔!

就比如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如今都已經成爲了改革派,讓他們加入內閣,應該是沒問題的!

至於其他的人選,還需要仔細考慮一下!

“藍玉那幫人,可以直接送去皇衛學院當教官,無戰事的時候,也算是能給他們找點事情做做,多給大明培養出一些有用的軍事人才也是好的!”

朱櫟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

“咱也是這麼想的!”

“不過藍玉那小子還需要敲打一下,回頭咱專門把藍玉那幾個殺才找來,當面把話說清楚!”

“其他的無所謂,他那套到處收義子的把戲,絕對不能在皇衛學院當中出現!”

朱元璋說到這裡,語氣也開始不善了起來。

如果不是看在朱櫟能夠鎮得住藍玉那幫勳貴的面子上,藍玉這幫人他是鐵定不會留的!

說起來,藍玉他們還得感謝朱櫟才行!

“皇衛學院的事情,您看着張羅吧,有需要兒子的地方儘管開口,兒子回去準備點教材,還得培養一批能夠教文化課程的教員出來!”

朱櫟也不墨跡,相比於武科,文科這方面的教員纔是最頭疼的!

皇衛學院真的想開辦起來,這些人才纔是關鍵!

“另外您得再給兒臣一個人!”

朱櫟這時話鋒一轉道。

“誰?”

朱元璋就是一愣。

“方孝孺!”

“您把他調回來給我,我回頭讓他留在漢王府當中給秋兒他們上課,另外也順帶着再培養一批文化課的教員出來!”

朱櫟直接就說出了方孝孺的名字。

朱元璋和朱標不由對視了一眼,顯然沒想到老九居然會看上方孝孺!

不過方孝孺曾經是大儒宋濂的得意門生,在儒家的地位如今也是最高的那幾個,不比劉三吾差!

如果方孝孺能夠被老九給拿捏住,那儒家方面的壓力,必然會減輕不少!

“這方孝孺可是茅坑裡的石頭,真要給了你,你能拿捏得住?”

朱元璋明白朱櫟的心思,但同時也有些不太放心。

“區區方孝孺而已,兒子自有辦法讓他歸心!”

朱櫟卻是信心十足地笑道。

朱元璋和朱標對此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如果朱櫟真的能把方孝孺給收攏了,那也是一件好事請!

在跟老爺子要了方孝孺之後,朱櫟也直接離開了西安府,返回漢中去了!

其實皇衛學院只是個說詞,想要培養文化課的教員,朱櫟有的是辦法,無非也就是想讓方孝孺來給朱匣秋當老師而已!

這貨雖然是個碎嘴子,脾氣也十分的固執,但是朱櫟知道這老小子也算是個人才,目前在山東濟寧當個知府,一直也都是奉公守法!

所以他想讓方孝孺來給朱匣秋當個語文老師,教一些儒家的經典!

儒家那套雖然治國方面不頂用,但是在思想建設上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仁義禮智信這些最基本的觀念,也是必須要學的!

只不過朱櫟要的是全方面的教學,就像是後世現代社會,思想品德只是其中一門學科,還有語文、歷史、地裡、數學、化學、生物、政治等等學科!

其中方孝孺能教的,他就讓方孝孺去教。

方孝孺不能教的,他還有其他培養起來的研究員能夠勝任!

至少在傳統文學這方面,方孝孺教一下還是綽綽有餘的!

當然,方孝孺如今在儒家的影響力,也是朱櫟看中的關鍵!

拿捏住了方孝孺,日後再跟儒家對線,就能輕鬆許多了!

朱元璋也沒有讓朱櫟等太久。

就在朱櫟回到漢中大概二十多天的樣子,方孝孺也到了漢中府。

其實方孝孺直到漢中,都還沒搞明白,皇帝爲什麼會突然下令,讓他卸了濟寧知府,到漢王府來給漢王世子當老師?

雖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但是皇帝的聖旨都下來了,他也只能遵旨辦事!

方孝孺畢竟不是京官,對於朝廷目前的局勢並不是特別的瞭解!

不過方孝孺卻知道,朝廷因爲改革的事情,近段時間已經掀起了腥風血雨,皇帝更是砍了不少人的腦袋!

甚至於他的至交好友,也在其中!

這也讓方孝孺十分的氣忿,這次來漢中,那也是帶着一肚子氣來的!

或許皇帝之所以突然不讓他當知府,而是來漢王府當老師,也是因爲受了好友的牽連吧?

很快,朱櫟就在自己的書房內見到了方孝孺。

這個老小子談吐方面,也確實古板,屬於老派的刻板型人物,張口閉口都是儒家大義!

要不是這老傢伙確確實實有幾把刷子,他也不想跟這老東西打交道!

“方先生對於朝廷最近主張的改革之事,有什麼看法?”

朱櫟懶得高興聽方孝孺的長篇大論,乾脆直奔主題。

方孝孺也知道,改革的事情,一開始都是這個漢王搞出來的,畢竟西北這邊改革得算是相當徹底了,完全就是他漢王朱櫟的一言堂!

也可以說,方孝孺之所以見到朱櫟就表現得如此刻板,也是在表達對朱櫟的不滿!

但是他沒想到的是,朱櫟居然會直接問他對於改革的看法!

方孝孺愣了好一會,這才反應了過來!

“抱歉,漢王殿下,下官可不敢妄議朝政!”

方孝孺還摸不準朱櫟究竟是個什麼套路,滿臉狐疑地迴應道。“本王這裡可以暢所欲言,你知道本王向來不講究那麼多規矩的!”

朱櫟似笑非笑地盯着方孝孺,他可不相信這個老小子會放棄當面噴改革的機會!

“也罷,漢王殿下既然想聽,那下官就實話實說了!”

“下官以爲,陛下廢除舊法,主張新政,根本就是亂彈琴,更得不到民心!”

方孝孺果然不愧是頭鐵,讓他說他還真的敢說,而且一開口就把皇帝都給貶得一無是處!

“伱怎麼知道不得民心?”

“你聽到老百姓說了?怎麼就知道老百姓不喜歡新政呢?”

朱櫟挑着眉毛問道。

“這不是明擺着的事情麼?”

“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上到帝王,下到百姓,自當遵循!”

“滿朝文武,袞袞諸公,若不是念及祖宗規矩,又怎麼會落得一個人頭不保的下場?”

方孝孺卻是不以爲然地冷哼道,這思想觀念還真不是一般的固執,張口閉口都是老祖宗的規矩!

“你這些話也就在本王面前說說,以你的性子,已經不適合待在如今的朝堂之上了,改革乃是大勢所趨,朝堂也會是改革的第一步,你的戾氣太重了,若是讓陛下聽到你剛纔的話,怕是同樣人頭不保!”

朱櫟有些無奈地嘆了口氣。

“爲人臣子,在君王行昏聵之舉時,理當死諫,也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若是真有那個機會面聖,方孝孺死不足惜,也定然要對聖上勸誡一番!”

方孝孺卻是語氣激動地辯解道,似乎已經將身死置之度外了!

“死諫,不就是爲了留一個名聲麼?”

“名聲真有那麼重要?人都死了,那就什麼都沒了!”

朱櫟擺了擺手,感覺跟這個老頑固聊天,還真的是太累了,因爲他知道這老傢伙的確不怕死,而且說話也非常偏激!

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在歷史上被朱棣直接滅了十族了!

“身雖死,名可垂於竹帛也,有何懼哉?”

方孝孺卻是脖子一梗,毫不在乎的朗聲說道。

不知道的,還以爲這老傢伙立馬就要慷慨就義了呢!

“看來,你是真的對當今朝廷的改革之舉,有很大的意見啊?”

朱櫟直勾勾地盯着方孝孺,發現這老小子語氣當中滿是怨念,火藥味十足,更本就不像是正常探討問題的樣子,更像是一種情緒的宣泄!

“其實……下官也不知道朝廷究竟要怎樣改革,只知道因爲改革的事情,已經死了不少賢良!”

“下官的至交好友,禮部左侍郎李淳,上月就被陛下不分青紅皁白就給賜了三尺白綾!”

“如改革真的那麼好,又何須造如此多的殺虐?”

方孝孺冷哼道。

朱櫟聞言,頓時恍然大悟!

他說怎麼一見面,方孝孺就跟吃了槍藥一樣呢,原來是替自己的好友鳴不平啊?

“常言道,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只要三尺白綾或者毒酒一下來,反正橫豎都是死,我要是李兄,就算臨死之前,也要罵聖上加害賢良之名!”

方孝孺似乎越說越起勁一般,還把自己帶入到了摯友的人設當中了!

“還是給自己積點德吧!”

“賜死也分很多種,陛下僅僅是給李淳賜了一條三尺白綾,已經是格外開恩了!”

“至少三尺白綾和賜毒酒已經死得算體面,能留個全屍!”

“可若是你口嗨作死,那可能就是碎屍萬段拿去喂狗,這倒也罷了,真要把親朋好友都連累着,你若是李淳,嘴上是罵痛快了,可你問問老李家祖墳佔了五百畝地,能夠埋得過來麼?”

朱櫟頓時就無語了,這個方孝孺還真不愧是要被滅十族的存在,自己死不要緊,還要把七大姑八大姨都給打包帶走?

“這……”

方孝孺的身軀一顫,臉色頓時也僵硬了起來!

朱櫟看他這個反應,也暗鬆了一口氣。

好在這個時候的方孝孺,沒有頭鐵到要把十族都給拉下水!

畢竟朱元璋再怎麼樣,那也是正統,開國之君。

朱棣在他眼裡就是亂臣賊子!

從這方面來說,方孝孺也算是有氣節的!

“方先生,不是本王打擊你!”

“死諫,留一個美名,怕都是你的妄想而已!”

“如今你已經到了西北,大可出去問問西北的老百姓,是否支持改革!”

“說句難聽點的,如果改革將來有錯,那麼你以死勸誡,或許還能給自己博一個美名,但如果改革是正確的呢?”

“將來老百姓因爲改革而過上了好日子之後,他們也只會記得你方孝孺是反對改革的亂臣賊子之一!”

朱櫟的這番話,更是讓方孝孺有種振聾發聵的感覺,整個腦瓜子都在嗡嗡作響!

他雖然固執,但眼睛可不瞎!

這一路過來,西北之地老百姓過得如何,那也是看得真真切切的!

西安府,漢中府的繁華,更是讓他震撼!

難道真的是他錯了?

一時間,方孝孺都陷入到了自我懷疑當中!

第82章 82:耶戈律特遺傳了那個男人第9章 09:推演皇太子朱標的人生!第85章 85:整個西北漢王說了算!第258章 258:漠皇朱匣烽,是北大明老百姓的172.第172章 172:去漢中說不定還是朱棣的一第312章 312:朱匣燁最終還是要就藩了!151.第151章 151:生過孩子的李氏,身材愈發第21章 21:這一次輪到秦王朱樉了!148.第148章 148:沒準老爺子一高興就禪位了第37章 37:本王的生母也要來漢中?第315章 315:朱櫟:爹,要不要看看您自己的第227章 227:武將勳貴們巴不得能夠打仗呢!207.第207章 207:月球上還有一個被誠武遺留123.第123章 123:漢中的帝魂塔建成了,流放第311章 311:朱元璋:老四他守不住的,放棄第106章 106:周貴妃:你怎麼天天往蘇圖珊那第99章 99:你的名字應該叫朱匣烽!第88章 88:耶戈律特難道是老九的兒子?200.第200章 200:回去之後先把大明的版圖給第45章 45:大明朝最忙碌的兩頭驢!第283章 283:還沒打下來呢,就想着要遷徙百第95章 95:讓漢王和準格爾部聯姻?第253章 253:方孝孺和朱棣,一個削藩,一個116.第116章 116:朱匣烽比較心儀壯實的女孩第112章 112:幼帝朱祁鎮登基,宦官當道?【185.第185章 185:拉攏勳貴,藍玉等人入股橡121.第121章 121:新皇明祖訓,不得立幼帝!第308章 308:讓道教的那幫牛鼻子去西方傳教183.第183章 183:想偷漢王的家?等同於掀桌第8章 08:朱元璋的雙標出了名的!第4章 04:朱櫟培育的現代農作物第323章 323:朱劍堂:我又多了一個小姑姑啊130.第130章 130:漢中量產民用火柴,引起全191.第191章 191:朱家皇室接駕,連貢品都安第259章 259:返回洪武朝,又是恍若隔世的感第307章 307:朱元璋的勸誡,朱匣秋感情用事140.第140章 140:朱匣燁,大明殺人最多的大第15章 15:老九他會煉丹?第50章 50:老朱家出了個草原天驕?174.第174章 174:藍玉他們都想把祖墳遷到西第76章 76:老九眼中沒有嫡庶之分!第9章 09:推演皇太子朱標的人生!第318章 318:老大不準備把兒子送到順天府?209.第209章 209:六百年後的朱櫟,過的怎麼第256章 256:誠武老祖的怒火沒人能夠承受!154.第154章 154:陛下,那是西北特產美食,第22章 22:先狠狠大賺一筆再說!179.第179章 179:不死不滅的寂軍?朱棣震驚第13章 13:朱標:老爺子說我會英年早逝了?150.第150章 150:帝魂的恐怖之處,翻手之間168.第168章 168:他朱元璋也能活到洪武四十第110章 110:遷都北平?和老九的想法一樣啊116.第116章 116:朱匣烽比較心儀壯實的女孩第247章 247:幾百顆延壽丹,專門用來當獎勵第23章 23:本王還算是立下了大功啊!第44章 44:不省心的呂氏會來事啊!126.第126章 126:老九有伸手找朝廷要過一分第269章 269:親王冊封大典,差點要了朱匣烽第91章 91:漢中的發展,讓朱棣羨慕的坤兒發第241章 241:天生的帝王氣質,旁人學不來的206.第206章 206:朱匣烽果然在遵天市闖大禍第229章 229:兩顆千年人蔘,真讓朱棣找到了145.第145章 145:紀武元年,大明人口達到了第80章 80:朱元璋要對朱標攤牌了!173.第173章 173:咱想帶着你們穿越到未來的第271章 271:朝鮮王嗑藥死了,朱鬆就藩朝鮮第63章 63:親爹都不如老丈人啊!第231章 231:朱匣燁的異樣,他只是個孩子啊第286章 286:東瀛淪陷過半,朱元璋又在琢磨121.第121章 121:新皇明祖訓,不得立幼帝!第30章 30:曹家也想做精鹽生意!第227章 227:武將勳貴們巴不得能夠打仗呢!189.第189章 189:沒有身份證,就只能橋底下第50章 50:老朱家出了個草原天驕?129.第129章 129:朱匣烽把趙堅家的閨女拐跑123.第123章 123:漢中的帝魂塔建成了,流放第5章 05:朱櫟的產糧大計第245章 245:另一個時空,再見紀武皇帝朱之第245章 245:另一個時空,再見紀武皇帝朱之第283章 283:還沒打下來呢,就想着要遷徙百第309章 309:朱櫟的言傳身教,官吏之間該如123.第123章 123:漢中的帝魂塔建成了,流放第276章 276:朱匣烽和朱匣秋爭執不下,不歡第228章 228:打了數月,草原終於停戰了?第62章 62:護身法器的價值!第80章 80:朱元璋要對朱標攤牌了!第325章 325:賽加蘇圖珊要回漠北了!216.第216章 216:勞模朱元璋,也想成立內閣第271章 271:朝鮮王嗑藥死了,朱鬆就藩朝鮮215.第215章 215:烽秋焌燁,聚是一坨屎,散第231章 231:朱匣燁的異樣,他只是個孩子啊第241章 241:天生的帝王氣質,旁人學不來的191.第191章 191:朱家皇室接駕,連貢品都安第265章 265:燧發槍試射,終結騎兵時代的利174.第174章 174:藍玉他們都想把祖墳遷到西第15章 15:老九他會煉丹?第273章 273:教育改革,對於大明而言任重而194.第194章 194:朱棣:我選老九,直接打上第80章 80:朱元璋要對朱標攤牌了!第309章 309:朱櫟的言傳身教,官吏之間該如
第82章 82:耶戈律特遺傳了那個男人第9章 09:推演皇太子朱標的人生!第85章 85:整個西北漢王說了算!第258章 258:漠皇朱匣烽,是北大明老百姓的172.第172章 172:去漢中說不定還是朱棣的一第312章 312:朱匣燁最終還是要就藩了!151.第151章 151:生過孩子的李氏,身材愈發第21章 21:這一次輪到秦王朱樉了!148.第148章 148:沒準老爺子一高興就禪位了第37章 37:本王的生母也要來漢中?第315章 315:朱櫟:爹,要不要看看您自己的第227章 227:武將勳貴們巴不得能夠打仗呢!207.第207章 207:月球上還有一個被誠武遺留123.第123章 123:漢中的帝魂塔建成了,流放第311章 311:朱元璋:老四他守不住的,放棄第106章 106:周貴妃:你怎麼天天往蘇圖珊那第99章 99:你的名字應該叫朱匣烽!第88章 88:耶戈律特難道是老九的兒子?200.第200章 200:回去之後先把大明的版圖給第45章 45:大明朝最忙碌的兩頭驢!第283章 283:還沒打下來呢,就想着要遷徙百第95章 95:讓漢王和準格爾部聯姻?第253章 253:方孝孺和朱棣,一個削藩,一個116.第116章 116:朱匣烽比較心儀壯實的女孩第112章 112:幼帝朱祁鎮登基,宦官當道?【185.第185章 185:拉攏勳貴,藍玉等人入股橡121.第121章 121:新皇明祖訓,不得立幼帝!第308章 308:讓道教的那幫牛鼻子去西方傳教183.第183章 183:想偷漢王的家?等同於掀桌第8章 08:朱元璋的雙標出了名的!第4章 04:朱櫟培育的現代農作物第323章 323:朱劍堂:我又多了一個小姑姑啊130.第130章 130:漢中量產民用火柴,引起全191.第191章 191:朱家皇室接駕,連貢品都安第259章 259:返回洪武朝,又是恍若隔世的感第307章 307:朱元璋的勸誡,朱匣秋感情用事140.第140章 140:朱匣燁,大明殺人最多的大第15章 15:老九他會煉丹?第50章 50:老朱家出了個草原天驕?174.第174章 174:藍玉他們都想把祖墳遷到西第76章 76:老九眼中沒有嫡庶之分!第9章 09:推演皇太子朱標的人生!第318章 318:老大不準備把兒子送到順天府?209.第209章 209:六百年後的朱櫟,過的怎麼第256章 256:誠武老祖的怒火沒人能夠承受!154.第154章 154:陛下,那是西北特產美食,第22章 22:先狠狠大賺一筆再說!179.第179章 179:不死不滅的寂軍?朱棣震驚第13章 13:朱標:老爺子說我會英年早逝了?150.第150章 150:帝魂的恐怖之處,翻手之間168.第168章 168:他朱元璋也能活到洪武四十第110章 110:遷都北平?和老九的想法一樣啊116.第116章 116:朱匣烽比較心儀壯實的女孩第247章 247:幾百顆延壽丹,專門用來當獎勵第23章 23:本王還算是立下了大功啊!第44章 44:不省心的呂氏會來事啊!126.第126章 126:老九有伸手找朝廷要過一分第269章 269:親王冊封大典,差點要了朱匣烽第91章 91:漢中的發展,讓朱棣羨慕的坤兒發第241章 241:天生的帝王氣質,旁人學不來的206.第206章 206:朱匣烽果然在遵天市闖大禍第229章 229:兩顆千年人蔘,真讓朱棣找到了145.第145章 145:紀武元年,大明人口達到了第80章 80:朱元璋要對朱標攤牌了!173.第173章 173:咱想帶着你們穿越到未來的第271章 271:朝鮮王嗑藥死了,朱鬆就藩朝鮮第63章 63:親爹都不如老丈人啊!第231章 231:朱匣燁的異樣,他只是個孩子啊第286章 286:東瀛淪陷過半,朱元璋又在琢磨121.第121章 121:新皇明祖訓,不得立幼帝!第30章 30:曹家也想做精鹽生意!第227章 227:武將勳貴們巴不得能夠打仗呢!189.第189章 189:沒有身份證,就只能橋底下第50章 50:老朱家出了個草原天驕?129.第129章 129:朱匣烽把趙堅家的閨女拐跑123.第123章 123:漢中的帝魂塔建成了,流放第5章 05:朱櫟的產糧大計第245章 245:另一個時空,再見紀武皇帝朱之第245章 245:另一個時空,再見紀武皇帝朱之第283章 283:還沒打下來呢,就想着要遷徙百第309章 309:朱櫟的言傳身教,官吏之間該如123.第123章 123:漢中的帝魂塔建成了,流放第276章 276:朱匣烽和朱匣秋爭執不下,不歡第228章 228:打了數月,草原終於停戰了?第62章 62:護身法器的價值!第80章 80:朱元璋要對朱標攤牌了!第325章 325:賽加蘇圖珊要回漠北了!216.第216章 216:勞模朱元璋,也想成立內閣第271章 271:朝鮮王嗑藥死了,朱鬆就藩朝鮮215.第215章 215:烽秋焌燁,聚是一坨屎,散第231章 231:朱匣燁的異樣,他只是個孩子啊第241章 241:天生的帝王氣質,旁人學不來的191.第191章 191:朱家皇室接駕,連貢品都安第265章 265:燧發槍試射,終結騎兵時代的利174.第174章 174:藍玉他們都想把祖墳遷到西第15章 15:老九他會煉丹?第273章 273:教育改革,對於大明而言任重而194.第194章 194:朱棣:我選老九,直接打上第80章 80:朱元璋要對朱標攤牌了!第309章 309:朱櫟的言傳身教,官吏之間該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