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整理資料

bookmark

打定了這個主意,何秋也有他的辦法,那就是先讓朱元璋從追查太子之死,打擊這些官員的事中抽出身來。

一旦朱元璋把重心轉到改革上,朱允炆的種種不合適,就是顯而易見的了。

他那層忠孝的皮能蒙上一時,可是能力是裝不出來的,就說他今天的行事之輕佻,何秋給出一句‘望之不似人君’的評價都一點不爲過。

事情若是傳到朱元璋耳朵裡,恐怕朱元璋也會非常失望,不過是面上不會多說朱允炆什麼就是了。

何秋和善的看着眼前的這兩個小傢伙,拉着他們一塊到了後院,院子裡還有原來知行書院的一些人,比如楊少峰、陳四維等等。

朱高煦有些驚訝的看着他們,“誒誒,你們什麼時候來的?”

陳四維憨厚的一笑,回到。

“剛來半天,是前些日子燕王通知我們,說老師要讓我們來應天府一趟。”

何秋在藍玉跟他說,太子之死可能有問題的時候,就讓朱棣從知行書院挑一些靠得住的人來一趟。

當時還沒有想那麼多,只是希望能在應天府有些可用的人手,最好能在應天府弄出來點‘祥瑞’,也好逃過朱元璋的清洗。

畢竟萬一把事扯到朱棣身上怎麼辦?牽扯到藍玉,就有一定的可能牽扯到朱棣。

這和歷史上也完全不一樣,北元是被一掃而空,而且太子的死又和藩王有一定聯繫,誰知道朱元璋會怎麼看這個能征善戰的四兒子?

至於現在,這些人來的也確實剛好,何秋打算把近一年來,朝廷邸報上關於改革的數據全部統計出來。

何秋看着眼前這些班底,說明了這次的目的。

“我這希望咱們能把改革後的變化,統計出來,獻給陛下,讓他明白改革的必要性。所以,這段時間,就辛苦大家了。”

楊少峰點點頭,十分的激動,他沒想到自己有一天還能加入這樣的大事!

何秋帶着他們一起辛苦了四五天,腦袋忙的昏昏沉沉的,總算把這些數據全部整理好了。

幸好知行書院的人來的夠多,要是隻有朱高熾哥倆,沒有個把月絕對弄不完。

這還只是統計的改革的試點地區,不過四個府,若是真的到了推行天下的時候,就絕對不是這麼簡單就能統計好的。

何秋已經預見到,那時候朝廷該多缺懂得數算和複式記賬的人了。

不過現在不是想那麼遠的時候,何秋拿着這些數據,認真的看完,隨後就打算進宮面聖了。

藍玉悄悄地來到燕王府,他是知道這段時間何秋在做什麼的,有些心情複雜的問道。

“你覺得這有用嗎?”

何秋沉吟片刻,忽然笑道。

“做了不一定有用,但沒做,肯定是改變不了什麼的。”

抖擻了精神,何秋就帶着手中的材料,進宮去見朱元璋了。

朱元璋最近處理政務都有些懈怠了,更何況見何秋這樣的小事?不過考慮到何秋還是皇孫們的老師,朱元璋還是勉力見了他一面。

“陛下,臣此次前來是爲了恭賀陛下。”

朱元璋擡了擡眼:“有什麼喜事?怎麼就恭賀我了?”

何秋站直了身子,向朱元璋彙報到。

“陛下,近日臣和身邊的一些朋友,聯手整理了改革以來,選爲試點的四府數據,改革之功已然有所顯現。”

“這四府,平均田賦增長了三萬六千石有餘,商稅增加了五萬兩,就是丁稅也沒在像以往那樣拖欠着,而是收上來了兩千多兩。”

朱元璋有些意興闌珊,說道。

“嗯,還不錯,但是你不是教導皇孫們,爲何又關注起改革的事了?”

何秋也不尷尬,和朱元璋說道。

“改革之事,本就是由臣所提,現行的一些改革措施也是臣先提出了想法,如今改革已經一年有餘,當然會關注這些。”

“而且眼下陛下力行改革,總不能讓皇孫們站到陛下的對立面,所以我更要理清改革的數據,以此向各位皇孫說明改革的必要性!”

朱元璋總算來了點興趣,看向何秋問道。

“那這樣的改革數據,你覺得能讓諸位皇孫支持改革嗎?”

何秋微微一笑說道。

“陛下,您不應該這樣看改革的數據,如果單出這樣看,只會覺得改革的效果也不是很突出,可實際上,改革的成效十分驚人!”

朱元璋看何秋說的信誓旦旦,有些好奇的問道。

“你是從哪看出來成效驚人的?”

何秋從懷中掏出早就準備好的圖表,呈給朱元璋。

“陛下,您一看便知。”

朱元璋接過圖表,果然一目瞭然。

上面標的很明白,一張是改革前後四府的土地佔有情況對比,一張是改革前後的納稅人情況的對比。

何秋還在一旁細細的給朱元璋解釋。

“陛下請看,改革前,大體上是小民繳納賦稅,這些普通百姓繳納的賦稅份額超過八成,可是當地的士紳納稅不過一成。

可是改革之後,士紳們繳納賦稅的比例提高到了四成,百姓只納六成,還有商稅能夠一緩當地百姓的賦稅壓力。”

“如此一來,當地百姓負擔降低,但國用還有所增加,這難道不是改革最大的成效嗎?”

朱元璋兩眼放光,一下子就精神了起來。

這可比朱元璋聽朝廷上官員們的彙報,直觀得多。

一開始聽到那串數字,他朱元璋不也認爲改革的成效不算太大嗎?

可是經過何秋這些圖表的解釋,這成效豈止是大?!

朱元璋盯着這些圖標,口中說道。

“你繼續說下去,這不還有個土地圖?”

何秋定了下心神,說道。

“這土地圖裡就能看出來,士紳們佔據了當地將近五成的土地,可是這納的賦稅比例不過區區一成,可見這是極爲不合理的。”

“究根結底,有朝廷針對學子們免賦,官員不交賦稅的緣由,也有之前這些士紳藏匿了土地。”

“在改革前,這樣的事屢見不鮮,就是朝廷一直打擊兼併,也沒能解決,爲什麼?”

“百姓人多地少,卻要納很重的賦稅,同樣一畝地,百姓和士紳在這塊地上的回報率相差就很大,若是爲了活下去,百姓很多就會選擇把土地轉給這些士紳,自己當他們的佃戶,這樣一來能逃掉賦稅,只用給士紳交租。”

“相比之下,百姓的負擔甚至變輕了。”

這樣的道理,之前的朱元璋是不太能理解的,他只能看到自己一直打擊兼併,打擊貪腐,情況就是不能好轉。

但現在何秋把這些圖往他眼前一放,以往想不通的道理,一下就想明白了。

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280章 財帛動人心第168章 回到書院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292章 一年第175章 後勤事(上)第195章 遷都之心第343章 狩獵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312章 大寧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324章 永樂第354章 刺殺第101章 香皂推廣第79章 拆琉璃窗第139章 紅樓問世第150章 大動作(下)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91章 永安公主第123章 交心第194章 吾家有兒初長成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228章 解惑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359章 線索第291章 教書育人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116章 一萬隻神雞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54章 殺字令第299章 祭拜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第253章 朱權上門第292章 一年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298章 鳳陽府第15章:朱高煦也難逃真香定律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41章 朱棣的表演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92章 順天府十大美女排行榜第214章 狀告晉王(上)第231章 祖孫之間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214章 狀告晉王(上)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261章 太倉出事第282章 稱兄道弟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18章 絕望的吳華第178章 治療第60章 鎮守豐臺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198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162章 軍隊訓練第342章 重建西苑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154章 演練開始第36章 求雨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76章 公子請進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210章 斥責第91章 永安公主第184章 先行安排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101章 香皂推廣第72章 整容藥水第231章 祖孫之間第330章 講學第280章 財帛動人心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108章 藍慶之死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38章 三五斬邪雌雄劍第207章 藍玉到訪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246章 燙手山芋第14章:收購小麥製造泡麪第282章 稱兄道弟第283章 鼓動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192章 血脈延續第140章 影響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
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280章 財帛動人心第168章 回到書院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292章 一年第175章 後勤事(上)第195章 遷都之心第343章 狩獵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312章 大寧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324章 永樂第354章 刺殺第101章 香皂推廣第79章 拆琉璃窗第139章 紅樓問世第150章 大動作(下)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91章 永安公主第123章 交心第194章 吾家有兒初長成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228章 解惑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359章 線索第291章 教書育人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116章 一萬隻神雞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54章 殺字令第299章 祭拜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第253章 朱權上門第292章 一年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298章 鳳陽府第15章:朱高煦也難逃真香定律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41章 朱棣的表演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92章 順天府十大美女排行榜第214章 狀告晉王(上)第231章 祖孫之間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214章 狀告晉王(上)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261章 太倉出事第282章 稱兄道弟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18章 絕望的吳華第178章 治療第60章 鎮守豐臺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198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162章 軍隊訓練第342章 重建西苑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154章 演練開始第36章 求雨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76章 公子請進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210章 斥責第91章 永安公主第184章 先行安排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101章 香皂推廣第72章 整容藥水第231章 祖孫之間第330章 講學第280章 財帛動人心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108章 藍慶之死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38章 三五斬邪雌雄劍第207章 藍玉到訪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246章 燙手山芋第14章:收購小麥製造泡麪第282章 稱兄道弟第283章 鼓動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192章 血脈延續第140章 影響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