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蒙學字典

bookmark

何秋將楊少峰請到自己院子的書房裡,從袖中掏出一張薄薄的字母表,對楊少鋒說:“我想讓你幫我把這些東西整理成一本書。”

楊少峰有些驚訝的看着何秋手中那張單薄的紙片,“這是什麼?就這張紙就能編簒成書?”

楊少峰看到紙上的字符有很多都不認識,只有少數的兩個是何秋給的數學教材中出現過的。

何秋說道:“這張紙上寫的是字母聲韻表,用來教孩子們認字用的,我把它叫做拼音。”

楊少峰又仔細的看了看上面的這些鬼畫符,很是爲難的說:“山長,在下不懂番文,這恐怕要請專業的海外通譯來做吧。”

何秋搖搖頭,解釋道:“這些東西和番文不一樣,都是漢話,只是用了番文的字母罷了,我一會兒教你下,你就知道該怎麼用了。”

有拼音輔助認字,本來就比較快,更何況是本來就識字的人。

楊少峰很快就掌握了這些拼音的念法,和何秋所講的聲母、韻母部分,這些和以往的聲韻差距不大。

其實這也是何秋專門挑選的古今讀音變化不大的字,給楊少峰的,有些字古今讀法變了,何秋也怕自己一不留神,給標了現代的讀音,那就不好了。

把編簒字典的事交給楊少峰,一個是爲了偷懶,一個就是爲了避免出現這種疏漏。

楊少峰學會了這種讀法,有些疑惑的問:“山長,你讓我學這些,有什麼用?”

楊少峰這就屬於當局者迷了,他自己本來就識字很久了,反而沒有感覺到拼音識字的簡單之處。

何秋回答道:“用拼音把三百千中的字編成一本《蒙學辭典》。”

看楊少峰還是有些迷惑,何秋不得不提點到,“你沒有感覺到,用拼音認字更爲方便快捷嗎?”

楊少峰仔細想了想,才恍然大悟,隨後眼神裡就滿是熱切,這可是教化世人的大功德啊,若是此書流傳世間,取代現行的《九經直音》等書,天底下又會多出太多讀書人了,此文道大興之世也!

想到這,楊少峰就一口答應了下來,充滿激情的出門,準備找上相熟的夫子,一同編書。

本來這拼音識字法,也就不難,如今其實楊少峰等人的主要工作,就是給蒙學三篇標註拼音。

楊少峰幾人自然不甘於如此小事,在把何秋吩咐的東西做好後,就又開始利用這拼音,打算搞出一本大作,把大部分的常用字都歸納進去,帶着拼音,和釋義等。

何秋聽說之後,也是喜聞樂見,只是貼心的囑託食堂記得給楊少峰等人加餐,也叮囑他們別熬夜苦幹,要注意勞逸結合。

何秋自己則是拿着初版的《蒙學字典》跑到燕王府上了。

何秋老神自在的把這本《蒙學字典》遞給朱棣,自己在那優哉遊哉的喝茶,偶爾和邊上的姚廣孝吹吹牛。

等到朱棣看完這本書後,朱棣忍不住掩卷長嘆:“先生此功堪比始皇書同文啊。”

姚廣孝聽了,被嚇一跳,“什麼?這書竟能當起王爺如此高的評價嗎?”

姚廣孝心裡想着,秦始皇的這般功績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難不成何秋又要來一次統一文字?

從朱棣手中接過這本《蒙學字典》,姚廣孝認真的翻看起來,沒多久,他就體會到,拼音的好處,再往下翻了一會。

姚廣孝敏銳的發現,這本字典裡的字,都是用的異體字,一個字的衆多寫法裡,何秋都是取最簡單的那種,何秋的心思已經是昭然若揭了。

這不就是打算統一字形,再加上他弄出來的這個拼音,統一字音,這功績,還真的是能和皇帝媲美了。

姚廣孝當機立斷,直接向朱棣建言:“王爺,我覺得這本書已經可以直接向軍隊裡推廣了,何先生已經把認字的成本降低到這種地步,再不好好讀書認字的,可就沒有理由了。”

何秋反而更謹慎點,說道:“我這弄得字典,還沒真正讓普通不識字的百姓學過呢,他們具體的接受度如何,還不能判斷。我看還是挑兩個本來不識字的士卒比較一下認字的效率吧。”

朱棣想了想,“我看可以。”

“我一會兒就從這些士卒裡挑出兩個人,一個人學《九經直音》,一個學這本《蒙學字典》,到三日後比較,認字更多的人,就算贏。”

何秋無所謂的點了點頭,他有自信,拼音認字法的效率一定會比以往的認字方式效率更高。

就是兩個同樣是白紙一般的士卒,開始學習的三天後,自己這邊負責教導的也會比對方更快,識的字更多。

很快,分給何秋教導的士卒就過來了。

何秋打量着眼前這個憨厚的士卒,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這士卒略帶侷促的說:“小人叫胡車,小名狗蛋。”

何秋一時沒反應過來,“胡扯?”

心想居然還有人叫這種名字的?

胡車好像也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幕了,只是憨厚的笑了笑,道:“是車馬的車,我老子是個車把式,一輩子都沒離過車,所以給我取了這麼個名字。”

何秋“哦”的一聲,反應了過來,就給何能吩咐道:“找個人帶他先去洗漱洗漱,然後換身衣服,我就開始教你認字。”

何秋心裡想着,不用這個胡車把這本《蒙學字典》學完,單單是學會字母兒歌,再花上兩天時間鞏固,就應該能認出很多字了,不可能被姚廣孝負責教導的人差。

等到這位胡車洗漱完後,何秋帶着他到書房,開始慢慢教他怎麼認字。

三天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這位胡車已經能按着標出來的拼音字母,念出字的讀音了。

等到三天之後,何秋帶着自己教了三天的士卒胡車來到了比試現場,和姚廣孝打了個招呼,就在那靜靜的等着朱棣的到來。

等到朱棣也到了的時候,何秋極爲自信的說,“你們倆隨便在白紙上寫字,我這裡讓他辨認,只要允許我在字的上面填幾筆就行。”

朱棣很疑惑,“難不成這三天,你就能讓胡車遍識天下字?”

“沒有,沒有。我這三天也只能做到,讓胡車記住我所編簒的字母表,還有一些《千字文》上的字。”

朱棣啞然失笑,“那你還要求我們寫的字越難越好,這不是讓他倆都過不了比試嗎。”

何秋神秘一笑,“王爺只管寫就是了。”

朱棣想了下,先來一個簡單點的,在紙上寫了一個“饕”。

轉身問胡車和另外一個士卒,“這個字念什麼?”

胡車和另外一個士卒站在三人面前,有些小心翼翼的,朱棣畢竟可是王爺。

兩人齊齊搖頭,“不,不知道。”

朱棣就有些失望,也沒有何秋說的那麼誇張呀。

就見何秋拿起筆,在字上方添了幾筆,朱棣和姚廣孝都沒有看懂他寫的什麼。

但接下來的事,就讓朱棣兩人覺得好似見了鬼。

只見何秋添完筆後,又重新指着“饕”字,問道:“你現在看,這字該怎麼念?”

胡車認真想了下,回道:“饕。”

姚廣孝看出了點端倪,飛快的在紙上又寫了一個“鬻”字。

胡車還是一臉懵逼,苦笑着說:“這……小人不認識此字。”

何秋一看,這不是送分題,又在字上面添了幾筆,“你再看呢。”

胡車仔細拼讀了下,說道:“念鬻。”

姚廣孝豁然開朗,這就是之前何秋所說的法子嗎?確實比以往的聲韻好學,還能使千里同音,比起官話更容易推廣。

朱棣驚訝的說:“何先生,這是什麼?”

何秋拱了拱手道:“這就是我所講的拼音。”

“藉助番文的二十六個字母,做爲聲母、韻母等,學起來比現在的那些聲韻書方便多了。”

“日後若是給朝廷的佈告上加上拼音,是不是能讓百姓看懂朝廷頒佈的政策,減少小吏在其中上下其手的可能?”

何秋噗嗤笑了出來,“若是都能讓百姓都懂拼音了,豈不是說明他們都識字了,哪還用得着多此一舉?”

朱迪老臉一紅,“何先生言之有理”

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72章 整容藥水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241章 大逆不道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127章 太子朱標第59章 藍玉來訪第122章 酷刑第308章 交談第70章 煤炭第175章 後勤事(上)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345章 打臉第151章 修路第237章 佃戶相阻第52章 土豆飯第222章 朱元璋的擔憂(上)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165章 大婚(下)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48章 雷gong(汞)第87章 炮彈的威力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329章 百官熱議第75章 舉鼎第106章 讓我送你們上路吧第250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76章 公子請進第338章 新文章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278章 郢國公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321章 黃河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329章 百官熱議第246章 燙手山芋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225章 可怕的猜測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263章 朱元璋的失望第5章:碳素魚竿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164章 大婚(上)第274章 易儲(上)第305章 遵化(上)第335章 書生第343章 狩獵第39章 確定人選第206章 傅友德之死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52章 土豆飯第149章 大動作(上)第74章 見花魁第269章 查案第52章 土豆飯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252章 改組錦衣衛第354章 刺殺第10章:殺朱棣賞千金封千戶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47章 成了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5章:碳素魚竿第207章 藍玉到訪第137章 蠟印機第275章 易儲(下)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185章 北平城內的喧鬧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201章 皇太孫第171章 教子第65章 士農工商第245章 狗咬狗第46章 煉製不鏽鋼第39章 確定人選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239章 拆毀雕像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345章 打臉第48章 雷gong(汞)第70章 煤炭第15章:朱高煦也難逃真香定律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305章 遵化(上)第96章 有味道的女人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73章 逛青樓第91章 永安公主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
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72章 整容藥水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241章 大逆不道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127章 太子朱標第59章 藍玉來訪第122章 酷刑第308章 交談第70章 煤炭第175章 後勤事(上)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345章 打臉第151章 修路第237章 佃戶相阻第52章 土豆飯第222章 朱元璋的擔憂(上)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165章 大婚(下)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48章 雷gong(汞)第87章 炮彈的威力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329章 百官熱議第75章 舉鼎第106章 讓我送你們上路吧第250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76章 公子請進第338章 新文章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278章 郢國公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321章 黃河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329章 百官熱議第246章 燙手山芋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225章 可怕的猜測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263章 朱元璋的失望第5章:碳素魚竿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164章 大婚(上)第274章 易儲(上)第305章 遵化(上)第335章 書生第343章 狩獵第39章 確定人選第206章 傅友德之死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52章 土豆飯第149章 大動作(上)第74章 見花魁第269章 查案第52章 土豆飯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252章 改組錦衣衛第354章 刺殺第10章:殺朱棣賞千金封千戶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47章 成了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5章:碳素魚竿第207章 藍玉到訪第137章 蠟印機第275章 易儲(下)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185章 北平城內的喧鬧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201章 皇太孫第171章 教子第65章 士農工商第245章 狗咬狗第46章 煉製不鏽鋼第39章 確定人選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239章 拆毀雕像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345章 打臉第48章 雷gong(汞)第70章 煤炭第15章:朱高煦也難逃真香定律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305章 遵化(上)第96章 有味道的女人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73章 逛青樓第91章 永安公主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