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

bookmark

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

楊憲的一通唆使,侍御史劉炳便迫不及待的去調查汪廣洋了。

而此前的御史中丞,正是劉伯溫,不過因爲劉伯溫請辭之後,朱元璋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替代的人選,所以這個職位一直是高懸着。

監察百官的錯處,再彙報給老朱,這樣關鍵的位置,老朱即便是再偏愛淮西集團,那也是不可能交給淮西集團的成員的。

李善長在丞相之位,淮西集團的勢力已經夠大了。

但劉伯溫一走,老朱是真找打不到一個不怵淮西集團的官員來,所以自劉伯溫請辭之後,御史中丞的位置一直都是空着的。

侍御史劉炳對於這個位置,那是非常的熱衷。

按照現在的情況看來,他也是有着最大可能拿到這個位置的人。

侍御史本身就是御史中丞的下級官員,晉級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只是還需要幾個大業績而已。

汪廣洋這位右丞相,就是最好的業績。

而且不孝順這個理由,在朱元璋那裡是非常好用的,孝順是朱元璋很看重的品質。

所以,汪廣洋要是真有不孝之舉,甚至都不用太誇張的那種,就足以讓朱元璋憤怒了。

而楊憲舉報自己的上司汪廣洋這件事,劉炳也沒想太多。

和自己一樣,想要更進一步唄。

這樣的人都是盟友,他自然是不會出賣楊憲的。

楊憲辦好這一切,便開始耐心的等待了,雖然這第一次搞汪廣洋失敗了,但楊憲並沒有覺得汪廣洋是一個多大的問題。

原因也很簡單,能力不足。

沒能力的傢伙,對楊憲根本沒有太大的威脅,也就是仰仗聖恩而已。

現在楊憲最擔心的還是蘇璟,怎麼樣才能讓蘇璟這個威脅不再成爲威脅。

又捋了一遍蘇璟近期的行蹤,楊憲將目光鎖定在了戶部尚書楊思義的身上。

農學院是楊思義主管的項目,蘇璟在那裡呆了好些天,要說楊思義完全沒過問過,楊憲肯定是不相信的。

所以,現在的楊憲,又想着去找楊思義打聽打聽情況了。

而在農學院這邊,玻璃大棚內,朱橚的豌豆實驗已經開始了。

“蘇師,現在豌豆剛剛種下,接下來就是等待發芽了。”

朱橚親手給豌豆澆完水,然後轉頭看向了一旁的蘇璟。

蘇璟點頭道:“牛肅,這個豌豆遺傳實驗註定是一個長期戰鬥,你要做好心理準備,或許一年兩年都出不了結果。”

蘇璟的記憶裡,孟德爾的豌豆育種遺傳實驗,做了好多年纔得到了最終看似簡單的遺傳規律結果。

朱橚的實驗,必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現在和朱橚提個醒也是爲了他好。

“蘇師放心,學生早就有準備了。”

朱橚點點頭,眼神堅定。

植物的遺傳到底是怎麼樣的,朱橚非常的好奇,如果能找到遺傳的規律,對於培育和改良植物將會有着無比重大的意義。

而培育和改良植物,便是現在的朱橚最想要做的事情。

“好,既然如此,那你自己分配時間,在豌豆實驗的過程中,也不可能放鬆學習,有什麼疑惑都可以來問我。”

蘇璟笑着說道。

對於朱橚來說,這是一場馬拉松式的實驗,不過對於蘇璟而言,教導朱橚的事情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是,蘇師。”

朱橚點點頭,此時的他已經把這個當成了自己終生的事業了。

“對了,楊尚書呢?”

蘇璟好奇的問道,雖然最近他來農學院的頻率不算高,但一次都沒撞上楊思義,着實的有些奇怪。

朱橚回答道:“回蘇師的話,如今開春了,各地的播種要開始了,楊尚書身爲戶部尚書,督農這事是他負責的。”

督農!

也就是確保所有的農民都在正確的時間種植糧食,以便糧食產量的穩定,糧食的穩定,那就是稅收的穩定,而在明朝,糧食就等於是貨幣。

戶部是管理財政的,這樣的事情,由楊思義這個戶部尚書來負責也是理所當然的。

尤其是楊思義還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好官,這麼重要的事情,必然是親力親爲。

“原來如此,楊尚書還真是工作認真負責。”

蘇璟微微感嘆了一句,他本來還想着和楊思義討論一下農學院搞個職業教育試點院校的想法呢。

這些天和宋濂在交流的過程中,蘇璟屬實無奈。

儘管宋濂已經是積極配合了,但由於思想上的固化,導致很多地方一旦出現問題要改,宋濂立刻就會帶偏到傳統科舉的道路上來。

哪怕蘇璟提醒了多次,宋濂也意識到自己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夠,但他依舊難以改變。

知難行易這四個字,是真正切切的在宋濂的身上體現了出來。

蘇璟也明白,出現這種事的根本原因是宋濂並不是從內心深處要改科舉的,一切只是因爲老朱的命令。

而楊思義不一樣了,有腦子,思想也不頑固,僅僅只是聽蘇璟提了一下職業教育,便立刻察覺到其中的好處,直接就給老朱上摺子了。

這樣積極主動的高智商人才,肯定要比宋濂這種的好用多了。

“蘇師,您是要找楊尚書嗎?如果您着急的話,可以直接找大哥的,他可以很快找來楊尚書。”

朱橚朝着蘇璟說道。

雖然他的年紀小,朝政的事情也瞭解的不多。

但他清楚,他的大哥太子朱標,找個大臣什麼的,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沒什麼大事,不着急,你大哥能幹的事,我清楚。”

蘇璟笑着說道。

對於朱標這位太子在大明朝的地位,蘇璟還是非常瞭解的。

衆望所歸,萬衆一心。

雖然朝堂分了派系,也有着各種錯綜複雜的姻親關係,不同集團和不同勢力之間,都有着相當不同的利益訴求。

但在大明太子,朱元璋繼承者這件事上,文武百官的意見都無比的統一。

這不僅僅是朱元璋足夠強勢,還有老朱在這麼多年,也就是從吳王時期開始,就不斷的給朱標確立是大明唯一繼承人的這件事加深加重。

老朱的政治智慧,從朱標這位太子的地位上,也是能窺見不少的。

當然,朱標同樣是一位值得信賴和培養的太子,完全的接住了朱元璋的各種期望。

如果朱標沒死的話,那朱元璋的這根皇帝接力棒就能穩穩的被朱標接下。

大明的開國功臣們,也不至於沒好下場的那麼多了。

離開了農學院,蘇璟又回到了牛府之中。

此刻宋濂還沒有來,所以蘇璟比較清閒。

“蘇師,請喝茶。”

朱標端着一杯茶遞到了蘇璟的面前。

蘇璟接過茶杯,說道:“最近看你心情不是很好,從萊州府回來就消失了一段時間,是你父親讓你辦事去了吧,怎麼,有事情讓你很難受?”

作爲自己的第一大弟子,蘇璟對朱標那可是相當的關心。

朱標的心情不好這事,他早就注意到了,只是沒時間也沒一個好時機問而已。

朱標猶豫片刻,點頭道:“是的,蘇師,學生此時內心鬱結,只覺得很多事情都不能和自己想的那樣,想不明白事情爲什麼會這樣。”

還是馬致遠的事情,或者說是宋國公馮勝的事情。

發生的很莫名其妙,自己的父親朱元璋的反應和處理方式,也很莫名其妙。

“說來聽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蘇璟問道。

開導朱標,亦是他身爲老師該做的事情。

朱標點點頭,隨即將馬致遠背後的事情和蘇璟講述了一下,當然,朱元璋還是沒直接說身份,說到馮勝的時候也是用的朱元璋好兄弟替代的。

這對於蘇璟的理解並沒有構成任何的難點,畢竟知道老朱身份再聽朱標說這些,真是沒什麼難的了。

“也就是說,你父親的老夥計的侄子犯了事,但你父親不計較也沒懲罰老夥計的侄子是吧,大概是不是這麼個情況。”

蘇璟簡單的將朱標說的事精簡了一下。

朱標回答道:“是的,蘇師,學生最難以理解的是我父親的態度,他明明知道這麼做是錯的,但他依舊選擇了縱容。”

治國和治家,在朱標這裡還是分的很清楚的。

若只是家裡的小事,大家和和氣氣的商量就行。

但治國就不一樣了,犯錯就得付出代價,承擔後果,還像治家的時候一樣隨意,國便不再是國了,律法也失去了意義!

在蘇璟身邊學習了許久,蘇璟也帶他了解了很多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朱標對於百姓的仁愛,也不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

馬致遠的事情,對他真的打擊很大。

被蘇璟的影響下塑造的三觀和思想,此刻在這件事上,被打的體無完膚。

蘇璟看着神色鬱結的朱標,內心也頗爲無奈。

因爲朱標說的這件事,根本就是‘無解’的一件事。

“牛懿,你想改變這樣的現狀嗎?”

蘇璟朝着朱標問道。

朱標立刻點頭道:“自然是的,蘇師,這樣的情況,應該是有辦法解決的吧。”

眼前的是蘇璟,是指導了自己解決了諸多困惑的老師,是爲大明處理了無數疑難雜症的良醫。

朱標的眼神之中充滿了希望,他無比迫切的想要尋求答案。

蘇璟淡淡道:“你父親是解決不了了,還是得靠你來解決。”

“嗯?”

朱標一愣,第一時間沒懂蘇璟的意思。

但轉念之後,他便詫異道:“蘇師,您是說我父親做的對嗎?”

他有些不敢相信,這種明明無比錯誤的事情,蘇璟竟然會贊同自己的父親朱元璋,這還是那個教導自己的蘇璟嗎?

蘇璟搖頭道:“不,我可沒這麼說,我只是在告訴你一個事實而已。”

“你父親爲什麼這麼做,我想他已經告訴過你原因了,這事本就是難以兩全,要怪那就只能怪你的家庭了,如果你只是普通家庭,這些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以朱元璋和朱標的關係,蘇璟相信朱元璋肯定解答過朱標的疑惑了。

無非就是現在的大明,依舊需要這些功臣們效力,大明的穩固需要他們,所以可以容忍,也必須容忍。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封建王朝的關係紐帶,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大明的現狀,也註定了朱元璋只能爲了穩固,選擇暫時的妥協。

或許,後來的屠殺也和現在的縱容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朱標的鬱結,說到底還是生在帝王家。

皇帝是要爲了天下蒼生着想,但前提是這天下依舊屬於皇帝。

若是放棄皇帝的位置就能讓天下蒼生不受苦,那皇帝肯定會選擇繼續讓天下蒼生受苦。

這就是現實,這就是人性。

當然,這些東西,和朱標說肯定不合適。

總不能告訴朱標,你們老朱家不當皇帝了,這些事情就解決了吧。

朱標默然不語。

蘇璟說的不錯,朱元璋的確和他解釋過,但他無法接受。

“牛懿,別想那麼多了,如果想要改變,那就讓自己變得更強,你父親做不到的事情,你來做就好了。”

蘇璟寬慰道。

這種事,他能做的也只有這樣了。

“只能如此嗎?”

朱標有些不甘心道,道理他都懂,但他就是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

“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蘇璟突然說道:“當然,不是什麼根治的辦法。”

朱標立刻道:“蘇師請說,學生真的很想知道。”

蘇璟淡淡道:“大明朝廷是個叫御史中丞的官職吧,職責是監察百官,出了問題向皇帝彙報對不對。”

“沒錯,蘇師,此前誠意伯便是御史中丞。”

朱標立刻點頭道。

他這話剛說完,便立刻明白了蘇璟的意思。

“蘇師,您的意思是,讓誠意伯繼續擔任御史中丞?”

朱標朝着蘇璟說道。

現在大明朝堂之中,最喜歡搞事的自然是淮西一黨,仗着功勞和朱元璋的倚重,經常會出現一些荒唐的事情。

其他的臣子,就是有賊心也沒賊膽,不是淮西一黨的官員,老朱處理起來向來是絲毫不手軟的。

老朱礙於情面不好直接對淮西一黨說什麼做什麼,但劉伯溫是有膽量的,他也一直是這麼做的。

劉伯溫被老朱猜忌,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在劉伯溫擔任御史中丞的時候,淮西集團的許多荒唐事,比現在可少多了。

畢竟誠意伯劉伯溫本身就是浙東黨的領袖,做這樣的事情,也理所當然。

蘇璟的辦法,便是讓劉伯溫再度出山。

(本章完)

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260章 有錢人的特點是有錢第254章 鐵門檻下紙褲襠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131章 狗急也會跳牆第145章 給你半炷香時間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88章 閉門羹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19章 黃金分割率,又是天道!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224章 瑞雪兆豐年,融化和導熱!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508章 超越時代半步是天才,超越時代一步第255章 聖人治不了國第519章 孟府家宴,孟鬆之女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第516章 爬爬山嶺,啃啃麥餅第38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529章 三位學生第392章 倉庫失守,該來的終究會來第340章 銀礦?那是銀山!第177章 劉基宋濂同覲見,老朱的真正想法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404章 蘇璟的眼界第131章 狗急也會跳牆第279章 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第258章 哪有什麼單選題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297章 我出生之前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第88章 閉門羹第211章 老朱憂心火上頭,馬皇后妙計定乾坤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108章 蘇璟的手工課第391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116章 攤丁入畝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260章 有錢人的特點是有錢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235章 簡單,所以纔有效第497章 西番與大明之優劣對比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440章 手雷的幾個問題第365章 大世界,大震撼!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475章 芝依的成長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29章 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410章 算命和未來?三千世界和平行世界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117章 最多也就是個鍵盤俠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519章 孟府家宴,孟鬆之女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57章 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116章 攤丁入畝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展階段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348章 忘恩負義王家富第501章 我蘇璟潔身自好!第103章 公信力第272章 想要什麼,就得隱藏什麼第216章 朱標的能量,被震住的蘇璟第48章 天子治下,穩定第一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246章 與一代二代大明戰神的會面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442章 算還是不算!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204章 出發!老朱也愛反轉!第249章 牛府再見,不歡而散第307章 權力使人癲狂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241章 論功行賞,夠不夠!第260章 有錢人的特點是有錢第70章 這不是虧了嗎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
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260章 有錢人的特點是有錢第254章 鐵門檻下紙褲襠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131章 狗急也會跳牆第145章 給你半炷香時間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88章 閉門羹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19章 黃金分割率,又是天道!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224章 瑞雪兆豐年,融化和導熱!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508章 超越時代半步是天才,超越時代一步第255章 聖人治不了國第519章 孟府家宴,孟鬆之女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第516章 爬爬山嶺,啃啃麥餅第38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529章 三位學生第392章 倉庫失守,該來的終究會來第340章 銀礦?那是銀山!第177章 劉基宋濂同覲見,老朱的真正想法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404章 蘇璟的眼界第131章 狗急也會跳牆第279章 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第258章 哪有什麼單選題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297章 我出生之前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第88章 閉門羹第211章 老朱憂心火上頭,馬皇后妙計定乾坤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108章 蘇璟的手工課第391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116章 攤丁入畝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260章 有錢人的特點是有錢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235章 簡單,所以纔有效第497章 西番與大明之優劣對比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440章 手雷的幾個問題第365章 大世界,大震撼!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475章 芝依的成長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29章 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410章 算命和未來?三千世界和平行世界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117章 最多也就是個鍵盤俠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519章 孟府家宴,孟鬆之女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57章 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116章 攤丁入畝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展階段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348章 忘恩負義王家富第501章 我蘇璟潔身自好!第103章 公信力第272章 想要什麼,就得隱藏什麼第216章 朱標的能量,被震住的蘇璟第48章 天子治下,穩定第一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246章 與一代二代大明戰神的會面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442章 算還是不算!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204章 出發!老朱也愛反轉!第249章 牛府再見,不歡而散第307章 權力使人癲狂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241章 論功行賞,夠不夠!第260章 有錢人的特點是有錢第70章 這不是虧了嗎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