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

bookmark

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

“蘇先生,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朱樉有些詫異,不是很明白蘇璟話語裡的意思。

現在他的大哥朱標都還沒成婚,他的婚姻大事肯定不可能比朱標早的。

蘇璟說道:“沒什麼,就是提醒你一下,身在皇家,有些事情不是你能決定的,即便心裡不願,面子上的事情至少要過得去。”

因爲自己的干預,蘇璟也不清楚之後的朱樉到底會不會變得和歷史上的秦王一樣,但總還是提醒幾句比較合適。

“是,蘇先生,學生記住了。”

朱樉點點頭,雖然現在還沒能徹底理解蘇璟這話裡的意思,但聽蘇璟總沒錯。

不多時,兩人吃完了飯開始消食。

趁着晚風,蘇璟就這麼開始給朱樉上起了課。

“秦王,你知道戰爭的本質是什麼嗎?”

蘇璟朝着朱樉問道。

朱樉想了想回答道:“爲了錢?”

蘇璟搖了搖頭道:“那只是表象,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階級之間的暴力鬥爭,更是經濟的競賽。”

政治的延續?

階級的鬥爭?

經濟的競賽?

蘇璟的話語接連讓朱樉迷惑起來,他對於戰爭的理解,並不深刻,只是知道,戰爭會死很多人。

“現在不明白也沒關係,先知道就好,等日後你便會慢慢理解的。”

蘇璟看着疑惑不解的朱樉說道:“今天咱們的主要內容,還是國家之間的經濟戰。”

“嗯,學生知道了。”

朱樉點點頭。

蘇璟倒不是不想教導朱樉這方面的內容,而是時間所迫,只能撿重點的說。

“秦滅六國的事情,想必秦王應該知道一些吧。”

蘇璟又朝着朱樉問道。

朱樉立刻回答道:“自然是知道的,長平之戰秦國大敗趙國,至此秦國之鋒銳六國再不可擋,而後秦始皇滅六國,這纔有了大一統的秦!”

雖然平時看的書不說,在大本堂上課也不認真。

但秦滅六國的歷史,朱樉還是記得一些的。

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對於這種偉大的事情,總是容易記得一些。

蘇璟點點頭道:“不錯,看來秦王殿下這個秦王的封號,倒也不算是給錯了。”

這要是一問三不知,蘇璟就覺得太過了。

朱樉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心裡自知自己和秦始皇的差距可太大了。

蘇璟繼續道:“那麼秦王可知道,除了正面戰場上秦滅六國,在經濟方面,其實秦國也早就做出了戰鬥,並擊潰了六國,這纔有了後面順利的統一。”

“秦始皇后來橫掃六國,其實就是秦國在經濟戰爭中獲勝的實際體現。”

“學生不知道,還請蘇先生解惑。”

朱樉當即好奇起來,這可不是一般的事情。

秦滅六國,所有人,至少是朱樉身邊的所有人,看法都很統一。

那就是秦國的軍事實力第一,以一種無可比擬的姿態,統一了六國。

現在蘇璟直接說經濟戰纔是關鍵,着實是有些顛覆了朱樉的認知。

蘇璟沒有意外朱樉的表情,淡淡道:“秦國和六國之間的經濟戰,其實還得從商鞅變法之前開始說起。”

“話說當年春秋時期,隨着周王室的逐漸衰落,中原地區的幾個分封的諸侯國開始持續的崛起,其中,以秦、晉、齊、楚爲領頭羊,率先脫穎而出,成爲了自身所處地域的霸主。”

“之後這幾個大諸侯國不斷穩固自身地位,將勢力範圍劃分清楚,接下來便是諸侯爭霸的歷史了。”

“這其他的幾個國家暫且不談,今天就說說這秦國。春秋中期左右,秦國在關中地區開始崛起,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和擴張,逐漸佔據了整個關中地區,成了西方的第一大國。”

“然而,隨着秦國統一了關中地區,接下來秦國就發現了一個問題,秦王,你可知道這問題是什麼?”

聽的正認真的朱樉被蘇璟這麼一問,頓時愣住。

想了想,搖頭道:“學生不清楚。”

蘇璟耐心道:“一個國家,統一了自身所在的區域,經過發展壯大,內部的問題也解決了,實力不斷的強大,一般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擴張!”

被蘇璟提醒的朱樉當即反應了過來。

蘇璟笑道:“不錯!當時的秦國在關中地區的統治已經無比的穩固,自身的實力也在壯大了很多,這個時候,下一步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擴張。”

“秦國遇到的問題便是這擴張的問題,如果他想要繼續向東發展的話,那勢必就要和晉國打交道,當時晉國的地盤敲好位於秦國的東側,只要秦國想要進軍中原,那晉國就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坎。”

“爲了能從晉國的手中得到一個東出中原的通道,當時的秦國那可以說是絞盡腦汁,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包括但不限於和親、正面開戰等等,但嘗試過所有手段之後,秦國悲哀的發現,除非秦國能夠徹底的覆滅晉國,否則沒有東出中原的機會。” “所以,從秦穆公在位的後期開始,秦國暫時的放棄了進軍中原的想法,老老實實的在西邊發展自己的國家。至於爲什麼,原因也很簡單,當時的晉國兵強馬壯,強大無比,不要說滅晉國,就是打敗晉國都無異於以卵擊石。”

“秦穆公的選擇,可以說是迫於無奈,只能如此。至於晉國這邊也不傻,很好的利用了位置的優勢,限制了秦國向中原的發展。”

“晉國很清楚,如果秦國真的能深入中原的話,對於晉國來說,絕對是一個大麻煩。因爲晉國雖然強大,但強大的對手也不少,比如齊國和楚國,還有秦國這個潛在的對手,這些國家或許單挑晉國都不怕,但一旦聯合起來,就算是晉國也擋不住。晉國爲了自身的安全,必須要限制秦國的發展,國家安全面前,一切都只能靠邊站。”

“所以呢,此後的整個春秋中後期,晉國一直都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優勢,死死的將秦國限制在了函谷關以西,也就是地理意義上的封鎖,這個封鎖持續的時間有上百年。”

“而這個封鎖也不僅僅是限制秦國東出,還涵蓋了文化、經濟、軍事等多個方面,可以說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其他的不說,就說經濟這一塊,秦國雖然統一了關中地區,但相較於中原地區的肥沃土壤,豐盈地產,還是要差上不少,與他國貿易是秦國必須的,但晉國在,秦國的跨國貿易,大半都只能通過晉國,晉國即便不能直接和秦國交易,也能參與其中,攫取大量的利潤。”

“對於晉國來說,自己賺錢,秦國就得放血,這種不公平的貿易,秦國憤怒但又無奈,打不過晉國就只能咬碎牙往肚子裡咽。”

“不僅如此,晉國還在周邊的各個國家散佈謠言,說秦國人都是野蠻人,不通禮數,意圖抹黑秦國的政治形象,各國的人才自然也就對秦國沒什麼好印象了,也就去的很少了。”

“如此一來,在持續上百年的時間裡,秦國一直都是一個被持續放血的狀態,在這個階段,秦國不斷的衰落,直到戰國初期。”

“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直接讓秦國看到了機會,秦王,你可知是什麼大事?”

邊走邊教,蘇璟也是頗有些口乾舌燥,好在距離自己的小院已經不遠了,可以堅持。

朱樉立刻開始思考起來,戰國初期,秦國的機會?

沒多久,朱樉的眼睛一亮,回答道:“蘇先生,是不是三家分晉!”

蘇璟看了一眼朱樉,笑道:“秦王最近是不是看了不少書啊?”

若是按照朱樉之前的尿性,他肯定是不能知道的。

顯然,朱樉在偷偷的卷!

“學生深感自身不足,所以在府中也會常常讀書,教導的老師告訴我,史書是最應該讀的,所以我便看的多些。”

朱樉謙虛的回答道。

蘇璟點點頭道:“不錯,你那個老師很有見地,可以多和他學學,唐太宗李世民都說過,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

“蘇先生教誨,學生謹記。”

朱樉低頭道。

蘇璟擺擺手,繼續道:“迴歸正題,這三家分晉的具體原因和過程我就不說了,時間寶貴,就說這強大的晉國分裂成了韓趙魏三個國家,這對於秦國來說,那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原本晉國強大,疆域遼闊,把秦國東出中原的路那是堵的死死的,現在不一樣了,韓趙魏三國可不是鐵板一塊了。”

“秦國意識到了自己的機會,強大的晉國不是對手,那三分之一的晉國呢?於是,秦國便嘗試性的進攻了一下魏國。”

“魏國,作爲晉國分裂出來的一個國家,繼承了晉國的地盤,比較靠近秦國,正好位於函谷關東邊。”

“要打自然打最近的,秦國的首個目標選擇魏國那是順理成章。然而,這場秦國發起的戰爭,結果卻是相當的令人震撼。”

“秦國在這場戰爭中投入了整整五十萬兵力,但卻被魏國的五萬新兵給給打崩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陰晉之戰。”

“陰晉之戰秦國之所以會慘敗,原因肯定是複雜的,但在大體上來說,主要可以分爲兩個方面,一個是魏國,當時的魏國已經經歷了變法,社會制度領先,不僅僅是生產力高於秦國,軍隊戰鬥力也更強,另一個就簡單了,晉國還沒分裂的時候,秦國一直都是被放血的,持續的衰落了百年之久,根本就沒法發展,各方面落後了太多。”

“這一戰,不僅僅是把秦國給打懵圈了,其他的國家也懵圈了,因爲秦國在大家的印象之中,雖然野蠻,但卻很強大,曾經的四大強國之一,關中地區唯一的霸主。”

“但這陰晉之戰打完,其他國家突然發現,秦國也不過如此,當一個國家弱小的時候,周邊的國家便會蠢蠢欲動,想要滅了秦國。”

“秦國的領土還是不少的,要是能滅了秦國,那自身的實力就能壯大許多。當時的秦國,就像是老乞丐手裡捏了個金元寶,是個人路過都得瞅兩眼。”

“不過,當時和秦國接壤的強國,只有魏國和楚國,當時的楚國也被魏國打的節節敗退,這魏國如此強勢,秦國和楚國想要自保,就只能聯手。”

“靠着聯合,秦國算是勉強保住了自己,當然,秦國還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割讓的土地那是大片大片的。”

“而且,魏國雖然一時間不能直接吞下秦國,但隨着時間流逝,秦國被一點點蠶食,終將滅亡。”

“此時的秦國,來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若是再不加以改變,那麼秦國只有被魏國吞併亡國了。”

“在如此嚴峻的一個背景下,秦國開始了對於其他國家的經濟戰,在絕境中求得生存,爲了日後的秦滅六國奠定基礎。”

又說了不少,蘇璟和朱樉也來到了小院裡。

顧不上太多,口乾舌燥的蘇璟立刻跑進屋子,給自己倒了一大杯水,緩了口氣。

朱樉一路跟着蘇璟,心神徹底被吸了進去,現在的他,只想趕快知道後續發生了什麼。

“蘇先生,後面的,秦國的經濟戰是怎麼做的?”

朱樉迫不及待的朝着蘇璟問道。

蘇璟放下茶杯,看着急切的朱樉道:“好,我們繼續。”

“首先呢,秦國要做的肯定不是反攻,而是自身的崛起,在這個過程中,秦國被打的節節敗退,就快亡國了。此時一個關鍵人物登場了,他就是商鞅!”

“商鞅我知道!蘇先生,商鞅主持了秦國的變法,這才讓秦國迅速強大起來了對吧。”

朱樉立刻說道,商鞅變法不久前他纔看過。

蘇璟笑着搖頭道:“別急,秦王,現在的商鞅還沒主持秦國的變法呢,他一開始,是在魏國做官的,他的老師是魏國的丞相公叔痤,他的官不大,卻能給魏國的高層提建議,徹底滅秦的建議!”

(本章完)

第258章 哪有什麼單選題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425章 這是火藥?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444章 不如我們交換如何?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23章 馬皇后的禮物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353章 金不如銀,銀不如紙第410章 算命和未來?三千世界和平行世界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340章 銀礦?那是銀山!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65章 恭喜陛下!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420章 女真?同化不就行了!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289章 科舉之弊,人才之論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179章 煉丹?蘇璟的任務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449章 遲來的賞賜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376章 你父皇他啊,嫉妒蘇先生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65章 恭喜陛下!第199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1章 怎麼樣,有沒有興趣跟我幹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第418章 人類從歷史中學不到教訓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455章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314章 諸王行動!第373章 大明之變,蘇璟之變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5章 看來你們還是不懂第372章 劉伯溫的真心話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215章 瘟疫瘟疫!臨危不懼!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498章 我只求無愧於心第74章 高薪養廉?第455章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44章 朱標再拜師第34章 再世神農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476章 現在不能說第87章 蘇璟和朱標的僱傭關係第221章 唯物辯證法!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78章 您是仙宮來的吧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449章 遲來的賞賜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121章 李善長的擔憂第422章 北伐大勝,慘勝?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103章 公信力第215章 瘟疫瘟疫!臨危不懼!第352章 蘇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90章 這就是少年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344章 人和魚是不一樣的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190章 鴛鴦陣驚沐英,皇子齊力共撼鼎!第323章 再見楊憲,身份互換第95章 蘇璟的培養計劃第1章 蘇璟的人生追求第264章 質量互變,螺旋前進!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141章 羅馬人的智慧第404章 蘇璟的眼界第87章 蘇璟和朱標的僱傭關係第57章 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269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第389章 神機妙算劉半仙第77章 有何不可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448章 啥都知道的老朱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12章 與我何干第476章 現在不能說第367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175章 士農工商,祖宗之法不可變第526章 異地爲官,輪換期限
第258章 哪有什麼單選題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425章 這是火藥?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444章 不如我們交換如何?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23章 馬皇后的禮物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353章 金不如銀,銀不如紙第410章 算命和未來?三千世界和平行世界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340章 銀礦?那是銀山!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65章 恭喜陛下!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420章 女真?同化不就行了!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289章 科舉之弊,人才之論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179章 煉丹?蘇璟的任務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449章 遲來的賞賜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376章 你父皇他啊,嫉妒蘇先生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65章 恭喜陛下!第199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1章 怎麼樣,有沒有興趣跟我幹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第418章 人類從歷史中學不到教訓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455章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314章 諸王行動!第373章 大明之變,蘇璟之變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5章 看來你們還是不懂第372章 劉伯溫的真心話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215章 瘟疫瘟疫!臨危不懼!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498章 我只求無愧於心第74章 高薪養廉?第455章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44章 朱標再拜師第34章 再世神農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476章 現在不能說第87章 蘇璟和朱標的僱傭關係第221章 唯物辯證法!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78章 您是仙宮來的吧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449章 遲來的賞賜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121章 李善長的擔憂第422章 北伐大勝,慘勝?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103章 公信力第215章 瘟疫瘟疫!臨危不懼!第352章 蘇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90章 這就是少年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344章 人和魚是不一樣的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190章 鴛鴦陣驚沐英,皇子齊力共撼鼎!第323章 再見楊憲,身份互換第95章 蘇璟的培養計劃第1章 蘇璟的人生追求第264章 質量互變,螺旋前進!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141章 羅馬人的智慧第404章 蘇璟的眼界第87章 蘇璟和朱標的僱傭關係第57章 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269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第389章 神機妙算劉半仙第77章 有何不可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448章 啥都知道的老朱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12章 與我何干第476章 現在不能說第367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175章 士農工商,祖宗之法不可變第526章 異地爲官,輪換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