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朱元璋懵了

朱元璋這個時候,對梅殷是越來越擔心。

總覺得梅殷這樣做,很有可能不會長壽。

而他也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

如果朱允炆是一個值得輔佐的人,梅殷對朱允炆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還說得過去。

可偏偏朱允炆不是。

他是一個禍害大明、狗屁不通的玩意兒!

這樣的人,真不值得爲他效死!

這混賬小子,真要是爲了朱允炆這等混賬東西,而丟了性命。

朱元璋心裡面會很難受。

尤其是在想到,梅殷還是因爲自己對他的囑託,纔會如此做,心裡面的感受,就更加的不好了。

在朱元璋如此滿是擔憂的想着的時候,模擬器裡畫面繼續浮現。

“妙雲,你說是讓咱家老大當太子好,還是讓咱家老二當太子好?

朱棣望着徐妙雲,出聲詢問。

這個時候的徐妙雲,已經成了徐皇后。

在朱棣登基的時候,她就成爲皇后了。

別看朱棣在爲他的這兩個兒子,誰當太子而糾結不已。

但是對於誰當皇后這上面,那是半分的糾結都沒有。

皇后必然是他家妙雲的!

別的人都別想!

“這件事兒,夫君你自己看着辦吧,我是個婦道人家,在這件事情上沒什麼主意。

再說,我說的又不算……”

徐妙雲望着朱棣,柔聲細語的說道。

朱棣聞言道:“怎麼不算?這事兒雖然是國事,但事關咱們的兒子,也是家事。

你這個當孃的,肯定說的算,

你給說一些意見,咱也好參考參考一下。

爲了這事兒,咱是想的頭都大了。”

“真讓我說?”

“那肯定是真讓你說!”

“讓我說的話,我覺得……還是讓高熾來做比較好。

本身他就是燕王世子,這個時候你這個燕王成了皇帝,那他成爲太子,再合適不過。

況且他又是咱家的老大,爲嫡長子,各方面都合適。

老大看起來敦厚,實際上心裡面也挺內秀,手腕並不缺少。

這些年來他在後方坐鎮,處理糧草物資等各種事務,成長得很快。

諸多臣子也都服他。

有你這個當爹的打江山,那下一代就是守江山。

咱家老大打江山不行,守江山還是能守住的。

至於老二……咱家老二人是真英勇,打仗沒得說。

在靖難之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是……老二也就打仗行,若是讓他幹些別的,可就有些不太行了。

只要當皇帝,和帶兵打仗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一個能把仗打好的人,並不代表着能將皇帝做好。”

“妙雲,你這話就偏頗了。

你看你夫君我,打仗不就很利害,可我當皇帝當的也並不差!”

聽了朱棣的話,徐妙雲白他一眼:“老二能跟你比?

有幾個你這樣的?

老二要是除了打仗這方面,其餘方面也很厲害,你還用這樣糾結?

那最好的情況就是,咱家老大的本事,和老二的本事都集合在一個人身上。

那纔是最好。

可現在偏偏是,他們兩個各自繼承了你一半的東西,那能怎麼辦?”

聽了許妙雲的話,朱棣臉上露出笑容,顯然是對於徐妙雲這話很是受用。

嘆口氣道:“唉,這些傢伙,咋就這麼不隨他爹呢?

要是出一個如同他爹這樣的人,那我這個當爹的,也就不必這般糾結了!”

說罷之後,又望着徐妙雲點點頭道:“妙雲,行,我知道你的意見了,會好好的考慮。

妙雲你這話說的倒是中肯。

其實我也覺得,咱家老大成爲太子,今後接從我這裡接過皇位,當上皇帝,是最好不過的。

只是有一點兒,咱一直都在猶豫。

咱家老大,說實話各方面都不錯,就是太胖了。

年紀輕輕身體就不好。

還它孃的沒我這個當爹的身體好。

雖然咱並不想詛咒自己兒子,說這話也不是詛咒他。

話說出來雖然不好聽,可是有些事情,卻不得不多做考慮。

在選擇太子上面,身體健康長壽,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

咱有些擔心咱家老大,讓他掌握權力,做出諸多事情。

辛辛苦苦培育起來了,結果……結果一個弄不好,走在了咱前面。

或者是才當上了皇帝后,沒幹兩年,人就沒了。

那對於我大明而言,也是一場不小的災難,

時局必然會因此而動盪。

我不想這樣的局面發生。

有大哥的前車之鑑,這事情我不得不多想。

大哥的事兒……唉!想想就讓人心痛。

若大哥還在該有多好?

大哥肯定不會這般對待我們這些兄弟。

有大哥在,我永遠都是我大明的徵北大將軍!

爲我大明徵戰一生,駐守北疆!

誰它孃的會想着造反當皇帝?”

聽到朱棣說出這話來,徐妙雲也爲之沉默了。

自己家老大身體不好,這事兒確實是個硬傷……

事情也確實如同自己家夫君所說的這般,一個長壽的皇帝,對於一個國家的穩定,是真的非常重要。

若是當皇帝的不長壽,那麼接下來,這個國家就將面臨出現一個年幼皇帝的下場。

而年幼的皇帝出現後,又會遭遇什麼樣的待遇,可想而知。

徐妙雲熟讀史書,自然知道。

這代表着動盪不安,代表着皇帝的權力會外流。

隨之而起的是權臣崛起,是外戚干政等等事情……

這些內部的事情,就會令的這個國家糾纏不清,消耗太多的精力。

那對外,以及對於百姓民生等這些方面而言,就會沒有太多的精力去顧及。

很多事情都會變得很嚴重……

畫面緩緩消失,朱元璋不由的跟着嘆了口氣。

老四所考慮的事情,其實也是很對的。

當做繼承人培養的人,若是身體不健康,不長壽,對於這個國家而言,影響是極大的。

甚至也可以說是災難性的!

一個優秀的繼承人,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

別的不說,他的標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若是標兒這個自己精心培養的繼承人,沒有發生意外。

後面從自己手裡接過皇位,那自己大明,所面臨的局面必然是大不相同。

哪會出現朱允炆弄的那些倒黴事情?

而且也能看得出來,老四對於他們家老二,也是挺看重的。

不然的話,不會一直在這裡猶豫。

若選擇他家老二的話,指定要鬧出亂子來。

一直以來,在嫡長子還在的情況下不立嫡長子,都會容易引發諸多的事端。

而且,他們家老二朱高煦,朱元璋也覺得性格上面不適合當皇帝。

雖然方纔自己家老四說那話,有些臭不要臉。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老四這個被自己當做將軍來培養的人,確實不僅打仗厲害,在治國理政上面也有那麼一套。

朱高熾和朱高煦二人,到底誰在今後才能當皇帝。

就連朱元璋這個時候,都開始爲之糾結了起來。

如此想着,很快便又有新的畫面浮現出來。

“梅駙馬那裡有什麼情況?”

朱棣望着眼前這人出聲詢問。

從這人的穿着打扮上,朱元璋看不出來這傢伙是個什麼職位。

這人的衣着打扮,在如今的洪武朝還沒有出現。

不過卻也能夠明白,這人的職位是什麼。

搞監聽和情報工作的。

“回稟陛下,梅駙馬……在提及陛下之時,多有憤憤不平之意。

多出不恭敬之語。

對於陛下您登基,還是覺得不服氣。

說話之時多提及朱允炆……”

這人說着,就從懷中取出一個本子,恭敬的遞了上去。

朱棣聽了這人的話後,面色就顯得比較黑了。

這個時候,接過本子看了一陣兒後,一張臉更是黑如鍋底!

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好了,朕知道了,下去吧。”

聽到朱棣所言,這人立刻恭敬的退了出去。

等這人離開後,朱棣又將那他已經看過一遍的本子,拿起來接着看。

如此看了一陣兒後,猛的一下將其給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梅殷啊梅殷,你是何苦來哉?

爲了一個朱允炆,真值得嗎?

朱允炆上臺都做了什麼,你又不是不清楚。 wωw ●тtkan ●c o

朕登基之後幹了些什麼,你莫非都沒有看到眼裡?

你以往可不是這樣的人,怎麼現在卻變得如此迂腐?

爲了朱允炆那樣一個蠢貨,一直和我爲難,不肯歸順於我。

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

咱們是親戚,你也是我的二妹夫,中間還有容,朕真不想和你撕破臉皮……”

朱棣長嘆一口氣,喃喃的說道……

畫面緩緩消失,朱元璋的心情,也隨之變的不平靜起來。

一些不好的念頭,變得越來越清晰。

梅殷這傢伙,怎麼在這次的事情上這麼軸啊?

他從了老四也就是了,真沒必要爲了朱允炆這個蠢貨,一直苦苦堅持。

若真的是因爲朱允炆這個蠢貨,導致梅殷被老四下手給害了。

朱元璋心裡面是真難受,真過意不去!

如今,他只盼望着梅殷在今後,能夠幡然醒悟,可千萬別再軸了……

在朱元璋如此想着的時候,新的畫面再次出現……

連續幾個畫面看過後,在到底立誰爲太子這件事情上,朱元璋忽然之間就看明白了一件事兒。

那就是他發現,他家老四這混賬東西,人可壞着呢!

他在這個時候,在這事情上,一直猶豫不決,爲之糾結。

可不僅僅全是糾結那麼簡單。

還是在那裡把這太子之位,當成一個懸在驢子面前的蘿蔔。

吊着驢往前走。

而被他用這蘿蔔給調動的驢,可不僅僅只是大皇子朱高熾,二皇子朱高煦,乃至於三皇子朱高燧那麼簡單。

除了他們之外,還調動了滿朝的文武!

皇帝立儲君,這事兒一直以來都牽動人心。

會讓很多人,或是自覺,或是不自覺的牽扯進去。

這是一個站隊,站得好的也算是從龍之功。

又有很多人有着各自的訴求,所以很容易就會陷入到這件事情裡。

而這個時候,老四雖然登基了,但實際上朝堂之上,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平穩。

大明在不少地方,還是暗流涌動。

這些都不太好處理。

在這種情況之下,該怎麼辦?

老四選擇通過立誰爲太子這件事,把很多人的注意力,都給吸引到這件事情上。

讓他們爲這個事兒一直忙忙碌碌,吵吵嚷嚷。

這樣的話,就會有很多人無暇他顧。

老四則可以趁着這個機會,做出很多的事情來。

儘可能快的,把大明給弄得安定了。

把一些該處理的事情都給處理了。

這老四,還真奸詐!

連這辦法都能讓他給整出來!

一開始的時候,連自己這個當爹的,都被這混這玩意兒給騙了!

還以爲他真的是一直在單純的爲他家老大做太子,還是老二當太子,猶豫不定,拿捏不準。

哪能想到,這後面還有這等更大的招!

老四這傢伙,心是真黑,演的也是真好!

也不得不承認,他的這個舉動也確實是挺不錯的。

是一招不錯的棋。

只是,朱元璋感慨歸感慨,可對於老四的這些做法,卻並不怎麼太認同。

因爲他覺得,老四的做法,在今後可能會產生一些反噬。

遺留的問題太多。

通過這樣的辦法,老四這邊確實能夠把朝臣們的衆多注意力,都給轉移到立儲這件事情上來,

讓那些人都圍着這件事轉。

就算是有些人,能夠察覺到這是老四使的一些手段,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停下來。

只能加入到這件事情裡。

畢竟這事兒,所涉及的人太多,很少有人能夠置身事外。

但在朱元璋看來,這件事情老四的處置,還是落了下乘。

不用這樣辦法,也同樣有別的辦法來穩住朝堂。

處理各項事情。

他這樣做,雖然巧妙,現在能避免很多麻煩。

但也未免有取巧之嫌。

最重要的是,這事情後遺症比較大。

這太子之位,只有一個。

最終只能有一個人來做太子。

一個人成了太子,另外一人就要黯然出局。

這黯然出局的人,在此之前把諸多的心血,都耗費到了這件事情上。

後面失敗了,又哪裡會甘心?

十有八九到了後來,會鬧出一些事情來。

畢竟都已經把他給架上去了,讓他覺得自己距離那個位置是觸手可及。

只差那麼一哆嗦。

可最終卻失敗了……

沒有哪個人能甘心,能接受得了這個打擊!

他家老大和老二這兩個人,也必然會因爲爭奪皇位,而鬧得勢同水火。

明明是親兄弟,可這個時候卻因爲這件事而給鬧的,彼此之間有很大的芥蒂。

今後別管是誰做了太子成了皇帝,那對待另外一個人,都不可能以平常心對待。

這就是最大的後遺症。

朱高熾,和朱高煦這兩個人,都還算是比較優秀的。

可是經歷了這一次的事情後,只能一個人站着,另外一個人躺下。

雖然不至於會丟了性命,但人在後面,也肯定會頹廢。

想要掌握權柄、或真心實意的做些事都做不到。

老四這個時候,看起來手段很好,把諸多人都給耍的團團轉。

可萬事萬物都是有代價的。

在這個時候取巧,那今後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來。

他所付出的代價,便是自己孩子裡,未來必然會有一個人,因爲爭奪太子之位,而意志消沉。

毀在這上面!

這等事兒,如果是讓他來,他肯定不會這樣做的。

有些事兒可以取巧,可以用些手段。

但有些事兒,就該堂堂正正,迎難而上!

就比如他在繼承人的事情上,就從來沒有含糊過。

自己是吳王的時候,標兒這個老大,就是吳王世子。

在自己成爲了皇帝后,標兒就是理所當然的太子。

其餘人想都不要想!

只要自己這個當皇帝的,在這個事情上足夠堅定。

不左右搖擺。

那麼其餘的人,也都不會對這件事兒起什麼心思。

就算是有些許人起心思,那對於大局而言,也是於事無補。

老四這個事兒,做的確實是有失考量了……

朱元璋對此,雖然有些不太認賬,但是別管怎麼說,這事都是老四自己做的。

隔着這麼多年,他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只能看着。

只希望今後老四,能夠弄出一些手段,改變這個事兒。 可千萬別真的如同自己所想的那般。

真那樣的話,自己老朱家,一個弄不好,又得骨肉相殘了!

這等事情,對於一向注重親情的他而言,實在是有些太殘酷了!

如此想着,新的畫面很快便浮現出來。

“狗屁東西,竟敢陰謀奪取皇位!

發動政變!

做了這些事情不說,很敢弄了一些假話,來到這邊欺騙我等,真把朕當成傻子來耍了?!”

畫面之中,朱棣怒氣勃發,一張臉看起來很黑。

而朱元璋通過一番觀看後,也很快明白,老四因爲什麼在這裡罵娘。

原因就是安南那邊的國相,在此之前陰謀篡奪皇位。

將原本的陳家皇室,給殺了個七七八八。

他作爲陳家的外甥,謀朝篡位。

這件事,本來和大明沒什麼關係。

但是那陳家在此之前,已經臣服於大明。

對大明朝貢稱臣,他們皇家的資質,經過了大明的認定。

結果現在,那人卻陰謀奪權,把經過大明認同的陳家皇室,給殺了!

這是對大明威嚴的一次嚴重挑釁。

最爲重要的是,那狗東西做了這樣的事情後,還在那裡花言巧語,哄騙老四。

說他們沒有發動政變。

陳家的皇帝,以及其子孫、旁系等人,都是因爲天災人禍纔沒了,和他無關……

這等事情看起來不大。

可實際上,也是大的很。

事關大明宗主國的威嚴。

有些時候,一些事情不做是不成的。

朱元璋看着朱棣那怒氣勃發的樣子,在想老四接下來,會不會動兵前去攻打安南。

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安南那邊事情做的確實是很不地道。

存在很嚴重的挑釁大明的行爲。

按照朱元璋的脾氣,那這事兒肯定要去打。

但是又覺得安南那邊太遠,大明如今纔不過剛剛安定下來。

經歷了這樣一場戰亂,這個時候再勞師遠征,終究還是有些過於耗費民力。

而且,這些地方太遠又太熱,很是雞肋。

打下來獲得不了太多的好處,很容易得不償失。

但話又說回來,有些事兒也不能全靠利益來權衡。

這件事具體該如何做怎麼打,他也只能是看老四最終的選擇……

下一個畫面緩緩浮現,這一次卻是老四抱着一個幾歲的孩子在那裡玩,很是親暱。

看得出來,老四對這個孩子特別的親,放到心坎上的那種。

這孩子根本不用多想,朱元璋就知道,這絕對不是老四的小兒子,肯定是他的孫子。

人對待自己孫子的態度,和對待自己兒子,有着很大的不同。

朱元璋是過來人,對此很清楚。

果不其然,下一刻就證明了朱元璋的猜想。

“瞻基,來,看皇爺爺把風箏給你放起來。

我和你說,你皇爺爺我小時候,可沒少放風箏。

還是自己做的風箏。

這放風箏啊,就得這樣放……”

朱棣這個時候絮絮叨叨,看上去像是一個鄰家的中年大叔一般。

和他當上皇帝后,日益威嚴的樣子,有着天大的區別。

一邊說,一邊在那裡動手擺弄風箏。

沒過多久,那風箏就從老四手中飛了起來。

“皇爺爺!皇爺爺!飛起來了,真飛起來了!

皇爺爺你真厲害!!”

那個幾歲的小子,連蹦帶跳拍着手的叫好。

樂的朱棣眼都眯到了一起。

朱元璋看着畫面之中,在那裡玩耍的朱棣爺孫二人。

臉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這個時候他已經知道了,這個孩子是誰的兒子。

是老四家的老大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

看着老四和這孩子二人之間的相處,朱元璋原本還在爲老子最終會把太子之位給誰而摸不透。

但這個時候,卻已經有了確定的人選。

毫無疑問,還是他家的老大朱高熾。

原因無他,有老四的長孫在這裡呢!

朱高熾雖然體弱多病,腿腳還不方便,看起來不像長壽的樣子。

可朱高熾的這個兒子,人卻機靈的很。

很討人喜歡。

而且看起來,也絲毫沒有他爹的那種癡肥。

在今後培養的好,也是一代聖君明主,大有一番作爲。

在朱元璋的思索之中,畫面緩緩消失。

很快又有新的畫面浮現。

這一次是在武英殿內。

朱棣坐在椅子上,在他面前站着一箇中年人。

看起來官職不低,也很有學問的樣子。

“陛下,這皇儲之事,需早日定下,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皇儲早日定下,也可使得各方安心,接下來能好好的做事。

朱棣看着他道:“解學士覺得,改立誰爲太子?”

解縉拱手行禮道:“自然是大皇子。”

對於這個問題,他很顯然已經早就想過,心中有了答案。

這個時候回答的是乾脆利索

朱棣聞言有些沉默,隨後想要開口說些話。

卻聽解縉開口道:“陛下,好聖孫可旺三代!”

一句話說出,朱棣到了嘴邊的話,頓時就嚥了回去。

擡起頭來看着解縉。

解縉也沒有迴避,與朱棣進行對視。

片刻後,朱棣點了點頭道:“行,這事兒朕知道了,你且退一下吧!”

解縉心中大喜,立刻對朱棣拱手行禮,退了出去。

人走到外面後,臉上的喜色已經掩飾不住。

他知道,這事兒已經成了!

作爲堅定的大皇子黨,他這邊經過了諸多的努力,到了現在,終於來了個一錘定音!

把這件事給徹底的確定了下來!

這下子,自己在大皇子那邊,必然當居首功!

“好聖孫可旺三代!

好聖孫…………”

武英殿內,朱棣出聲唸叨,面上的神情耐人尋味。

片刻後笑了起來。

“瞻基這孩子,確實不錯,今後只把江山交到了他手裡,也確實讓人放心。

老二那傢伙的孩子,和瞻基相比,還是要差着一些的。

那這事兒……就這樣定了吧!”

畫面緩緩消失,朱元璋看着那畫面裡的景象,一點都不意外。

就知道,老四這傢伙肯定會將這太子之位給朱高熾,而不會給朱高煦。

那解縉完全不必給老四過來說這些,老四也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如今那解縉,看起來特別的高興,覺得自己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是他說動了老四。

實際上是老四早就有了這樣的決斷……

不得不說,老四這傢伙當了皇帝后,是挺陰的,用上一些手段,把朝臣等給耍的團團轉。

一個個都像是被蘿蔔吸引到的驢子一樣……

新的畫面浮現出來,地點是老四的寢宮。

此時他正擁着徐妙雲說話。

“下定決心了?要把太子之位給咱家老大了?”

許妙雲望着朱棣詢問。

朱棣也點了點頭道:“對,我考慮過來考慮過去,還是覺得把皇位給咱家老大比較好。

太子之位,也確實他做最合適。

咱家老大性格寬厚,他和老二兩人到了此時,可以說已經鬧得不可開交了。

其實早在咱奉天靖難時,二人之間就有不少矛盾。

老二的性子,不是個能容人的。

今後若讓他做了太子,當了皇帝,老大,還有老大的家人這些,日子肯定過不好。

只怕也是個被囚禁的命。

老大則不同。

老大性格不錯,爲人敦厚,也要面子。

知道什麼事兒該怎麼做,能兼顧親情。

今後他成了皇帝后,肯定不會做的太過分,會給老二他們不錯的待遇,讓他們能活下去。

說到底,他們也都是咱倆的孩子。

家國大事要考慮,但他們的安危這些,咱們這做父母的也一樣要考慮。”

聽到朱棣如此說,徐妙雲臉上露出笑容來……

朱元璋聽着朱棣的話,也同樣露出了笑容。

老四這傢伙,果真沒有讓自己失望。

雖然在有些事情上,弄了一些手段。

但是不管怎麼,說對於親情這些還是很在意的。

並沒有因爲當上了皇帝,就眼中只剩下了皇位和權力,別的諸多事情都給忽略了。

看來這老四,果然是和自己最像的,隨自己這個當爹的。

這都是自己這個當爹的優秀,纔會有老四這等優秀的兒子!

朱元璋時刻不忘記往,自己臉上貼金。

……

“老二,咱把你喊過來,是先給你通個氣兒,太子之位是你大哥的……”

新出現的畫面之中,一身龍袍的朱棣,雙手按住腰間玉帶,望着面前的二皇子朱高煦出聲說道。

聽了朱棣的話,朱高煦頓時就愣住了。

像是懷疑自己聽錯了。

“父……父皇,您、您說的啥?”

他呆愣愣的,半晌後望着朱棣出聲說道,聲音都顯得有些顫抖了,滿滿的都是不可思議的。

那眼神,看着就讓人心疼。

朱棣在看到自己家老二這神情後,神色也出現了片刻的黯然。

不過,下一刻還是堅定信念,望着朱高煦接着開口道:“我說,太子之位是你大哥的,長幼有敘,你大哥這個燕王世子,也是你爺爺給親自定下來的。

他成爲太子,合情合理。

你就別和你大哥爭了。

我準備封你爲漢王……”

“爹,你……怎麼就讓大哥當太子了?

孩兒呢?孩兒怎麼辦?

孩兒就是個漢王?

爹,您說過世子多疾,汝當勉勵之!

這可是您說過的話!”

朱高煦有些破防了,望着朱棣聲音都拔高了不少。

一直以來朱高煦都覺得,自己有很大的可能成爲太子,壓過自己那不成器的大哥。

而且,他能感受得出來,父皇對自己,遠比對大哥更親。

再加上自己在靖難之役當中,立下了功勞,還有老頭子曾經說過的那話。

自己擊敗大哥,成爲太子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

哪能想到,現在竟然是這麼一個結果!

朱元璋看着畫面裡的景象,按自嘆口氣。

就知道,老四這傢伙當初對朱高煦說這話,今後肯定會因爲這句話而惹出一些亂子來。

看看,果然被自己給猜中了吧?

如今被朱高煦給直接問到了臉上,看老四這傢伙該怎麼圓!

這事兒,根本就沒有辦法圓!

畢竟這是老四親口說的。

如此想着的時候,卻聽到畫面之中朱棣的聲音響了起來。

“世子多疾,汝當勉勵之。”

他重複了一遍,望向朱高煦顯得很是疑惑的道:“這話是我說的嗎?

我什麼時候對你說過這樣的話?我怎麼不記得?

肯定是你記錯了。

你是什麼時候做夢了吧?”

朱高煦瞬間愣在當場,繼而整個人都顯得着急。

“你說過的啊!爹!就是你說的!

那時候你拍着我肩膀說的!”

但朱棣卻堅持表示,自己沒有說過,就是朱高煦聽錯了。

還可以這麼來?!

朱元璋在看到老四是如何解決這個事情的時候,都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

不是……老四這傢伙也太過於不要臉了吧?

這可是他自己說過的話,咋就能當面出爾反爾,不認賬了?

這傢伙如此不要臉,也不知道隨誰了!

肯定不隨他這個當爹的,他這個當爹的,那可是一個唾沫一個坑,說什麼就是什麼,從不幹這種食言而肥的事兒!

畫面緩緩消失,朱元璋知道事情已經成了定局。

老四都已經開口賴賬了,胳膊擰不過大腿,哪怕朱高煦心裡再不樂意,再反對,這個事也就這樣了。

這場鬧劇終於要收場了。

通過之前出現的各種畫面,顯示出來的消息去看,朱元璋發現,這一兩年的時間裡,老四已經徹底的把朝堂給安穩住了。

解除了諸多的隱患。

現在這大明,才真正成了老四說了算的大明。

自己之前果然沒有看錯,老四這傢伙就是在用這個事,吊着文武羣臣玩。

趁機解決很多的事情。

現在事已經處理好了,就開始把太子之位給定下來了。

接下來,朱高煦自然並不會就此善罷甘休。

但他的這些努力,註定都是白費。

新的畫面之中,朱棣還是這事給確定了下來。

舉行儀式,昭告天下。

立朱高熾爲太子,封朱高煦爲漢王,朱高燧爲趙王……

看着典禮之上,垂頭喪氣,極度不甘的朱高煦,朱元璋覺得這事兒不算完。

只怕真有極大可能,會朝着自己最不想看到的方向發展……

“臣彈劾駙馬都尉梅殷,私養死士,和女秀才劉氏私通,詛咒陛下!”

新的畫面浮現,早朝之上,有御史出班奏事,直接就將矛頭指向了梅殷!

朱元璋的心,爲之抽了抽。

他就知道,這一天肯定會到來的!

老四那邊,極有可能會對梅殷下手。

並不是說,誰都能像自己這般,能容忍梅殷這混賬東西的狗脾氣!

什麼私養死士……這些只怕都只是一些藉口而已。

朱棣面無表情的點頭:“這事兒朕知道了,自會處置。”

聽了朱棣的話,這御史便退了回去。

旋即畫面消失,朱元璋的心,隨之提了起來。

在爲梅殷的未來而擔憂……

不知不覺間,梅殷這個被他提起來就罵的人,已經在他的心裡,佔據了極高的地位……

兩個畫面閃現過後,朱元璋終於看到了新的、關於梅殷了消息。

朱棣因爲這事兒,開始下令嚴格規親王、公侯以及駙馬這些人的儀仗人數。

不僅如此,還將梅殷家人,給弄去了遼東。

朱元璋看到這些的消息後,忍不住握緊了拳頭。

心都隨着揪了起來,

終究……還是發展到了這一步!

不過,這事應該就到此爲止了。

別管怎麼說,梅殷這孩子和老四之間,還是有着私交的。

關係也在那裡擺着。

老四這傢伙,總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絕。

有容這個親妹子,可還在呢!

接下來,又有別的畫面接連浮現。

有的是關於朱高煦如何和朱高熾爭的,有朱棣處理各種國家大事的……

對於這些,朱元璋此時都不太關心。

他只是急切的想要再次得到,關於梅殷的消息。

看看梅殷的結局究竟如何。

老四有了這一次的事情後,是不是就此住了手……

如此接連五六個畫面浮現之後,終於又一次出現了梅殷的消息。

此時已經來到了永樂三年,十月。

只見梅殷和一些官員們,一起上朝。

經過橋的時候,一羣官員都在那裡擠。

結果梅殷被人給擠得,掉進了河裡。

看着人落水之後,使勁撲騰的梅殷,朱元璋瞳孔陡然一縮!

整個人都懵了!

第171章 梅殷:我超正經的!真的!你可別血第241章 竟然真的是呂氏下的毒手?!第163章 朱元璋被整懵了第152章 重八,你說是不是呂氏害死的雄英?第247章 呂家,滅門!誅九族!第210章 規矩?咱就是最大的規矩!第68章 梅殷征服馬皇后!第41章 朱元璋:呵呵,不知天高地厚!現實會126.第126章 梅殷竟然連這個都會?!不可能第33章 落魄的大明戰神第165章 不是他來真的啊?!第11章 安家落戶,小日子揚帆起航第73章 真的嗎?我不信第140章 殺他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第190章 朱元璋懵了第239章 呂氏死到臨頭第53章 朱元璋:他梅殷懂個屁的寶鈔!第142章 梅殷:我攤牌了(新年好,書友們龍第192章 朱元璋崩潰了第31章 李善長:別管什麼事,我都能頂住!!第167章 梅殷他也太彪悍了吧?!第206章 朱元璋拉偏架:梅殷他還是個孩子啊127.第127章 廢丞相!廢中書省!朱棣被梅殷第232章 離了大譜!第191章 原來梅殷纔是真正的忠臣!朱元璋:第133章 丈母孃向女婿,馬皇后的心全偏梅殷第95章 屍橫遍野!第146章 梅殷真的能解決?第253章 這還是人嗎?!第6章 啥?咱妹子要去世了?!第141章 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經死了!第201章 朱元璋腸子都悔青了!第154章 呂氏在馬皇后的試探下,露出馬腳第235章 要再次模擬梅殷第68章 梅殷征服馬皇后!123.第123章 呂氏歹毒?那就讓她去死吧!第31章 李善長:別管什麼事,我都能頂住!!第45章 一炮而紅!第155章 朱元璋暴怒!第85章 上架感言第29章 有貴人前來第85章 上架感言第131章 可他給的太多了!第239章 呂氏死到臨頭第144章 朱元璋被梅殷送的‘巨大驚喜’整懵第18章 朱元璋: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梅殷絕第237章 啥?布衣宰相是梅殷?!第243章 呂氏必須死!神仙來了也救不了!第157章 梅殷,你要媳婦兒不?第92章 到底是誰當了大明的皇帝?朱元璋迷茫第136章 朱元璋:咱施行海禁,怎麼就遺禍無124.第124章 朱允炆當皇帝?就他?他必敗無第45章 一炮而紅!第50章 來自梅殷的,跨時代的降維打擊第6章 啥?咱妹子要去世了?!第170章 給梅殷的超大獎勵127.第127章 廢丞相!廢中書省!朱棣被梅殷第164章 梅殷渾身逆骨!第100章 啥?梅殷又娶公主了?又支棱起來了第147章 腦補帝朱元璋:原來梅殷這混賬,心111.第111章 梅殷:臣,死諫!第57章 家裡有礦!第182章 朱元璋徹底懵逼:啥?老四造反了?第162章 死諫藩王分封制度!112.第112章 朱元璋暴跳如雷!第148章 可以模擬朱雄英了!又是梅殷!第249章 【宿主可模擬觀看朱祁鎮的人生】第67章 梅殷這混小子咋比咱這個做皇帝的還滋第150章 朱元璋懵了!朱雄英居然得天花了?第101章 梅殷喜抱佳人歸(四合一)第170章 給梅殷的超大獎勵第138章 朱元璋受打擊:梅殷說的竟然都是真第166章 這也太羞恥了吧?!第215章 朱元璋:還遠遠不夠!接着上強度!第20章 梅殷:這是懲罰?這是大獎勵啊!朱元第39章 這梅殷做出的東西,真的能行?第2章 臣死諫!第188章 誅十族!朱允炆之死!第38章 這什麼鬨堂大孝的大孝子?第187章 朱元璋憤怒:朱允炆不會再出生了!第223章 朱元璋又一次向梅殷妥協第42章 啥?!梅殷竟然把主意打到了青樓?第37章 第三十七 哈哈 梅殷落難了,可以隨意第51章 大明寶鈔到手趕緊花!第94章 殺!(四合一)126.第126章 梅殷竟然連這個都會?!不可能第141章 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經死了!123.第123章 呂氏歹毒?那就讓她去死吧!第90章 標兒竟走在了自己前面?!朱元璋崩潰第58章 還是梅殷教的高招好用!第193章 刺激!實在太刺激了!第100章 啥?梅殷又娶公主了?又支棱起來了第206章 朱元璋拉偏架:梅殷他還是個孩子啊第188章 誅十族!朱允炆之死!第155章 朱元璋暴怒!第98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45章 一炮而紅!132.第132章 老朱,別這樣,我還是喜歡你桀第94章 殺!(四合一)第19章 朱元璋想出來的懲罰手段餵豬差的人受
第171章 梅殷:我超正經的!真的!你可別血第241章 竟然真的是呂氏下的毒手?!第163章 朱元璋被整懵了第152章 重八,你說是不是呂氏害死的雄英?第247章 呂家,滅門!誅九族!第210章 規矩?咱就是最大的規矩!第68章 梅殷征服馬皇后!第41章 朱元璋:呵呵,不知天高地厚!現實會126.第126章 梅殷竟然連這個都會?!不可能第33章 落魄的大明戰神第165章 不是他來真的啊?!第11章 安家落戶,小日子揚帆起航第73章 真的嗎?我不信第140章 殺他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第190章 朱元璋懵了第239章 呂氏死到臨頭第53章 朱元璋:他梅殷懂個屁的寶鈔!第142章 梅殷:我攤牌了(新年好,書友們龍第192章 朱元璋崩潰了第31章 李善長:別管什麼事,我都能頂住!!第167章 梅殷他也太彪悍了吧?!第206章 朱元璋拉偏架:梅殷他還是個孩子啊127.第127章 廢丞相!廢中書省!朱棣被梅殷第232章 離了大譜!第191章 原來梅殷纔是真正的忠臣!朱元璋:第133章 丈母孃向女婿,馬皇后的心全偏梅殷第95章 屍橫遍野!第146章 梅殷真的能解決?第253章 這還是人嗎?!第6章 啥?咱妹子要去世了?!第141章 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經死了!第201章 朱元璋腸子都悔青了!第154章 呂氏在馬皇后的試探下,露出馬腳第235章 要再次模擬梅殷第68章 梅殷征服馬皇后!123.第123章 呂氏歹毒?那就讓她去死吧!第31章 李善長:別管什麼事,我都能頂住!!第45章 一炮而紅!第155章 朱元璋暴怒!第85章 上架感言第29章 有貴人前來第85章 上架感言第131章 可他給的太多了!第239章 呂氏死到臨頭第144章 朱元璋被梅殷送的‘巨大驚喜’整懵第18章 朱元璋: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梅殷絕第237章 啥?布衣宰相是梅殷?!第243章 呂氏必須死!神仙來了也救不了!第157章 梅殷,你要媳婦兒不?第92章 到底是誰當了大明的皇帝?朱元璋迷茫第136章 朱元璋:咱施行海禁,怎麼就遺禍無124.第124章 朱允炆當皇帝?就他?他必敗無第45章 一炮而紅!第50章 來自梅殷的,跨時代的降維打擊第6章 啥?咱妹子要去世了?!第170章 給梅殷的超大獎勵127.第127章 廢丞相!廢中書省!朱棣被梅殷第164章 梅殷渾身逆骨!第100章 啥?梅殷又娶公主了?又支棱起來了第147章 腦補帝朱元璋:原來梅殷這混賬,心111.第111章 梅殷:臣,死諫!第57章 家裡有礦!第182章 朱元璋徹底懵逼:啥?老四造反了?第162章 死諫藩王分封制度!112.第112章 朱元璋暴跳如雷!第148章 可以模擬朱雄英了!又是梅殷!第249章 【宿主可模擬觀看朱祁鎮的人生】第67章 梅殷這混小子咋比咱這個做皇帝的還滋第150章 朱元璋懵了!朱雄英居然得天花了?第101章 梅殷喜抱佳人歸(四合一)第170章 給梅殷的超大獎勵第138章 朱元璋受打擊:梅殷說的竟然都是真第166章 這也太羞恥了吧?!第215章 朱元璋:還遠遠不夠!接着上強度!第20章 梅殷:這是懲罰?這是大獎勵啊!朱元第39章 這梅殷做出的東西,真的能行?第2章 臣死諫!第188章 誅十族!朱允炆之死!第38章 這什麼鬨堂大孝的大孝子?第187章 朱元璋憤怒:朱允炆不會再出生了!第223章 朱元璋又一次向梅殷妥協第42章 啥?!梅殷竟然把主意打到了青樓?第37章 第三十七 哈哈 梅殷落難了,可以隨意第51章 大明寶鈔到手趕緊花!第94章 殺!(四合一)126.第126章 梅殷竟然連這個都會?!不可能第141章 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經死了!123.第123章 呂氏歹毒?那就讓她去死吧!第90章 標兒竟走在了自己前面?!朱元璋崩潰第58章 還是梅殷教的高招好用!第193章 刺激!實在太刺激了!第100章 啥?梅殷又娶公主了?又支棱起來了第206章 朱元璋拉偏架:梅殷他還是個孩子啊第188章 誅十族!朱允炆之死!第155章 朱元璋暴怒!第98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45章 一炮而紅!132.第132章 老朱,別這樣,我還是喜歡你桀第94章 殺!(四合一)第19章 朱元璋想出來的懲罰手段餵豬差的人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