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農學部
細眼睛書生搖了搖頭道:“功名利祿談何容易?咱們雖然讀了幾年書,可從未系統學過農學啊。若是應徵失敗,豈不是貽笑大方?”
圓臉書生不以爲然道:“哪那麼多顧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再說,咱們學富五車,只要肯用心鑽研,區區農學,還不是手到擒來?這可是咱們學以致用,報效國家的大好機會啊!”
細眼睛書生被說動了,眼中閃過一絲嚮往道:“也罷,試一試又何妨?若真能被錄用,爲國效力,那也是莫大的榮耀啊!”
幾個書生越說越激動,慷慨激昂地爭相表示,一定要通過這次應徵,爲大明的農業革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般,飛快地傳遍了鳳陽城的大街小巷。
有識之士蠢蠢欲動,躍躍欲試;普通百姓紛紛議論,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而在王府內,楚澤正端坐在書案前,面帶微笑地聽着屬下彙報徵召的情況。
“啓稟王爺,告示一出,舉城轟動。才一天功夫,衙門外就排起了長隊,前來應徵的人絡繹不絕啊!”
楚澤聞言大喜,撫掌笑道:“好!百姓們的熱情,正是國運昌隆的徵兆啊!擇其賢能,爲我農學部添磚加瓦,大明農業革命,指日可待!”
他站起身來,眺望窗外,目光如炬道:“雜交水稻,你可承載了萬民的期望啊!咱在此立誓,定要讓你在這片土地上紮根發芽,茁壯成長,爲子孫後代造福!”
一週後,經過層層篩選,留下了一批知識淵博或經驗豐富的學子和農民。
他們或是在農學上有獨到見解,或是對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但無一例外,他們都對雜交水稻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吳平帶着這羣人來到了官府新設立的農學部。
當他們步入農學部大門的那一刻,每個人的心中都激動萬分。
農學部坐落在一片鬱鬱蔥蔥的園林之中,園中奇花異草競相開放,泉水淙淙,鳥鳴婉轉。
衆人穿過曲折的遊廊,來到一座寬敞明亮的大廳前。
吳平面帶微笑,緩步走上臺階,轉身面對着臺下的衆人。
他環視四周,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的臉龐,心中感慨萬千。
“諸位,歡迎來到農學部!”吳平洪亮的聲音在大廳內迴盪道:“站在我面前的,都是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的精英,是大明農業革命的中流砥柱!你們有的是博學多聞的學子,有的是經驗豐富的農民。但無論出身如何,伱們對農業都懷有一顆赤誠之心,對雜交水稻都充滿了信心和期待。這種情懷,正是我大明農業革命的根基所在!”
吳平頓了頓,目光變得更加堅定。
“雜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廣,將在你們手中展開。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它關乎我大明的國計民生,關乎千千萬萬農民的福祉。希望諸位不負王爺所託,不負百姓期望,爲我大明的農業事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臺下的衆人聽了這番話,個個熱血沸騰,鬥志昂揚。
他們或握拳高呼,或擊掌相慶,臉上都洋溢着興奮和自豪。
一個身穿青衫的年輕學子迫不及待地舉手請教道:“吳大人,小生姓李名陽,一直潛心研究農學。不知雜交水稻與普通水稻相比,究竟有何優勢?又該如何培育和推廣?還望大人賜教!”
吳平看向這位少年,微微一笑。
他暗暗點頭,心想道:“年紀輕輕,卻已經如此求知若渴,看來是一位難得的農學人才啊!”
於是,吳平娓娓道來道:“李陽是吧?你提的問題很好。雜交水稻啊,優勢多多。其畝產量比普通水稻高出二成以上,抗病蟲害能力更強,品質也更優良。種植雜交水稻,不僅能大幅提高糧食產量,還能提升糧食品質,可謂是一舉多得!”
吳平環視四周,目光所及之處,都是專注聆聽的面孔。
他繼續說道:“至於如何培育和推廣,這就需要諸位的智慧了。我們要選對親本,掌握雜交技術,還要在田間地頭進行大量的試驗示範。相信在諸位的共同努力下,這些難題都能迎刃而解!”
臺下衆人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稱是。
李陽更是兩眼放光,在心中暗暗發誓道:“雜交水稻,我李陽與你共進退!定要鑽研到底,讓你在大明的土地上開遍錦繡!”
就在此時,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農從座位上緩緩起身。
他身材高大,雖然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滄桑的印記,但那雙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老農朗聲說道:“吳大人,老朽姓張名得祿。一輩子與土地打交道,對莊稼的脾性再清楚不過。雜交水稻雖好,但農民們對新事物總有些疑慮。萬一遇到風調雨順的好年景還罷了,若是不慎遇上旱澇冰雹,這雜交水稻還經得住考驗嗎?到時候農民們的死活,可就都壓在咱們農學部的身上了!”
張得祿的一番話,道出了許多基層農民的顧慮。
臺下衆人聽了,都陷入了沉思。
吳平聞言,並沒有露出驚訝之色,而是撫掌大笑道:“張老丈說得極是!農民是土地的主人,他們對風調雨順最爲敏感,對新事物也最爲謹慎。我們要想推廣雜交水稻,就必須贏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持。這就需要我們拿出真本事來!”
吳平緩緩踱步,聲音鏗鏘有力道:“諸位,我們農學部要組織力量,從雜交水稻的選育、繁殖到種植管理,再到試驗示範,都要做得紮紮實實,讓農民們親眼見證雜交水稻的優勢!同時,我們還要積極應對旱澇冰雹等自然災害,研究相應的預防和補救措施,讓雜交水稻經得起風吹雨打!唯有如此,才能讓農民兄弟們吃下'定心丸',放心地種植雜交水稻!”
老農張得祿聽了,滿意地連連點頭。
他心中暖流涌動,暗想道:“原以爲這些官老爺清高得很,哪裡懂得我們農民的心思?沒想到這個吳大人竟如此通達!有他坐鎮農學部,我等農民才能真正安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