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最高會議終究是以朱由校的意志結束了,由此成功的開始了大明的教育改革第一步。
科舉改革!
爲什麼朱由校要選擇先從科舉開始改革,那是因爲上行下效啊。
天下的讀書人都是以科舉爲自己的學習目標,就好像後世的學生,哪個不是在以高考爲自己的終點。
他們學習的東西都是以科舉爲主,換句話說就是科舉考什麼,他們就學什麼。
所以教育改革必須以科舉爲先導,這樣才能逼迫這些讀書人去學習朱由校需要他們去學習的東西。
這一天全京城的街道上都出現了蓋着吏部大印的告示,上面寫的東西引起了全京城的注意力。
“出告示了!禮部出告示了!”
“快來看啊!禮部的告示出來了!”
只見道街貼告示的地方被讀書人給佔滿了,不是讀書人的百姓自覺的退出了這個文氣瀰漫的地方。
“大明禮部關於此次科舉的通知!”有人手指這點告示把上面的內容給唸了出來。
“根據陛下的指示,大明最高聯和會議集體通過科舉改革!”
“科舉應當施行因才施才之政策方針,所以本次科舉將會定爲三場,第一場學力評定!”
Wωω ☢ttka n ☢C〇
“第二場執政能力測試。”
“第三場綜合應用能力測試!”
“本次考試將會在五日後早上八點在貢院門口進行報名,報名時間持續三天,凡是未參加報名者,皆不可進行考試!”
幾個排在最前面的舉子看着告示上面的文字,大聲的接力的讀了出來。
然後這些圍着的舉子一個個的面面相視,什麼意思?
這些字單個的自己都知道,可是合起來爲什麼自己就好像聽不懂了呢,簡直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聖賢書都學到了狗身上呢?
“王兄小弟這廂有禮的,不知王兄可知道這什麼科舉改革究竟所謂何物?”一個青衫儒袍的男子對着旁邊的一個有些清瘦的男子作揖問道。
”李兄,小弟也不得而知啊,這個所謂科舉改革當如何,小弟也是平生僅見,正想問問其他兄臺所謂何意。“被問道的這個人也是一臉的迷茫。
“嘶........這因才施才倒也是不錯,倒是附和聖人所言因材施教之理,可是這三場我等皆是不知考什麼啊?”一個舉子一拳砸在手心上,對着這告示很苦惱。
“諸位諸位,休要苦惱,沒看到上面說嘛,這個五日後貢院要去報名,我等可在五日後去貢院報名之後方可得知這三場考試究竟是爲何!”一個穿着藍色衣袍帶着方巾的男子大聲的說道。
“有理,有理,仁兄所言有理啊!”
這些舉子點點頭,看來只能如此了。
於是京城又變得熱鬧了起來,街道上許多賣報少年揮舞着明報在叫賣。
“賣報賣報!科舉改革!朝廷大事科舉改革拉!”一個穿着白色大褂上面印着賣報小郎君的字樣的少年手裡揮舞這一沓報紙在叫賣。
有走過的人聽到這個所謂的科舉改革覺得很是稀奇ꓹ 這麼大事情沒人不感覺好奇的,於是掏出兩個銅板招手。
“那個賣報小郎君ꓹ 給我一份報紙!”
不僅如此,茶館裡面的說書人也都開始了宣傳,向大明的百姓宣傳這個科舉改革的好事。
“當了當ꓹ 當裡個當!”
“今天吶我們就來說說這個科舉改革的事情!”一個穿着灰色長袍子的說書人敲響了手裡的快板。
“諸位可都知道這個科舉改革所謂哪般啊?”灰色袍子說書人首先先賣了一個關子,他伸着腦袋的向着下面的人詢問道。
這也是上面的人交給他們的套路ꓹ 開口先賣關子故作神秘,然後讓下面的人回答一下ꓹ 增加帶入感ꓹ 讓下面的聽衆參與進來增加互動性。
這個效果非常的好,說書人都喜歡這個套路。
此時這個茶館的下面已經坐滿了聽衆,他們都是一天干活之後來這裡休閒的百姓,一個個有錢的坐在椅子上端着一大碗茶,或者兜裡再有點的就叫兩個點心或者什麼的下嘴的物件吃着。
沒什麼錢或者捨不得什麼錢的那就蹲在地上,雙手插在衣袖裡面靜靜的聽着上面的說書人講故事,講國家大事ꓹ 他們都喜歡聽,每每聽到什麼不懂的ꓹ 或者聽到什麼喜歡的還會叫好或者詢問一二。
因爲他們都是一些下里巴人ꓹ 也不認識什麼字ꓹ 平日裡那些讀書人可不會理會他們ꓹ 他們想知道些什麼也是沒有渠道。
但是在說書人這裡不一樣,他們會主動的告訴自己朝廷出了什麼新政策ꓹ 陛下下了什麼新旨意。
就好像前段時間京城稅務改制一樣ꓹ 他們的稅以後都要交給什麼京城稅務局了ꓹ 再也不是衙門來徵收,而且糧食就能直接抵稅ꓹ 一畝地只要出兩成糧食的土地稅,可是比以前那種要交亂七八糟的稅好多了。
而且這些說書人還知道哪裡要招工,以至於茶館已經成爲了百姓最喜歡去的地方。
“什麼叫科舉改革啊,這個咱們得慢慢的說道說道,你們可知道以前的科舉是什麼樣的啊?”說書人搖頭晃腦的問道。
“不知,不知,我說快嘴劉你就是老喜歡問一些有的沒的,知道到我們這些人大字不識幾個,還能知道科舉是什麼回事!爺要是知道還能在這裡聽你說書啊!”
“是不是啊各位!”一個滿臉橫肉留着兩撇小鬍子的男子一邊往嘴裡扔了兩片雲糕,一邊打趣道。
“是啊快點說吧!我們哪知道科舉是什麼啊,那都是老爺們才能知道的事情。”
下面的百姓一陣起鬨。
“那好我就來給你們說說這個爲什麼要改革科舉吧!”快嘴劉摸了摸下巴上的鬍子,頓時開始了他的解釋。
反正都是按照宣傳司給的文案來說的,上面讓他怎麼辦他就怎麼辦唄。
就這麼五日的時間不止是京城的人,整個北直隸都傳遍了這個科舉改革是多麼多麼的好,是造福我們大明得事情。
還說了,有了這個科舉改革,百姓不但可以安居樂業,甚至以後婦人們都能生大胖小子了,這都是陛下的功勞啊!
一衆婦女表示,陛下真是一個好皇帝,不愧是送子陛下啊!
大明宣傳司真是恐怖如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