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永樂

因建文帝在奉天殿自焚而“崩”,奉天殿被燒燬,登基大典便在奉天門內舉行。朱高煦隨宗室勳貴、大將羣臣入內觀禮。

奉天門內早已佈置妥當,龍座上設好了能接“仙露”的雲盤、黃色雲蓋,地上鋪着硃紅色的地毯,一直延伸到門外。

羣臣及教坊司樂工站滿了奉天門,在國喪其間,樂工並不奏樂,排場卻要有。外面鐘鼓齊鳴,一片恢弘的氣勢。

不一會兒,已經去太廟祭祀過的朱棣,昂首挺胸、幾乎踏着鼓點緩緩走到了紅地毯上,羣臣紛紛躬身侍立。只見朱棣身着制式繁瑣、顏色複雜的袞服,估計借用了建文帝留下的東西,不然幾天內不可能做出這麼複雜的新衣服,他走起路來,帽子上的十二旒玉藻隨着步伐在輕輕搖晃。

朱棣一步步穩穩地走上龍椅,轉過身來,便端正地坐了上去,似乎暗自呼出了一口氣。

這時,朱高煦與大夥兒一起紛紛跪倒,行三叩九拜大禮,每拜一次,便高呼“萬歲”,最後一拜衆人齊聲道:“吾皇萬壽無疆!”

朱棣擡起袍袖,他似乎還不太習慣,說話的聲音很慢很小心,“衆卿平身。”他的袍袖有力地一拂,目光穿過奉天門,彷彿像是在巡視整個江山!

大夥兒又道:“謝聖上恩!”

就在這時,翰林院的官員已經在登基詔書上蓋好了大印,送進奉天門,先在這裡宣讀。等聖上首肯,才交由鴻臚寺官員之手,再送到前面的承天門上對臣民宣讀。

新君登基,改元永樂,從明年正月初一開始,即永樂元年。

一個新命名的時代,從詔書頒佈的這一刻便已開始。

……永樂帝朱棣是雷厲風行之人,登基後的幾天之內,先是調整京畿地區的兵力部署、完全掌控南直隸,然後就開始對前朝進行一系列的改變。

在建文朝反對削藩、或受過打壓不得志的人,很快便平步青雲,於是一大羣擁護新帝的文官便出現了。朝廷諸機構的運轉,立刻就能大致恢復。

而那些在建文朝被重用的人,風水輪流轉、現在正該倒黴的時候。登基詔書並不是方孝孺起草,方孝孺拒絕了這份恩典,於是他也離死不遠了。

接着朱棣便下詔廢除建文帝三年多以來的所有政令國策,暫時恢復洪武時的治國方略,並言稱要恢復所有藩王的王位。

大明朝廷有了新的皇帝,那些在京師附近帶兵的人,如盛庸等陸續投降。朱棣下旨,任命盛庸爲淮安總兵官,前去淮安接手駙馬梅殷駐守的地盤;梅殷得到寧國公主的書信,已卸任淮安,正在返京途中。

原兵部尚書、山東布政使司鐵鉉在濟南拒絕投降,朱棣便決定御駕親征。朱高煦也在隨軍之列,受命率本部人馬、藩騎數千隨行,張武已不再受他節制。

藩騎不久後應該也會返回北邊,朱高煦的人馬便只剩四千餘人、其中三千多人是步軍。他控制的兵力曾一度達到一萬多精銳步騎,但大部分是朱棣調給的人馬,現在稍微一分割,朱高煦已沒了什麼實力。

……

靖難軍大獲全勝攻入京師、朱棣登基稱帝的消息,此時已傳到北平。北平燕王府一派歡呼慶賀,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北平城。

宦官王貴走進酒窖時,妙錦有點意外,因爲這宦官很謹慎、生怕她逃跑,從來沒放過梯子下來,也沒進過酒窖。

王貴抱拳道:“靖難軍贏了,燕王現在已是皇爺。咱們家王爺吩咐過,只要靖難軍進京師的消息傳來,就讓咱家把池月真人放了。這陣子若有禮數不周、虧待之處,還清您多加海涵……您可以走啦。”

“甚麼?”妙錦站在那裡,一臉茫然。

王貴又躬身道,“您可以離開這裡了。”

妙錦一時間沒回過神來,疑惑道,“燕師攻到京師了,我沒聽錯嗎?”

王貴道:“沒聽錯,這是真的!現在已經改年號了,明年就叫永樂元年。”

妙錦問道:“高陽王還在京師?”

王貴答道:“是哩,王爺去年夏天就跟皇爺出征了,打了半年的仗,沒回過郡王府。”

“我去哪?”妙錦更加茫然。

“這……”王貴想了想,“咱家可管不了這事兒,您可以回池月觀,也可以去燕王府。不過聽說山東還很亂,您若要去京師,最好再等一陣子哩。”

他說罷,向入口處的梯子做了個手勢,“請!”

妙錦道:“我收拾點東西。”

王貴點頭道:“行,咱家先出去,在外邊等着池月真人。一會兒您想好要去何處,咱家趕馬車送您。”

妙錦在這裡已經住了一年之久!她初時是被迫的,但住久了,忽然要離開,竟然覺得十分傷感。這幽禁之地彷彿與世隔絕,她也不知有何留戀之處,或許是因爲外面的世道已經變了、變得讓她覺得十分陌生。

她先換上了道袍,隨意收拾了幾件衣物,指尖從書案上的書籍上拂過,輕輕嘆了一口氣。忽而又想到以前正看一本污穢之書時、被朱高煦撞見的尷尬,她的臉上仍然發燙了。

懷着十分奇怪的心境,妙錦走上梯子,掀開雜物房的門。頓時陽光刺眼,她伸手輕輕遮在眉間,打量着久別的風景。

妙錦在門口站了好一會兒,想着無所適從的處境,她不禁回頭看了一眼那地窖入口,此時此刻,竟然覺得躲在裡面也沒什麼不好。

但她心裡很清楚,自己不可能在裡面關一輩子。於是她考慮一番後,便叫王貴趕車,先送她到池月觀。

一年沒出現,池月觀的女道士卻都還在。這些道士有的是景府丫鬟、有的無家可歸,就算叫她們走,她們也不知道能去哪。

妙錦在池月觀住了幾天,想找原來聯絡消息的一個奸諜、打探景府的情況,卻沒找到人。建文朝廷一倒臺,連奸諜都跑了。

這時有燕王府的人到池月觀詢問,妙錦只好前往燕王府面見徐王妃。

走過那條石徑,妙錦不禁轉頭尋找那顆長得像彈弓叉子的樹幹。樹梢上又發了嫩綠的新芽,這是她記憶裡第二次看到同樣的景色了。她想起自己在這條路上說過的話,不禁仍有點難堪:走得慢,卻過得快。

進了王妃住的院子,妙錦見到徐王妃時,卻看到世子妃也在房裡。

徐王妃上下打量着妙錦,世子妃倒先開口,一臉驚詫地問道:“小姨娘去哪了?竟有半年了無音訊,母妃常念起您哩。”

“去年我在池月觀門外遇見了師父張真人,便隨張真人去了終南山,在山上一個道觀裡住了一陣子。”妙錦神情淡泊道,“張真人偶爾會來一次,教我內丹之法,有強身之效。王妃若有興致,我便教予王妃吐納之法。”

“喲!那可是神仙的法術!”張氏轉頭對徐王妃笑道,“母妃學來,定能長命百歲。”

徐王妃搖頭道:“我對道術一竅不通,哪裡學得會?不過張真人現世,確是神奇之事。”

張氏一臉笑容,眼神裡卻仿若有猜疑之色,她用隨意的口氣道,“小姨娘住在終南山哪個道觀哩?”

妙錦面不改色道:“無名。”

徐王妃道:“回來便好。不久之前,建文皇帝被奸臣所惑,竟在皇城奉天殿自焚而崩。大明國家不能一日無君,羣臣勸進,擁護王爺登基了。”她又不動聲色地看着妙錦道,“景御史無事,妹妹放心。”

妙錦聽到這裡,心裡卻是起伏不定,反而愈發擔憂。但她假裝修道數年,心境倒也歷練出來了不少,表面上依舊波瀾不驚,“我已是出家之人,管不了太多世俗之事。”

就在這時,張氏輕聲道:“二叔終於要娶妻了哩。大理寺卿薛巖做媒,說的是武定侯的孫女。父皇和母妃都很滿意,這樁喜事該八九不離十了。”

“高陽王?”妙錦脫口問道。

張氏點點頭,她的單眼皮眼睛很聚光,笑眯眯地盯着妙錦的臉,讓妙錦覺得有點不舒服。

忽然提到高陽王的婚事,妙錦着實有片刻的失神。剎那間她竟然覺得心裡一痛,接着又酸酸的、很難過……但轉念一想,高陽王快二十歲了罷,又是宗室,本來早就該娶妻了,自己有甚麼好驚訝的?

妙錦默唸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於是口上依舊淡然,“理所當然。王妃總算放心一件事了。”

徐王妃很高興,“郭家的小娘叫郭薇,她孃親是徐家的人,寫得一手好字,給我來了一封信。從信上看來,郭家不愧爲侯爵之家,很懂禮節哩。”王妃轉頭看了一眼張氏,“算起來,徐夫人是我堂姑,還是長輩啊。”

張氏笑道:“輩分都是隨夫,不要緊,以後一樣是親家。”

“有理。”徐王妃鬆了一口氣。

妙錦見徐王妃高興,也跟着笑了一下。她臉上帶着笑容,心裡卻強忍着莫名的酸楚。

……

……

縱橫有個活動,打賞的月票雙倍,從今天中午12點到19號中午12點。書友們若有打賞我的,這段時間月票最多。爲感謝大家的支持,我會加更的。

第五百二十九章 誰主沉浮(2)第七百九十九章 錯在哪裡第六百一十二章 祭拜者第六百二十章 天下縞素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膽的想法第八百三十七章 宮闈深秋第五百六十章 禍水第三百三十一章 羨慕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厭的山第五百八十四章 真理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染的橋(1)第四百六十七章 南風第七百九十六章 柑橘與翡翠第七百零三章 愧疚第二百八十四章 日月城第六十一章 所料不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自願忽悠第二百六十三章 翡翠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一百九十二章 聯姻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家人第五十七章 援軍要來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八百九十六章 好茶與馬血第六百七十章 不容半點差池第二百章 奢靡第六百五十章 江湖第三百三十八章 徹夜不歸第七百一十八章 軟弱第六百九十七章 豐泉之地第六百七十四章 狡猾之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半個時辰第六十一章 所料不及第一百九十八章 沈徐氏第五百零七章 皇恩浩蕩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直覺第三百四十章 甕中之鱉第三百一十三章 本錢第六百七十八章 楊普誤俺第六十章 總是被圍第六百一十六章 肖繼恩第三百九十八章 決戰天府之國(13)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朝上邦第七百七十四章 破寨第二百二十四章 玉器鋪第三百一十四章 舉國抗敵(7)第七百七十三章 鳥居之處第八百二十八章 輔佐之責第六百八十八章 荒涼第五百二十章 決斷第一百六十九章 兒女之事第二百八十章 合軍第八百一十章 博多的櫻(1)第七百二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七十章 全都要第四百七十六章 退兵之意第六百八十三章 都別想好過第七百三十六章 失我諒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毫無犯第十二章 天公助俺第一百五十七章 鐘山風雨第四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九十八章 決戰天府之國(13)第三百五十五章 宮中故事第三百零八章 舉國抗敵(1)第五百八十九章 首日餘暉第一百七十九章 雨中重逢第四百四十一章 謊言第四百四十五章 棋逢對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誰主沉浮(5)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風第七十六章 河堤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第三百二十五章 主張第四百五十七章 平漢大將軍第三百九十章 決戰天府之國(5)第一百九十一章 哪裡都是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嵐(2)第一百零七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一十八章 惱羞成怒第六百九十五章 寒冬春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痛快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高地厚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決戰天府之國(9)第二百七十五章 錢糧第八百三十三章 任性第一百三十九章 遙遠的鐘聲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惜家產第五百九十一章 嗓門大第三百一十八章 國後第六百一十二章 祭拜者第一百九十九章 四季如春第三百七十二章 茶翻第二百九十章 禍國紅顏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八百四十二章 虛情假意第三百二十六章 除夕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戲
第五百二十九章 誰主沉浮(2)第七百九十九章 錯在哪裡第六百一十二章 祭拜者第六百二十章 天下縞素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膽的想法第八百三十七章 宮闈深秋第五百六十章 禍水第三百三十一章 羨慕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厭的山第五百八十四章 真理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染的橋(1)第四百六十七章 南風第七百九十六章 柑橘與翡翠第七百零三章 愧疚第二百八十四章 日月城第六十一章 所料不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自願忽悠第二百六十三章 翡翠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一百九十二章 聯姻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家人第五十七章 援軍要來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八百九十六章 好茶與馬血第六百七十章 不容半點差池第二百章 奢靡第六百五十章 江湖第三百三十八章 徹夜不歸第七百一十八章 軟弱第六百九十七章 豐泉之地第六百七十四章 狡猾之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半個時辰第六十一章 所料不及第一百九十八章 沈徐氏第五百零七章 皇恩浩蕩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直覺第三百四十章 甕中之鱉第三百一十三章 本錢第六百七十八章 楊普誤俺第六十章 總是被圍第六百一十六章 肖繼恩第三百九十八章 決戰天府之國(13)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朝上邦第七百七十四章 破寨第二百二十四章 玉器鋪第三百一十四章 舉國抗敵(7)第七百七十三章 鳥居之處第八百二十八章 輔佐之責第六百八十八章 荒涼第五百二十章 決斷第一百六十九章 兒女之事第二百八十章 合軍第八百一十章 博多的櫻(1)第七百二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七十章 全都要第四百七十六章 退兵之意第六百八十三章 都別想好過第七百三十六章 失我諒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毫無犯第十二章 天公助俺第一百五十七章 鐘山風雨第四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九十八章 決戰天府之國(13)第三百五十五章 宮中故事第三百零八章 舉國抗敵(1)第五百八十九章 首日餘暉第一百七十九章 雨中重逢第四百四十一章 謊言第四百四十五章 棋逢對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誰主沉浮(5)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風第七十六章 河堤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第三百二十五章 主張第四百五十七章 平漢大將軍第三百九十章 決戰天府之國(5)第一百九十一章 哪裡都是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嵐(2)第一百零七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一十八章 惱羞成怒第六百九十五章 寒冬春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痛快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高地厚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決戰天府之國(9)第二百七十五章 錢糧第八百三十三章 任性第一百三十九章 遙遠的鐘聲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惜家產第五百九十一章 嗓門大第三百一十八章 國後第六百一十二章 祭拜者第一百九十九章 四季如春第三百七十二章 茶翻第二百九十章 禍國紅顏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八百四十二章 虛情假意第三百二十六章 除夕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