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礦難

大明地師129 礦難

“還我親人!”

“天日昭昭!”

“討還血債!”

“……”

在縣衙門口,二三十名生員頭戴白布在情緒激昂地喊着口號。在他們的身後,跟着數十名帶孝的農民,其中女人居多,還有老人和孩子。這些農民不像生員那樣大膽,在縣衙門口,顯得有些拘謹,臉上的表情裡夾雜着幾分哀痛,還有幾分惶恐。

一羣衙役手拿水火棍站在縣衙門前,保護着縣衙,以防有人趁亂衝擊,對於生員和農民們的示威舉動,並不加以干預。百姓到縣衙門口來喊冤的事情並不少見,衙役們對於這種羣體事件已經有處理的經驗了。不過,由生員帶頭來鬧事的事情,在豐城尚屬首次,這令衙役們還是有些緊張。

“這是怎麼回事?他們要鬧什麼?”韓文站在門內,對剛剛出門去了解過情況的快班班頭蕭安問道。

蕭安低聲說道:“是金礦那邊,常公公開的金礦,出事了。”

“金礦出事了!”韓文大驚失色,“你有沒有問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有,金礦出事,這些生員爲什麼來鬧事?”

蕭安剛纔已經與幾位生員和農民聊過了,此時便把自己聽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向韓文做了彙報。

原來,蘇昊找到了源裡村的那個金礦之後,礦監常蕪喜出望外,回到南昌就開始着手安排採礦事宜。他從南京工部那邊找來了一些採礦和選金方面的工匠,進駐源裡金礦,又調了兩隊士兵在礦區周圍守衛,接着就迫不及待地招募當地民工開始挖礦了。

蘇昊臨去羅山之前,曾經叮囑過韓文。讓他帶話給常蕪,要千萬注意金礦的安全問題。這處金礦的地質條件不太好,岩層破碎,極易發生冒頂事故。韓文倒是把這話婉轉地告訴了常蕪,但常蕪邀功心切,哪裡聽得起這樣的忠告。

按照規矩。金礦在開採的過程中需要隨時以厚木板支撐巷道頂,以防冒頂。但常蕪急於趕進度,讓礦工們拼命地往裡挖,支撐頂篷的事情一再拖後。結果,事故就真的發生了,一個礦硐在開採的過程中發生了整體的坍塌。把五名從周圍招募來的民工壓在了裡面。等到工友們冒着生命危險把他們扒出來的時候,五個人已經都沒救了。

礦難這樣的事情。在當年並不稀罕。常蕪作爲一個高高在上的礦監,對此更是不以爲然。聽到消息,他的第一個反應是進度不要因此而受到影響,隨後纔想到撫卹的事情。所謂撫卹,其實也就是給每個死難的礦工家裡扔了五兩銀子,算是燒埋費用而已。

這件事到這一步。本來也就結束了。古代的人命真的很不值錢,礦工們下井之前都是簽了生死狀的,死生各安天命。但死難的礦工中間。有一個人的弟弟就是龍光書院的生員,他接到家裡人送來的信,當即就嚎啕大哭起來,引得書院的生員們一齊聚攏過來。聽說同學的哥哥因爲開挖金礦而遇難,生員們當即就炸鍋了。

“大家可知這金礦的來歷否?”有消息靈通者向衆人問道。

大多數的生員並不知道金礦是怎麼回事,於是消息靈通人士便開始給大家科普了:這個金礦,是萬惡的礦監所開,採出來的黃金,是爲了討好皇上的寵妃鄭娘娘。這個鄭娘娘可了不得,她迷惑了皇上,讓皇上廢嫡立幼,實乃禍亂國本之源。

國本之爭的事情,生員們都是知道的。由於大儒們鍥而不捨的洗腦教育,生員們都堅信,廢嫡立幼是禍國殃民的事情。導致這一事件發生的是鄭娘娘,所以鄭娘娘也就是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太監常蕪是鄭娘娘的人,所以他自然也是爲虎作倀的惡棍。

如今,惡棍開的金礦出了礦難,導致了礦工的傷亡,我等讀書人心憂天下,豈能袖手旁觀!

就這樣,生員們私下裡進行了串聯,又連夜送信,召來那些死難礦工的家屬,集體前往縣衙,要討個說法。這些礦工家屬本來並不敢來,但架不住生員們的反覆勸說和利誘。生員們告訴他們說:這開礦一事是縣衙促成的,現在出了事,自然要由縣衙來做主。五兩銀子的燒埋費哪能抵得上一個青壯勞力的價值?必須讓縣衙拿出更多的錢來,安排孤兒寡母們的生活。

普通農民對於律法的瞭解哪裡比得上書院的生員,聽生員們這樣一說,礦工家屬覺得似乎也有一些道理。再說,有生員打前陣,他們只需要站在背後就可以,這樣的事情,爲什麼不做呢?

“原來如此。”韓文扼腕道,“我一向反對採金,就是因爲聽聞採金極其危險,傷人無數。此次若非常公公逼迫太緊,我是斷然不會行此下策的。”

方孟縉在一旁說道:“東主,此事已經發生了,還是儘快想個善後的法子吧。依我看,這些家屬也只是想多要一些燒埋銀子,不如從縣衙拿一些銀子出來,撫卹一下,這也是人之常情。”

韓文道:“礦難一事,我並不知情,若是事先知道,肯定會撥付銀兩加以撫卹的。這個常公公做事也是太過絕情,豈有五兩銀子就買一條人命的道理。方先生,你考慮一下,我們縣衙拿出多少銀子來撫卹,比如合適?”

方孟縉皺着眉頭道:“這撫卹銀子嘛,倒不一定需要多少,一家能夠再給上20兩,他們就會非常滿意了。這邊關的士兵陣亡了,朝廷的撫卹也沒有這麼多。只是我剛纔在想,這書院的生員爲何也摻和進此事了呢?”

“你沒聽蕭安說嗎,那是因爲有一個遇難的礦工的弟弟就在書院讀書,生員們想必也是出於同窗情誼,來爲他出頭吧。”韓文說道,“這些生員也好生無理,有什麼事不能好好說,非要鬧成這個樣子,待到此事了結,我一定要找吳之誠好好說說,讓他把生員們管束得嚴一點。”

方孟縉搖搖頭,指了指外面,對韓文說道:“東主,你聽,他們喊的話又變了。”

韓文側耳一聽,不由得嚇了一跳,原來外面生員們的口號真的變了:

“關閉金礦!”

“驅除閹監!”

“嚴懲斯文敗類蘇改之!”

……

“這是怎麼回事?怎麼連蘇改之也一併罵上了?”韓文吃驚地問道。

蕭安訥訥地答道:“是這麼回事,生員們都知道,是蘇師爺探的金礦。他們說,若非蘇師爺趨炎附勢,幫閹……呃,幫常公公找到了金礦,也就不至於有今日之事了。”

“荒唐!”韓文怒道,“蘇改之是爲了替本縣分憂,纔不辭辛苦去找到了金礦,這些生員懂什麼?若非蘇改之找到了金礦,全縣的富戶、百姓,個個都要加賦,豈不是更加困苦?這礦難之事,本是無法預料的,怎麼能算到蘇改之身上去呢?”

方孟縉道:“此事有點複雜了,若他們只是爭一些燒埋銀兩,縣衙拿出銀子來,也就了結了。聽生員們這個意思,似乎是衝着金礦來的,而且其中對常公公也頗爲不敬,然後纔是牽扯到了蘇改之。此事若是傳到常公公耳朵裡去,可就麻煩了。”

“依師爺之見,當如何處置呢?”韓文問道。

方孟縉道:“這樣吧,這麼一大羣人在縣衙門口吵鬧,甚是不妥,周圍的百姓已經聚攏過來看熱鬧了。再鬧下去,我們想不讓常公公知道,也不可能了。蕭安!”

“在!”蕭安應道。

方孟縉道:“你安排衙役,把外面吵鬧的人都請到東閣裡歇息,好生安撫。然後讓他們選出幾個人,到大堂來,就說知縣大人要問話。”

“明白!”

蕭安答應一聲,吆喝着衙役們出門去了。少頃,外面的口號聲弱了下來,有一個人在對衆人大聲說道:“大家且隨差役們進縣衙去歇息,待我等面見縣尊,陳說事由。”

此人似乎還有一些威信,他喊過之後,衆人開始陸陸續續地隨着衙役們走進縣衙,前往院子一側的東閣休息。東閣的面積不足以裝下這上百人,於是還有一些人蹲在東閣外面的空場上,小聲地聊着天。絕大多數的農民都是第一次進縣衙,看着縣衙裡的一切都覺得新鮮,同時又有一些畏懼感,因此倒不敢怎麼鬧騰了。

蕭安指揮衙役們在一旁守候着,以免衆人不守規矩,擾亂縣衙內的秩序。他自己則帶着三名被衆人推舉出來的代表,前往大堂,去面見韓文。

“學生王生賢拜見縣尊大人。”

“學生彭時濟拜見縣尊大人。”

“學生程棟……拜見縣尊大人。”

前兩個人都是秀才身份,所以都是站着向韓文行禮。最後一人正是程棟,他尚無秀才功名,嚴格地說不能叫作生員,而只能叫做童生,依律見了知縣是要磕頭行禮的。他遲疑了一下,終於緩緩地跪下去,向韓文規規矩矩地磕了一個頭。

“起來說話吧。”韓文說道。

“謝縣尊。”程棟站起來,與兩名同伴並肩站在公案前。他雖然身份比兩名同伴要低,但卻顯得最爲穩重,即便前面坐着的人是一縣之尊,他也絲毫沒有侷促不安的感覺。

323 塞上江南182 忠州秦氏320 買菜風波259 只怕秋後拉清單321 捉對羣毆004 窮家086 鉀基玻璃089 望遠鏡334 起事079 趙員外076 地師的傳說055 賞金173 定位264 宿營劉店鎮060 馬玉的抉擇307 清者自清113 貧窮的富源村017 安頓159 貴州巡撫424 一役而畢其功137 調令225 蘇氏治河方略152 盯梢402 龍江寶船廠275 謀定後動136 獻寶421 接管縣衙249 地主問題304 調查組208 工業的啓蒙203 萬曆406 集資造船409 頓悟188 老兵076 地師的傳說195 有恃無恐332 激化019 下館子413 剷除紅毛妖孽402 龍江寶船廠319 平虜所293 交涉357 攻城之爭016 點撥290 老千027 線性規劃136 獻寶207 內閣次輔400 開疆拓土089 望遠鏡268 營救大儒李贄092 軍中效力337 攻城176 清風道觀240 倭寇070 交保護費109 綠礬360 交易030 借根頭髮用用246 萬曆視察312 陳年舊案422 分田分地真忙363 哱拜出逃103 勘輿營241 誓死不退162 土司149 秉燭夜談189 德福樓186 進京面聖205 秀兒進京176 清風道觀304 調查組058 收買人心306 現場審案186 進京面聖048 夜宴151 原來是誤會027 線性規劃193 董掌櫃004 窮家417 藩國的求助263 侍讀學士337 攻城386 混入大營142 程儀這個巫婆400 開疆拓土187 徐叔016 點撥168 自吹自擂399 傳授知識361 火炮攻城314 崇王的覺悟407 水師總兵318 以防不測054 陸秀兒的狐朋狗友182 忠州秦氏152 盯梢428 抱團274 低調行事388 謠言四起
323 塞上江南182 忠州秦氏320 買菜風波259 只怕秋後拉清單321 捉對羣毆004 窮家086 鉀基玻璃089 望遠鏡334 起事079 趙員外076 地師的傳說055 賞金173 定位264 宿營劉店鎮060 馬玉的抉擇307 清者自清113 貧窮的富源村017 安頓159 貴州巡撫424 一役而畢其功137 調令225 蘇氏治河方略152 盯梢402 龍江寶船廠275 謀定後動136 獻寶421 接管縣衙249 地主問題304 調查組208 工業的啓蒙203 萬曆406 集資造船409 頓悟188 老兵076 地師的傳說195 有恃無恐332 激化019 下館子413 剷除紅毛妖孽402 龍江寶船廠319 平虜所293 交涉357 攻城之爭016 點撥290 老千027 線性規劃136 獻寶207 內閣次輔400 開疆拓土089 望遠鏡268 營救大儒李贄092 軍中效力337 攻城176 清風道觀240 倭寇070 交保護費109 綠礬360 交易030 借根頭髮用用246 萬曆視察312 陳年舊案422 分田分地真忙363 哱拜出逃103 勘輿營241 誓死不退162 土司149 秉燭夜談189 德福樓186 進京面聖205 秀兒進京176 清風道觀304 調查組058 收買人心306 現場審案186 進京面聖048 夜宴151 原來是誤會027 線性規劃193 董掌櫃004 窮家417 藩國的求助263 侍讀學士337 攻城386 混入大營142 程儀這個巫婆400 開疆拓土187 徐叔016 點撥168 自吹自擂399 傳授知識361 火炮攻城314 崇王的覺悟407 水師總兵318 以防不測054 陸秀兒的狐朋狗友182 忠州秦氏152 盯梢428 抱團274 低調行事388 謠言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