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進退兩難

滿朝文武異口同聲附和道:“南國公所奏利國利民,臣等附議。”

年輕皇帝見南國公是因爲海南島沒有什麼人口,要求朝廷把罪官一大家子流放到那窮鄉僻壤以增加人口,認爲可行。

答應道:“準了,刑部記錄,以後凡謀逆大罪,餘皆不處死,遷徙三族流放瓊州。”

徐光啓雖然是個科學家,但不是傻子,見黃勝討要到了聖上這個恩典樂不可支,出班跪下道:“老臣替學生孫元化叩謝聖天子不殺之恩,吾皇聖明。”

“愛卿何出此言……?”崇禎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轉眼就醒悟了。這時又有幾個和孫元化交好的官員也出班跪謝。

刑部尚書出班奏道:“陛下,待斬罪官孫元化、張燾是否改判三族流放海南島無詔終生不得擅離?”

這二人又不是謀逆大罪,當然是崇禎皇帝剛剛金口玉言免死罪流放海南島的罪官範疇,皇帝怎麼可能轉眼打自己的臉。

崇禎允諾道:“可行,以後就如此辦理。”

黃勝輕描淡寫就把孫元化、張燾直系三族都圈去海南島生活,他們得不到朝廷赦免還一輩子都不可以離開。

見自己的所有目的都達到,黃勝根本不管是不是散朝,以自己出兵在即事務繁多爲由告退。

皇帝見黃勝急着忙工作,更加高興,讓他自便。

黃勝出了紫禁城回首看看這巍峨肅穆的皇城,心道,別了,我以後再也不會來這裡,除非是成爲這裡的主人。

這一次高調帶着人馬解圍錦州,如果還不知死活來京師轉悠就是嫌命長。黃家已經有了幾百萬人口,自己這個領袖怎麼可能以身犯險。

黃勝永遠不會跟朝廷撕破臉皮,但是爲了以防萬一再也不會來京師。

這完全做得到,歷史上祖大壽、左良玉、鄭一官等等都做到了,自己的水平比他們強多了,做起來還更加不着痕跡。

黃勝準備出發爲國征戰,兵部尚書熊明遇、戶部尚書張鳳翼以及高第、王之臣都來相談議餉之事,最主要的話題就是南國公將要帶多少家丁出征。

朝廷給文官武將的家丁開出的餉銀是普通家丁戰士月餉二兩二錢,本色米糧一石。

黃勝嚴肅表態自己不會虛報一個家丁,現在不空口說白話,明天大軍就會開拔,今日咱們一同點驗兵馬安實發餉,黃勝還告訴幾位重臣,自己的家丁都是騎兵。

兵部尚書熊明遇見黃勝即刻帶大家點驗兵馬認爲不合時宜,總要給南國公一些時間讓他能夠拉人頭湊數虛領軍餉才符合情理。

他表態道:“南國公莫急,安排三日後去城外營中點驗公爺家丁如何?”

見兵部尚書都不斤斤計較,幾位大佬當然成人之美,同聲附和。

黃勝正色道:“諸位大人,本爵的家丁都是強中選強,沒有一個是濫竽充數,兵貴神速,明日大軍就會開拔,請諸位大人隨本爵即刻出城點驗人馬。”

得,南國公不識好歹,幾位大人只得出發,前呼後擁幾百騎,十幾輛轎車。

來到肅穆的黃傢俬兵大營,真可謂人如龍馬如虎,把幾位國家重臣驚得目瞪口呆,看看黃家家丁的軍容、看看他們的裝備、再看看一匹匹如牛犢般健壯的怒馬,大人們服氣了。

怪不得南國公不懼建奴,我等要是有這樣的家丁也不怕建奴啊!

點驗兵馬開始,最後的數目居然是整整六千精騎,這裡的三個千總足額私兵當然不全部是騎兵,有一千餘火槍手和兩千餘輔兵只能算騎馬步兵。

轉戰時爲了提高機動力可以騎馬,真的打仗還得下馬進行射擊,前裝火槍沒有誰能夠騎在戰馬上可以從容裝填,射擊也會失去準頭。

大人們傻眼了,怪不得南國公不用拉郎配,他的家丁數目足以嚇死袞袞諸公嘍,以前在遼東擁兵自重的李成樑的家丁數目恐怕也未必強過南國公啊!

得知黃勝擁有足六千鐵甲家丁,崇禎皇帝喜憂參半,一時間心事重重。

皇帝知道黃勝有銀子,也知道他跟建奴仇深似海,知道他會練私兵,只是沒想到會有如此之多而已。

怪不得黃勝對解圍錦州信心滿滿,原來他有足夠的實力。可是錦州事後該如何?

在御書房前思後想的皇帝喃喃自語,“福兮禍兮?錦州事後,萬萬不能再用此人,讓他偏安一隅也罷!”

一直在伺候的王承恩無意間聽見了,嚇得不敢發出一點點聲音,生怕被皇帝發覺他聽見了這句話。

他是太監,是皇家鷹犬,肯定無條件選擇忠於皇家,當然不可能給黃勝傳遞消息,自然選擇把皇帝無意中的失言爛在肚子裡。

第二天,南國公揮師北上,京師來送行的文武不知凡幾。

英國公、成國公等等勳貴自然一個不缺。張維賢知道女婿這一次出兵可不是萬里覓封侯,而是奔着大明王爵而去,女婿擁有六千鐵甲家丁的實力在京師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也可以說帶了一輩子兵的張維賢今天被震撼了,那些勳貴同樣如此,只有吳襄見怪不怪。

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見到了那些黃家龍精虎猛的家丁,這些年輕人大多數都不滿二十歲,一個個朝氣蓬勃。

特別引人注意的就是他們如同一個模子裡做出來的,動作整齊劃一,令行禁止已經不能來形容這一支強軍,簡直到了心有靈犀般。

沒見過這樣的軍隊,沒人知道如何才能夠訓練出如此強軍,勳貴們一個個歎服不已,文官武將人人都咂舌。

其他送行的勳貴都歡天喜地,只有老丈人憂心忡忡,連一向沒心沒肺的張之極都高興不起來。

他們不是擔心黃勝此去遼東解圍錦州不能成功,而是擔心已經功高震主的黃勝再次得勝後何去何從?

一直送到十里長亭,文武勳貴才轉頭回京,英國公父子不肯回去堅持再送一程。

見身邊都剩下了自己人和英國公家的人馬,黃勝笑道:“岳父送了一程又一程,再送恐怕就到山海關了。”

心事重重的英國公道:“唉!賢婿啊!也難爲你還笑得出來。你就沒有想過錦州事後該如何嗎?”

張之極道:“賢弟,你萬萬不該讓朝廷獲悉你有如此之多的家丁,你難道不知人言可畏?”

黃勝見大舅子和岳父爲自己的將來擔憂,心裡高興。

道:“不知岳父有何良策?其實不管小婿是否暴露家丁實力結果都是一樣,除非在錦州城下兵敗戰死,只要得勝還朝,黃家實力自然昭然若揭,藏是完全藏不住了。”

英國公深以爲然,道:“饒是如此,進退兩難啊!”

第五百零六章:大淩河城第三百五十七章: 參加科考第七十七章:豈曰無衣第一百八十二章:萬人空巷第二百零六章:火力輸出第四百四十章:倉皇北歸第四百一十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八十二章:倔強的大明第五百五十六章:因勢利導第六百零七章:沿江佈置第一百三十五章:狼奔豕突第一百六十六章:我爲魚肉第一百五十三章:同仇敵愾第二百二十章:搶海盜船第六百八十五章:每況愈下第七百四十五章:洪承疇被俘第六百五十一章:活捉賊將軍第四百零七章: 匯通天下第一百五十章:歷史未變第一百五十章:歷史未變第二百二十八章:投降免死第四百八十九章:奴酋的夢魘第二百四十四章:騎兵機動第一百零一十章:七品文官第六十一章:強攻堡壘第一百九十七章:房產開發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三百二十三章:舊夢重溫第六百八十四章:租借第五百零二章:昭然若揭第七百八十二章:正藍旗歸降第一百二十一章:盤問俘虜第六十三章:驚動奴酋第一百二十六章:明軍剿寇第二百五十八章:分潤功勞第七百五十三章:倒戈第一百二十章:逗海盜玩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九十四章:佳期如夢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五百一十三章:吳橋兵變第一百二十四章:斬殺浪人第五百六十一章:炮火掩護掘進第七百八十二章:正藍旗歸降第一百八十六章:吸引百姓第五百二十三章:異族戰士第三百四十四章:以物易物第一百零四章:車載步兵第四百五十八章:海盜猖獗第六百一十六章:舍財保命第一百三十三章:撞大運了第六百一十七章:流寇伏法第八百零五章:李代桃僵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五百三十一章:崇禎期待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七百八十四章: 窮追猛打第四百七十二章:耕者有其田第四百一十一章:兵分兩路第三百九十章:新城崛起第五十七章:得一望二第四章:運氣不好第五百二十八章:澳門迴歸第二百五十六章:預料之中第五百七十三章:救援喀喇沁第一百零四章:車載步兵第七百零五章:打到印度洋第一百二十一章:盤問俘虜第七十九章:棺材官財第七百一十章:東西對進第三百六十二章:謀而後動第一百零一十章:七品文官第二十六章:好事多磨第四百九十二章:吳三桂他媽的第四百九十五章:踏平大越國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捲遼東第五百二十八章:澳門迴歸第三百六十九章:入朝作戰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二百八十七章:漁陽鞞鼓第一百八十六章:吸引百姓第七百七十五章:四方佈置第五百一十一章:平戶藩不好打第七百三十二章:鬆錦大會戰第五百七十五章:各懷鬼胎第八百二十三章:北上第二百五十六章:預料之中第七百八十七章:擁抱土爾扈特部第五十九章:吐氣揚眉第五百八十八章:無處話淒涼第三百零八章:刺激奴酋第一百八十四章:轟動京師第九十三章:心有靈犀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捲遼東第一百一十五章:花魁入彀第一百五十六章:看住老爺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糧自安第九十七章:公然舞弊第七百八十二章:正藍旗歸降第三百五十二章:造船人才
第五百零六章:大淩河城第三百五十七章: 參加科考第七十七章:豈曰無衣第一百八十二章:萬人空巷第二百零六章:火力輸出第四百四十章:倉皇北歸第四百一十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八十二章:倔強的大明第五百五十六章:因勢利導第六百零七章:沿江佈置第一百三十五章:狼奔豕突第一百六十六章:我爲魚肉第一百五十三章:同仇敵愾第二百二十章:搶海盜船第六百八十五章:每況愈下第七百四十五章:洪承疇被俘第六百五十一章:活捉賊將軍第四百零七章: 匯通天下第一百五十章:歷史未變第一百五十章:歷史未變第二百二十八章:投降免死第四百八十九章:奴酋的夢魘第二百四十四章:騎兵機動第一百零一十章:七品文官第六十一章:強攻堡壘第一百九十七章:房產開發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三百二十三章:舊夢重溫第六百八十四章:租借第五百零二章:昭然若揭第七百八十二章:正藍旗歸降第一百二十一章:盤問俘虜第六十三章:驚動奴酋第一百二十六章:明軍剿寇第二百五十八章:分潤功勞第七百五十三章:倒戈第一百二十章:逗海盜玩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九十四章:佳期如夢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五百一十三章:吳橋兵變第一百二十四章:斬殺浪人第五百六十一章:炮火掩護掘進第七百八十二章:正藍旗歸降第一百八十六章:吸引百姓第五百二十三章:異族戰士第三百四十四章:以物易物第一百零四章:車載步兵第四百五十八章:海盜猖獗第六百一十六章:舍財保命第一百三十三章:撞大運了第六百一十七章:流寇伏法第八百零五章:李代桃僵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五百三十一章:崇禎期待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七百八十四章: 窮追猛打第四百七十二章:耕者有其田第四百一十一章:兵分兩路第三百九十章:新城崛起第五十七章:得一望二第四章:運氣不好第五百二十八章:澳門迴歸第二百五十六章:預料之中第五百七十三章:救援喀喇沁第一百零四章:車載步兵第七百零五章:打到印度洋第一百二十一章:盤問俘虜第七十九章:棺材官財第七百一十章:東西對進第三百六十二章:謀而後動第一百零一十章:七品文官第二十六章:好事多磨第四百九十二章:吳三桂他媽的第四百九十五章:踏平大越國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捲遼東第五百二十八章:澳門迴歸第三百六十九章:入朝作戰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二百八十七章:漁陽鞞鼓第一百八十六章:吸引百姓第七百七十五章:四方佈置第五百一十一章:平戶藩不好打第七百三十二章:鬆錦大會戰第五百七十五章:各懷鬼胎第八百二十三章:北上第二百五十六章:預料之中第七百八十七章:擁抱土爾扈特部第五十九章:吐氣揚眉第五百八十八章:無處話淒涼第三百零八章:刺激奴酋第一百八十四章:轟動京師第九十三章:心有靈犀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捲遼東第一百一十五章:花魁入彀第一百五十六章:看住老爺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糧自安第九十七章:公然舞弊第七百八十二章:正藍旗歸降第三百五十二章:造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