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確實有造反天賦,應付洪承疇部署的十面圍剿遊刃有餘,他率領流寇聲東擊西把造反大業幹得有聲有色。
退回陝西的李自成和高迎祥部合兵一處,先於寧州湘樂鎮巴家寨伏擊了大明總兵官劉成功、艾萬年兩路人馬打破洪承疇的包圍圈。
遊擊王錫命帶領三千餘兵馬趕到和艾萬年、劉成功匯合後急匆匆重新圍堵,可惜他們不是李自成對手,一場惡戰艾萬年及副將柳國鎮被殺,劉成功、王錫命負重傷脫逃。
移駐邠州的洪承疇聞訊後,憂慮不已,皇帝已經把鳳陽黑鍋背了,自己要是還把仗打得一團糟,恐怕用不着等着朝廷緹騎,直接自殺來得妥當。
原來的歷史上,崇禎八年參加剿寇的猛人裡有祖寬、祖大樂率領的關寧鐵騎三四千,有左良玉部。
如今的歷史面目全非,左良玉依舊在狗籠裡挨批鬥,祖寬是瓊崖郡王的總旗官,祖大樂是建奴的三等副將。
現在洪承疇麾下的將領就曹文詔、馬世虎的騎兵擁有奔襲能力,曹文詔聞知好友艾萬年戰死,怒不可遏,拔刀砍地,瞋目大罵,請命出征。
這個猛人殺流寇不含糊,說走就走三天跑了五百里打得李自成、高迎祥部潰不成軍。
慢慢的流寇醒過味兒,孃的!
貌似大小曹只有三千餘騎,咱們有幾萬老營兄弟,騎兵也有五六千,至於要逃得如此狼狽嗎?
李自成暴怒,他得知追擊而來的就是己方談虎色變的大小二曹,這時李自成彰顯出梟雄本色,他決定強中取強,竭盡全力攻打曹文詔部,力爭吃掉這一路追兵。
李自成不是盲目佈置,而是根據和曹文詔部作戰多次遭遇敗績痛定思痛,想到集中兵力層層堵截用人命耗死曹文詔。
曹文詔的倚仗就是一千餘關寧鐵騎,外加一兩千從宣大帶來的邊軍騎兵打突襲,打得過就打,發現流寇人馬太多就尾隨等待機會一擊就走。
曹文詔的打法完全複製的建奴和蒙古人,他利用騎兵的機動力不斷襲擾,不時撲上去咬下敵人一部,敵軍列陣攻擊時不予理睬,折返跑即可。
毋庸置疑,往往被曹文詔盯上的流寇走不了幾天就潰不成軍,因爲被強敵尾隨不時被襲擊損失慘重,流寇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崩潰在所難免。
敵人亂了陣腳,曹文詔騎兵突襲的機會就來了,一陣掩殺都是以少勝多,兩三千騎兵能夠擊潰幾千甚至幾萬的烏合之衆。
李自成認爲己方之所以打不過曹文詔,不是力不能及,而是麾下沒有敢戰決心。
他下了死命令,以全部老營兄弟擔任主攻,設下埋伏圈,等着冒進的曹文詔部,高迎祥也把自己的主力騎兵全部壓上。
李自成的戰術完全正確,他們集中力量攻擊其他尾隨的官軍,如跗骨之蛆的曹文詔部都不可能坐視,勢必全力壓上和友軍聯合攻擊流寇。
而流寇選擇攻擊戰鬥力最強的曹文詔部,其他官軍事不關己未必全力以赴救援,況且明軍其他部隊的機動力不值一提,想到增援時也未必趕得上。
曹文詔根本不知道流寇起了殺心,就等着算計他的人馬,根本沒有提防。
這也是他跟流寇交戰幾年都是無往不利把神經搞粗大了,沒想到流寇也在不斷失敗中成長起來。
曹文詔讓侄子曹變蛟統率一千精騎在前打先鋒,其中有一個把總關寧鐵騎。
他親自率兩千騎兵殿後其中有關寧鐵騎兩個把總,三千左右的騎兵一路尾隨流寇攻擊而來,大軍行至湫頭鎮一個叫峴子的地方。
李自成部誘敵的伏兵突起,把明軍攔腰截斷,流寇以人數優勢分兵猛衝。
曹變蛟搶先爲戰,斬殺李自成部數百,流寇頓時挺不住了亂作一團,不到一個時辰潰敗的流寇逃往東面林區。
這一萬流寇其實是誘敵而已,但他們的潰敗真的不是裝樣子,而是實實在在打不過,真的落荒而逃。
假到真時真亦假,曹文詔和曹變蛟二人根本沒想到流寇下了血本就等着打他們,流寇敗逃正是掩殺的好時候,叔侄率領三千騎兵窮追不捨,一直追到鵰翎關。
眼看二曹騎兵全部進入埋伏圈,一通鼓聲響起,李自成、高迎祥親自帶領老營人馬衝擊,果然把大小曹的隊伍截爲數斷,並且分別團團包圍。
曹文詔被流寇一哄而上搞突然襲擊不是第一回,他根本不在乎,揮動斬馬刀一往無前亂砍亂剁大戰於湫頭鎮趟子坳。
這就是猛將曹文詔,被包圍了怎麼着?照打不誤!
曹文詔確實很猛,一陣猛衝居然打破了李自成的包圍圈身後還有一百餘騎兵追隨。
可惜曹文詔不走運,流寇也沒有奢望一戰把大小曹的騎兵斬盡殺絕,跑了百十騎就算了,接着打被包在裡面的即可。
流寇不知道已經跑出來的騎兵裡就有曹文詔,眼看着曹文詔就會脫離險地。
就在這時,突遭變故,那是曹文詔麾下有一小卒被流寇逮住了,他眼尖瞧見了威風凜凜的自家主將,急忙大叫:“將軍快快救我!”
就是這一嗓子壞事了,歷史上就是這一聲喊叫送了曹文詔這員猛將的性命。
流寇中有幾個原左良玉的部下認識曹文詔,馬上指認道:“那個揮舞斬馬刀的就是曹總兵。”
媽的,如此費心勞力的佈置就是爲了對付二曹,曹文詔只剩百餘騎,此時不痛打落水狗更待何時?
流寇們立刻齊聲呼喊起來:“兄弟們,快快上前,曹文詔在此。”
聽到叫喊的幾個流寇頭目立刻做出反應,他們大叫:“弟兄們,機會難得,千萬莫要走了二曹,爲死去兄弟們報仇的時刻到了。殺……。”
曹文詔以前殺得太狠,流寇們無不恨之入骨,此時此刻都紅眼了,呼啦啦都悍不畏死圍上來報仇,裡三層外三層,瞬間又堵住了缺口。
而且在得到曹文詔準確位置後,參加圍殲曹文詔的流寇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