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沿江佈置

黃勝決定加強馬躍他們的領導班子,讓他們能夠更快更好地完成中原佈局,再次給馬躍補充了一個百總優選的戰士。

這個百總的戰士組成都是黃家的知識青年,都屬於後備軍官,由剛剛提拔的見習百總郭三喜帶領。

長得高大威猛的郭三喜,在錦州立功獲得提拔,現在已經是從六品試百總,胸前掛着兩枚金燦燦的勳章。

他如果在河南幹得好就可以成爲正六品百總,帶上的知識青年戰士都會成爲實職基層軍官。

馬躍、郭三喜、許四九等等軍官都是黃家的實職,拿大明武官的待遇不可同日而語,他們也有朝廷的虛銜,比實職的級別最少高兩級。

比如郭三喜就可以身穿從五品武官服以試千戶的身份和中原地區官吏打交道。

黃勝留下郭三喜是因爲他來自於明軍,冷兵器熱兵器全能,他有帶冷兵器隊伍的經驗,知道明軍隊伍裡的那些彎彎繞,在河南擴充人馬時會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馬躍得到的下一階段任務就是建立根據地,選擇幾個睢州的牢固山寨或者地方豪強修建有高大城牆的莊園,加強防禦囤積糧草。

要求他們修建的防禦設施要做到軍民分開,避免接受流民避難時被混入其中準備破城的流寇奸細裡應外合攻破防線。

爲什麼不讓他們經營縣城、州城?因爲堂而皇之佔領一座大明內地城池名不正言不順,朝廷不可能置若罔聞。

河南這裡有太多地方武裝存在,他們結寨自保,流寇來了打流寇,官兵來了打官兵,反正除了他們自己的同宗同族,來了外鄉人都是他們打擊範圍。

但是他們死活不會離開自己的家鄉,他們的目的就是保證自家親人、財產、糧食安全。

有些大宗族修建的堡壘堪比城池,在五胡亂華之時就存在延續下來,官府也不聞不問聽之任之。

所以黃家也搞幾個這樣的武裝割據,在河南藏兵,目的不是突然殺出打擊大明政府,而是以此爲據點打擊流寇,救大量衣食無着的漢人。

黃勝準備去馬六甲拓土,有可能面對多股敵對勢力,說不定還會和西夷進行局部戰爭,兵力帶少了可不行,馬六甲遠在幾千裡外。

萬一自己的攻擊計劃有了偏差,形不成壓倒之勢,短時間可來不了大量援軍,帶去拓土的老百姓在戰事膠着的情況下會被當地土著襲擾甚至屠殺。

大移民是需要付出高昂成本的,費心勞力帶去的每一個老百姓都要好好愛護,如果出現大量死傷會導致接下來的繼續移民受到牴觸。

老百姓如果發現離鄉背井得到更好的生活如鏡花水月,隨時面對死亡卻是實實在在,當然會失去了海外開拓的熱情。

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的最好辦法就是要擁有足夠武力,儘可能放大餘量形成壓倒之勢。

如果經過計算兵力對比,我方需要出動一萬陸軍可以擊敗對手,小心謹慎的黃勝最少會帶上三萬以防不測。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是對每一位戰士負責,也是對隨軍去拓土的老百姓盡心盡職。

因此黃勝暫時不考慮派出大量私兵留守中原地區,這樣做屬於越俎代庖,更加會招來朝廷忌憚,純屬吃力不討好自找麻煩。

黃勝交代馬躍、郭三喜如何低調經營河南,讓他們不遺餘力擴充補給點,盡最大可能救出嗷嗷待哺的老百姓。

救出老百姓的多少是衡量他們功績的唯一標準,斬殺流寇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可以做,但不是他們的首要任務。

斬首一般流寇所獲功勞約等於沒有,斬殺有名有姓的流寇頭目可以報功。

黃勝知道郭三喜和精選黃家戰士的攻擊性,要是殺一般流寇也能夠算軍功,這幫小子有可能天天去尋流寇下手也未可知。

而大部分流寇來自於活不下去的流民,斬殺他們有什麼意義?

只需把裹挾他們的頭目殺掉,這些流寇裡會有大多數人又會變回良民。

當然黃勝不會心慈手軟,只要曾經參與屠殺老百姓的都會被秋後算賬,不惜成百上千斬殺手裡有血案卻已經放下武器投降的流寇。

朱榮國領導的海州基地會竭盡所能給河南提供糧食。很快就會有大量一般性鄉勇裝備送達,黃勝讓朱榮國要小心這些裝備,萬一落得流寇手裡麻煩就大了。

部署了中原戰略,船隊繼續南下,黃勝在南通州黃家補給基地停留三個時辰,那是南直隸軍情處負責人易發才和幾個主要特務頭子在此等候家主面授機宜。

南直隸軍情處要配合沿江部署,大力發展鄉勇武裝,由於黃勝已經公然不去京師,再也不需要藏着掖着。

選擇南直隸太平府當塗縣就是後世的馬鞍山,池州府,江西省九江府,湖廣省武昌府漢陽縣漢口鎮,荊州府等等地方經營補給站,要具備一定的武力和防禦力。

以後所有的補給站都會大量屯糧,“華夏大錢莊”的銀庫也修建在補給站裡,以小型靠江堡壘的形式存在,以能夠火速得到海軍支援地點爲最佳選擇。

易發纔等等接到任務興奮莫名,家主不但給足費用還留下了一百多全部是預備總旗官以上級基層軍官經營長江沿線。

他們相信以長江水運的便利,一年內就會完成佈局。大明沿江的人口衆多,手中有錢糧招募勞工修建堡壘肯定要多少有多少。

在努力工作的勞工裡挑選強壯本分之人給他們加入黃家鄉勇的機會,一年時間訓練出可以一戰的一萬鄉勇不在話下。

交代了沿江佈置後黃勝帶領艦隊繼續航行,路過舟山、岱山時抽調組建兩個千總帶上一起南下。

回到海南島崖州之時已經是十二月上旬,徐光啓早在十天前來到崖州,宣旨的使團人數不少有幾百人。

海南島軍情處主官盧秀科已經得到情報,使團裡的錦衣衛校尉和東廠的番子有一百多,家主一回來,盧秀科就趕來請示,是不是考慮把錦衣衛和東廠的探子全部留下。

第七十五章:愛來不來第四十九章:遭遇悔婚第一百八十九章:兌換銅錢第八百五十七章:沒有了江戶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手癢難耐第六百七十九章:末路狂飆第六十一章:強攻堡壘第二百四十九章:目眥欲裂第五百四十四章:結硬寨打呆仗第三百四十一章:海盜內訌第三百八十章:異域揚威第四十七章:督師召見第五百九十三章:以時間換空間第七十四章:好詞好曲第三百一十六章:建奴退兵第八十六章:運河縴夫第一百三十章:貿易壁壘第二百五十八章:分潤功勞第四百一十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八十章: 千里餓殍圖第五百七十二章: 直取王都第四百五十三章:順水推舟第六百九十三章:以武立國第二百二十五章:呂宋漢民第三百二十六章:屏蔽海域第二百三十八章:擴大地盤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環第二百八十一章:巧取豪奪第六百四十八章:禍兮福兮第一百三十五章:狼奔豕突第三百七十七章:開拓眼界第五百六十四章:這個夏夜靜悄悄第二百九十二章:猛兵出關第一百四十章:顆粒歸倉第八百五十一章:千刀萬剮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古奴才第五十九章:吐氣揚眉第六十九章:夜半歌聲第四百三十六章:堅守一年第七章:否極泰來第一百七十一章:故地重遊第二百八十三章:喜上眉梢第六百九十六章:鋪天大網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壽中計第三百六十六章:時不我待第七百六十章: 韃子屠建奴第四百三十二章: 刨墳虐屍第三百五十五章:東江來訪第四十六章:春夢易醒第六百六十六章:傳子傳孫第八百三十五章:對抗還是加入?第一百六十章:處心積慮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四百五十三章:順水推舟第六百六十二章:金融全球化第四百七十章: 北直隸糧倉第三十四章:實戰演習第三百六十五章:急流勇退第五百八十章:總兵官當城管第一百二十九章:又得人才第五百二十七章:光復海南島第四百八十一章:廣西狼兵第七百四十章:爭鼎第七百四十六章:節義千秋第七百一十七章:捲土重來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盤惜售第八百四十九章:崇禎痛毆李自成第三百五十三章:狼狽爲奸第六百一十三章:中原糜爛第七百二十二章: 科技進步第四百六十一章:惟我獨尊第二百二十八章:投降免死第六百五十三章:足以凌遲第八百一十八章:幹掉劉宗敏部第四百零四章:一路向北第七百三十四章:言者無罪第三百三十一章:不動如山第七百八十六章: 遠東探險隊第九十九章:救熊廷弼第七百六十四章:收編生女真第二百六十五章:擴大地盤第五百二十四章:交趾熟天下足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糧自安第四百八十一章:廣西狼兵第五百九十三章:以時間換空間第七百九十三章:設局第四百二十九章:攻破廣寧第一百六十四章:狼煙再起第七百四十六章:節義千秋第四百三十一章:完美收官第六百五十二章:罄竹難書第九十章:又添猛兵第七百六十六章: 改變崇禎宿命第七百六十七章:印度洋海盜猖獗第六百六十八章:只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恩賞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盤惜售第二百三十六章:復州再捷第三百一十七章:寧錦大捷
第七十五章:愛來不來第四十九章:遭遇悔婚第一百八十九章:兌換銅錢第八百五十七章:沒有了江戶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手癢難耐第六百七十九章:末路狂飆第六十一章:強攻堡壘第二百四十九章:目眥欲裂第五百四十四章:結硬寨打呆仗第三百四十一章:海盜內訌第三百八十章:異域揚威第四十七章:督師召見第五百九十三章:以時間換空間第七十四章:好詞好曲第三百一十六章:建奴退兵第八十六章:運河縴夫第一百三十章:貿易壁壘第二百五十八章:分潤功勞第四百一十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八十章: 千里餓殍圖第五百七十二章: 直取王都第四百五十三章:順水推舟第六百九十三章:以武立國第二百二十五章:呂宋漢民第三百二十六章:屏蔽海域第二百三十八章:擴大地盤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環第二百八十一章:巧取豪奪第六百四十八章:禍兮福兮第一百三十五章:狼奔豕突第三百七十七章:開拓眼界第五百六十四章:這個夏夜靜悄悄第二百九十二章:猛兵出關第一百四十章:顆粒歸倉第八百五十一章:千刀萬剮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古奴才第五十九章:吐氣揚眉第六十九章:夜半歌聲第四百三十六章:堅守一年第七章:否極泰來第一百七十一章:故地重遊第二百八十三章:喜上眉梢第六百九十六章:鋪天大網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壽中計第三百六十六章:時不我待第七百六十章: 韃子屠建奴第四百三十二章: 刨墳虐屍第三百五十五章:東江來訪第四十六章:春夢易醒第六百六十六章:傳子傳孫第八百三十五章:對抗還是加入?第一百六十章:處心積慮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四百五十三章:順水推舟第六百六十二章:金融全球化第四百七十章: 北直隸糧倉第三十四章:實戰演習第三百六十五章:急流勇退第五百八十章:總兵官當城管第一百二十九章:又得人才第五百二十七章:光復海南島第四百八十一章:廣西狼兵第七百四十章:爭鼎第七百四十六章:節義千秋第七百一十七章:捲土重來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盤惜售第八百四十九章:崇禎痛毆李自成第三百五十三章:狼狽爲奸第六百一十三章:中原糜爛第七百二十二章: 科技進步第四百六十一章:惟我獨尊第二百二十八章:投降免死第六百五十三章:足以凌遲第八百一十八章:幹掉劉宗敏部第四百零四章:一路向北第七百三十四章:言者無罪第三百三十一章:不動如山第七百八十六章: 遠東探險隊第九十九章:救熊廷弼第七百六十四章:收編生女真第二百六十五章:擴大地盤第五百二十四章:交趾熟天下足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糧自安第四百八十一章:廣西狼兵第五百九十三章:以時間換空間第七百九十三章:設局第四百二十九章:攻破廣寧第一百六十四章:狼煙再起第七百四十六章:節義千秋第四百三十一章:完美收官第六百五十二章:罄竹難書第九十章:又添猛兵第七百六十六章: 改變崇禎宿命第七百六十七章:印度洋海盜猖獗第六百六十八章:只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恩賞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盤惜售第二百三十六章:復州再捷第三百一十七章:寧錦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