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節義千秋

范文程奉主子之命來勸降洪承疇,到了軟禁洪承疇的宅子讓隨從和看守全部退下,自己不慌不忙坐着察言觀色。

洪承疇則大肆咆哮讓清軍不要存在癡心妄想,他準備爲國盡忠,勸范文程給他家主子帶話,早日給自己一個痛快。

范文程耐着性子聽洪承疇發泄,決口不提招降之事,接下來與洪承疇談古論今,同時悄悄地注意細節,大漢奸有水平,懂得細節決定成敗之說。

二人談話之間,樑上落下來一塊灰塵,掉在洪承疇的衣服上。洪承疇一面說話,一面“屢拂拭之”。

范文程不動聲色,告辭出來,回奏主子紅歹是道:“承疇不死矣。承疇對敝袍猶愛惜若此,況其身耶?”

紅歹是接受了范文程、鮑成先、張文衡等等大漢奸的建議表現出足夠的耐心對待洪承疇。

漢奸們確實是毀了漢文明的中堅力量,他們對付自己人駕輕就熟。

漢奸進言請陛下對洪承疇備加關照,恩遇禮厚。洪承疇不是一個給臉不要臉之人,慢慢的就會順坡下驢。

又過了幾日,紅歹是親自去看望洪承疇,見他立而不跪根本不介意上前噓寒問暖,見洪承疇衣服單薄,當即脫下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疇的身上。

結果讓奴酋如願,第一漢奸出現了,洪承疇成爲紅歹是智囊團成員之一。

洪承疇的投降直接影響了太多松山戰役被俘的大明文官武將,選擇投降的人立刻成爲主流,只有寧前兵備道邱民仰、總兵官王廷臣、副將江翥、姚勳、朱文德等十幾人寧死不降。

把仗打成了半吊子,紅歹是沒有如同歷史上那般屠松山城,他把俘獲的明軍分配給八旗做阿哈,留下了不肯投降的十幾位文官武將的性命。

上一次和“殺神”討價還價,以張春一人換回來己方三員大將,這次留着十幾位不肯變節的明國文武,保不準會用他們換些好處也未可知。

“綱常千古,節義千秋。”儒家的綱常倫理和個人的名節忠義,是歷史評價一個人物的基本標準。

洪承疇聖賢書讀到狗肚子裡去了,既不能抗敵報國,又辜負了皇帝的厚恩和朝野的厚望,竟然叛國投敵,當然要遺臭萬年。

松山、塔山、杏山相繼淪陷的噩耗報往京師,朝野震驚。

文官武將都以爲洪承疇必死戰殉國無疑,皇帝極爲悲痛,輟朝三日,以王侯規格祭祀洪承疇,“予祭十六壇”,七日一罈,並親自致祭,頒佈《悼洪經略文》昭告天下。

洪承疇得到了人臣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哀榮。

這位崇禎皇帝是不是智商有問題?如此大動作爲何不探報仔細,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啊!

而崇禎就喜歡想當然,大明最高規格的祭奠即將成爲鬧劇。

祭到第九壇時,更大的噩耗傳來:洪承疇降清了!朝廷趕緊停止對洪承疇的祭祀,來哭喪的文官武將改爲上奏摺口誅筆伐背主叛賊。

崇禎做的打自己臉的事情太多,從魏忠賢、袁崇煥到洪承疇,關鍵還是他纔能有限,在太平盛世可以成爲一個勤奮的帝王,在末世只能成爲亡國之君,這是宿命,性格決定命運爾。

就在大明以爲清軍勢必再次入關搶掠之時,出使‘南明’的使團回來了,同行的還有‘南明’回訪使團,滿朝文武得知南王預備親自帶兵北上消滅建奴人人興高采烈。

大朝會,崇禎蒼白的臉上有了些許血色,他問樑廷棟道:“愛卿,南王真的親口表態,此次出兵遼東定然讓建奴亡國滅種?”

樑廷棟大聲道:“然也,南王即將發動海陸軍不下三十萬來遼東攻城略地,他肩負國仇家恨,這一次不會打蛇不死。”

聞聽此言文武百官和皇帝都露出笑容,崇禎道:“愛卿勞苦功高,不知南王有何要求?”

“陛下,南王信守承諾,大明、‘南明’爲兄弟之國血脈相連,他出兵不設前提。”

朝堂上一片譁然,諸多大臣對南王義舉讚不絕口,連一旁侍立的王承恩都激動不已。

崇禎心裡頓時舒服了許多,南王如此對待大明也不枉自己把女兒許配給他爲妃。

崇禎不放心遼東局勢,追問道:“愛卿,南王遠在萬里之外,兵馬何時能夠去遼東啊?”

“陛下,南王已經下達命令,‘華夏島’駐軍儘快趕去錦州南參戰,遼東目前採取守勢,等待大軍彙集之時以優勢兵力打包圍殲滅戰,儘可能把建奴騎兵留下,免得跑得滿草原都是增加以後圍剿的難度。”

嘶!文武百官和皇帝都發出這樣的聲音。南王太牛掰,不僅僅要攻城略地,還在考慮長治久安,根本沒有把建奴千軍萬馬放在眼裡啊!

其實大明純屬被清軍打怕了,殊不知這一次松山大戰,建奴其實也傷筋動骨,短時間根本沒有再次發動大戰的能力。

況且錦州未失、寧遠還在,離錦州南六十里的海邊還有一個堅如磐石的灘頭陣地,還有四萬餘敢戰將士堅守。

即便“南明”不出手,紅歹是如何收官也必須有大智慧。

清軍名義上是取得大勝,相當於吃掉了十萬明軍,可是他們損失了幾大千八旗子弟兵和一兩萬奴才兵是不爭的事實。

雖然得到了幾萬俘虜可以繼續挑選奴才兵,但是這些迫不得已歸降的明軍根本不可能給清軍賣力,因此紅歹是深刻意識到戰力受損,短時間再次發動大規模破襲戰恐怕難以服衆。

而且很明顯奴酋開始害怕了,他連歷史上的松山大屠殺都沒有敢做,有可能就是想留着一線便於後面政治談判。

忠勇的何可綱在面臨餓死邊緣在戰友都選擇投降之時依然選擇捨身取義,這是經過歷史驗證的。

如今何可綱是錦州主將,一定能夠做到“屍山白骨滿疆場,萬死孤城未肯降。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魚死網破的錦州攻防戰會死多少八旗甲兵?三萬還是五萬誰也無法預料,關鍵是清軍消耗得起嗎?

第八百四十四章:牝雞司晨第五百三十六章:圍點打援第一百一十八章:準備跑海第五百二十六章:建立制度第一百五十九章:陰野豬皮第七百三十九章:集結兵馬第三百四十二章:放虎歸山第六百二十六章:不敢覬覦第二百六十七章:軍事堡壘第二百三十一章:不怕麻煩第八十五章:妹妹姐姐第五百零三章:飛剪式帆船第五百零五章: 弱國無外交第六百二十四章:明爭暗鬥第二百五十二章:赤手奪刃第一百五十六章:看住老爺第二百六十八章:北方馬耕第五百零三章:飛剪式帆船第三百七十章: 高手暗戰第三百零六章:實而虛之第四百四十五章:謀奪海南第七百四十八章:建奴厭戰第二百六十七章:軍事堡壘第六百一十七章:流寇伏法第一百四十七章:爭搶屯糧第一百三十二章:各打各的第二百六十章:回家過年第五百二十三章:異族戰士第二百二十章:搶海盜船第五百四十七章:觸手可及第三百八十四章:不做孫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天子有意第八百五十五章:打垮“戰鬥民族”第四十八章:不受待見第七百八十章:澳洲殖民第二百六十五章:擴大地盤第五百九十五章:乾綱獨斷第五百九十九章:不捨寸土第三十一章:發明創造第三百六十四章: 春風得意第六百一十三章:中原糜爛第三百三十八章:殺奔澎湖第七百六十二章: 往北拓土第六百六十六章:傳子傳孫第二百六十一章:厲兵秣馬第一百九十五章:吾皇聖明第三百五十九章:喜得千金第四百四十二章:解救漢民第六百五十八章:孫傳庭第七百六十三章: 魚皮韃子第八百五十一章:千刀萬剮第六百四十八章:禍兮福兮第六百六十章:徐霞客第六百七十四章: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第八百三十章:眼光冰冷第四百一十六章:風塵多俠女第五百二十章:捲土重來第六百二十章:“戰神”不好惹第七百九十九章: 建奴打倭寇第五百七十二章: 直取王都第一百八十七章:騙離險境第五百五十八章:苦練三九第四百零二章:目瞪口呆第七百二十章:白桿兵很忙第四百六十六章: 南國公第一百零一章:戰鬥號角第七十七章:豈曰無衣第三百七十五章:婉約江南第一百六十三章:再生父母第三百六十章:真情流露第六百五十六章:兄弟挺住第五百八十九章: 放他們一馬第四百九十三章:圖窮匕見第六百章:別惹大明第二百五十五章:疲憊敵兵第八十二章:名動天下第五百一十九章:計擒祖大壽第六百二十六章:不敢覬覦第一百零八章:貪財好色?第五百四十五章:“戰神”來了第四百六十三章:融入漢族第四百八十七章:再次增兵第一百二十九章:又得人才第六百八十七章:訓練內操第七百一十九章: 崇禎十三年第四百二十一章:攻破瀋陽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壽中計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運結束第三百一十七章:寧錦大捷第八百零七章:迎接新的曙光第四百五十九章:劫掠廣東第十一章:衆志成城第三百三十六章:埋下伏筆第五百九十九章:不捨寸土第二百四十四章:騎兵機動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一百一十六章:終成眷屬第三百二十三章:舊夢重溫
第八百四十四章:牝雞司晨第五百三十六章:圍點打援第一百一十八章:準備跑海第五百二十六章:建立制度第一百五十九章:陰野豬皮第七百三十九章:集結兵馬第三百四十二章:放虎歸山第六百二十六章:不敢覬覦第二百六十七章:軍事堡壘第二百三十一章:不怕麻煩第八十五章:妹妹姐姐第五百零三章:飛剪式帆船第五百零五章: 弱國無外交第六百二十四章:明爭暗鬥第二百五十二章:赤手奪刃第一百五十六章:看住老爺第二百六十八章:北方馬耕第五百零三章:飛剪式帆船第三百七十章: 高手暗戰第三百零六章:實而虛之第四百四十五章:謀奪海南第七百四十八章:建奴厭戰第二百六十七章:軍事堡壘第六百一十七章:流寇伏法第一百四十七章:爭搶屯糧第一百三十二章:各打各的第二百六十章:回家過年第五百二十三章:異族戰士第二百二十章:搶海盜船第五百四十七章:觸手可及第三百八十四章:不做孫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天子有意第八百五十五章:打垮“戰鬥民族”第四十八章:不受待見第七百八十章:澳洲殖民第二百六十五章:擴大地盤第五百九十五章:乾綱獨斷第五百九十九章:不捨寸土第三十一章:發明創造第三百六十四章: 春風得意第六百一十三章:中原糜爛第三百三十八章:殺奔澎湖第七百六十二章: 往北拓土第六百六十六章:傳子傳孫第二百六十一章:厲兵秣馬第一百九十五章:吾皇聖明第三百五十九章:喜得千金第四百四十二章:解救漢民第六百五十八章:孫傳庭第七百六十三章: 魚皮韃子第八百五十一章:千刀萬剮第六百四十八章:禍兮福兮第六百六十章:徐霞客第六百七十四章: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第八百三十章:眼光冰冷第四百一十六章:風塵多俠女第五百二十章:捲土重來第六百二十章:“戰神”不好惹第七百九十九章: 建奴打倭寇第五百七十二章: 直取王都第一百八十七章:騙離險境第五百五十八章:苦練三九第四百零二章:目瞪口呆第七百二十章:白桿兵很忙第四百六十六章: 南國公第一百零一章:戰鬥號角第七十七章:豈曰無衣第三百七十五章:婉約江南第一百六十三章:再生父母第三百六十章:真情流露第六百五十六章:兄弟挺住第五百八十九章: 放他們一馬第四百九十三章:圖窮匕見第六百章:別惹大明第二百五十五章:疲憊敵兵第八十二章:名動天下第五百一十九章:計擒祖大壽第六百二十六章:不敢覬覦第一百零八章:貪財好色?第五百四十五章:“戰神”來了第四百六十三章:融入漢族第四百八十七章:再次增兵第一百二十九章:又得人才第六百八十七章:訓練內操第七百一十九章: 崇禎十三年第四百二十一章:攻破瀋陽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壽中計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運結束第三百一十七章:寧錦大捷第八百零七章:迎接新的曙光第四百五十九章:劫掠廣東第十一章:衆志成城第三百三十六章:埋下伏筆第五百九十九章:不捨寸土第二百四十四章:騎兵機動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一百一十六章:終成眷屬第三百二十三章:舊夢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