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建奴打倭寇

韃子給“戰神”當附庸軍,不僅僅自己日子過得滋潤,還會掙不少銀幣帶回家,他們家馬上會走向富裕。

“南明”緊接着會在大草原修建城池、堡壘吸引遊牧民族定居,讓他們服王化,對他們進行漢化,採取保甲聯防的模式管理農牧民。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茫茫草原也不能放任自流,設立屯堡、鎮城、縣城、府城,使得中央集權可以指揮到一個屯堡的幾十戶牧民。

把原始狀態的蒙古部落重新管理,漸漸地聚居的蒙古人就會覺得銀幣太重要,因爲琳琅滿目的商品會讓他們流口水。

隨着時間推移,一個蒙古家庭如果沒有男人在爲“南明”工作,他們家裡的經濟水平一定會被鄰居比下去。

現在已經出現了這種情況,跟隨“戰神”鏖戰遼東的韃子大多數人都得到了大米和銀幣,家裡已經初步擺脫了餓肚子的窘境。

有了覺悟的韃子決定繼續追隨“戰神”,爭取脫貧致富奔小康。

沒多久,通過選拔的韃子加上建奴騎兵集結了八萬來到了釜山。

李國助、鄭一官的馬船運送他們登陸九州島,獲得“南明造”裝備的八萬異民族鐵騎在“江陰營”和“華夏營”的督戰下開始了消滅倭國的大戰。

跨海徵東的主將是石換金,副將閻應元、陳明遇、總鎮撫官是馮厚敦。

東征聯軍採取穩紮穩打逐步蠶食的戰略,因爲這個國土由諸多島嶼組成的國家有短板,在海軍損失殆盡的情況下無法集中兵力,各自爲戰的結果當然是被各個擊破。

石換金、閻應元等等將領帶領大軍拿下一個島嶼會清空一個島嶼,當然不是完全殺光島上的居民,只要選擇不抵抗的倭國人都可以留下性命。

如同漢化東南亞土著般,先把他們運送到“南明”給他們爲奴的機會,然後根據工作表現和漢化程度決定幾年後給予自由民身份。

當然,對於冥頑不靈者不會仁慈,直接砍下腦袋或者強制勞動改造一輩子是個不錯的選擇。

爲什麼帶領韃子、建奴跨海徵東?爲什麼不集中使用人馬去圍殲闖賊人馬?

是因爲闖賊的軍隊絕大多數是漢人組建,豈能帶韃子、建奴入關殺戮漢人?

這許多異民族騎兵留在遼東、朝鮮黃勝不太放心,於是乾脆挑選出強悍之人派出比較放心的兩營“戰神”軍人驅使他們去爲禍倭國。

大戰過後百廢待興,需要的男女勞動力不知凡幾,征服倭國會獲得不低於五六百萬勞動力,讓這些人平均爲奴十年產生的經濟效益不會低於八億銀幣。

倭人吃苦耐勞有紀律性,屬於當今世界難得的優等勞動力,比東南亞土著聰明勤勞多了,漢化他們是不二選擇。

由於李國助忙着治理剛剛到手的北海道沒有給予天草時貞及時援助,幻想拿下整個九州島自立的天草時貞帶着發展到五萬的教徒軍在進軍久留米時被優勢兵力的幕府軍團團包圍。

這裡遠離大海,教徒軍根本得不到炮火支援,雖然他們視死如歸,人人奮勇作戰,可惜力量懸殊被斬殺殆盡,天草時貞很不辛死於亂軍之中,少量突圍的教徒軍遁入山林。

剛剛獲得大勝的幕府軍還沒有來得及慶賀,東征聯軍就成功登陸九州島,韃子、建奴的騎兵發現這裡人口多,地盤不小油水不少一個個激情似火。

異族騎兵被告知消滅幕府軍後這裡再也不會有像模像樣的抵抗,那時會解除軍紀一個月。

解除軍紀意味着什麼?所有的韃子和建奴都懂,爲了能夠無所顧忌的搶金銀財寶睡女人,韃子和建奴瘋狂了,他們把戰鬥技能發揮出極致。

得到了纏繞鋼甲和全鋼胸甲裝備的韃子和建奴戰鬥力直線飆升,貧窮的倭國幕府軍鐵甲裝備還不到一成,裝備皮甲的武士也達不到三成。

八萬騎兵的突襲幕府軍沒有見識過也根本沒有想到,這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較量,幕府軍雖然有十餘萬之多,可惜在建奴、韃子鐵騎的狂虐下潰不成軍。

東征聯軍雖然在敵國作戰,但是他們不是孤立無援,被大屠殺後倖存的教徒軍和他們的家屬都主動加入東征聯軍參加襲擊幕府軍。

海上有李國助、鄭森率領的艦隊提供炮火支援,不僅如此,近兩萬已經換裝線膛槍的海盜火槍手會不時登陸在幕府軍意想不到的方向突然出現。

這仗沒法打了,幕府軍的速度、防護力跟韃子、建奴沒法比,火力又拿李、鄭兩家的海盜火槍手差了一大截,對地形的熟悉程度跟教徒軍相比又沒有優勢。

被壓着打的滋味不好受,李國助、鄭森不斷派遣麾下的浪人勸降被分割的幕府軍,不斷有各路大名的武士選擇投降。

韃子、建奴怕麻煩,他們語言不通也沒辦法和倭人交流,只要發現敵情就窮追不捨,最後割下那些花腦殼領賞,一顆武士的腦袋,“戰神”出價銀幣五塊。

雖然“戰神”子弟兵只出動了兩個營,但是絲毫不影響效率,石換金、閻應元帶着人馬會同李、鄭聯軍、八萬異族騎兵沒多久就完全消滅了九州島所有的抵抗,九州宣告拿下。

崇禎十七年的春天,北伐聯軍完全奪取了遼東和朝鮮半島又組建東征聯軍把戰火燃燒到了倭國本島。

現如今北海道、九州全部被“戰神”佔領,完全奪取倭國所有領地只剩下時間問題。

而這個時刻闖賊拿下了難啃的寧武關,氣勢洶洶殺奔大明京畿之地,宣府、大同皆相繼失守,賊兵離京城已經不到八百里距離。

寧武關失守,周遇吉戰死麾下將士全軍覆沒的噩耗傳報京師,京城頓時風聲鶴唳,選擇留在京城沒有去“新杭州”參加婚禮的文武百官腸子都悔青了。

皇帝召集羣臣商議對策,最後大家一致要求陛下頒旨號令天下兵馬入京畿勤王。隨後又有噩耗傳來,闖賊東進途中在山西斬殺大明秦王、韓王、慶王等王爵。

第八百一十六章:喪心病狂第八十一章:最美華章第五百一十章:長山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準備就緒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力南下第七百二十四章:揚長避短第五十一章:喜得忠僕第八百四十二章:日不落的輝煌第三百六十五章:急流勇退第四百九十四章:宣傳蠱惑第四百九十章:禍起東江鎮第七百三十一章:跟清軍死磕第七百五十章:一飛沖天第六十八章:前老丈人第一百三十二章:各打各的第一百零三章:天下表率第六百八十二章:倔強的大明第二百六十四章:天啓七年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許願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而自殺第二百九十六章:差距太大第四百八十七章:再次增兵第二百一十六章:分化拉攏第五百四十九章:天外飛仙第一百八十一章:動歪腦筋第六百一十五章:追殺流寇第一百二十九章:又得人才第二百四十章:雙管短銃第六百四十八章:禍兮福兮第五百五十章:夸父逐日第三百八十八章: 華夏海軍第一百零四章:車載步兵第七百零一十二章:劍指曼德勒第八百五十五章:打垮“戰鬥民族”第五百七十八章:皇帝放心了第六十九章:夜半歌聲第八百二十九章:人心向背第三百七十六章:濱田事件第七百八十八章:在裡海邊建國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四百八十八章:厲兵秣馬第八百五十五章:打垮“戰鬥民族”第四百六十三章:融入漢族第六百四十六章:日薄西山第六百二十七章:開闢新天地第二百一十三章:趕去交貨第四十七章:督師召見第五百八十四章:走馬換將第一百二十三章:天微微亮第八百一十三章:疑竇重重第五十八章:發現漏洞第三百七十章: 高手暗戰第一百九十章:不能賠本第七百九十八章: 毒殺多爾袞第四百零七章: 匯通天下第一百九十章:不能賠本第六百四十五章:王者歸來第五百八十三章:談漢色變第三百六十六章:時不我待第五百四十六章:斥候戰小勝第八十七章:淒涼無助第二百六十一章:厲兵秣馬第四十四章:獎勤罰懶第七百五十六章:遊鬥漢奸第五百八十章:總兵官當城管第三百三十五章:各取所需第四十二章:黃家山島第七百九十六章:寧武關第二百五十五章:疲憊敵兵第七百四十二章:掛馬頭賣人肉第六百一十八章:留守伊陽第七百二十四章:揚長避短第五百五十八章:苦練三九第七百一十八章:末代皇帝不好當第四百一十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一十三章:中原糜爛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六百五十八章:孫傳庭第一百九十五章:吾皇聖明第七十六章:耳目一新第三百零三章:解圍寧遠第六百九十二章:防控瘟疫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第八百三十章:眼光冰冷第七十四章:好詞好曲第五百七十六章:衝殺蒙古右營第七十七章:豈曰無衣第六十九章:夜半歌聲第五百七十三章:堪稱完美第四百九十六章:穩紮穩打第七百三十八章:揮師北伐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桂死的光榮第七百一十六章:主動遊擊第三百五十九章:喜得千金第三百三十六章:埋下伏筆第八十八章:民族主義第七百三十二章:鬆錦大會戰
第八百一十六章:喪心病狂第八十一章:最美華章第五百一十章:長山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準備就緒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力南下第七百二十四章:揚長避短第五十一章:喜得忠僕第八百四十二章:日不落的輝煌第三百六十五章:急流勇退第四百九十四章:宣傳蠱惑第四百九十章:禍起東江鎮第七百三十一章:跟清軍死磕第七百五十章:一飛沖天第六十八章:前老丈人第一百三十二章:各打各的第一百零三章:天下表率第六百八十二章:倔強的大明第二百六十四章:天啓七年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許願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而自殺第二百九十六章:差距太大第四百八十七章:再次增兵第二百一十六章:分化拉攏第五百四十九章:天外飛仙第一百八十一章:動歪腦筋第六百一十五章:追殺流寇第一百二十九章:又得人才第二百四十章:雙管短銃第六百四十八章:禍兮福兮第五百五十章:夸父逐日第三百八十八章: 華夏海軍第一百零四章:車載步兵第七百零一十二章:劍指曼德勒第八百五十五章:打垮“戰鬥民族”第五百七十八章:皇帝放心了第六十九章:夜半歌聲第八百二十九章:人心向背第三百七十六章:濱田事件第七百八十八章:在裡海邊建國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四百八十八章:厲兵秣馬第八百五十五章:打垮“戰鬥民族”第四百六十三章:融入漢族第六百四十六章:日薄西山第六百二十七章:開闢新天地第二百一十三章:趕去交貨第四十七章:督師召見第五百八十四章:走馬換將第一百二十三章:天微微亮第八百一十三章:疑竇重重第五十八章:發現漏洞第三百七十章: 高手暗戰第一百九十章:不能賠本第七百九十八章: 毒殺多爾袞第四百零七章: 匯通天下第一百九十章:不能賠本第六百四十五章:王者歸來第五百八十三章:談漢色變第三百六十六章:時不我待第五百四十六章:斥候戰小勝第八十七章:淒涼無助第二百六十一章:厲兵秣馬第四十四章:獎勤罰懶第七百五十六章:遊鬥漢奸第五百八十章:總兵官當城管第三百三十五章:各取所需第四十二章:黃家山島第七百九十六章:寧武關第二百五十五章:疲憊敵兵第七百四十二章:掛馬頭賣人肉第六百一十八章:留守伊陽第七百二十四章:揚長避短第五百五十八章:苦練三九第七百一十八章:末代皇帝不好當第四百一十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一十三章:中原糜爛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六百五十八章:孫傳庭第一百九十五章:吾皇聖明第七十六章:耳目一新第三百零三章:解圍寧遠第六百九十二章:防控瘟疫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第八百三十章:眼光冰冷第七十四章:好詞好曲第五百七十六章:衝殺蒙古右營第七十七章:豈曰無衣第六十九章:夜半歌聲第五百七十三章:堪稱完美第四百九十六章:穩紮穩打第七百三十八章:揮師北伐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桂死的光榮第七百一十六章:主動遊擊第三百五十九章:喜得千金第三百三十六章:埋下伏筆第八十八章:民族主義第七百三十二章:鬆錦大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