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

張希孟和楊述聊天,隨後也吸引了朱標,聽說他是一位老師,朱標露出了敬佩的神色。而在今天的大殿之上,老師出身的人不少,比如韓林兒,他就是一位老師,還是得到了優秀教師稱號的老師。

“教化的真諦在於建立起共識,塑造思想,形成一個結實的拳頭,組成穩固的基石……有了這個基石在,上面的國家才能扛得住風風雨雨,即便國家崩塌了,還能有英雄人物,重新崛起,一統寰宇,把我們的文明帶向新的境界!”

щшш▪ тt kan▪ C○

張希孟微笑着侃侃而談,周圍衆人,都忍不住點頭。

大傢伙天南地北,口味鹹甜不一,甚至五官長相,都有明顯的差異……如同真要是區分彼此,着眼不同,大明天下,能夠立刻碎成千百塊。

就比如江南之地,這邊的情況就很有意思,每一個城市,每一個鎮子,甚至是每一個村子,大傢伙的口音都是不一樣的。

有些地方的話,乾脆就跟加密了一樣,外人根本聽不懂,學習起來,也是難上加難,絲毫不比外語輕鬆。

但是這個天下,並沒有崩塌,恰恰相反,還在越發緊密。彼此聯繫,互相交融,密不可分。

這就是文明,就是教化的功勞。

這也是楊述這種人的功勞。

他是個彝民,但是能主動辦學,教化當地百姓。當土人子弟,能和漢人百姓,讀一樣的書,做一樣的題,一起考試,一起升學,一起給這個國家做貢獻。

他就等於是擴展了華夏文明。

正因爲如此,他纔有資格同享有開疆拓土之功的人,坐在一起,享受至高榮耀。

“太師,我,我想去貴州。”韓林兒突然道。

張希孟一怔,看了看他,忍不住道:“你家的孩子還小,教書也很有成效,就不必了吧!”

韓林兒搖了搖頭,“太師,這一次進京,我是代父親受賞。朝廷待我韓家,天高地厚,大明天子,處事公允,用心良苦。身爲大明子民,我也該竭盡全力。河南雖然也缺少教師,但相比起貴州等地,還是好的太多了。我願意去貴州,去更能發揮作用的地方。”

張希孟略沉吟,隨即點頭道:“你有這個心,自然是好的,不過我們還要妥當準備,不能像個口袋一樣,就把你扔過去!”

這時候老朱也走了過來,聽說之後,忍不住大笑,“先生,朱英那小子可跟咱抱怨許久了,說北平能有個學堂,他在雲南,也要建學堂,雲南的教化,不能落到北平之後。”

聽到這話,張希孟也是微微一怔,因爲過去的目光都放在了北平方向,雲南的成就,有點被忽視了。

其實這些年,朱英也做了好些事情。

雖然還叫雲南,但是此雲南非彼雲南。

在朱英的主持下,明軍不斷向外開拓,招降納叛,擴充地盤……眼下的雲南,絕對是大明朝最複雜的一個省了。

而且扣掉西域和嶺北兩個行省,雲南行省還是大明朝面積最大的行省。

向西,雲南行省到達了昌都,向南,那就更了不起了,緬甸境內,超過一半的邦國,悉數併入雲南。另外南掌國也是雲南的地盤。

南掌在當地語義裡,是百萬大象的意思……顧名思義,就知道南掌的優勢,這裡山溪複雜,氣候溼熱,大象衆多,武力不俗。

朱英收攏了南掌之後,隨即派兵南下,進入了暹羅北邊,另外他還向安南和占城方向發展……簡言之,眼下的雲南布政使司,除了管理着龐大的雲南省之外,還收攏了小一半的中南半島土地。

單論開疆拓土之功,朱英絕對不下於朱棣。

只不過中南半島倒黴的地形,讓朱英很是無奈。

這一片高山大河相間,山是真高,河水湍急,把地形切割得和壓過的方便麪差不多,碎了一地。

而每一塊碎裂的地形,都會像一個天然的堡壘,容納一夥人,成爲一個部族,發展成一個土司,變成一支割據一方的勢力。

和他們仔細交流,還能發現一件有趣的事。他們絕大多數,都來自北方,有人甚至自稱孟獲的後代,是被諸葛亮驅趕過來的。

乍聽之下,簡直讓人哭笑不得。

可仔細瞭解,就笑不出來了。

就像江南等地的客家人,每一次北方戰亂,就會衣冠南渡,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亂……中原百姓,一次次背井離鄉,僑居江南,把北方先進的文化技術,帶到了南方,促進了整個南方的發展。

而這些舉家遷徙的可憐人,背井離鄉,在陌生的土地,建立起一個個村鎮,有人還乾脆挑選險惡的地形,全家都搬進了山谷之中。

其實這就是桃花源的由來,跟什麼鬼蜮沒有半毛錢關係,純粹是當時衣冠南渡的結果。只是後人已經把這些事情忘得差不多了,只能瞎猜。

目光回到中南半島,情況也差不多。

每一次中原大亂,巴蜀動盪,就會有人向南遷徙,其中遷居人數最多的,就是元軍南下。

而且相應的,在元朝建立之後,緬甸,南掌,暹羅……這些地方,也出現了最早的王朝,一下子涌現出一大批國家。

毫無疑問,這也是“衣冠南渡”的結果,大批漢人百姓從巴蜀雲南等地,向南逃跑,落腳之後,發展壯大,結合當地勢力,建立起一個個全新的國家。

朱英曾經給張希孟寫過一封長信。介紹雲南的情況,也說明了那些土司的問題。

他跟張希孟講,收服這些土司,很多時候,靠的不是武力,而是跟他們攀親戚,敘舊,講故事……當他們知道元朝滅亡,重新恢復了漢人天下,都非常高興,心向大明,願意接受冊封,高興地不得了。

但事情也僅此而已。

長時間的分離,大明和大宋的情況也迥然不同,想要更進一步,卻是想也不要想。

所以朱英目前的狀況,就像是一個武林盟主,壓制着其他的勢力,讓他們歸附到大明的麾下。

而且這個武林盟主,還非常尷尬,就是沒法消滅其他的勢力。

各地土司,仰仗着地形險阻,絕對有着強大的自保能力。

在地形複雜,溼熱多雨的地方行軍,往往不用打仗,自己就會崩潰。

朱英面臨着更進一步的超級難題。

這事情甚至不是投資能解決的。

道理很簡單,如果投資管用,張希孟怎麼可能便宜朱棣?在他的心裡,真正的兄弟只有一個,那就是朱英。

只不過朱英的雲南,沒法靠着單純投資改變面貌,也不適合發展工商業……張希孟也只能等待。

所幸到了如今,機會出現了。

“主公,臣以爲鼓勵教師,前往西南,傳授文化課程,教導當地百姓,非常重要。尤其是廣泛存在的土司,需要我們投入成千上萬的優秀教師,才能改變當地的面貌。”張希孟道:“眼下我們很需要的是兩種本事……其一,就是敲開各國門戶,要讓他們配合大明的行動,其二,就是鼓勵一些不怕辛苦,願意付出的教師,進入這些地方,教導學問,傳播文明,讓這些土司百姓的心,和大明聯繫起來。”

張希孟當然不會天真到只有文化交流,就能囊括這些地盤……但是貿然改土歸流,也絕對行不通。

一旦開戰,這些地方,別的不說,扔進去一百萬全副武裝的明軍,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即便一時打敗了地方的勢力,要不了多久,又會反叛。

反反覆覆,耗光耐心,消耗掉財力,最終的結果,就是難以維繫……比如永樂之後,放棄安南等地,就是這個原因。

很無奈,也很現實……張希孟的主張卻是武力和教化並行,要不遺餘力,培養親近大明的勢力,全力以赴,推動交流改變……不放棄在關鍵時刻,必要條件下,動用武力。

而且從雲南向南推,也到了極限。

現在也該換個思路,比如從沿海下手。

那誰又是善於海上突襲,靠着小股兵馬,就鬧出大動靜的人呢?

毫無疑問,又是張子明的寶貝兒子張東!

張希孟不介意花點力氣,扶持一個海賊王出來。

聊了一大圈,朱元璋和張希孟也都看了一大圈,最後老朱返回寶座,張希孟站在旁邊,其餘衆人,也都回歸座位,屏息凝神。

真正關鍵的東西要來了。

張希孟巡視全場,朗聲道:“崖山之敗,華夏沉淪,百年之後,有豪傑臥薪嚐膽,以三千義士,振臂高呼,起兵反元,天下震動,遂有紅巾義軍百萬……故宋國公韓山童,爲義軍之源流,華夏之英雄!”

伴隨着張希孟的話,有翰林文士,在兩名大漢將軍的護持之下,捧着一枚金質勳章走了上來,在勳章旁邊,還有一卷金紙製作的證書,一併送到了韓林兒的面前。

“替令尊收下吧!”張希孟笑道:“這是他應得的。”

韓林兒短暫遲疑,隨即雙膝跪地,失聲痛哭,他高舉雙手,接過勳章和證書,高聲大呼,“吾皇萬歲!大明萬歲!”

昔日韓宋的天子,徹底變成了大明的人……

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八章 名滿濠州的朱公子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
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八章 名滿濠州的朱公子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