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7章 天啓落水

天啓皇帝和內閣很頭疼,這一點毋庸置疑。

自從草原戰爭勝利之後,原則上這是一場屬於天啓自己的戰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徹底的解決了歷朝歷代祖宗沒有解決的北方困擾。真正將漠南漠北納入了大明的版圖,向北開疆拓土上千裡,實現了歷朝歷代祖宗沒有實現的奮鬥目標,這是應該讓天啓皇帝驕傲的事情。

但是在獲知林丹汗的百萬部族軍,被追殺的只剩下三萬,殲滅,是的,是殲滅了九十多萬,這當然因爲林丹汗的部族全民皆兵,等於殲滅老少婦孺合計九十多萬後,天啓皇帝並沒有驕傲和興奮,反倒顯得垂頭喪氣。在將這開疆拓土的大好消息祭告太廟的時候,在如此隆重的祭祀事情上,天啓皇帝都沒有親自參加,而是讓太子,以及自己的弟弟八賢王主持。

這是一個非常反常的舉動,按照大禮儀,在皇帝只要能動的情況下,這樣最重要的祭祀是絕對不能用別人代替的,因爲在祭祀的過程中,蘊含着太多的政治信息。

但這並不是所有的臣子們最擔心的,因爲他們更擔心的是皇帝的身體。

皇帝越來越睡不安穩了,失眠已經成了他的頑疾。難得的睡下,卻每每在夢中驚醒。身體越來越消瘦,每日的茶飯越來越少,神情也變得恍惚起來。在天不亮的時候,他就會晃晃蕩蕩的在皇宮裡漫無目的的走。然後在皇宮打開的時候,非常自然的讓自己的弟弟進宮,然後就讓自己的弟弟抱着太子,坐在他的對面,他就那麼靜靜的看着這爺兩個,一看幾乎就是一天。

所有的大臣都知道,這是非常仁厚的皇帝,在對殺了草原接近百萬生命的內疚和自責。

那是心病,羣臣嬪妃乃至老太妃,包括宮女太監,所有的人都在全力以赴的開解,但天啓皇帝只是慘淡的一笑,然後繼續恍恍惚惚的四處晃盪。

好消息一個接着一個的傳進了皇城,遼西的關寧鐵騎,收服了廣寧,大明對建奴的整個戰略態勢,徹底的扭轉了。

面對着關乎國運的天大勝利,當稟報給天啓皇帝的時候,皇帝並沒有爲此開心,只是拿着戰報愣了一下,然後說道:“向天下公佈這個決定性的勝利,給每一個百姓賞100錢。”

魏忠賢就一咧嘴:“萬歲,天下百姓億兆啊,那最少要一千萬的銀元啊。”

天啓剛剛提起來的精神就又黯淡下去:“自打朕登基以來,天災人禍接連不斷,死在戰爭中的,死在天災中的,死在瘟疫中的何止千萬?再加上移民出去的,流亡海外的,現在全天下的人口還能有五六千萬就已經不錯了。而我們這次草原戰爭,所搶掠的何止於兩三千萬?這些錢存在咱們的賬戶裡,有什麼用?這是造孽錢,就將他們丟出去吧,就算是爲我贖罪。”

一聽到贖罪這兩個字,王振和魏忠賢的眼淚就又下來了,國家興盛,但是皇帝卻揹負上了巨大的罪孽感,看着一天天銷售頹廢下去的皇帝,誰不痛心疾首?

3月份的時候,東江鎮大捷報到了天啓這裡。

往日天啓皇帝一聽到他崇拜的毛帥,哪怕是打了一個小小的勝仗,都會歡欣鼓舞的在皇宮裡跑上幾圈。結果這一次聽到一戰殲滅10萬真建奴的好消息,天啓也不過是歡喜的多吃了一碗飯,然後再次向天下撒了一遍錢,也就沒了下文。

楊嗣昌就沒事找事的找皇帝請求:“兩場大捷,立功的將士無數,請萬歲決定對前方將士的封賞。”這一點非常關鍵,但其實內閣和兵部加上吏部就能解決,但楊嗣昌非要拉上天啓皇帝,不過是想給他找一點纏頭的事,分散一下他的精神。

結果天啓皇帝就恍恍惚惚的點頭:“對呀對呀,草原曹文詔,遼東洪承疇,東江毛文龍,早就應該封賞了,這事兒就交給八賢王協助太子去辦吧。”然後就揹着手,低着頭,在一臉愁苦的皇后陪伴下,繼續漫無目的的亂走,走不了幾步,就長嘆一聲。

這可不行,恩從上出,雖然帶着太子爺說的過去,但太子還在吃奶呢,他能代表什麼?八賢王?絕對不行。所以,雖然楊嗣昌不說,但內閣也沒有讓八賢王參和,這事還說放一放吧。

楊嗣昌就再次建議:“皇上,按照規定,您可以帶上一個妃子,巡遊天下半月,臣建議,這一次去山西,順便看一看晉祠啊什麼的風光,祭拜一下炎黃陵寢。”

天啓就點點頭,淡然道:“讓八賢王代替朕去吧。”

就站住了腳步,遙望着西北,最終長嘆一聲:“蒙古人也是炎黃一脈,我如此做爲,我還有何面目面見我們的祖先啊。”

楊嗣昌簡直痛苦的快哭了,這個皇帝明顯的又犯老毛病了,什麼事情又都交給朱由檢去做了。

“皇上,殺林丹汗部九十多萬,那也是因爲戰爭,戰爭就是這樣的,即便殺戮過重,那也是統帥曹文詔過於殘忍,和萬歲您何干?”楊嗣昌不得不老生常談。

“唉——若當初我要是好好的約束一下,也不至於如此,其實還不是我默許的結果。”

一個仁厚的好皇帝,是現在大明最需要的,但這種仁厚過了,就是壞事了。

楊嗣昌只能仰天長嘆:“這大明,怎麼就沒點天災人禍什麼的,能讓皇帝去親自賑災啊。”

可也是怪了,頭幾年每一年地震洪水旱災頻繁不斷,但從頭年到今年,各地竟然太平無事。而各地百業具興,人們安居樂業,連找個藉口讓皇帝出去散散心的機會藉口都沒有。

楊嗣昌就一邊打自己的嘴巴,一面喃喃自語:“老天爺呀,弄出點災害吧,但是不能大,不能死人,不能毀壞房屋,不能時間過久,不能——”

天空中就出了一聲悶吼:“這麼多要求,你讓我怎麼降臨災害?”

楊嗣昌就真的沒轍了。

而最讓文武大臣們擔心的事情,就是這個皇帝又開始厭倦這個皇位了,又開始扶持他的弟弟。但唯一與衆不同的是,太子在逐漸的長大,並且沒災沒難,天啓皇帝的意思更傾向於讓自己的弟弟成爲攝政王。

但這並不是讓羣臣們放心的關鍵,雖然經過閉門思過之後,朱由檢的偏激性格有所改變,但正所謂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對於朱由檢成爲攝政王,也就是實際的皇帝,大家充滿了擔心。

現在這個老大帝國,正處在變革的關鍵所在,向左還是向右,再一次被提到了日思議程上。現在的老大帝國,已經不再像前兩年那樣,需要一個銳意進取乾綱獨斷的皇帝,隨着內閣制度的完善,年輕有爲的大臣兢兢業業高效運轉,現在的帝國需要的是一個,中庸平和敦厚仁厚愛民的皇帝。

而這個皇帝就應該是天啓。而絕對不應該是任何其他人。

所以每一天內閣的值班房裡,日夜燈光不息,都在討論的這個問題——怎麼樣能讓皇帝重新振作起來,重新掌握這個國家。

內閣是行之有效的,運轉也是高效率的。但是這個老大帝國,並不能真的由內閣運轉,他們需要一個皇帝,全天下的百姓需要一個皇帝,一個寬厚仁和的皇帝,哪怕他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做,只要他坐在那個高高的位置上,就足可以安定天下民心。

“都是那個該死的毛文龍,裝什麼半仙,說什麼宿命。這下好了,把皇帝忽悠的神情恍惚了。死罪,絕對是死罪,即便他真的滅了滿清,也絕對是死罪。”回京的孫承宗咬牙切齒的吼道。

回京的袁可立深有同感:“那個神棍,絕對是個妖孽,我準備去東江鎮,將他揪回來,就在午門外直接燒了他。”

從南方輕鬆歸來的張慎言堅定的道:“我去點火。”

毛文龍實在是不會想到,原本是香餑餑的自己,已經成爲了衆人的公敵。

就在大家討論着怎麼燒烤或者是直接燉湯毛文龍的時候,魏忠賢連滾帶爬的衝了進來:“不好啦,不好啦,萬歲落水啦。”

聽到這個消息,整個內閣,所有的官員全都木雕泥塑一般的愣在了當場,一個個腦袋裡只有一個聲音在轟響:“萬歲忌水,尤其是天啓七年,六七月份,千萬不能遊湖啊,過河啊什麼的。”這是神棍毛文龍刻意叮囑的。

“現在,是什麼日子?”楊嗣昌哆哆嗦嗦結結巴巴的詢問。

魏忠賢哭着回答:“天啓七年六月十八。”

第1236章 矛頭所指第1313章 騎兵師出擊第798章 開議加捐第460章 魏忠賢的判斷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338章 邀戰第1337章 攻城第188章 破堡之戰第954章 確立君臣名份第644章 決死之戰第1239章 朋友和死的轉換第537章 開海啦第233章 悲壯落幕第1254章 組建新軍第405章 總結教訓第815章 制定計劃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217章 互相利用第1696章 戰死百分之五百的軍隊第182章 搶佔城牆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703章 可怕的僭越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171章 廢了的長城第1282章 天下商會第780章 漕幫第1359章 死戰卻敵第959章 人要勝天第1197章 徐光啓 齊飛的決斷第966章 殖民海外第916章 孫師傅的改變第1286章 又是政變第1350章 鐵山仍在戰鬥第1118章 主動分權第698章 準備回京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1087章 集體升遷第1073章 收編第912章 皇帝的抱怨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1023章 敵佔區第1029章 天下局勢第1076章 宣州之戰第933章 敵我對比第1337章 攻城第829章 親身犯險第493章 表弟來訪第178章 拼死守城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919章 軟禁欽差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859章 甘心赴死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1007章 中日海戰-報復第296章 扎槍馬刀第203章 野心初現第1173章 草原的風情第113章 象關城破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1259章 收買計劃第071章 天啓皇帝第052章 心不在焉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1164章 詆譭英雄第223章 堵門之戰5第322章 灘塗遭遇戰第1419章 應對危局第508章 車馬盈門(爆更中)第350章 復活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276章 孫承宗巡邊第1184章 新式武器第1391章 功過得失第550章 拜見徐光啓第1349章 鐵山之屠第1348章 堅守城牆第1252章 滅清第1392章 調換能將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057章 鎮江留守第985章 刺殺主將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280章 帝師督師第646章 決死反擊第226章 齷鹺的交易第746章 民心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984章 衆叛親離第1258章 重重危機第1359章 死戰卻敵第823章 三下鎮江第798章 開議加捐第354章 透陣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1355章 騎虎難下第512章 利益聯合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
第1236章 矛頭所指第1313章 騎兵師出擊第798章 開議加捐第460章 魏忠賢的判斷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338章 邀戰第1337章 攻城第188章 破堡之戰第954章 確立君臣名份第644章 決死之戰第1239章 朋友和死的轉換第537章 開海啦第233章 悲壯落幕第1254章 組建新軍第405章 總結教訓第815章 制定計劃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217章 互相利用第1696章 戰死百分之五百的軍隊第182章 搶佔城牆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703章 可怕的僭越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171章 廢了的長城第1282章 天下商會第780章 漕幫第1359章 死戰卻敵第959章 人要勝天第1197章 徐光啓 齊飛的決斷第966章 殖民海外第916章 孫師傅的改變第1286章 又是政變第1350章 鐵山仍在戰鬥第1118章 主動分權第698章 準備回京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1087章 集體升遷第1073章 收編第912章 皇帝的抱怨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1023章 敵佔區第1029章 天下局勢第1076章 宣州之戰第933章 敵我對比第1337章 攻城第829章 親身犯險第493章 表弟來訪第178章 拼死守城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919章 軟禁欽差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859章 甘心赴死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1007章 中日海戰-報復第296章 扎槍馬刀第203章 野心初現第1173章 草原的風情第113章 象關城破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1259章 收買計劃第071章 天啓皇帝第052章 心不在焉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1164章 詆譭英雄第223章 堵門之戰5第322章 灘塗遭遇戰第1419章 應對危局第508章 車馬盈門(爆更中)第350章 復活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276章 孫承宗巡邊第1184章 新式武器第1391章 功過得失第550章 拜見徐光啓第1349章 鐵山之屠第1348章 堅守城牆第1252章 滅清第1392章 調換能將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057章 鎮江留守第985章 刺殺主將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280章 帝師督師第646章 決死反擊第226章 齷鹺的交易第746章 民心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984章 衆叛親離第1258章 重重危機第1359章 死戰卻敵第823章 三下鎮江第798章 開議加捐第354章 透陣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1355章 騎虎難下第512章 利益聯合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