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應對危局

大清建立了,但對整個大清的臣民官員來說,其實也沒有什麼改變,原先的自由散漫的經濟和政治體系,依舊按照巨大的慣性在向前滑動延伸。對於上層的大臣們來說,所改變的不過就是原先大家和皇帝商量事情的時候,是坐在一起,你一嘴我一嘴沒上沒下的爭吵,最終是憑藉嗓門高,擁護者多決定誰勝出。這樣的制度習慣,不但體現在國事的決定上,就連誰當這個大汗,也是這麼弄出來的。而現在的改變就是,那個老八坐在高高在上的椅子上,他一個人說,大家就規規矩矩的站在下面,聽他一個人說。然後他決定了該怎麼做,大家就乖乖的執行就行了。

雖然有一種失去權利的沮喪失落感,反倒大家更輕鬆了。於是在正常早晨站在那裡聽他一個人說完一頓之後,大家就樂呵的回家睡個回籠覺。

結果今天突然間被從回籠覺的熱被窩裡叫出來,大家就都窩着一口沒睡醒的氣,心不甘情不願的重新回到了大政殿。

等大家到齊了,內侍,也就是太監,高聲宣佈皇上駕到。

然後大家就跪下進行三拜九叩。

對於這種傳至於漢人的禮儀,這些滿族人實在是不習慣。但是制度變了,而且有強力的軍隊做後盾,保護這種制度的執行,大家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但也只能老老實實的執行下去。

倒是那些投降過來的漢人官員,對這樣繁瑣的三拜九叩,反倒樂此不疲,而且還有甘之如飴的意思。

等這種過場做完了,大家回到了自己的隊伍裡站好,等着今日皇上給出的議題,接受皇上給出的答案。

“諸位王爺貝勒,諸位愛卿,現在我們大清國,三面環敵,東面是苦寒的山區,北面是荒涼的大漠。而現在,阿敏和代善被隔絕在朝鮮,從頭年到今年的這場與東江鎮的戰爭,雖然我們給敵人已重創,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損失要大於敵人,而且我們丟了相對來說最富庶的鳳凰城和鎮江地區,丟掉了從朝鮮走私的口岸。這不但在軍事上,我們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在經濟上更讓我們損失慘重。就在剛剛,朕接到了德格類貝勒的報告,現在民間的糧食已經達到了三塊五一石了,大家說說,我們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下面的這些王爺貝勒一個個只懂得廝殺享受,誰也沒有和柴米油鹽打過交道。再說了,2塊5一石和三塊五一石的糧食,這有什麼區別嗎?不就是多了一塊錢嗎。想一想前年大旱的時候,糧食的價格漲到了4塊錢,而且還買不到。當然,這和自己無關。因爲自家的糧食都是自己土地裡佃戶們生產出來的,不需要花錢。而長了那麼多,反倒把自己的糧食拿出去賣,換回了大筆的銀子。所以大家今天得到了糧食又漲價的消息,不但認爲無所謂,反倒有人暗暗高興的在心中盤算着,是不是應該趁着這個機會,將原先壓在倉庫裡的沉米賣出去。

而漢臣們卻深深的體會過糧食價格上漲的可怕,一個個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之中。

皇太極看着一臉迷茫和無所謂的滿族大臣,和一臉沉重的漢族大臣,心中堅定的決定:“這真應了那句話,滿人打天下,漢人才能治天下,自己一定要努力的招降那些漢人。”

輕輕的敲了敲桌子,“不單單是糧食漲價,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也都漲價了,這樣的後果就是,高昂的物價會掏空我們存儲的銀子,而我們自己的生產能力遠遠的不足,絕大多數的物資都要通過蒙古的盟友轉運進來,這又再次推高了物價。這是一個惡性的循環。所以,我們需要儘快打破這種封鎖,讓外面的物質更多的流入,並且在戰爭中,增加我們的國庫儲存,否則我們會被這樣慢慢的憋死。”

一聽說打仗,一向以戰爭爲樂的滿族王公貝勒們,也不再躍躍欲試了,紛紛低下頭默默無語。

上一場戰爭的損失太大了,滿洲八旗的所有旗,損失最少的也在一半,蒙古八旗編制要比滿洲八旗大,但也損失了五萬。這樣的損失是傷筋動骨,短短的半年時間休整,大家就根本沒有緩過神來。

領兵部尚書莽古爾泰不得不站出來,謹慎的回報:“遼西戰役和遼南戰役,讓我們傷筋動骨,現在大家還沒緩過勁兒來。而洪承疇的關寧鐵騎佔據了廣寧咽喉,那是一塊硬骨頭,想要再進遼西,就必須拿下廣寧,恐怕現在不現實。

而遼南——”然後就尷尬了,嘿嘿一笑。

這還用說嗎?全勝的時候都不能戰勝對方,現在更不用提了。

“而蒙古,曹文詔趕走了林丹汗,也擁有十五萬大軍,三個方面我們真的都動不了。所以還請皇上三思,我們需要恢復元氣,我們再堅持個兩三年,再和大明戰鬥才最穩妥。”

莽古爾泰的建議,立刻得到了包括漢臣在內的所有人的贊同。

皇太極就耐心的解釋,“不成啊,如果我們休整喘息兩三年,那麼大明也會休整喘息兩三年。但我們的底子太薄,即便兩三年之後,我們也不能恢復多少。而大明的底蘊太深厚了,不要兩三年,只要給他們一兩年,他們就能徹底的恢復元氣,那時候,我們之間的差距就更小了,我們的狀況將更加艱難。”

領刑部尚書的多爾袞站出來,幫助皇太極道:“皇上說的對,現在我們艱難,但敵人更艱難,我們就算不能和大明再次決戰,也要在三個方向對大明進行騷擾,消耗大明的力量,慢慢的給大明放血。”

今年才20歲的多爾袞,17歲時候隨皇太極出征,征討蒙古察哈爾部。因爲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爲正白旗旗主。他是滿清年輕將領中,最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家。記住,是戰略家,比軍事家高一個級別。爲此,深得皇太極的器重,每有大事,多詢問於他。他對皇太極也是忠心耿耿,出入皇宮如出入自己的家一樣隨便。

皇太極對這個想法很滿意:“多爾袞貝勒說的對,但我們內部的物資該怎麼解決呢?”這纔是皇太極一直擔心的。

多爾袞就淡然一笑:“臣弟這裡倒是有個辦法,不過——”

皇太極當時就明白了,於是對着多爾袞道:“多爾袞留下,其他的人散朝吧。”然後直接回了自己的暖閣了。

大家就愣了一下,這算什麼事嗎,把大家從回籠覺里拉過來,結果就這麼莫名奇妙的就散了,這不是逗你玩嗎。

不過抱怨歸抱怨,就當是皇太極這個皇帝位了顯示他的皇帝威儀,折騰大家吧。

這事沒少幹,動不動就鬧這出,但不管颳風下雪,人家一聲招呼你還就得來,要不然就是奪爵罰款,絕對不含糊。

大家紛紛散去,一個太監走到多爾袞和沒有去,在觀望的范文程面前,笑嘻嘻的傳達皇太極的命令:“十四貝勒還有範大人,皇上請二位東暖閣見架。”

多爾袞對漢臣也非常尊重,所以,對皇上的心腹漢臣范文程更是尊重有加,聽到皇上召喚自己兩人,多爾袞彎腰請范文程先行,范文程誠惶誠恐的謙讓一番,最終兩人並肩進入了皇太極的暖閣。

第046章 跑題會議第089章 根據之爭244章 宗族安置第1005章 中日海戰-暴行第391章 歸民該殺第731章 錢多無用論第324章 互相靠攏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1703章 衆叛親離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1364章 放棄宣州第070章 經撫應對第183章 向袁巡撫討債的手段第024章 全無退路第980章 李晚的苦惱第1203章 殘忍的戰法第127章 新年的野望第1412章 貿易與和平第1690章 虛空的告別第156章 東林第算計第1200章 繼續周旋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978章 武裝到牙齒的艦隊第195章 再回故里第1252章 局勢很嚴重第1078章 齊飛的心思第1275章 窮困潦倒的戶部第624章第297章 略作調整第1440章 堅定的信念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086章 擴編隊伍第172章 進退兩難第1203章 皮島有內奸弟1234章 募集第995章 整軍備戰3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102章 生死由天第590章 趁亂佔便宜第569章 商行起航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860章 隱秘潛蹤第713章 後果很嚴重第1124章 瘋狂了的日本第284章 袁崇煥的拜訪第067章 整軍再戰第475章 逼退一個是一個第451章 大明財政第1179章 再建新城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1041章 準備迎敵第397章 利益交換第096章 大敵壓境第013章 討敵罵陣第967章 讓敵人發抖吧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654章 林丹汗的野心第933章 敵我對比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626章 關隘悲喜第744章 擠兌風潮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1321章 遼西落幕第241章 擴軍第1121章 烈火焚城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1242章 鬥倒袁崇煥第553章 小民的心聲第527章 崔成秀的建議第1005章 中日海戰-暴行第332章 旅順守備第1284章 奸細的作用第112章 孤注一擲的阿敏第493章 表弟來訪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427章 甩袖子走人第971章 許傑的判斷第1367章 齊飛的野望第1094章 相互靠攏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180章 再襲鎮江第524章 袁可立的關懷第858章 艱難的抉擇第102章 生死由天第1388章 引狼入室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1282章 天下商會第1213章 指揮若定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681章 陰了好兄弟第010章 毛帥作用第224章 堵門之戰6第430章 衛所點兵第533章 開海?門都沒有第1042章 知己知彼第128章 透露些消息第834章 義無反顧
第046章 跑題會議第089章 根據之爭244章 宗族安置第1005章 中日海戰-暴行第391章 歸民該殺第731章 錢多無用論第324章 互相靠攏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1703章 衆叛親離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1364章 放棄宣州第070章 經撫應對第183章 向袁巡撫討債的手段第024章 全無退路第980章 李晚的苦惱第1203章 殘忍的戰法第127章 新年的野望第1412章 貿易與和平第1690章 虛空的告別第156章 東林第算計第1200章 繼續周旋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978章 武裝到牙齒的艦隊第195章 再回故里第1252章 局勢很嚴重第1078章 齊飛的心思第1275章 窮困潦倒的戶部第624章第297章 略作調整第1440章 堅定的信念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086章 擴編隊伍第172章 進退兩難第1203章 皮島有內奸弟1234章 募集第995章 整軍備戰3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102章 生死由天第590章 趁亂佔便宜第569章 商行起航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860章 隱秘潛蹤第713章 後果很嚴重第1124章 瘋狂了的日本第284章 袁崇煥的拜訪第067章 整軍再戰第475章 逼退一個是一個第451章 大明財政第1179章 再建新城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1041章 準備迎敵第397章 利益交換第096章 大敵壓境第013章 討敵罵陣第967章 讓敵人發抖吧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654章 林丹汗的野心第933章 敵我對比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626章 關隘悲喜第744章 擠兌風潮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1321章 遼西落幕第241章 擴軍第1121章 烈火焚城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1242章 鬥倒袁崇煥第553章 小民的心聲第527章 崔成秀的建議第1005章 中日海戰-暴行第332章 旅順守備第1284章 奸細的作用第112章 孤注一擲的阿敏第493章 表弟來訪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427章 甩袖子走人第971章 許傑的判斷第1367章 齊飛的野望第1094章 相互靠攏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180章 再襲鎮江第524章 袁可立的關懷第858章 艱難的抉擇第102章 生死由天第1388章 引狼入室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1282章 天下商會第1213章 指揮若定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681章 陰了好兄弟第010章 毛帥作用第224章 堵門之戰6第430章 衛所點兵第533章 開海?門都沒有第1042章 知己知彼第128章 透露些消息第834章 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