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兄弟心思

天啓和朱由檢本來就節省,兩兄弟就在御書房弄了四菜一湯,一壺低度數的酒,邊吃邊談。

“前階段安排的3路出擊,讓我們損失慘重,那按照毛帥的說法,我們沒有失敗,最多隻算是慘勝,這件事情已經800里加急追着你送過去了,你已經看到了吧。”

朱由檢就一邊夾着菜吃,一面點頭:“我很贊同毛帥的論斷,從整個結局來看,我們的確沒有徹底的失敗。而在臣弟看來,毛帥奪得了鞍山,奪取了滿清唯一的一個鐵料生產基地,這不但不是慘勝,而且是一個大勝,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勝利。因爲臣弟在地方多年,知道工業和礦產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所以還請哥哥爲這場大勝而歡欣鼓舞。”

“這個我當然知道,滿清丟失了鞍山,即便有充足的糧草,卻沒了鐵料打造武器,他也就是一個沒了牙齒的老虎,和病貓沒有什麼不同。”

“而我從下面就帶來了一個更好的消息,這次我們在將士上損失慘重,但在毛帥發出了加倍徵兵之後,民間的士氣,不但沒有因爲巨大的犧牲而低落沮喪,感到更加的高昂,大家紛紛請求參軍入伍,這的確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天啓就玩味的一笑,然後道:“事情的確是非常好,但是那些參軍入伍的,畢竟不是出自你我兄弟的手,我這麼說你明白了嗎?”

朱由檢直接放下了筷子,面色陰沉的回答:“這一點兄弟在這麼長的時間內,反反覆覆的就考慮這件事情。”

“你可有什麼想法嗎?”

朱由檢就直接道:“現在我們的京營是20萬,但其實真正能有10萬就不錯了,而即便這10萬,也都是混吃混喝的,根本就沒有戰鬥力,在這一點上,當初臣弟被圍在豐潤的時候,就已經暴露無遺。”

天啓拿着筷子扒拉着菜,聽着點頭。

“而現在,東江鎮所有的兵都出自遼東,薊遼督師的關寧鐵騎,也全部出自遼西。你又接受了毛承勇做草原督師——”

“這一點我不認爲是錯誤,就在前天,毛承勇和劉興賢進京面對的時候,我在集英殿召集了他們,當着滿朝的重要文武重臣,對他進行了考覈。”

朱由檢就放下剛剛說的話頭,認真的詢問整個過程。

“據我和諸位大臣考察,毛承勇的確適合這個位置。當時他沉穩幹練,表現非常得體,而且滿腹詩書經文,更有文臣風範。當時他們對準備治理的草原,提出了5點策略,有和我們不謀而合的,也有出乎我們意料的。”

“什麼樣的5點建議,能讓哥哥你和全體的文武大臣滿意?臣弟倒是想要聽聽。”

天啓就抽出來一個單子,這是那次召對的簡要記錄,指着上面道:“第一,發展農牧,以富牧民之家。第二,增加牧民收入,以安牧民之心。第三,平易內外物價,以平牧民怨恨。這三點是劉興賢說的。”

“劉興賢做爲奴兒干都司指揮使,主要的是民政,這三點提的切中要害,如果按照這個辦法施行下去,不出十年,蒙古就徹底的成爲我們華夏族的一部分,再也不用憂慮他們的反叛了,好人才。”

天啓很贊同這個評斷。然後繼續道:“第四,以歸心牧民家庭子弟爲兵。第五條,向東穩步推進。”

“這一定是毛承勇的計劃。”然後痛心疾首的道:“當初曹文詔輕視了蒙古騎兵,還堅持他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老一套,再加上他突騎冒進,纔有這一場大敗。”

天啓公平的道:“他的蒙古人譁變,他的管理辦法是一方面,我們急忙調走毛承勇也是一個錯。”

朱由檢就將酒杯擋在了自己的面前,調走毛承勇和他的一萬多將士,將復遼軍徹底的從草原抽調幹淨,其中的隱情,兄弟兩個是合計過的,卻不想捅了這麼大的一個婁子,遭到了這麼大的一個失敗。

“而曹文詔冒進,還不是我們催逼所致?”

這一點,不單單是天啓有錯,其實內閣和兵部錯誤更大。當然,毛文龍也逃不了干係。

“現在,我們必須用毛承勇,否則我們的北方就危險了。也正因爲如此。”天啓把話說回來“我準備以幫助草原和關寧恢復這個正當的理由,從信陽調十萬大軍,四萬給關寧,因爲蒙古軍團還有三萬信陽軍,所以,我準備給草原軍團三萬,剩下的三萬,充實到京營裡去。然後你親自坐在京營,對京營進行整頓。淘汰那些所有不合格的,就在全國官員的子弟中遴選優秀的,在小胖子和你的聯手下,打造一支以官員子弟爲基礎,以信陽軍爲核心的十萬京營。”然後慎重的加重了語氣:“記住,十萬精銳,實打實的十萬,實打實的精銳。”

朱由檢站起來,衝着哥哥拱手:“臣弟明白了。”

其實,真要是十萬京營精銳,真就可保京師穩定無憂,而其中的費用也不必相現在所謂的半飢半飽的二十萬開銷大,這次是天啓和英國公仔細商量的。英國公正式交代了擔子給自己的兒子張之及。但在交接之前,英國公決定自己做這個黑臉,直接掃蕩掉京營十三營所有的積弊,將一支真正瘦身但強悍起來的京營交給自己的兒子。

天啓站起來,拍了拍朱由檢的肩膀:“毛帥都知道上陣父子兵呢,我們就來一個打虎親兄弟。”

朱由檢感動的道:“哥哥,臣弟就當你的馬前卒。”

天啓哈哈一笑,“什麼馬前卒不馬前卒的,你我兄弟不分彼此。”對着朱由檢半真半假的道:“對於你掌握軍權,外面的許多大臣都怕咱們來個蕭牆之禍,但他們是真的不知道我們兄弟啊。其實,這個位置我坐你坐有什麼區別呢?還蕭牆之禍,他們多心啦,你只要說一聲,哥哥我和你嫂子正求知不得呢,立馬跑到山清水秀的地方逍遙去啦。”

朱由檢不小啦,現在已經十九,尤其在外面歷練多年,早就成熟了,若是以往聽到這話,真的就當哥哥說笑,說不定還能歡喜的真就坐兩天。但現在聽着,卻是誠惶誠恐了,雖然表面上沒有什麼,和往常一樣。

但不久,就將信陽的所有事物都交給了左光斗,直接將家搬來了京師,就住在原先的老宅子裡,快快樂樂的每日到哥哥家蹭吃蹭喝,而且對自己的侄子溺愛的簡直讓人髮指,而在學業和修養上,卻嚴厲的令人髮指。

有時候老太妃都看不下去了,就對張皇后叨咕,心疼那個孫子,結果張皇后笑着勸慰:“反正早晚他們爺倆搭夥,未來還得兄弟看着,現在就看着,比以後再歸攏好的多。”

最終天啓笑着定論:“不愛死,不打死,隨他。”

於是,進宮的朝臣們常常看到這一幕,前一陣,八賢王扛着太子放風箏,下一幕,八賢王提着棍子追着哭喊的太子滿世界跑。

對於這樣的場景,羣臣們就欣慰的視而不見了。

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024章 全無退路第1224章 四面合圍第737章 銀行開張第256章 廠衛坐班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1050章 新的戰爭模式開啓第561章 閱兵安排第015章 漢軍出動第1428章 樹倒猢猻散第1033章 平壤出事了第026章 大聲邀戰第634章 擡槍發威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202章 陳忠的心思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529章 形勢大好第309章 莽古爾泰的擔心第670章 接受內附第894章 兵變第645章 慘烈戰陣第154章 遲到的家書第193章 一日成城第267章 全民動員淹沒草原第409章 巡撫袁可立第960章 應對小冰河期第254章 羣策羣力第1125章 海盜也是愛國的第744章 擠兌風潮第1120章 火燒平壤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211章 後金羣臣的擔心第856章 完勝第567章 安撫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490章 帝王之心(爆更爆更)第1188章 心結打開第1042章 知己知彼第544章 畫個大餅第372章 近鄉情怯第1420章 打開封鎖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1207章 天啓皇太極一起坑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1191章 耐心教導第315章 正面突擊第134章 過年最大第1051章 到底誰勝了第1232章 引申朝局第144章 來至朝鮮的戰報第838章 遼河岸邊第1310章 鎮江少主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1188章 心結打開第169章 小民的悲哀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392章 無功該殺第259章 分而治之第294章 溫柔中的商機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305章 大軍出征第405章 總結教訓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601章 尋訪戚家軍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1152章 掛在天上的餡餅第984章 衆叛親離第668章 下部落的悲哀第1222章 廷推首輔第674章 袁崇煥的野望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561章 閱兵安排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828章 努爾哈赤的應對第290章 工匠營的寶貝們第832章 混淆視聽第1170章 巡視張家口第1272章 坐困愁城的崇禎第1086章 叛國者與愛國者的界定第415章 雄師強軍第168章 面對鎮江的決斷第902章 敲敲竹槓第1326章 老謀深算第668章 下部落的悲哀第1177章 開發蒙古第915章 馬維忠的多重使命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144章 來至朝鮮的戰報第013章 討敵罵陣第1261章 滅清 清君側第1021章 補給艦隊的到來第443章 行賄信王第398章 接待降將
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024章 全無退路第1224章 四面合圍第737章 銀行開張第256章 廠衛坐班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1050章 新的戰爭模式開啓第561章 閱兵安排第015章 漢軍出動第1428章 樹倒猢猻散第1033章 平壤出事了第026章 大聲邀戰第634章 擡槍發威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202章 陳忠的心思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529章 形勢大好第309章 莽古爾泰的擔心第670章 接受內附第894章 兵變第645章 慘烈戰陣第154章 遲到的家書第193章 一日成城第267章 全民動員淹沒草原第409章 巡撫袁可立第960章 應對小冰河期第254章 羣策羣力第1125章 海盜也是愛國的第744章 擠兌風潮第1120章 火燒平壤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211章 後金羣臣的擔心第856章 完勝第567章 安撫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490章 帝王之心(爆更爆更)第1188章 心結打開第1042章 知己知彼第544章 畫個大餅第372章 近鄉情怯第1420章 打開封鎖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1207章 天啓皇太極一起坑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1191章 耐心教導第315章 正面突擊第134章 過年最大第1051章 到底誰勝了第1232章 引申朝局第144章 來至朝鮮的戰報第838章 遼河岸邊第1310章 鎮江少主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1188章 心結打開第169章 小民的悲哀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392章 無功該殺第259章 分而治之第294章 溫柔中的商機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305章 大軍出征第405章 總結教訓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601章 尋訪戚家軍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1152章 掛在天上的餡餅第984章 衆叛親離第668章 下部落的悲哀第1222章 廷推首輔第674章 袁崇煥的野望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561章 閱兵安排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828章 努爾哈赤的應對第290章 工匠營的寶貝們第832章 混淆視聽第1170章 巡視張家口第1272章 坐困愁城的崇禎第1086章 叛國者與愛國者的界定第415章 雄師強軍第168章 面對鎮江的決斷第902章 敲敲竹槓第1326章 老謀深算第668章 下部落的悲哀第1177章 開發蒙古第915章 馬維忠的多重使命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144章 來至朝鮮的戰報第013章 討敵罵陣第1261章 滅清 清君側第1021章 補給艦隊的到來第443章 行賄信王第398章 接待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