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幹我屁事

對於毛文龍的理念,孫承宗依舊默默無語,朱由檢依舊沉默無聲。

“當然,這個內閣制度設立之初,大明先祖們是爲了圖一時的輕鬆,結果正是這個圖一時輕鬆,卻改變了整個上下四千年政治結局,卻將我們大漢民族的政治理念,向前大大的推進完善了一大步。這纔是列組列宗的功績,這比他們開疆拓土,影響更爲深遠。所以在我的心中,大明朝廷的列祖列宗,他們的豐功偉績,遠遠超過了古聖先賢,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我在結束戰爭之後,我會不遺餘力的將這其中的道理,不惜花費無數金錢,也要向天下人說明。大明,纔是真正漢人之輝煌的時代。”

聽到這樣的說法,朱由檢不由得渾身輕輕的發抖,他發抖的不是身體虛弱,他發抖的是毛文龍,這個已經在他心中定名逆賊的傢伙,竟然如此推崇自己的列祖列宗。

“當大明設立內閣那一天開始,就已經改變了整個中原王朝幾千年的歷史。當時這個機構,不過是皇帝設了一個幫忙的措施,其中的成員沒有超過5品的。”

這不用說當初,即便是現在也是如此,內閣高高在上,成爲所有文人的終極目標,但是他的品級的確是不高,一品的大佬,孜孜以求的想要進入內閣而不得,但是六品的官員,往往卻成爲一代的閣老,究其原因是什麼?左右朝政。

“但是正是因爲文臣們,利用了這一個機構,實現了從唐宋以來,文臣們孜孜以求的文臣和皇帝共治天下,是不是這個道理?”

孫承宗不得不承認這一個結局,原先的文人,都是皇家的走狗,唐太宗就曾經站在高高的雀樓之上,驕傲的向身邊的人說,天下英才進入我甕中,掌握於我的股掌,那是一種什麼出發點?文人,怎麼也逃脫不出帝王走狗的局面。

宋朝的時候是文人們的黃金時代,他們孜孜以求的就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但真正做到了嗎?

沒有,看着那些文臣們可以對着皇帝的面狂噴唾沫,但是皇帝一到聖旨,王安石的變法轉眼灰飛煙滅;皇帝一道聖旨,忠心耿耿的岳飛,風波亭裡一道繩索,皇帝的聖旨,依舊是至高無上的,皇權依舊大於天。南北宋朝,只是獲得了虛假的文人和皇帝共治天下,實際根本沒有實現。

但是,天雷一聲,大明朝廷卻出現了改觀。

“皇帝的聖旨不再是金口玉言,這纔是本質的改變,而改變皇帝金口玉言的第1個關卡,就是內閣,他嚴重的制約了皇權,讓一個大明再也不走原先的老路。”

毛文龍就揹着手,看了一眼站在門口的朱由檢,然後繼續似乎和孫承宗探討現在的政治格局:“從大明以前,一個朝代的興衰,取決一個皇上,聰明英武的開國之君,成就了一代偉業,然後繼任的國君,一代不如一代,將一個興旺發達的帝國,帶入了虛弱。然後出現了一箇中興之主,讓這個帝國迴光返照,又有一個庸庸碌碌的傢伙,讓這和帝國苟延殘喘,然後必定出現一個混蛋,將這老大帝國推向深淵,就再一次出現了改朝換代。”

然後眼睛死死的盯住孫承宗:“但是現在的大明朝,才真正的實現了文人和天子,共治天下,放眼後期的整個大明皇帝,沒有出暴虐的皇上,爲什麼?是因爲文臣們壓制了皇帝的暴虐。

雖然出現了一個又一個不着調的,但整個大明朝廷繼續延續了幾百年,爲什麼?是因爲一個皇帝可以幾十年不上朝,但是正是你我這樣的文臣和武將,在內閣的統領之下,讓整個朝廷繼續運轉,放在別樣的朝廷,可能嗎?”

仰起臉,滿臉的痛苦:“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好吧,我不是聖人,我也不想說聖人的話,我就從忠於這個國君來說,一個朝代的結束,能有幾個皇帝和皇家族人,能夠平安的繼續過日子?新的朝代一定要殺掉所有舊朝代的皇族。”然後就扭頭直勾勾的盯着朱由檢:“我不說我是忠臣,我也不說我是爲了這天下的百姓興亡之苦,我只爲你們兄弟兩個對我忠誠的信任,我真的不想看到你們兄弟兩個死無葬身之地。”

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真的是披肝瀝膽了。

這樣的話說出來,即便是多疑的朱由檢也不得不被深深的感動。

“改朝換代,幹我屁事,大不了我拍拍屁股遠赴海外,天下還能有誰追得上我?老朱家的天下最終會是誰的?最終是這個皇太極的,但那又關我屁事。我不過是一個局外人,因爲你認爲我有最大的野心,我能安安穩穩的坐在那個椅子上嗎?既然我做不到,那就天下紛爭關我屁事。”

這連續不斷的幹我屁事責問下來,連孫承宗都無話可說了。朱由檢無話可說了。

拍拍良心,毛文龍從二百多人起家,爲了整個大明,死了無數親友朋友和義子,而落腳在朝鮮的地方,沒有佔據大名的一明土地,後來一直和滿清對着幹,沒有花國家的一分一文。不但如此,臺灣也好,扶桑也好,朝鮮也好,南北美洲也好,草原也好,他爲大明消除了多少的隱患?開拓了多少的疆土,想一想他的功績,沒有侵佔大明的一寸土地,爲大明真正的復興,做到了鞠躬盡瘁。

“我這樣的付出,竟然依舊被內外詬病,依舊會上下疑心,我不得不戰戰兢兢,我不得不將我的家人孩子放在京城裡作爲人質,孫師傅,你拍拍良心說,我是一個反叛的人嗎?你們對得起我嗎??怎麼不讓我寒心?”

孫承宗看了一眼朱由檢:“毛帥之忠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對你的戒備防備,無言以對,”然後直接小步跑了。

當毛文龍看向朱由檢的時候,朱由檢用袖子掩住了臉,轉身回到了帳篷裡。

毛文龍就突然間歇斯底里的大吼:“請不要再牽扯我,讓我實現我的夙願,滅了滿清,保護這漢人的江山,不被異族腥羶沾染,然後,只要讓我滅了皇太極,這片江山就再也不干我屁事。”

幹我屁事,這一聲聲振聾發聵的良心之說,就在這個廣場上不斷的迴盪,毛文龍帶着幾個兒子,大步揚長而去。

第1275章 大戰略第1020章 繳獲中的信息第908章 聖旨到第736章 改革稅制第1372章 目標林丹汗第1118章 主動分權第1002章 中日海戰 開始第216章 土地的誘惑第279章 努力推銷第747章 四處求援第198章 屠殺男丁第1315章,四戰鎮江第686章 收買太監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783章 震懾與道理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1690章 虛空的告別第980章 李晚的苦惱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569章 商行起航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286章 海港開埠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1067章 穩住鐵山第266章 尋找把柄第1699章 戰爭 沒有結束第834章 義無反顧第860章 隱秘潛蹤第1386章 輝煌落幕第180章 再襲鎮江第255章 監軍駕到第1046章 緊急佈置第809章 要命的金蒙關係第1175章 躺着論道第1259章 再次政變第598章 要滅人一族第1433章 銀子多了是禍害(關於金融的一點淺見)第1310章 鎮江少主第723章 爲銀子瘋狂第734章 捐與稅的區別第1127章 移交平壤第1253章 壞消息不斷第172章 進退兩難第897章 再次整編第169章 漢城爭奪戰第1157章 局面嚴峻第203章 野心初現第859章 甘心赴死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第679章 分贓的三六九等第562章 去與留第746章 民心第1251章 滅清還是伐明第1004章 中日海戰-交鋒第293章 利益交換第852章 暗夜突圍第1236章 皇太極投降第1232章 引申朝局第359章 宿命之始第1212章 歷史的拐點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1269章 全民皆兵弟1234章 募集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1149章 日本國滅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687章 長袖善舞張繼先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1060章 朝鮮太上皇第177章 絕望的百姓第1299章 時機不到第998章 海面之上炮聲隆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429章 糜爛如此第691章 請求會盟第1280章 範文傑的心思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12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423章 瀟灑上京第539章 合作的道理第1363章 兵進漢城第073章 皇權內閣第1225章 輕鬆的朝堂第706章 刺殺第609章 忽悠 相互忽悠第743章 謠言四起第746章 民心第431章 整軍出征第1290章 逃離虎口第373章 默契配合第184章 死守缺口第1402章 毛家藏寶圖第1296章 窮途末路的感慨第1270章 能臣的感悟第1396章 雜種的朝鮮第1038章 視死如歸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817章 好感頓生第1154章 分贓南北美
第1275章 大戰略第1020章 繳獲中的信息第908章 聖旨到第736章 改革稅制第1372章 目標林丹汗第1118章 主動分權第1002章 中日海戰 開始第216章 土地的誘惑第279章 努力推銷第747章 四處求援第198章 屠殺男丁第1315章,四戰鎮江第686章 收買太監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783章 震懾與道理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1690章 虛空的告別第980章 李晚的苦惱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569章 商行起航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286章 海港開埠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1067章 穩住鐵山第266章 尋找把柄第1699章 戰爭 沒有結束第834章 義無反顧第860章 隱秘潛蹤第1386章 輝煌落幕第180章 再襲鎮江第255章 監軍駕到第1046章 緊急佈置第809章 要命的金蒙關係第1175章 躺着論道第1259章 再次政變第598章 要滅人一族第1433章 銀子多了是禍害(關於金融的一點淺見)第1310章 鎮江少主第723章 爲銀子瘋狂第734章 捐與稅的區別第1127章 移交平壤第1253章 壞消息不斷第172章 進退兩難第897章 再次整編第169章 漢城爭奪戰第1157章 局面嚴峻第203章 野心初現第859章 甘心赴死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第679章 分贓的三六九等第562章 去與留第746章 民心第1251章 滅清還是伐明第1004章 中日海戰-交鋒第293章 利益交換第852章 暗夜突圍第1236章 皇太極投降第1232章 引申朝局第359章 宿命之始第1212章 歷史的拐點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1269章 全民皆兵弟1234章 募集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1149章 日本國滅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687章 長袖善舞張繼先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1060章 朝鮮太上皇第177章 絕望的百姓第1299章 時機不到第998章 海面之上炮聲隆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429章 糜爛如此第691章 請求會盟第1280章 範文傑的心思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12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423章 瀟灑上京第539章 合作的道理第1363章 兵進漢城第073章 皇權內閣第1225章 輕鬆的朝堂第706章 刺殺第609章 忽悠 相互忽悠第743章 謠言四起第746章 民心第431章 整軍出征第1290章 逃離虎口第373章 默契配合第184章 死守缺口第1402章 毛家藏寶圖第1296章 窮途末路的感慨第1270章 能臣的感悟第1396章 雜種的朝鮮第1038章 視死如歸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817章 好感頓生第1154章 分贓南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