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改革稅制

大明前後十幾個皇帝對稅收幾次施行,最終都被堅決的反對而中斷,究其原因就是上面商賈的代言人勢力強大,下面所有的官吏反對。

上面的當然大家都知道了,也就不說了,下面的小小官吏們爲什麼激烈反抗,究其原因,還是大明的俸祿太低造成的,低到了已經不能讓一個堂堂的七品知縣老爺體面的生活。

十年寒窗苦讀,爲的是什麼?當然是忠君愛國,施展抱負,造福一方百姓,但是這裡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光宗耀祖,讓自己得到一番榮華富貴。

結果榮華富貴沒有得到,卻要陷入被餓死的窘境,這怎麼能成?

既然俸祿不能養活自己一家老小,那就只能走兩個路子,一個路子就是貪污。結果老朱就殺貪官那絕對不手軟,單單朱元璋一個朝代,前前後後就殺了兩三萬貪官,你可要知道,在朱元璋剛剛建立大明朝的時候,整個文官不過幾千,還沒有達到1萬,按照這個數量殺下來,整整在他的執政期間,就換了三茬。這樣一來,讓大明的官員出現了巨大的斷層,不得不一批又一批提前畢業國子監的監生,讓他們不經過考試,直接進入國家的管理官員階層,其中有一個監生,直接就當了一省布政使,可見當時的官員稀缺到什麼程度。

既然上面嚴厲的打壓貪污,但是生活還要繼續,車馬轎伕丫鬟僕人都是做官必不可少,上下打點更是題中必有之意。如此大的開銷如何來?那就只能盤剝百姓了。但是朱元璋規定地租永遠不能加,那就只能加捐,結果國家地租收入沒有增加,捐卻層出不窮,讓百姓苦不堪言。

百姓的油水少,那就官商勾結經商做生意。但拿得出本錢能做生意的還是上面那些大佬和有世家大族背景的,那些小官吏怎麼辦,於是,他們就將目光盯上了商人。

雖然當初朱元璋也規定商人稅收不得超過三十一,但沿途設卡,收取買路錢還是可以的。因此大明實際似乎沒有對商人收稅,但沿途關卡卡要更加多如牛毛,且不說商人對這些沿途的盤剝如何痛苦,爲各地官吏養家餬口的一筆收入,也才能穩定住,現在大明管理機構的健全。

如果按照毛文龍的說法,統一由國家向商人徵收稅收,就等於斷了那些底層官吏們的生活來源,必將引起劇烈的上下一體對抗,如此以來,別說一個閹黨控制不住局面,即便是皇帝的位置,都可能出現岌岌可危的狀況,畢竟商人們的代言人站滿朝堂,一個昏君的名字,就能給你來個廢立。

所以魏忠賢雖然面對着滾滾流淌的白銀洪流,卻只能望河興嘆,他連腳都不敢往裡伸一下。

毛文龍在獲知了魏忠賢的忌憚之後,雲淡風輕的說道:“什麼事情都要抓住關鍵,既然你老魏已經看到了這件事情深層次裡的東西,這就好辦了,正所謂只要發現問題,就一定能有解決問題的辦法,解決困難的辦法總比困難多,否則這個社會就將被困難所阻礙,根本就不能發展。”

聽到毛文龍這樣的話,本來已經沮喪起來的魏忠賢猛的眼前一亮,一把拉住毛文龍的手:“聽你這麼說,你是有解決的辦法了?趕緊說一說。”

毛文龍就自信滿滿的說道:“解決這件事情,還不是一個利益拉攏,分化瓦解嗎?只要我們給下面足夠的利益,底下的那些官吏們不但不會成爲我們的阻礙,反倒會成爲我們最大的助力,同時瓦解東林黨你我兩家最大敵人的根基,而還可以給商人們減輕負擔,在增加國庫用度的時候,還會讓商人們感恩戴德,這是一件一舉多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爲呢?”

天下還有這樣的好事?這簡直讓魏忠賢感覺到不可思議,但他堅信毛文龍的說法,因爲這個小子的確是太精明瞭,既然他這麼說,一定有着幾全齊美的好主意,於是激動的拉住了毛文龍的手:“老毛你快說,只要你說出的辦法可行,我立刻就請皇上頒發全國工商徵收稅的聖旨,到時候國庫充盈了,我一定會記着你的好。”

毛文龍就樂了,還不等自己怎麼樣將他踹進坑裡去了,這傢伙已經就直接搶了自己的功勞,直接自己跳進去,還生怕自己搶了他的好處,直接站在主導者的位子上給自己許諾好處,不錯不錯,這纔是坑人最大的意境啊。

“地方官吏之所以會出現你說的那種反對,是因爲我們要是十一收稅,如果官吏再加收捐課,那勢必讓商賈不能承受,從而引起商人劇烈的反對,而其實下面的官吏也不好做,所收捐課不是名正言順,得不得朝廷認可,只能是求着商人爲了買個平安,繳納點錢息事寧人。一旦鬧氣來,大家誰也得不到好。而大部分的商賈背後都有巨大的勢力的,他們根本收不上來,也不敢收,一旦弄不好,得罪了世家大族,說不定就是一個賦閒的閣佬,一個致仕的部堂,到時候錢沒弄到,反到丟了官。既然這樣,那我們就給他一個名正言順來錢的辦法,讓他們不再戰戰兢兢弄灰色收入,豈不讓他們歡欣鼓舞?”

“老毛說的是,底下的人也實在不容易,要是能讓他們名正言順的獲得點收入,那他們絕對會支持我們,但怎麼樣能做到這點呢?”

“要想達到上面的目的,其實辦法非常簡單,那就是我們實行分稅制,將我們收上來的工商業稅,分作兩部分,6成上繳國庫,4成留給地方。如此一來,地方上的官吏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獲得額外的收入,而商人們呢,我們規定十一稅,但一旦納稅,在第一次交易中,無論走到哪裡,都不再交稅,不再向沿途關卡交任何捐課,那麼,其實商人是樂於這麼做的,這等於比他們平時交的捐課要少,真的是皆大歡喜了。”

“但是,一旦各地依舊胡亂收稅該怎麼辦呢?老毛,人性貪婪,誰還怕錢咬手啊。”魏忠賢就不無擔心的提出了關鍵問題。

毛文龍就淡然一笑:“你的錦衣衛東廠的手下都是吃乾飯的嗎?”然後面色猙獰惡狠狠的道:“我給你了,你可以接着,我不給你,你不能搶我的,誰要是壞了規矩,抽出秀春刀,剁了他們的手。”

魏忠賢就雙手一拍:“利益均沾,嚴防死守,老毛真的好算計啊,如此成爲規矩,交稅也就成了天經地義,商人也就不再反對,而地方名正言順的截留四成,也就擺脫了尷尬和可能的罪名,更是心安理得,而地方官吏爲了這筆固定的收入,不但不會反對我們,還會支持我們,當然,上面這些混蛋一定會堅決反對我們的,但這豈不更好,如此,東林在地方上的勢力就和他們決裂,就會成爲我們的勢力,挖了東林牆角根基,強大了我們,此消彼長間,大事可成啊。”

越說越得意,心急的魏忠賢站起來一口乾掉眼前的酒杯:“老毛,咱家得立刻進宮面聖,將這個利國利民的好辦法稟報了,立刻實施,我不陪你了。”然後就直接揚長而去。

看着扛着收取工商稅的大旗呼嘯而去的魏忠賢,毛文龍就想:“大明,會因爲我的稅收改革而中興嗎?我期待中。”

第347章 繳獲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1193章 楊嗣昌的決斷第1250章 決死反攻第648章 對袁崇煥的反應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1365章 陰狠的齊飛第1186章 夜踹敵營第1197章 回到原點第100章 發起攻擊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558章 讓位之心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838章 遼河岸邊第192章 大殺器出現第1384章 戰爭 政治第841章 推倒從來第1077章 齊飛的做派第021章 混亂廝殺第712章 牽扯出漕幫第1038章 視死如歸第549章 位置之爭第1191章 軟禁了皇帝第1199章 袁崇煥的野望第1338章 初勝第1213章 垂簾聽政第926章 先敲一筆第809章 要命的金蒙關係第562章 去與留第1693章 軍隊的靈魂第1186章 夜踹敵營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1145章 滅日行動開始第597章 天啓來書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1432章 窮兵黷武的底氣第1351章 城牆爭奪第1436章 擴軍備戰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825章 進退兩難第145章 情況逆轉第1294章 全殲敵軍第726章 不作不死第1118章 主動分權第449章 太監監軍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1031章 混亂的戰局第1378章 張盤的邏輯手段第156章 東林第算計第1039章 拼了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562章 去與留第1152章 岌岌可危第267章 自取其辱第780章 漕幫第1413章 經濟與戰爭課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1016章 視察流亡政府弟1234章 募集第299章 戰端再起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273章 藉口殺人第1395章 滿清建國第1272章 幫助洪承疇第291章 失敗再來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第950章 造反不造反?第659章 挾功以自重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449章 太監監軍第539章 合作的道理第528章 皇帝的評論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393章 突然的恩典第871章 絕不過河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634章 擡槍發威第1263章 樹倒猢猻散第1260章 崇禎元年第209章 根基形勝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1181章 意見分歧第695章 百戰而歸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1279章 天津血案第1208章 天啓出更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154章 遲到的家書第1691章 進攻北京城第679章 分贓的三六九等第555章 出大事了第958章 嚇到人啦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044章 敵情有變
第347章 繳獲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1193章 楊嗣昌的決斷第1250章 決死反攻第648章 對袁崇煥的反應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1365章 陰狠的齊飛第1186章 夜踹敵營第1197章 回到原點第100章 發起攻擊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558章 讓位之心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838章 遼河岸邊第192章 大殺器出現第1384章 戰爭 政治第841章 推倒從來第1077章 齊飛的做派第021章 混亂廝殺第712章 牽扯出漕幫第1038章 視死如歸第549章 位置之爭第1191章 軟禁了皇帝第1199章 袁崇煥的野望第1338章 初勝第1213章 垂簾聽政第926章 先敲一筆第809章 要命的金蒙關係第562章 去與留第1693章 軍隊的靈魂第1186章 夜踹敵營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1145章 滅日行動開始第597章 天啓來書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1432章 窮兵黷武的底氣第1351章 城牆爭奪第1436章 擴軍備戰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825章 進退兩難第145章 情況逆轉第1294章 全殲敵軍第726章 不作不死第1118章 主動分權第449章 太監監軍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1031章 混亂的戰局第1378章 張盤的邏輯手段第156章 東林第算計第1039章 拼了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562章 去與留第1152章 岌岌可危第267章 自取其辱第780章 漕幫第1413章 經濟與戰爭課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1016章 視察流亡政府弟1234章 募集第299章 戰端再起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273章 藉口殺人第1395章 滿清建國第1272章 幫助洪承疇第291章 失敗再來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第950章 造反不造反?第659章 挾功以自重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449章 太監監軍第539章 合作的道理第528章 皇帝的評論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393章 突然的恩典第871章 絕不過河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634章 擡槍發威第1263章 樹倒猢猻散第1260章 崇禎元年第209章 根基形勝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1181章 意見分歧第695章 百戰而歸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1279章 天津血案第1208章 天啓出更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154章 遲到的家書第1691章 進攻北京城第679章 分贓的三六九等第555章 出大事了第958章 嚇到人啦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044章 敵情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