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如願以償

卻有一個年輕人,給他送來了春天般的溫暖,不到30歲的大名府知府盧象升,竟然在當地招募了1萬多民團,千里迢迢到京城來勤王。面對兇悍的滿洲八旗和燒殺劫掠的慘相,這羣從未見過刀兵的民兵,以及那位相貌俊秀的知府,非但毫無懼色,反而羣情激昂,多次積極請戰,要不是其他勤王之人認爲他太搶風頭耽擱大家做烏龜,早就嗷嗷叫着要去玩命了。至於盧知府本人,更屢次建言戰事,對戰局的分析和戰略的制定,各個都絲絲入扣,事後對照十分靠譜,可見其軍事能力多麼的卓著。

更是在戰爭的最後,在呂漢強最危險的時候,還是這個盧象升,帶着他的一萬農民軍,呼喊着衝入了呂漢強的集團,等於是救了自己的老同學,成就了這輝煌的一戰。

於是崇禎也記住了這個靠譜的人,記住了他的聰明,睿智,帶兵有方,更重要的是他的熱血與忠誠:盧象升。

尤其崇禎皇帝認爲,這個盧象升根本就不是女呂漢強的孤臣黨集團一員,而兵部也該加強,真正管起這大明軍事,因此調他做兵部尚書正和了自己的意思,那就是開始稀釋孤臣黨在朝中的力量。

崇禎雖然是自學成才的學霸,但後來當了皇帝之後,崇禎在文華殿開設了經宴,邀請了鴻儒大學,每日在朝堂上朝之後,都勤勉的惡補原先自己的不足,尤其在嫂子的悄悄督促下,現在他也開始習慣於玩弄作爲一個皇帝該做的那個掌控平衡的帝王之術。

當初他想在朝堂上玩兒平衡術,但可惜,剛開始當上皇帝的時候,朝堂上是閹黨一言堂,而後自己沉穩的打倒了閹黨,結果卻出現了東林黨人的一言堂,因此上,他既便是有滿腹的學問想玩兒平衡術,可惜都沒有機會,這次好了,呂漢強的橫空出世,給自己鼓搗出來一個孤臣黨,朝堂上一言堂的局面被打破,不過原先所謂的打破,還只能是一個小小的破冰,但在自己刻意的扶持下,在呂漢強不斷的奮爭努力下,這個孤臣黨已經茁壯成長,成爲了朝堂上新生的一股實力強悍的派別。

當時崇禎皇帝還對這樣的狀況表示欣慰無比,但後來呂漢強徹底的打倒了溫體仁,卻讓崇禎皇帝感覺到了不妙,如此以往,如果呂漢強再打倒了以周廷儒代表的楚黨,那這個朝廷就又要一人獨大了。

這個狀況是崇禎皇帝絕對不能容忍,也絕對不想看到的,因此上,在這次溫體仁倒臺的時候,空缺了兩個尚書職務,也就是禮部尚書和兵部尚書。當時崇禎皇帝很擔心呂漢強窺視這兩個重要的職位,因爲按照當時的朝政格局,只要當了尚書就當然地進入內閣,那算上一個原先的工部尚書,呂漢強就可能掌握了三個上位置,六部九卿,他呂漢強佔了三個,再由底下那幫人再搖旗吶喊,到時候一個對皇權沒有敬畏的本性,自己就再次難以駕馭他了,因此崇禎皇帝都開始考慮,自己應該怎麼對待呂漢強,是再一次將他革職下野,還是將他遠遠地打發到蠻荒之地?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說什麼也不能讓他在朝廷上呼風喚雨。

但那時候自己還能將他趕出朝堂嗎?

答案是不能了,沒有牽絆的呂漢強還能讓自己任意拿捏嗎?

答案還是否定的。

現在崇禎已經非常後悔自己當初放呂漢強的一家老小出京,現在想起來,哪怕是榮養他們,也不該將自己的倆王四個二的好牌放棄,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上次不過是通過姚同新想向呂漢強試探一下,準備接老太太進京與老太妃們敘敘家常,結果呂漢強反應的激烈程度絕對達到了偏執的地步,不但在山西修建了烏龜殼修建了碼頭暗道,還在南方泉州也修建了這麼一個,據說這傢伙還要在呂宋,泰西還有什麼美洲也要修建,最狠的是,據小道消息說,呂漢強如果認爲在這地上不安全,都準備在月亮土星上修建了。

然後呂漢強還大言不慚的不讓自己過份解讀,這能不過份解讀嗎?爲了自己一句話,爲了他的一家安全,人家地球都不想呆了,這還是大家公認的皇上叫臣死臣就得死的皇權至上嗎?

現在說什麼都沒有用了,只能看着呂漢強的一家老小躲在山西的烏龜殼裡逍遙,自己卻眼巴巴的束手無策。

不但束手無策,還一定要刻意的籠絡住呂漢強,要不這小子真的跑出大明,絕對對自己是個巨大的威脅。

這就是崇禎對呂漢強的糾結,需要他爲國效力,也只有他能改變現在的大明,但還要防備他一家獨大威脅皇權。

但自己的確沒想到,在呂漢強推倒溫體仁之後,竟然讓出了禮部尚書這個空缺,給了一箇中間派,而又在讓出了兵部尚書,給了在崇禎皇帝認爲依舊是中間派的盧象升,這讓崇禎皇帝對呂漢強的感覺大大的提升,因此上,第無數次地肯定再否定了呂漢強的忠君之後,肯定了呂漢強的忠君愛國。

當然,如果下次再出現這樣的狀況,崇禎會依舊懷疑呂漢強的忠君,沒有辦法,就是這樣了。

於是崇禎毫不猶豫的知會內閣,調盧象升進京就並兵部尚書的職務。

內閣的周廷儒開始的時候還是不同意,周廷儒也不是傻子,他看出了呂漢強的這種後續手段,但最後呂漢強拋出了禮部尚書的這個位置和他換,他想來想去,如果自己再阻止呂漢強,那溫體仁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說不定把這隻老虎逼急了再次變成瘋狗,對自己一頓亂咬,那自己絕對沒有好下場,於是周廷儒也就做了退步,大家皆大歡喜。

對於呂漢強提出來的讓王侍郎接替山西巡撫的提議,這件事情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波折,原因不過就是孤臣黨勢力正盛,東林黨岌岌可危,在呂漢強讓出了兩個重要位置之後,崇禎的心裡也有些愧疚,周廷儒的心裡也多少有點不安,那麼正好,山西巡撫這個燙手山芋就順水推舟的給了這個王侍郎,讓王侍郎一躍成爲天下三大巡撫之一,手握重權開府一方。

同時皇帝和首輔大臣心中都有一個盤算,那就是不久的將來。呂漢強將被趕到遼東去,再讓這個孤臣黨的第二把手王侍郎滾到山西去,那麼這個朝堂上的孤臣黨就將是羣龍無首,這時候不管是玩兒平衡,還是玩打壓,將是順風順水。

看到周廷儒如此上路,呂漢強也就不想再爭鬥了,雖然他也知道,周廷儒也是一個大奸臣,也是禍害了大明的第一罪人,但這時候如果再爭鬥下去,那就不是挽救大明朝了,而會讓大明朝在這爭鬥裡徹底的大傷元氣,說不定自己這幾腳剎車弄的功夫就全部白費了,然後看着周廷儒在調任盧象升入京,在升任王侍郎做山西巡撫的聖旨上,心不甘情不願的蓋上首輔大印附屬之後,心中道:“你且逍遙幾日,等我閒暇時候在鬥鬥你,那時候,陰天下雨打孩子,反正閒着也是閒着不是?”

第301章 收攏軍心第666章 建設要塞第709章 大好形勢第748章 替小胖子提親第780章 股市動盪第590章 義利銀行第352章 騎兵初成第206章 大明蹴鞠隊第903章 利益均沾第131章第918章 民心所向第335章 駕到雁門第129章 三顧茅廬 算了吧第489章 進戰良鄉第700章 下一步第322章 指良爲盜第565章 落魄的林丹汗第945章 期盼鬧營第645章 規劃三城第566章 火炬與冰水第094章 漢奸的養成2第528章 聞風而動第312章 毛文龍被殺的應對第122章 母訓第036章 故舊第925章 人民戰爭3第039章 未雨綢繆第168章 開張大吉第739章 屠村第458章 混亂的局勢第246章 說漏嘴了第875章 戰略眼光第496章 化解危機第959章 又一場完勝第771章 丟了一個敵人第959章 王承恩之死,(第728章 對建奴新的攻勢)第1408章 時間第537章 決戰3第710章 沒完沒了的麻煩第957章 剷除呂漢強的謀劃第585章 再見崇禎第1016章 決死攻擊第934章 無差別毀滅第494章 多方掣肘第747章 生死兩難第551章 逍遙第379章 驅民攻城第760章 破釜沉舟第987章 皇太極的援軍第836章 順勢改革第043章 訪客第124章 踏春第933章 敵情不明第434章 死戰開始第002章 絕不頹廢第593章 銀行開張第463章 國公之死第789章 孫承宗的做爲第012章 打秋風的來了第430章組團的強盜第1038章 崇禎的心思第619章 崇禎的想法第293章 全城大索第970章 震動第324章 一怒殺人第195章 真相大白第326章 推官的決斷第685章 人口裹挾令第922章 面聖(爆更繼續)第298章 以工代賑第232章 戰力堪憂第554章 別離再聚第1011章 處置印度第471章 諉過爲功第635章 復遼大借款第362章 督師威力第707章 呂漢強的魔咒第622章 溫體仁失寵第138章 火炬 冷水第746章 再衝第549章 戰後獎懲第123章 還願第032章 淡淡的哀傷第657章 近鄉情怯第578章 坐論局勢第893章 火槍,放第457章 安插釘子第908章 小民之心(爆更結束,明日繼續)第962章 揪心的舉國歡慶第456章 火燒草原第686章 宜州之戰第989章 上城守衛第105章 都是聰明人啊第198章 暗流涌動第522章 樂觀的崇禎第628章 幫着二哥做點事第946章 功虧一簣第867章 兩難第649章 大格局
第301章 收攏軍心第666章 建設要塞第709章 大好形勢第748章 替小胖子提親第780章 股市動盪第590章 義利銀行第352章 騎兵初成第206章 大明蹴鞠隊第903章 利益均沾第131章第918章 民心所向第335章 駕到雁門第129章 三顧茅廬 算了吧第489章 進戰良鄉第700章 下一步第322章 指良爲盜第565章 落魄的林丹汗第945章 期盼鬧營第645章 規劃三城第566章 火炬與冰水第094章 漢奸的養成2第528章 聞風而動第312章 毛文龍被殺的應對第122章 母訓第036章 故舊第925章 人民戰爭3第039章 未雨綢繆第168章 開張大吉第739章 屠村第458章 混亂的局勢第246章 說漏嘴了第875章 戰略眼光第496章 化解危機第959章 又一場完勝第771章 丟了一個敵人第959章 王承恩之死,(第728章 對建奴新的攻勢)第1408章 時間第537章 決戰3第710章 沒完沒了的麻煩第957章 剷除呂漢強的謀劃第585章 再見崇禎第1016章 決死攻擊第934章 無差別毀滅第494章 多方掣肘第747章 生死兩難第551章 逍遙第379章 驅民攻城第760章 破釜沉舟第987章 皇太極的援軍第836章 順勢改革第043章 訪客第124章 踏春第933章 敵情不明第434章 死戰開始第002章 絕不頹廢第593章 銀行開張第463章 國公之死第789章 孫承宗的做爲第012章 打秋風的來了第430章組團的強盜第1038章 崇禎的心思第619章 崇禎的想法第293章 全城大索第970章 震動第324章 一怒殺人第195章 真相大白第326章 推官的決斷第685章 人口裹挾令第922章 面聖(爆更繼續)第298章 以工代賑第232章 戰力堪憂第554章 別離再聚第1011章 處置印度第471章 諉過爲功第635章 復遼大借款第362章 督師威力第707章 呂漢強的魔咒第622章 溫體仁失寵第138章 火炬 冷水第746章 再衝第549章 戰後獎懲第123章 還願第032章 淡淡的哀傷第657章 近鄉情怯第578章 坐論局勢第893章 火槍,放第457章 安插釘子第908章 小民之心(爆更結束,明日繼續)第962章 揪心的舉國歡慶第456章 火燒草原第686章 宜州之戰第989章 上城守衛第105章 都是聰明人啊第198章 暗流涌動第522章 樂觀的崇禎第628章 幫着二哥做點事第946章 功虧一簣第867章 兩難第649章 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