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聖旨到

??

(真誠的感謝書友支持,求點收藏推薦票可以嗎?呵呵)

雖然呂漢強的心情坐了一陣過山車,但是畢竟這樣的境遇在這個時代,還是可遇不可求的,再看看滿院子裡的兄弟親朋都在爲自己高興,也就變得無可無不可了,再說,這個差事,看來也是這位正笑的無比謙和卻暗帶得意的趙推官一力舉薦所得,還是不要拂了大家的興致,應該先接下來再說。

只是接了這個差事,那就要實心做事,不能在如現在這般,可是,那自己茶樓的說書大業該如何辦理?還有那剛剛起步的報紙不盯着怎麼能行?這些不但是現在滿院子親朋生活所繫,更是自己要過上那頹廢奢靡的封建生活的基礎啊,這可怎麼辦?

爲了一個小吏而放棄自己即將到來的糜爛的頹廢生活,這種交換似乎很不划算,自己還真的不忍。

糾結,真的糾結啊。

正在呂漢強糾結的時候,院門外一個尖細的聲音如針尖般破空響起,

“聖旨到——天啓三年秀才呂漢強接旨啊——”

就這一嗓子,讓原本熱熱鬧鬧,亂哄哄的小院一下子變得落針可聞。

“聖旨?這是什麼東西?”呂漢強蒙了。

“聖旨到?”娘傻了。

“聖旨到?”原本一臉矜持微笑的趙推官呆住了,“不是走錯了人家了吧。”

“天啊,聖旨到了我們兄弟的家裡啦,這可是天大的事情啊。”城門禁軍老王一愣間,一個翻身撲通跪倒,他身邊的那幫兄弟一見帶頭大哥跪倒,也忙不迭的跟着跪下,於是,這院子裡可就一陣雞飛狗跳,有跪下的,有愕然站着的,有驚慌失措不知所以的,還有就是呂漢強這樣,呆若傻鳥的。

那閃現在門口的太監對着滿院子的狀況只是皺了皺眉,這樣的事情見的多了,沒嚇死幾個就算是很平常的了。

於是,再次大聲喊道:“哪位是呂漢強呂先生?聖旨到,還不跪下接旨?”

這下子算是徹底的叫醒了滿院子的人,老孃跌跌撞撞的趕緊拉着婦人孩子往屋子裡跑,這是要規避。

張大掌櫃揮舞起雙手跳腳嘶吼:“香案,香案啊。”於是,本來幾個已經跪下的軍漢立刻跳起來,衝進屋子,霹靂啪啦一陣,就擡出來一個八仙桌子,還將呂漢強供奉財神爺的香爐抱了出來,手忙腳亂的擺在了院子當中。

趙推官滿腹狐疑,但還是趕緊上前幾步,對着那中官太監恭恭敬敬深施一禮,陪起萬般小心,這時候的太監可不像張居正時代,是個文人士子就以打罵太監成就清名的時候,這時候,太監可是有九千九百歲撐腰,平時一個能在宮外行走的小小太監,都讓百官遇見下轎,武官下馬,這可絕對惹不起。

“勞煩這位公公,皇上聖旨可是降給天啓三年秀才呂漢強嗎?”這事情得問個準確,別鬧出什麼笑話。真要是接錯了聖旨,這太監一個惱羞成怒,砍了呂漢強的腦袋事小,自己好死不死的趕上這事情,說不得也得吃些掛撈,那可就大大的倒黴了。

那公公一邊等着院子裡的人手忙腳亂的張羅,一邊一翻白眼的瞧瞧這個穿着六品朝服的屁大點小官,鼻子裡哼了聲:“這裡是不是琉璃廠南街?”

“是。”

“這裡的主人是不是叫呂漢強?”

“是。”

“這不就結啦?既然是呂漢強呂秀才家,那呂秀才還不出來接旨?難道以爲咱家很閒嗎?”看看忙的一團亂的衆人,那太監不耐煩的一甩手裡的拂塵,尖聲道:“得啦得啦,這只是皇上的恩旨,敬畏也就是了,也不用那些虛禮啦,呂漢強在哪?出來跪接吧。”

恩旨也就是中旨。這和真正的聖旨還是有區別的。

在清朝以前,大明的聖旨都分聖旨和中旨。聖旨是皇上發出,但必須要由首輔或六科附理才做數,要不就是廢紙一張,這主要還是體現在文官集團分搶皇帝的權柄上,明朝還是依靠文官在治理天下的。如果明朝拋開了文官,那麼首先造反的就是文官,中旨意味着繞過文官集團,所以一直爲文官詬病並牴觸,這時候有了點君主立憲也不是不可以。

在明一朝,有大臣抵制中旨而不接,成爲取得士林聲望最好的捷徑,那是要慶賀三天的,同時,通過中旨升遷的官員,也不容易被文官集團接納。

但是,但凡都有個但是跟着,被降中旨的傢伙其實也是一種榮耀,說明皇上看得起你,有私情在的。

趙推官不知道久居深宮,不問事事的皇上,怎麼突然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呂漢強秀才發了中旨,這就奇怪了。但是,這中旨沒被首輔給事中等留難,看來,這聖旨裡也不是什麼大事,或許是皇上看了呂漢強的報紙,一時心血來潮,想要見一見這個說書匠也不一定。

那太監不耐煩的一說不必麻煩,大家就趕緊聽話的紛紛來到那太監面前,按照身份跪倒聽宣。雖然,大家不過是趕上這件事情,聖旨裡的內容絕對沒有他們的份,但按照規矩,聖旨到來,等於是皇上老子親臨,哪個膽敢怠慢?

趙推官見多了接待聖旨,於是,就規規矩矩的面北跪下,他的那些跟隨過來的屬員,也規規矩矩的跪在了他的身後,禁軍老趙那幫兄弟畢竟還有個身份在,於是,就滿臉興奮與榮耀的跪在那些屬員身後,再後面便是茶樓裡的那些夥計幫閒,一個個戰戰兢兢地的,跪在那裡,大氣也不敢出,卻拿眼睛悄悄的瞄着前面的那些胥吏的動作,有樣學樣,生怕一點差錯被官府拿了,以大不敬的罪過砍了腦袋。

呂漢強搶步上前,規規矩矩的站到那太監身前,看看身後跪倒一片的親朋,只有心中啊q着,雙腿僵硬的跪下。

雖然自己有秀才功名,見官不跪,那也看是什麼官,但是,聖旨啊,那是代表皇帝老子,即便是皇帝老丈人也得先跪下再說。

那太監高傲的掃視了一眼滿院子規規矩矩的衆人,然後挺起雞胸脯,小公雞般走到“香案背後”清理了下喉嚨,便展開一米多長的一個白卷,抑揚頓挫的開始朗讀聖旨:“制約——”

呂漢強跪在地上,根本就聽不懂那些筆貼士寫的華美的不能再華美的臏四對六的辭藻,只是滿腹好奇的偷偷擡眼往上看去,這一看,便滿腦袋問號了。

“聖旨不是黃色的嗎?這個怎麼是白的?而且看戲裡的聖旨還只是短短的一片,這個怎麼都有一米多?也真是難爲了這位太監,那小身板,那細細的胳膊怎麼就能拿的那麼穩當?是不是這位是蘭州抻面師傅出身?還有,聖旨開頭不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嗎?怎麼開場就來一個制曰?這不合乎規矩嗎,別是騙子上門,忽悠我吧。”但悄悄看看與自己一步之差的趙推官,卻是神色無比恭敬的把腦袋扣在地上,紋絲不動的聽着,看來這見多識廣的傢伙認定這東西是真的啦。

其實,這還是呂漢強不懂,明代,聖旨下發是很有講究的,過去只要是皇上下達的命令或指示,都可叫做聖旨。“聖”指皇帝,“旨”即旨意,“聖旨”就是皇帝的旨意。電視上出現的那種卷軸聖旨,高度一般是一尺,長度則不限制,明朝一般一兩米左右,一米的聖旨展開來讀雙臂還能承受,兩米的話必須拉麪師傅才能勝任。到清朝因爲是漢滿雙語,從最右端往左寫的是漢文,從最左端往右寫的是滿文,中間蓋一紅印。漢滿雙語內容一致,一個事兒說兩遍,跟中英文練習本一樣。如此一來長度加倍,最長的六七米左右。?

?明清聖旨一般是卷軸形式,從軸的材質能看出級別:有玉、動物角、鍍金……頁面材料清朝用江寧織造出品的絞錦,背景圖案多爲祥雲瑞鶴,頁面兩端有銀龍作防僞。

從它的顏色也能區分級別:根據定製,給五品以上官員的聖旨顏色有三、五、七色區別,級別越高色越多——黃、紅、紫、青、藍、赭石……這些顏色不是染上的,也不是布料拼接,它是一氣呵成直接織造出來的。五品以下,顏色一般就是用純白絞了。電視劇上每次都出現一面金黃的聖旨,那是不符合史實的。?

在措辭方面會因內容不同而不同,主要有“詔曰”、“制曰”、“敕曰”。分制、詔、敕、諭、誥命、敕命……用時嚴格區別:“制”主要用於國家大政,科舉殿試、封官授爵這類文書。“詔”就是“告”的意思,是頒佈全國使之家喻戶曉,主要用於朝廷大典、皇帝登基或親政。“敕”、“諭”,可合稱“敕諭”,或各加一“上”字,稱作“上敕”、“上諭”,用於訓誡百官以申明職守。?

呂漢強不懂,趙推官懂,這制曰一出,再看純白麪料,心中不由一動,感情自己的這個兄弟是升官了,雖然官品不是很高,但這可是皇上親點啊,這是多麼大的榮寵?看來,自己剛剛發的那個順天府通告算是作廢了,不過,正是有了那份自己給爭取來的通告在先,平白的賣了呂漢強一個大大的人情,這筆交情算是做的實實在在的了,等他日呂漢強飛黃騰達,那自己還不是他最貼近的人啦。

Wшw▪ ttκΛ n▪ C 〇 想到這裡,心中真是得意萬分。

第077章 窘迫的王爺第809章 不當皇帝怎麼啦第759章 東拼西湊第234章 監軍原則第388章 整軍再戰第232章 戰力堪憂第771章 丟了一個敵人第256章 官匪勾結第482章 釘子的決斷第135章 狂喜第227章 爭風吃醋第1019章 炮戰第715章 陰謀啊陰謀第326章 推官的決斷第809章 不當皇帝怎麼啦第229章 離家難第405章 軍心可用第155章 爛大街的孤臣第306章 天下糧商2第188章 話語權第071章 根本就不是官第380章第470章 激勵再戰第939章 親身檢驗第587章 君臣相對第074章 走動信王第197章 叔嫂對話2第143章 火上澆油第513章 大敗嶽託第058章 危險的味道第785章 試探本心第961章 市井不和諧聲音1第987章 皇太極的援軍第327章 衛所現狀第917章 搜刮朝鮮(繼續爆更)第812章 混亂的管轄權第853章 各懷鬼胎第702章 不斷騷擾第026章 買賣人口第575章 無政府的商都第142章 小報告第782章 新的危機1第361章 動遷安置第027章 佛心第667章 軍議第784章 軍隊怪像第457章 安插釘子第837章 繼續分權第874章 戰略佈局第323章 病貓老虎第262章 混亂的初戰第406章 忻州熟人第150章 舌戰羣儒第464章 進京勤王第170章 跑題 我喜歡第1088章 孤家寡人的崇禎第939章 親身檢驗第002章 絕不頹廢第986章 不溫不火的戰鬥第043章 訪客第264章 出擊出擊第385章 鬧着玩似的戰鬥第1062章 民亂第205章 大戰將起第244章 你和我一起吧第657章 近鄉情怯第1087章 孤獨的崇禎發佈些明朝制度,以便方便書友看書2第767章 巨大收穫第1018章 殘酷戰鬥第045章 朋友第213章 借兵第264章 出擊出擊第325章 縣令的決鬥第619章 崇禎的想法第194章 堵門喊冤第992章 議和要分兩步走第375章 形勢第638章 兵臨山海關第545章 天下皆棄我不棄第250章 規劃藍圖第957章 小胖子出馬第109章 這是往死裡逼啊第931章 倒呂第264章 出擊出擊第119章 談判第936章 拿錢來第113章 不和諧的年飯第1017章 悠閒的劉之源第878章 備戰第573章 完美第190章 賣官鬻爵2第587章 君臣相對第695章 短暫休戰第258章 刀子的思考第373章 酣戰第942章 催要第929章 失控第816章 民心問題第232章 拔營跑路
第077章 窘迫的王爺第809章 不當皇帝怎麼啦第759章 東拼西湊第234章 監軍原則第388章 整軍再戰第232章 戰力堪憂第771章 丟了一個敵人第256章 官匪勾結第482章 釘子的決斷第135章 狂喜第227章 爭風吃醋第1019章 炮戰第715章 陰謀啊陰謀第326章 推官的決斷第809章 不當皇帝怎麼啦第229章 離家難第405章 軍心可用第155章 爛大街的孤臣第306章 天下糧商2第188章 話語權第071章 根本就不是官第380章第470章 激勵再戰第939章 親身檢驗第587章 君臣相對第074章 走動信王第197章 叔嫂對話2第143章 火上澆油第513章 大敗嶽託第058章 危險的味道第785章 試探本心第961章 市井不和諧聲音1第987章 皇太極的援軍第327章 衛所現狀第917章 搜刮朝鮮(繼續爆更)第812章 混亂的管轄權第853章 各懷鬼胎第702章 不斷騷擾第026章 買賣人口第575章 無政府的商都第142章 小報告第782章 新的危機1第361章 動遷安置第027章 佛心第667章 軍議第784章 軍隊怪像第457章 安插釘子第837章 繼續分權第874章 戰略佈局第323章 病貓老虎第262章 混亂的初戰第406章 忻州熟人第150章 舌戰羣儒第464章 進京勤王第170章 跑題 我喜歡第1088章 孤家寡人的崇禎第939章 親身檢驗第002章 絕不頹廢第986章 不溫不火的戰鬥第043章 訪客第264章 出擊出擊第385章 鬧着玩似的戰鬥第1062章 民亂第205章 大戰將起第244章 你和我一起吧第657章 近鄉情怯第1087章 孤獨的崇禎發佈些明朝制度,以便方便書友看書2第767章 巨大收穫第1018章 殘酷戰鬥第045章 朋友第213章 借兵第264章 出擊出擊第325章 縣令的決鬥第619章 崇禎的想法第194章 堵門喊冤第992章 議和要分兩步走第375章 形勢第638章 兵臨山海關第545章 天下皆棄我不棄第250章 規劃藍圖第957章 小胖子出馬第109章 這是往死裡逼啊第931章 倒呂第264章 出擊出擊第119章 談判第936章 拿錢來第113章 不和諧的年飯第1017章 悠閒的劉之源第878章 備戰第573章 完美第190章 賣官鬻爵2第587章 君臣相對第695章 短暫休戰第258章 刀子的思考第373章 酣戰第942章 催要第929章 失控第816章 民心問題第232章 拔營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