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

bookmark

“文王拘而演周易,姜聖獄而作科學。”

道衍放下手中的簡報,笑呵呵地說道:“卓敬啊卓敬,老衲就知道,你也遭不住這種領悟大道的誘惑。”

在道衍身前一襲羽衣道袍正襟危坐的龍虎山天師張宇初,抿了口大天界寺自家種的香茶,心中暗自搖頭。

比我們龍虎山大上清宮孤崖上那幾株茶樹的口感可差太多了。

至於桌上的簡報,張宇初則裝出了一副完全不感興趣的樣子。

“張真人,且看看吧。”

道衍伸出枯瘦如老樹枝一般的手指,象徵性地推了推案上的簡報,示意對方拿過去看。

張宇初矜持地放下茶杯,緩緩拿起簡報,隨後一眨不眨地看了起來。

好半晌,張宇初又翻來覆去重讀了兩遍,方纔停下。

而不管是此時此刻還是彼時彼刻,很多人爲了能夠彰顯自己,就喜歡掉書袋/說黑話,讓其他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不明覺厲一把。

對於張宇初這位雄心勃勃且極富文華的道教執牛耳者來說,建文朝時那種備受打壓,甚至他本人都飽受屈辱的日子,他實在是過夠了。

張宇初聞言也是一愣,旋即失笑道:“從《儒效》上那套搬出來的,倒也貼切。”

畢竟,雖然張宇初爲人從心了一點,但那是因爲張宇初不是道衍這種光棍一條,張宇初身後還有龍虎山上下千口呢。

張宇初所說的《儒效》,便是荀子曾經寫了一篇題爲《儒效》的文章,其中對於儒者的形象和社會作用是這樣來描寫的——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

“不過。”

“經天緯地之能,丈量日月之力真真是仙人氣魄。”張天師由衷喟嘆。

前者是對士的道德品質方面的要求,後者則是對士的實際辦事才能方面的要求,而這兩方面的統一,則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

說實在的話,在華夏古代的辯經過程中,最讓人頭大的便是文人們非常喜歡引用層出不窮的典故。

但無論如何,這也確實是這個年代辯經避免不了的問題。

談起儒學,號稱道門碩儒的張宇初當然也不甘示弱。

原因無他,就跟姜星火前世互聯網大廠的黑話一樣,什麼顆粒度、什麼用戶心智、什麼私域流量.說白了,就是一把能夠有效區別門內外之人的鑰匙。

“老衲倒是有一個想法,或許可以破解姜聖面臨的困局。”

“若是說後世的經學、玄學、理學,尤其是程朱理學,真正從原始儒學身上繼承點什麼的話,那麼恐怕就是在‘性、情、無’這三個概念上是與其一以貫之下來的至於其他的,隨着時間的推移,早就被改的面目全非了。”

“.狗屎不如。”

別的不說,龍虎山傳承上千年,哪怕是最亂的時候,都沒有把哪個天師逼到不敢回龍虎山住,反而需要在山外數十里結廬而居的境地!

因此,在齊泰黃子澄把持朝政的那個年代,張宇初是真的從心到夾着尾巴過日子,小心翼翼而又卑微,換誰誰都會心懷怨恨的。

張宇初話鋒一轉,他看向了老神在在的道衍,問道:“日心說和萬有引力,固然能證明程朱理學所沿用的‘天人感應’以及自身的‘理一分殊’的錯誤,可也不是全無弊端吧?若是陛下見了這份東西,恐怕會勃然色變,畢竟,‘天人感應’理論,從西漢董仲舒到現在,已經用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早已成了皇權的牢固基石,輕易動搖,恐怕不妥。”

所以說,程朱理學跟日心說與萬有引力,不說是水火不容吧,也可以說是勢不兩立。

咳咳,要是真的按照孔子他老人家的概念來劃分,那其實現在的程朱理學所謂的士大夫,在後一點上也是很多士大夫都做不到的。

道衍象徵性地問道:“那我們不妨推演一二?看看如何尋個辦法,替姜聖消災解難一番。”

所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怕是不太行。

“理學自然更不可能,我們總不太可能從理學裡找到打敗理學的東西。”

“道衍大師見笑了。”

張宇初也是這般想的。

聞言,道衍亦是忍俊不禁了起來。

“美俗”就要不斷修身,提高道德品質,以身作則;“美政”則要“善調一天下”,爲國家制訂各種禮儀規範、政法制度等,以安定社會秩序和富裕百姓生活。

爲什麼要引用這些典故?

這裡便是要說,《論語·子路》的這段問答中,孔子他老人家對於‘士’這個官吏階層的親自定義,就是在兩點,一是要行己有恥,即要以道德上的羞恥心來規範自己的行爲;二是要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國君所交給的任務。

“使於四方不辱君命,現在的理學恐怕是做不到的吧?”

道德水準到位就已經是優秀士大夫了,辦事能力什麼的就彆強求了。

只有擁有了這把鑰匙,才能進入到這扇有效談話的大門裡,才能被認爲是同一水平或能夠談話的人。

所以,在其他事情上張宇初當然要謹言慎行,但在論道這種純理論的事情上,只要不是對皇權挑釁,張宇初卻是沒有太多顧忌的。

儒家思想,經過上千年時間的推移和無數歷代大儒的演化,早已跟孔子時代的儒家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

“別看現在解縉那批主張復古的人崇拜周朝和春秋。”張宇初無不譏諷地笑了笑,“可要是真把解縉扔回春秋去,按他的出身,連儒學的門檻都邁不進去,從根子上講,那時候的儒學跟血緣的關係可太大了。”

“大師請講。”張宇初亦是從沉思狀態裡中斷。

張宇初接茬道:“孔子、孟子、荀子那時候的儒學,也就是原始儒學,從本質上來講,其實是爲國君培養官吏的學說,是屬於‘士’這個階層的文化,《荀子·榮辱》講到社會分工時,也把‘士’歸於以仁厚知能盡官職。”

“恭敬不如從命。”張宇初自無不可。

程朱理學,說白了以一種精緻的思辨的哲學體系,把封建社會的社會制度和倫理道德論證爲永恆的天經地義、世界的根源、宇宙的本體,來替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作辯護。

而東漢中晚期更是如此,選拔官員都是要看經學水平的,故此在當時也多了很多諸如盧植、鄭玄等以經學名滿天下的大儒。

道衍則是笑着搖了搖頭。

所謂經學,便是西漢公羊學大師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用陰陽五行學說改造傳統儒學,建立了以天人感應爲主要特點的學術體系,經學的產生,對儒學的推廣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縱觀兩漢四百年,經學都是當時佔統治地位的思想體系。

“沒想到張真人說話倒是有趣得緊。”

“儒者,士也。”

“玄學呢,有可取之處嗎?”

這句話要是換了旁的普通老百姓坐在他對面,恐怕壓根就不知道張宇初在說什麼。

——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

“確實如此。”

如今既然有機會報復理學並且趁機發揚光大,而這個機會又明顯在姜星火身上,通過理論推演來幫助姜星火免於皇帝有可能的怒火,自然是張宇初非常樂於去做的事情。

道衍也微微頷首,對張宇初的話語表示認同。

張宇初亦是同意了道衍的觀點,他復又說道:“儒學在先秦雖爲顯學,但僅作爲諸子百家的一派而存在,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方纔取得獨尊地位而這時的儒學,早已不是先秦儒學,而是經學。”

道衍輕輕開口,嗓音艱澀地說道:“追根溯源,儒家出身於春秋的‘士’階層,又以教導和培養‘士’,也就是君子爲己任《孟子·滕文公下》曾言: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士’出來任職做官,爲王效命,就好像農夫從事耕作一樣,是他的職業。”

便如姜星火前世時清代學者顏元在《存學編》裡對宋明理學家,那句扎心到極點的批判一般。

道衍點了點頭道:“所以,如果想要通過辯經來找到替日心說和萬有引力來解釋皇權的東西,恐怕還是要從先秦的儒學下手畢竟,後來的儒學,自從經學開始,就已經跟理學走了一條路子了。”

張宇初爲道衍沏了杯茶,隨後給自己添了些茶水,又喝了口茶方纔說道:“子貢曾向孔子提出‘何如斯可謂之士矣(怎樣做才能稱得上是士)’的問題,孔子答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即便如此,張宇初也不肯放下簡報,而是捏在手裡。

這些先秦儒學的道德準則,也是後世的經學、玄學、理學所繼承下來最多的東西,至於其他的,基本都被改的面目全非了。

道衍忽然開口說道。

天師道從五斗米教演變而來,傳承上千年而屹立不倒,靠的是什麼?

靠得不就是這一手“從心”嘛。

道衍轉動起了手中的念珠,緩緩開口道。

“荀子曾言:經緯天地,而材官萬物,制割大理而宇宙裡矣。”

張宇初眼眸一亮。

他明白了道衍的意思。

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553章 脫困第100章 如何打壓江南士紳?第159章 大明稅警總團第74章 上架感言第274章 空心方陣,朱棣的頓悟【求月票!】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157章 皇權下鄉的終極武器第526章 經學第268章 朕的大明是如何滅亡的?【求月票!第60章 《華夏貨幣史》第263章 炭筆【求月票!】第539章 傳首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493章 歲末第406章 經濟【求月票!】第209章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求月票!】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395章 龜甲第381章 講學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359章 轟炸【7K大章求月票!】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146章 密室暴露第536章 登門第112章 朱標之死,關中風水不好?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562章 立儲第96章 你管這叫增產仙方?第506章 棱堡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第448章 噁心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543章 場區第527章 自己第445章 嬗變第23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297章 當千第519章 盡心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485章 反省第287章 輿戰第6章 糾結的朱棣第4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246章 理由【求月票!】第390章 認輸第212章 朱棣:把荀子擡回聖人該有的位置【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488章 總結第3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28章 解縉的質疑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319章 疾苦第148章 姜星火獄中立志第548章 塞北第444章 潛龍第184章 對日本地緣均勢的五條策略第542章 震動第121章 騙了百官?第152章 大明亡於沒錢第300章 轉變第124章 化肥仙丹!第515章 理欲第504章 九邊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444章 潛龍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563章 歐洲第521章 餘波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183章 受到啓發的朱棣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496章 原理第6章 糾結的朱棣第335章 華亭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390章 認輸第216章 《國家管理學》【求月票!】第317章 黃浦第420章 用意第336章 搖人第182章 軍備競賽第567章 上洛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88章 詔獄驚變第283章 血誓【求月票!】第145章 我被竊聽了?第102章 棄嬰 宗族 土豪第309章 升官第460章 吃蟹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202章 星辰大海【求月票!】第448章 噁心第523章 南北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
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553章 脫困第100章 如何打壓江南士紳?第159章 大明稅警總團第74章 上架感言第274章 空心方陣,朱棣的頓悟【求月票!】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157章 皇權下鄉的終極武器第526章 經學第268章 朕的大明是如何滅亡的?【求月票!第60章 《華夏貨幣史》第263章 炭筆【求月票!】第539章 傳首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493章 歲末第406章 經濟【求月票!】第209章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求月票!】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395章 龜甲第381章 講學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359章 轟炸【7K大章求月票!】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146章 密室暴露第536章 登門第112章 朱標之死,關中風水不好?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562章 立儲第96章 你管這叫增產仙方?第506章 棱堡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第448章 噁心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543章 場區第527章 自己第445章 嬗變第23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297章 當千第519章 盡心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485章 反省第287章 輿戰第6章 糾結的朱棣第4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246章 理由【求月票!】第390章 認輸第212章 朱棣:把荀子擡回聖人該有的位置【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488章 總結第3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28章 解縉的質疑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319章 疾苦第148章 姜星火獄中立志第548章 塞北第444章 潛龍第184章 對日本地緣均勢的五條策略第542章 震動第121章 騙了百官?第152章 大明亡於沒錢第300章 轉變第124章 化肥仙丹!第515章 理欲第504章 九邊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444章 潛龍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563章 歐洲第521章 餘波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183章 受到啓發的朱棣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496章 原理第6章 糾結的朱棣第335章 華亭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390章 認輸第216章 《國家管理學》【求月票!】第317章 黃浦第420章 用意第336章 搖人第182章 軍備競賽第567章 上洛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88章 詔獄驚變第283章 血誓【求月票!】第145章 我被竊聽了?第102章 棄嬰 宗族 土豪第309章 升官第460章 吃蟹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202章 星辰大海【求月票!】第448章 噁心第523章 南北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