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沈老六的堅持,朱高煦也就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太過糾結,轉移了話題問道。
“屬下已經派人前去打探了,現在還沒有傳回消息。”
沒有絲毫的修飾,沈老六直接實事求是地回答道。
“嗯,這件事情你抓緊了,要知道,對於雲南的形式,我這位皇叔可是最有發言權的,沐家,絕對不是表面那麼簡單!”
對於目前的形式,朱高煦有着清醒地認識。
他可是非常清楚,終明一朝,朱家的王爺愣是沒有一個在雲南站住了腳,這裡面是不是有沐家的因素,那就需要好好的探究一番了。
“是,屬下明白了。”
沈老六也是知道其中的重要性,鄭重地回答道。
“繼續加派人手進入雲南,本王此次就藩,希望他們能夠識時務,否則的話就別怪本王無情了,本王可是不是十八皇叔那樣的軟柿子!”
想了想,朱高煦繼續吩咐了沈老六一句。
“是,殿下,要不要往沐家安插些釘子?”
沈老六點點頭表示明白,接着提議道。
“這一點就沒有必要了,若是他們真的不識時務的話,本王也不吝以勢壓人了。來,反正現在沒事,本王也給你說道說道。”
心情不錯的朱高煦,考慮到這會兒反正也是沒有什麼事情,就準備給沈老六好好的講解下有關雲南的前世今生,也讓他對接下來的事情有個基本的瞭解。
“多下殿下結果,屬下就洗耳恭聽了。”
聽朱高煦這麼一說,沈老六頓時來了興趣,更是拽了幾句文,以示他這段時間也是看了書的。
說完,就趕緊給朱高煦搬來了椅子。
滿意地點點頭,朱高煦也不客氣,直接面對湖面坐了,娓娓道來。
早在京城的時候,因爲就藩雲南的事情,他可是沒少騷擾朱棣,也是清楚地知道了皇家和沐家之間的“恩怨情仇”,也不是一句話能夠說清楚的。
說起來,即使是十八皇叔朱楩也不是第一代的“雲南王”,早在洪武二十二年的時候,老爺子朱元璋就曾令周王朱橚(sù)出鎮雲南。
其實這周王朱橚即朱高煦的五皇叔,也是他的“親皇叔”,朱棣的胞弟!
那一年的冬天,朱橚因爲擅自離開封地開封前往鳳陽而獲罪,老爺子一生氣,得,開封你也別待了,去雲南吃吃苦吧,順便幫着老子鎮守下邊疆。
只是老爺子的性子大家都知道,後來也是沒有讓他在雲南待多久,就把朱橚留在了金陵,讓世子朱有燉處理藩國事物,知道洪武二十四年底才被獲准回到開封。
這一次短暫的雲南之旅,讓朱橚對民間的疾苦了解增多,看到當地居民生活環境不好,得病的人很多,缺醫少藥的情況非常嚴重。
於是,早就對醫藥很感興趣的朱橚就組織了本府的良醫李佰等編寫了方便實用、“家傳應效”的《袖珍方》一書。
而且這不是結束,這一次的經歷,讓他深知編著方書和救荒著作對於民衆的重要意義和迫切性,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對此,朱高煦也是很佩服的,這麼多王爺,少有像他這樣關心民間疾苦並身體力行的。
當然,這不是他第一次被搞到雲南,在建文削藩的時候,身爲朱棣的親弟弟,他也是首當其衝的,又被貶爲庶人去雲南待了三年多。
不過現在哥哥成功上位,他已是苦盡甘來,現在在開封愉快的編書、生活呢。
至於爲何周王沒有再雲南長久鎮守,這一點隨着老爺子的龍馭賓天也就無從得知了,至於沐家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朱高煦也是無從得知。
“殿下,會不會是沐家怕周王殿下真的待在雲南不走了,給周王殿下說情了呢?”
聽了這些之後,沈老六不由得猜測道。
“有這個可能,畢竟那個時候懿文太子、黔寧王都還在,憑着他們兩個的關係,以及本王這個皇伯父的仁厚性格,這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這也只是猜測罷了,至於真像如何也就無從得知了。”
接過沈老六遞過來的茶水,朱高煦喝了一口潤潤嗓子,也沒有肯定沈老六的猜測。
隨着初代“雲南王”朱橚迴歸原來的封地後,雲南再次進入了沐家一家獨大的時代。
若是不出意外的話,這種局面應該會持續很長時間。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沐氏家族的初代領袖西平侯沐英,因爲太子朱標的英年早逝,遭受了嚴重的打擊,兩個月後病逝雲南,年僅四十八歲。
老爺子朱元璋得知之後,倍感痛惜,命歸葬京師,追封黔寧王,賜諡“昭靖”,侑享太廟。
隨着這個堪比兒子的沐英去世,老爺子朱元璋對雲南沒有自己兒子鎮守還是不放心——沒辦法,兒子太多了,誰讓老爺子能生啊。
不像現在的朱棣,最終活着的兒子就三個。
於是,二代“雲南王”岷王朱楩隆重出場了。
“上以雲南土曠民稀,必親王往鎮之,故命岷王改都焉!”
“洪武二十六年建邸雲南,二十八年之國。”
隨着岷王朱楩的到來,對於鎮守地位還沒有鞏固的沐氏家族來說,可謂是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當然這只是內心深處的想法。
這岷王來了不打緊,乘着這個機會,朱老爺子緊接着就試圖削弱沐氏手中的軍權,準備把精銳的雲南左右二衛改由崛王指揮:“改西河中戶衛爲雲南中戶衛,調指揮同知賀安掌之;雲南左衛爲雲南左護衛,指揮金事王福掌之;雲南前衛爲雲南右護衛,指揮金事李謙掌之”。
只是,這種處置方案最終引起了二代西平侯沐春的強烈反彈,老爺子朱元璋考慮了一番之後也沒有過分緊逼,最終改弦更張。
“前改雲南左右二衛爲護衛,蓋此二衛官軍久居雲南,習於征戰,若爲護衛則不可調遣,宜仍其舊。可改馬隆衛爲左護衛,餘軍馬置馬隆衛千戶所,調越州衛官軍補之;景東、蒙化二衛以一衛爲右護衛”。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了老爺子龍馭賓天,可惜沐春也是不是長壽之人,沒多久也被老爺子召喚了過去。
“殿下,接下來的事情,屬下也是知道的。這代西平侯沐春死後無子嗣,就由他的弟弟沐晟承襲西平侯的爵位!”
聽到這裡,沈老六終於能夠插上一句了,趕緊說道。
“呦呵,不錯啊,總算是知道讀一些書了!”
稱讚了沈老六一句之後,朱高煦接着說講了起來,反正閒着也是閒着,水天一色的景色他早已經看膩歪了。
沒錯,說實在的對於沐晟此人,後世去過雲南的朱高煦還是挺了解的——初代黔國公嘛!
更是知道,平心而論的話,沐晟此人的才幹遠不及其父兄的,也就是趕巧了。
不過,雖然軍事才幹不怎麼樣,但是政治才能卻是出類拔萃的。
成爲三代西平侯的沐晟,延續了和故太子一系的良好關係。
等到建文帝即位之後,立刻開始了削藩。
知道皇帝想要揀軟柿子捏的沐晟,立刻抓住了機會,直接告其多有不法之事,建文元年四月削岷王楩護衛,誅其導惡指揮宗麟。
沒過多久,十一月的時候,建文皇帝下旨廢岷王朱楩爲庶人,岷王府典膳李世英等棄市,遠徙福建漳州!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朱高煦的老子靖難成功了,朱楩總算是恢復了爵位,重回雲南,這個結果可不是沐晟想要看到的。
這也不能怪沐晟,誰知道那麼大的優勢,建文竟然打不過朱棣,短短的幾年之間就被打的不知所終了,沐晟也是很無奈啊。
對於岷王和沐晟之間的矛盾,這些都是衆所周知的,朱棣也是很清楚,但是這個時候他還要仰仗沐氏來穩定雲南,不是動他們的時候。
於是,只能告誡一番岷王了,朱棣也是清楚,朱楩若是行得正坐得端的話,也不會被沐晟抓住了把柄。
所以,在岷王出鎮之前,朱棣爲了避免他和沐晟之間繼續鬥爭下去,還專門賜書於他。
大意就是,雲南這地方很重要,你要謹慎出入,少說話少喝酒,早日取得諸夷對你的敬仰,這樣纔不辜負爲兄把你派過去的期望啊!
可惜,想法是好的,想要二十來歲的朱楩能夠隱忍的話,那才奇了怪了。
很快,重回雲南的岷王朱楩很快就和沐晟鬧僵了,沒辦法,朱棣只好把沐晟召到京城訓斥了一番,把岷王好好安撫了一下。
“所以,陛下也是看出來岷王殿下治不了沐氏,所以這才把殿下封到了雲南。”
聽了這些,沈老六也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怪不得當初皇帝陛下那麼喜歡漢王殿下,卻是把他封到了雲南,只能怪殿下的能力太卓越了。
“嗯,你這麼說的話,也對,這雲南終究是我大明的雲南啊!”
對於沈老六的理解,朱高煦也沒有反駁,緩緩地說出了這其中的根本原因。
當然,朱高煦並沒有說出,朱棣之所以這麼選擇,其實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那就是讓自己成爲帝國屏障的同時,也讓自己遠離了太子的漩渦,從另一個方面去保護自己。
“對,這雲南以後就是俺們漢王府的,若是姓沐的聽話還好,若是不聽話的話,哼!”
總算對雲南的目前形勢有了個大概的瞭解的沈老六,知道接下來最有可能出現、也是最大的障礙就是沐氏家族的時候,更是連西平侯都懶得稱呼了。
“好了,管住你這張嘴,可別亂說。”
朱高煦瞪了他一眼,雖然明白他的同仇敵愾之心,但是有些話還是不能亂說的。
“殿下恕罪!”
沈老六趕緊彎腰請罪。
“既然現在西平侯沒有對我們表現出什麼敵意,就不能先妄下定論,畢竟,沐氏在雲南經營日長,若是貿然鬧翻的話,對於本王接下來的計劃有礙!”
沒有接着教訓他,朱高煦接着解釋了一句。
打心眼了,朱高煦更傾向於收服沐氏,這樣的話,就會大大節省了朱高煦的時間。
畢竟,朱高煦接下來的重點,就是開發雲南的同時,積極準備着徵安南的事宜,這兩件事情纔是最重要的。
若是沐晟最終選擇了對抗的話,那麼朱高煦也不會有婦人之仁,反正他在世人中的名聲也就那樣了,也不介意背上迫害忠良之後的名聲。
“那麼,殿下準備怎麼辦呢?”
被朱高煦點了一句的沈老六,也是反應了過來,很是配合的開口問道。
“等到了昆明之後,能否徹底的震懾收服沐晟,就要看劉冠翔他們的表現了,相信槍炮的巨大威力會讓這位西平侯好好的認清形勢的。”
朱高煦也沒有隱瞞,直接說出了他的打算,這叫震之以武力。
“妙啊,殿下這招實在是高!”
沈老六一聽,一臉興奮的讚歎道,這個方法實在是合他的口味。
“再加上父皇基本上就是把雲南交給本王了,若是真的不服的話,那就給本王滾得遠遠的吧。否則,本王要讓他知道,什麼叫真正的跋扈,若真是比起來,我那十八皇叔簡直是太小兒科了!”
朱高煦含蓄的點點頭,全盤接受了沈老六的讚歎,接着說道。
“殿下,到時候這事就交給屬下了,保證不讓殿下失望。”
一聽要搞事,沈老六更是興奮了起來,幹這事的話,他擅長啊。
“嗯,這事你就先準備着,做好了預案。若是真的到了那個地步,也好用得上,當然這是最後的手段,也是下下策。”
朱高煦點點頭,並沒有否定沈老六的提議,反倒讓他先做好準備,以備萬一!
“是,殿下,屬下等會兒就去辦。”
沈老六自是滿口答應了下來,恨不得現在船隻就靠岸。
“行了,這事你知道就行了,不着急。”
朱高煦起身,看向外面的天空,太陽已經躲到了雲彩後面,天陰了。
“是,屬下知道了。”
沈老六知道自己表現的有點兒着急了,趕緊回答道,誰讓他這段時間在船上憋的太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