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嚴查京師牙行

受小冰河時期的影響,從前元開始,天下的溫度,就開始穩穩下降中。

“這天越發冷了,昨日的陽光還有些溫暖,今日照在身上,都感覺冷,尤其是風,簡直是吹到了骨子裡去。”

華蓋殿中,大門緊閉,外面是寒風咆哮。

朱元璋披着厚厚的皮厚,喝着熱乎乎的羊肉湯,對旁邊一同吃早點的大孫說道。

現在已經是卯初,也就是常規意義上的點卯,往前的話,朱元璋已經到了奉天殿中開始早朝。

不過在大孫的建議下,已經推遲了半個時辰,就目前來說,還有兩刻後纔是入殿的時辰。

“孫兒已經讓人在奉天殿中架起了十六堆炭火,想來現在已經是夠暖和了。”朱英也喝了口羊肉湯,笑着說道。

朱元璋點點頭,年紀大了,就特別怕冷。

這一冷,就感覺自己真的跟個行將就木的老頭子了一樣,好似隨時都會下去。

“宮裡的煤不多了,這個冬季看來比以往都要冷上許多,怕是京師又有不少人,將會凍死。這一年年的,也不知道老天爺是怎麼了。”

“怎就這般折磨咱大明呢,如此寒冷,那些百姓沒得取暖,該是如何。”

“對了大孫,咱先前不是聽你說,已經安排人去山西採煤,如何,有消息了嗎。”

朱元璋有些唏噓的問道。

他是從貧苦日子裡熬過來的,但是有很多人,並沒有熬過去。

每年一到冬天,許多老人都會因爲沒有禦寒的手段,活生生被凍死,尤其那些沒有遮風擋寒的窮苦百姓,亦是如此。

熬過了多少個嚴寒,朱元璋纔算是走了過來,這些記憶在腦海中盤旋。

作爲大明的皇帝,在知曉自己的百姓正在不斷因爲寒冷而死去,卻又無能爲力的時候,心情很是悲涼。

“已經將近兩月了,大致在最近,應該就要有消息了。”

朱英回道。

山西多煤,這是朱英清楚的。

也不是因爲他對礦產資源分佈極爲了解,僅僅在因爲在前世的時候,煤老闆一般就是山西人。

不想知道都不行。

所以他就派了工部裡的擅長勘探煤礦的匠人,隨同商會,錦衣衛,去山西探查。

中原王朝在對煤礦的利用上,很早就有了,到了大明這裡,在採煤技術上趨於完善。

只是在勘探這塊,只能說是去碰運氣,沒有儀器,僅僅只能憑藉經驗。

“大同那地方,當真有這般多的煤?可用數百年,大孫,你咋知道這般多呢。”朱元璋有些狐疑的問道。

好像在許多方面,大孫瞭解的程度極爲獨特,一些根本沒有記載的東西,在大孫那裡跟常識般,且過於篤定的言語,也讓朱元璋覺得有些奇怪。

最爲關鍵的是,大孫說的,每次都還是對的。

朱英笑着回道:“自然是從西域那邊知曉,爺爺有所不知,西域那邊,因不受儒家思想束縛,許多小國寡民,會根據自身的喜好去鑽研。”

“在文字功夫上,他們自然和我大明無法比擬,但總有那麼一些特殊的人,有着奇特的琢磨方向,一些在儒家思想中,被看作奇淫技巧的把戲,確有着出乎意料的效果。”

“孫兒之所以知曉大同這塊,便是在曾經麾下救助過一個八九十歲的老人家,他就是大同人,因元末戰亂,因而避禍遠走西域。”

“得西域人家收留,便就學到了冶煉之術,同時也學會了如何勘探煤礦。”

“回想小時候,他便發現老鄉的一些記載,和他知曉的煤礦極爲接近,臨死彌留之際,便就將自己的事,寫到了書中。”

“當時孫兒喜愛讀書,便有下屬將這書呈交上來,所以孫兒便知曉了大同煤多之事。”

朱元璋聞言,不由問道:“那書呢。”

朱英理所當然的說道:“自然是毀了呀。”

朱元璋先是一愣,正準備開口埋怨兩句,突然就意識到什麼,深深的看了眼大孫。

朱英癟癟嘴。

我不過是編個故事,哪怕是真的,也得燒了。

自己若不能掌控,那煤礦就在地裡好好埋着吧。

不過現在,倒是可以挖出來用了。

早朝的時候,朱英一如往常般,再次享受了一波朝臣們感激的目光。

在這個寒冬時節,有一碗羊肉熱湯,那真是叫從胃裡暖到了心裡。

入了這奉天殿後,更兼有熱氣撲來,渾身舒坦。

好像,早朝似乎也沒那麼難過了。

二十五載。

這是早朝的大臣們,第一次全身心的感受到溫暖。

雖然太孫殿下,並沒有在這奉天殿中發表過太多的意見,可現在大臣們的心,已經在逐漸向太孫殿下靠齊了。

君待臣工如此,何惜以國士報之。

熱鬧的朝堂,和外面凜冽的寒風,形成鮮明的對比。

早朝結束後,朱英帶着朱允熥,去探訪京師貧民窟,也就是手工業區最邊緣。

在京師城裡生活,沒個手藝是很難生存的。

一般的平民,連自己的住所都沒有。

“大兄,爲什麼要在這般冷的天出宮呢,太冷了,我脖子都凍僵了。”

朱允熥小聲嘟囔着說道。

這段時間的朱允熥,別提有多麼開心了,自從大兄下了令旨,不再約束他的喜好時,朱允熥就徹底沉迷在木匠活上面。

最開始的興趣,在火繩槍那邊,而後逐漸就開始偏移了。

顯然對於火繩槍這般涉及到兵器方面的興趣不大。

“過幾天出門,那就更冷了。”朱英隨口回道。

兩兄弟朝着順着大道,朝着京師西南方向慢慢過去,隨着受工業區的接近,人羣也越發密集起來。

大約三十米開外的便衣錦衣衛,也變得更加的緊張。

不過在街道上,很少有人羣敢於接近朱英和朱允熥,畢竟他們衣着華麗,面色紅潤。

這當然不是因爲地位,而是因爲長相。

這年頭的普通百姓和富裕階層的差距非常的明顯,最大的區別就是在身形和麪容上。

但凡稍微看上去微微發胖,或者膚色健康的,都是普通百姓不敢招惹的。

京師這邊不說面黃肌瘦,但多少面上都是有些菜色,且精氣神的相差也是很大,窮苦人家對於這樣的人,可是沒法招惹的。

“大兄,咱們是不是穿得過於好了點,這別人怕不是一眼就看出咱們身份非比尋常了。我聽說微服私訪一般都穿得很是樸素,大致套件麻衣就行了。”

這邊走着,朱允熥忍不住嘀咕起來。

因爲他現在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受,和街道上的人羣完全無法融入,如鶴立雞羣。

並且許多目光,也是在偷偷的打量。

大兄可是說出來帶自己體察民情,按照這個情況,能怎麼體察呢。

“少看小說多讀書,誰告訴你體察民情,就得是穿得破破爛爛的。”

朱英訓斥道。

朱允熥不敢再多說了。

朱英來這裡,確實體察民情。

嚴冬已至,往年京師凍死的人可不在少數,按照目前這天氣,估摸要不了多久,就得下大雪了。

對於京師的手工業者,朱英還是很在乎的。

能夠在京師裡討生活的手工業者,無疑於現在整個大明,都是行業的上層水準,各類坊間,亦是有大家存在。

而在朱英的規劃之中,拆遷完正陽大道,下一步就是重新規劃手工業區了,是以必然來這裡看看。

街道上熙熙攘攘,更有叫賣聲不絕於耳。

“賣燒餅勒!新鮮出爐熱乎乎的燒餅!!”

一陣香氣襲來,朱允熥腳步放慢,似有些走不動道了。

朱英笑了笑走到燒餅攤販前問道:“你這燒餅怎麼賣。”

小販見來了生意,還是兩個錦衣華服的少年,連忙躬身道:“這位少爺,份量十足的燒餅,一文錢一個。”

朱允熥聞言面色有些尷尬。

他可從來沒有帶錢的習慣,或者說用錢的習慣都沒有,在皇宮生活的時候,哪要用什麼寶鈔銅錢。

甚至他連銅錢幾乎都沒怎麼見過。

無奈之下,只好將目光投向大兄這邊。

朱英輕輕一笑,從腰間掏出一個錢袋子,拿出兩個銅錢道:“便就來兩個吧。”

他並非不食人間煙火,對於這樣的事情,早就有了準備。

小販道了句‘好嘞’,就想着伸手去接,可當自己有些髒乎乎的手和對面兩位少爺的手對比起來的時候,小販下意識的又把手收了回來。

“這位少爺小的手髒,還請將銅錢放置於檯面上即可,勞煩了。”

小販訕笑着說道。

對此朱英很是平靜,也沒有特意去放到小販手上,顯示什麼自己不在乎之類的,便就按照小販所說,放在臺面上。

小販拿出木夾子,還特意用毛巾擦拭了幾下,纔去把燒餅夾出來,而後用油紙包好。

放置在又擦拭了幾番的檯面上,這纔去拿那兩枚銅錢。

朱英嘴角微微抽動兩下,他很想告訴小販,毛巾上的細菌,可要比那夾子上多了不知多少。

朱允熥此時,已經迫不及待的伸手拿起燒餅,往嘴裡送去。

“呀,好燙,好燙!”

撲一入口,朱允熥差點沒把燒餅給丟了。

朱英失笑,也拿起燒餅,帶着朱允熥繼續深入。

他得在這個手工業區好好查看一番。

此時,已然有數個目光,隱晦的瞄向朱英腰間的錢袋。

從外形上來看,沉甸甸的感覺,必然有不少錢財。

兩人行走間,已然有數個小乞丐模樣的朝着兩人走來。

朱英敏銳,頓時轉向,凌厲的目光從眼神中散發而出,就這般緊緊的盯着數米開外的三名高瘦不一的小乞丐。

三名小乞丐,頓時就慌了。

他們的本意,就是想趁機偷竊或搶取這錦衣少年的錢袋子,這還沒開始行動,就已經被發現了,如何動手?

在目光的壓迫下,幾個小乞丐悻悻轉身,從另一條小巷子溜走,不敢過多停留。

一邊的朱允熥對此茫然不知,還在藉着寒風,慢慢啃着燒餅。

這坊間小吃登不得大雅之堂,自然也不是深居皇宮的朱允熥吃到過的。

在這寒風下熱乎乎的燒餅,正是吃得不亦樂乎。

朱英繼續走着,正準備也吃上兩口的時候,餘光正巧看到巷角,一個瘦弱的身影。

在那瘦弱的身影前面,是一個小破碗。

定睛看去,便是個大約七八歲左右的小女孩,蜷縮在角落,襤褸的衣裳摟得緊緊的,頭也是半埋着。

稍稍遲疑,朱英便向着小女孩走去。

蹲在小女孩的面前,把手中的燒餅遞了過去。

看到燒餅,小女孩眼神中閃過驚喜,喉嚨滾動數下,忍不住就想伸手去接。

不過下一刻,小女孩停止了動作,直接跪在地上,對着朱英開始磕頭,嘴巴發出‘啊啊’的聲音。

原來是個啞女。

雖然很想吃,但磕完頭後的小女孩,還是小心翼翼的雙手接過,生怕自己碰到了朱英。

燒餅到手,小女孩似有些忍受不住,就想要大口咬去。

此時,一個咳嗽聲,順着寒風從遠處傳來。

聽到這個聲音,小女孩身子一個哆嗦,趕忙停了下來,眼中閃過對燒餅的留戀,還是懷中放去,準備收起來。

剎那間,一個強有力的大手,抓住了那細小的胳膊。

“便就在這裡吃,若是不吃,我可就要收回了。”

隨着聲音的傳來,小女孩擡頭看向面前的大哥哥,眼眶中有霧氣流動。

手臂掙扎,卻無法動彈分毫。

眼見小女孩還有些不敢,朱英另一隻手,作拿回狀。

見此,小女孩情急之下,連忙一口就咬在了燒餅上。

朱英並沒有放手,而是就這樣看着小女孩徹底吃完,這才轉身離開。

看着朱英的背影,小女孩溼潤的眼眶,終於是滴了下來。

“大兄,爲什麼不讓她拿回去呢,說不定她家裡還有年幼的妹妹弟弟,亦或是臥病在牀的父母啥的,也等着吃這一口呢。”

朱允熥有些疑惑的問道。

朱英聞言,輕笑道:“這世道,可沒你想的那般良善。”

說完,朱英便朝着遠方招了招手,一名錦衣衛千戶迅速跑來。

“傳本宮令旨至治安司涼國公,立即開始,嚴查京師牙行,肅清任何不法買賣,同時嚴查街面乞討,凡有幫派組織嫌疑者,盡數抓捕。”——

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第802章 進攻帖木兒的方法第816章 又要搬家的藩王們第224章:羣英商會的特殊服務第130章:陽謀第175章:爺孫辯論第359章:學堂之爭第802章 進攻帖木兒的方法第356章:呂氏,呂氏!第613章:給倭國送高產作物第251章:朱英的漢文化輸出策略第781章 御駕親征第740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549章:自斷臂膀的朱英第195章:不過一小孩罷了第149章:第一次進宮第569章:內亂的北元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606章:大明擴軍,備戰天下第440章:黑吃黑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493章:軍中震懾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二十一章:爺孫倆的第一次見面第五章:京師之行第171章:大水之後必有瘟疫第五十八章:中場休息第412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429章:三分知縣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輝第619章:擴大漢文化圈子第一步第625章:有被嚇到的倭國貴族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115章:這聲爺爺,咱盼了十年(求訂閱求月票)第799章 進軍真臘第402章:朱棣的手段第787章 難道本王將要葬身於此嗎第387章:朱元璋催婚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567章:活捉朱棣!第417章:邸報的恐怖利潤第694章:愛會轉移第164章:寧妃第352章:對燕王當如何安排第538章:釣魚如釣國第185章:朱棣的野望第708章:被學霸統治的恐怖,國之棟樑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516章:開發倭國第六十七章:朱允炆的猜想第701章:向大明進軍的帖木兒第672章:太孫手裡的刀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459章:衛所調動第389章:藍玉的小心思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670章:少主朱英第682章:我怎麼就選了文科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第216章:給大孫上四萬鐵騎第七十四章:祭祀第345章:願爲大明,征討不臣第十二章:霸氣朱元璋第564章:礦藏優先權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793章 李景隆帶回來的麒麟瑞獸第356章:呂氏,呂氏!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479章:着急的倭人第721章 澳洲開發,上崑崙奴?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376章:軍中思想的變化第七十章:改日第533章:等階森嚴的好處第755章 火車頭問世第564章:礦藏優先權第510章:冊封世子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777章 太孫逼我反?第743章 梨園看戲勾欄聽曲第783章 將計就計燕王大勝第164章:寧妃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323章:安定京師治安的決心第二十八章:怎麼就當真了呢第612章:暴君朱樉在倭國第634章:黑暗的大明太孫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351章:安南大王的臣服第215章:雷厲風行的朱元璋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權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498章:制裁草原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
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第802章 進攻帖木兒的方法第816章 又要搬家的藩王們第224章:羣英商會的特殊服務第130章:陽謀第175章:爺孫辯論第359章:學堂之爭第802章 進攻帖木兒的方法第356章:呂氏,呂氏!第613章:給倭國送高產作物第251章:朱英的漢文化輸出策略第781章 御駕親征第740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549章:自斷臂膀的朱英第195章:不過一小孩罷了第149章:第一次進宮第569章:內亂的北元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606章:大明擴軍,備戰天下第440章:黑吃黑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493章:軍中震懾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二十一章:爺孫倆的第一次見面第五章:京師之行第171章:大水之後必有瘟疫第五十八章:中場休息第412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429章:三分知縣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輝第619章:擴大漢文化圈子第一步第625章:有被嚇到的倭國貴族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115章:這聲爺爺,咱盼了十年(求訂閱求月票)第799章 進軍真臘第402章:朱棣的手段第787章 難道本王將要葬身於此嗎第387章:朱元璋催婚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567章:活捉朱棣!第417章:邸報的恐怖利潤第694章:愛會轉移第164章:寧妃第352章:對燕王當如何安排第538章:釣魚如釣國第185章:朱棣的野望第708章:被學霸統治的恐怖,國之棟樑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516章:開發倭國第六十七章:朱允炆的猜想第701章:向大明進軍的帖木兒第672章:太孫手裡的刀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459章:衛所調動第389章:藍玉的小心思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670章:少主朱英第682章:我怎麼就選了文科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第216章:給大孫上四萬鐵騎第七十四章:祭祀第345章:願爲大明,征討不臣第十二章:霸氣朱元璋第564章:礦藏優先權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793章 李景隆帶回來的麒麟瑞獸第356章:呂氏,呂氏!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479章:着急的倭人第721章 澳洲開發,上崑崙奴?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376章:軍中思想的變化第七十章:改日第533章:等階森嚴的好處第755章 火車頭問世第564章:礦藏優先權第510章:冊封世子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777章 太孫逼我反?第743章 梨園看戲勾欄聽曲第783章 將計就計燕王大勝第164章:寧妃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323章:安定京師治安的決心第二十八章:怎麼就當真了呢第612章:暴君朱樉在倭國第634章:黑暗的大明太孫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351章:安南大王的臣服第215章:雷厲風行的朱元璋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權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498章:制裁草原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