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少主朱英

“拜見太孫殿下。”

當朱英走進來的那一刻,太醫連忙跪地叩首,臉上更是流露出幾分激動之色。

醫者的地位從來就很低下,是太孫殿下重視醫學,不僅開辦大量醫學堂,還不斷拔升醫者地位。

每一個醫者在心中,對於太孫打心裡的感激。

不過現在的朱英,顧及不了這麼多了。

進門的剎那,他就看到劉勝的眼皮慢慢落了下去。

三步並作兩步走到牀前,下意識就想要開口。

話到了嘴邊,卻突然又停住。

因爲他已經感受到,此刻的劉勝已然是沒了呼吸。

便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沒有辦法再救活過來。

朱英伸手,輕輕的將被子幫忙蓋好。

“他走的時候,可是說過什麼。”

朱英的聲音很平靜,沒有什麼大的情緒波動,就好像在他面前的劉勝只是個普通人。

太醫聞言,連忙回道:“回稟殿下,臣詢問過劉監察是否要留下遺言,但劉監察只是說沒有什麼想說的。最後他說,東家很好。”

略微遲疑一下,太醫繼續道:“劉監察早已經酒盡燈枯,五臟六腑均已經腐爛衰竭,按常理來說理應半月前就病逝,能夠堅持到現在,臣都覺得不可思議。”

“憑藉着這口氣,直到是殿下進屋的時候這才嚥下去。”

“像劉監察這等情況,活在世上每一息都是巨大的痛苦折磨,常人都已疼死,劉監察硬生生扛了半月。”

這些話其實太醫是不該說的,也沒資格多嘴。

但是他的心中,早就因爲劉勝的那股韌性而動容。

那半塊數百年的老參,是太醫自己的珍藏,也是準備傳承後代,最後被劉勝所打動拿了出來。

朱英聽完,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輕聲的吩咐道:“你先下去吧。”

“是,殿下。”

太醫並不知道劉勝跟太孫之間的關係,生死這等事情,作爲醫者,早已是司空見慣,當下作揖離開。

門外。

上千玄甲衛已經封鎖了整個府邸,便是朱高熾也不得入內。

看到太醫出來,朱高熾連忙問道:“劉監察情況如何了。”

這時朱高熾還不知道劉勝已經病逝。

太醫輕輕搖頭:“殿下進入的時候,剛好是劉監察落氣。”

朱高熾臉上露出惋惜的神色,他雖說跟劉勝交流不算多,但也知道其是真正的忠誠,並且對於大兄死心塌地。

受了這麼久的折磨,最後卻沒有跟大兄親自道別。

房間裡。

朱英坐在牀邊,怔怔的看着劉勝,這一刻,他還是沒能接受劉勝的離去。

心裡很堵,縱然有萬般想說的話,卻卡在喉嚨裡怎麼都說不出來。

腦子裡更是呈現出一股空白感。

足足半個時辰過去,兩行熱淚從臉角落下。

好像到了現在,朱英才反應過來。

“爺爺。”

略帶幾分乾枯的聲音響起。

“你能聽到這句嗎。”

“很抱歉,我來遲了。”

“其實我知道,你一直都把我當做孫兒來看待。”

“也一直在心裡盼望着我叫你這一聲爺爺。”

“只是在西域的時候,你爲了我的威嚴,從來沒有表現出來。”

“然而,在我的心裡,你又何嘗不是我的爺爺。”

“有你在的時候,我從來不曾擔心過西域會出現任何的亂子,我可以放心大膽的在外行商,因爲我明白,後方的一切,你都會爲我處理妥當。”

“如果沒有你,就不會有神秘的東家。”

“如果沒有你,也不會有橫跨西域,草原,大漠的羣英商會。”

“更不會有現在的我。”

“很多人都覺得是我,是我這個神秘的東家,創辦了偌大的羣英商會,誰又知道,真正的創辦人,其實是你。”

朱英緩緩的說着,語氣中帶着深深的回憶。

如果說羣英商會是曾經西域的傳奇,那麼劉勝纔是這個傳奇的締造者。

那一年,朱英流落西域,憑藉着黑吃黑,手裡纔有了些錢財。

那一年,西域寧彌國滅,餘者皆被貶爲奴隸。

朱英當時一眼就看到了劉勝。

那個時候的劉勝,並不叫做劉勝,是後來他自己取的名字。

朱英還記得劉勝那句:“亡國之人,不配再擁有曾經的名字。”

而朱英的發跡,也就是從劉勝加入的那一刻開始。

朱英並不知道劉勝曾經是什麼身份,但他知道劉勝的身份很高。

他聽不懂寧彌國的語言,但從那些人對劉勝的磕首恭敬就能看出,劉勝之前在寧彌國的地位非常高,甚至很有可能就是寧彌國國王。

朱英也問過,但劉勝只是笑笑,說那些都是過去的曾經,沒必要再提起了。

劉勝擺脫奴隸的身份後,不斷有舊部加入,很快就有了上千人的規模,並且還帶來了大量的黃金。

這,便是羣英商會的雛形。

否則當初僅僅只有十多歲的朱英,哪裡能夠一下子如此壯大。

要知道在西域那等地方,語言是最大的障礙,大小國林立,還有許多外來商人,朱英都交流都做不到。

也是那個時候,朱英被尊稱爲少主。

劉勝對於西域的情況非常熟悉,甚至於各類語言都非常精通,其中當然也包括漢語。

朱英把自己前世的知識代入,開始創辦羣英商會。

那時,追隨劉勝而來有數百身手極佳的戰士,每個都是沙場好手,朱英也是從他們的身上學習武藝。

僅僅只是一年的時間,朱英的個人武力就已經獨步天下,羣英商會也在朱英的帶領下,越發的壯大起來。

爲了更好的收斂人心,朱英決定以師生的關係進行傳道。

畢竟他前世幹過這個,還榮登金牌講師,如果不是咳咳。

傳道就是開課,以前世的知識對於這個時代,洗腦簡直不要太過於輕鬆。

爲了更好的鞏固朱英的地位,劉勝宣稱朱英是轉世靈童,並且自己就拜爲大弟子。

信仰是最好的手段,如同當初朱元章依靠白蓮教。

劉勝拜爲大弟子,更加讓人相信朱英就是轉世靈童。

轉世靈童的噱頭讓朱英的地位變得超然起來,尤其是許多新穎的手段,加上個人無敵的戰力,讓朱英更加坐實了這轉世靈童的稱號。

如果不是喇叭教的活佛還活着,說不定朱英都能把整個喇叭教都給忽悠過來。

有人曾經質疑其轉世靈童的真假,爲此還特意去詢問喇叭教的活佛。

然而不知道是覺得當時羣英商會的強大,亦或是別的原因,喇叭教的活佛什麼都沒有說,如同是默認了朱英轉世靈童的身份。

這樣的身份讓許多勢力更加的忌憚,也成全了朱英不斷的擴張,加上高產作物產出大量的糧食,龐大的羣英商會便就是這般顯世。

這一切的源頭,最後還是落在了劉勝身上。

其實當初,劉勝在獲得自由後,完全可以拋棄朱英,甚至是給些黃金了卻恩情。

但劉勝卻讓朱英當了少主,將寧彌國遺留的所有,等於是全部贈予了朱英。

如果沒有這些,朱英或許一輩子都只能是待在西域討生活。

哪裡能夠去到北平,見到朱棣。

見不到朱棣,又怎麼可能去京師,成就現在的大明太孫。

至少朱英從來就沒有想過去京師,去那也是被朱棣裹挾而去。

只是朱棣最後陰謀不成,反而是成就了朱英。

夜空上,月亮從東方升起,又至於西方緩緩落下。

房間裡的燭火已然是燃滅。

朱英便就一直這麼守候在劉勝的牀頭,亦如曾經朱英身受重傷之際,劉勝守在朱英的牀邊那樣。

當日光破曉之際,朱英這才緩緩的起身。

向後退了幾步,雙膝跪地。

這一刻,朱英的身份不再是大明太孫,也不是羣英商會的東家。

而是少主,已經國破的寧彌國少主。

朱英的雙手交叉在自己的胸前,而後緩緩伏下,頭磕在地面,再是雙手慢慢的展開。

這是寧彌國的禮節,大意跟三跪九叩差不多意思。

起身後,朱英走上前提起被子,緩緩的蓋過劉勝的面龐,這才轉身推開房門。

門外,一千玄甲衛依舊是牢牢的守護。

外邊是朱高熾,還有雙目紅腫的李秀才李興言。

“拜見太孫殿下!”

“免禮。”

朱英看向李秀才,其神情悲傷落寞,通紅的眼睛明顯是哭了大半夜,可以看出對劉勝的感情很是深厚。

“劉勝的後事,就交由你來操辦了。”

“追封劉勝爲鎮南王,葬入安南王陵。”

“事了之後,你帶上劉勝貼身衣物去一趟西域,尋寧彌國王陵舊址,爲劉勝立下衣冠冢。”

李秀才臉上露出幾分動容,回道:“臣謹遵太孫令旨。”

安南這邊天氣炎熱,劉勝的屍身沒辦法運送,恐怕半路就會腐爛。

朱英知道,在劉勝的心裡,寧彌國一直存在着,其死後,自然是想葬在寧彌國。

衣冠冢,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說完後,便對朱高熾吩咐道:“爺爺今日便會過來,迎接事宜可準備好了。”

朱高熾連忙回道:“大兄,已然準備妥當,安南王陳顒此刻正在府外等候,想見大兄一面。”

朱英點點頭:“待會再安排吧。”

隨後轉頭看向守護了一夜的玄甲衛,對其千戶說道:“守了一夜,你們先去歇息吧。”

他自己體力充沛,便是幾天幾夜不睡也沒多大關係。

帶頭的玄甲衛千戶神情感動,他沒想到太孫會記得他們,連忙抱拳作揖道:“末將不累。”

其他玄甲衛也同時對朱英躬身作揖:“末將不累。”

這樣的舉動無疑讓本就忠誠無比的玄甲衛更加死心塌地了。

朱英也不強求,便就走出府邸,去見見那安南王。

因爲玄甲衛的關係,除開李秀才被放進來外,便是安南王陳顒也只能是在府外等候。

安南王陳顒在得到消息後,爲了表達自己對大明的忠心,昨日半夜就趕過來一直等着。

“安南小王陳顒,拜見天朝上國太孫殿下。”

在見到朱英的那一刻,安南王陳顒連忙跪地磕首,連看向朱英的勇氣都沒有。

對於大明太孫,安南王陳顒比之大明皇帝還要畏懼一些。

作爲大明鄰國國王,雖說陳顒並沒有多大的實權,但消息不缺少渠道。

他非常清楚,這幾年大明鉅變全都是因爲自己面前的太孫殿下。

從身份上來說,其實他還算朱英的半個岳父。

當然,他可不敢擺什麼岳父的架子,連提都不敢提起。

“多禮了,起身吧。”

如若是平時,朱英可能還會客套幾句,但是現在半點心情都沒有。

陳顒聽到後緩緩起身,這纔敢看向大明太孫。

只是一眼就被震撼到了。

楊威天下的大明太孫,竟是這般的年輕!

這才幾年,大明就如此強盛了,這往後的大明在太孫的帶領下,將會發展到何等地步啊!

陳顒簡直不敢去想。

收起放散的心思,陳顒小心翼翼的問道:“不知劉監察病情如何了。”

劉勝重病臥牀的事情並不是什麼秘密,陳顒也曾多次過來探望過。

大明太孫脫離南巡大軍趕過來,很明顯跟劉勝關係莫逆,所以陳顒便關心問道。

朱英看向陳顒說道:“劉監察已於昨夜病逝,本宮追封其爲鎮南王,準備葬入安南國王陵,安南王可有意見。”

陳顒哪裡敢有意見,忙道:“鎮南王葬入我安南王陵,是我安南國之榮幸,小王必定爲鎮南王挑選最佳的風水之地。”

對於這個回答,朱英還算比較滿意。

“準備一番,隨我一同去迎接。”

“小王遵太孫殿下令旨。”

朱英等人剛剛到城門口不久,就看到遠方的南巡大軍已經過來了。

按理說要差不多接近午時,現在提前了快一個多時辰,顯然是趕早出發了。

朱英也不意外,畢竟昨日自己先行策馬離去,老爺子自然會多幾分着急。

十五萬精銳大軍隨行,一步步過來猶如是地動山搖,這給安南王陳顒震撼到了。

那一列列軍隊,即便是在行軍之中也無半點混亂。

安南王陳顒雖不懂兵,但也知道單單就面前的大軍,完全能夠輕鬆的拿下安南王都。

那豪華奢靡的龍輦,更是讓陳顒感受到來自於天朝上國的威嚴。

朱元章從上走下來時,安南王陳顒跪伏地上,頭都不敢擡。

第564章:礦藏優先權第716章:藍玉吃虧,朱英無語第760章 撥款二十億寶鈔第七十九章:好個孝順的老四第632章:李景隆下西洋(五一快樂)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424章:朱棣在倭國第147章:取締八股文第767章 清掃西域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156章:聽說,你想見我(除夕快樂,求月票)第284章 :朱英的集資陽謀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800章 滿門抄斬第759章 火車出新時代的開啓第487章:朱棣回京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829章 瓜分天竺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第480章:這可不是大明開的先例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278章 :越發強大的朱英第三十二章:朱元璋靈機一動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627章:髒活累活,總得是有人幹才行第561章:草原上的征伐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192章:安南借兵?要多少給多少第175章:爺孫辯論第640章:朱允炆的心氣變了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478章:朱英的長生牌位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460章:強大的沐王府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140章:長孫殿下不簡單(求訂閱求月票)第201章:足以和始皇長城相比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758章 大明的未來第五十章:朱元璋有點慌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第598章:春宵一刻值千金第510章:冊封世子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765章 後裝燧發槍第四十六章:友好的朱棡第七十六章:沿海倭寇第665章:刺殺大明皇帝,太孫第758章 大明的未來第658章:鳳梨引發的開荒東番第658章:鳳梨引發的開荒東番第342章:張三上門(求月票)第631章:朱元璋下西洋的想法第九十二章:關於朱英的安排(求訂閱,月票)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593章:大破安南沒有太監第232章:大哥不好,小姨被人劫走了!第758章 大明的未來第818章 世界戰爭的開端第531章:呂氏的籌謀第534章:決策的艱難第617章:公主殿下不見了第528章:牆頭草的安南太上皇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527章:推行第834章 連錦衣衛都敢殺第298章 :辦廠埋下的雷第826章 想探路的那就去吧第359章:學堂之爭第四十一章:朱元璋的精明第530章:占城國讓城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第215章:雷厲風行的朱元璋第406章:難以下手的晉商第477章:朱元璋的陷阱第650章:大明遠洋艦隊的威脅第338章:待到來年春開時(月底求月票)第281章 :真當陛下提不動刀了?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313章:皇子守國門,藩王死社稷(求月票)第780章 朱高熾想去倭國了(國慶快樂)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473章:懷疑的對象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734章 朱棣備戰第689章:大明簽證的風聲第589章:攪動西域第601章:要被奪權的朱高熾第507章:開始擺爛的朱元璋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第230章:驚喜的皇子們第284章 :朱英的集資陽謀第342章:張三上門(求月票)第347章:煤炭
第564章:礦藏優先權第716章:藍玉吃虧,朱英無語第760章 撥款二十億寶鈔第七十九章:好個孝順的老四第632章:李景隆下西洋(五一快樂)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424章:朱棣在倭國第147章:取締八股文第767章 清掃西域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156章:聽說,你想見我(除夕快樂,求月票)第284章 :朱英的集資陽謀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800章 滿門抄斬第759章 火車出新時代的開啓第487章:朱棣回京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829章 瓜分天竺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第480章:這可不是大明開的先例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278章 :越發強大的朱英第三十二章:朱元璋靈機一動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627章:髒活累活,總得是有人幹才行第561章:草原上的征伐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192章:安南借兵?要多少給多少第175章:爺孫辯論第640章:朱允炆的心氣變了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478章:朱英的長生牌位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460章:強大的沐王府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140章:長孫殿下不簡單(求訂閱求月票)第201章:足以和始皇長城相比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758章 大明的未來第五十章:朱元璋有點慌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第598章:春宵一刻值千金第510章:冊封世子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765章 後裝燧發槍第四十六章:友好的朱棡第七十六章:沿海倭寇第665章:刺殺大明皇帝,太孫第758章 大明的未來第658章:鳳梨引發的開荒東番第658章:鳳梨引發的開荒東番第342章:張三上門(求月票)第631章:朱元璋下西洋的想法第九十二章:關於朱英的安排(求訂閱,月票)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593章:大破安南沒有太監第232章:大哥不好,小姨被人劫走了!第758章 大明的未來第818章 世界戰爭的開端第531章:呂氏的籌謀第534章:決策的艱難第617章:公主殿下不見了第528章:牆頭草的安南太上皇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527章:推行第834章 連錦衣衛都敢殺第298章 :辦廠埋下的雷第826章 想探路的那就去吧第359章:學堂之爭第四十一章:朱元璋的精明第530章:占城國讓城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第215章:雷厲風行的朱元璋第406章:難以下手的晉商第477章:朱元璋的陷阱第650章:大明遠洋艦隊的威脅第338章:待到來年春開時(月底求月票)第281章 :真當陛下提不動刀了?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313章:皇子守國門,藩王死社稷(求月票)第780章 朱高熾想去倭國了(國慶快樂)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473章:懷疑的對象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734章 朱棣備戰第689章:大明簽證的風聲第589章:攪動西域第601章:要被奪權的朱高熾第507章:開始擺爛的朱元璋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第230章:驚喜的皇子們第284章 :朱英的集資陽謀第342章:張三上門(求月票)第347章: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