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謠言案

大明洪武如今,和其他朝代完全不同,上下通行非常高效。

朱元璋可謂是真正的把控整個大明,諭旨是真正的能夠落到實處,即便有些勳貴貪污腐敗,但還沒有形成巨大勢力,至少沒有和皇室去對抗的心思。

這次的謠言事件,始作俑者,便就是西北方向。

本身大明對於整個西北方的統治力相比南方就要弱上很多,再就是經過數百年的異族統治,如今大明建國區區二十五載。

雖然明面上沒有任何勢力膽敢抗衡,但背地裡敢搞小心思多得很。

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或者說數代人的教化後,才能徹底的收復人心。

這也是爲什麼晉商們膽敢如此挑釁朝堂,甚至去壞太孫名聲,污衊朱棣,離間皇家。

能夠想出這樣的計策,一則是說明晉商的人脈資源很大很廣,不僅是涉及到京師朝堂,包括草原諸地,也是有着緊密聯繫。

其二,在這其中,自然是少不了出謀劃策的軍師人才,離間皇家這樣的計策,一般人連想都不敢想,更別提去實行了。

然而在朱英這裡,他們卻犯了一個巨大錯誤。

那就是把整個山西商幫,除了晉商之外,幾乎全都封鎖,亦或是趕盡殺絕。

這就讓朱英麾下不管是羣英商會,還是那些其他披着馬甲的小商會,都一點消息沒有傳出。

頓時朱英的目光,就鎖定在了山西。

即便是他們在四處散播這個謠言,但根源之所在,已經被徹底發現。

知道是晉商搞鬼,事情就好辦多了。

這年頭,不管是行商,亦或是出入個個關隘,都需要路引,戶籍。

到了這個地步,朱英哪裡還會管那麼多清白不清白,些許冤案,已經沒辦法去顧及了。

晉商的商幫,本就是聯繫性非常的緊密,不管是大姓,小姓,在外行商的時候,都猶如兄弟一般。

這是整個晉商的風氣使然。

也就是說,殺一千個晉商,都不見得有一個錯誤的,這種千分之一的概率,在如今這個時代,夠了。

整個京師,開始大規模的搜查晉地戶籍。

只要你的戶籍,是山西,那就不管如何,先抓起來再說。

哪怕是你已經在京師居住數年,十數年,也照樣抓捕,誰知道這裡面有沒有暗通款曲。

晉地商人,進兵馬司大牢,亦或是直接抓捕到軍營之中。

晉地百姓,進治安司大牢。

晉地官員,進錦衣衛詔獄。

不到兩天時間,數以萬計的山西人,全部都被抓捕。

整個京師,聞‘晉’色變。

啪!啪!啪!啪!

錦衣衛詔獄中,一男子正在遭受鞭刑,前胸後背,血淋淋一片。

錦衣衛的鞭子,都是特質的藤條,這些藤條,都是經過了鹽水浸煮,富含鹽分,一鞭子下去,皮開肉綻的同時,鹽分也會隨着進入,刺激疼痛。

鞭刑其實因爲殺傷過大,在隋唐後於明面上就已經被禁止了,但這不包括錦衣衛詔獄這樣特殊的審理機構。

“曹子興,戶部郎中,正五品。在洪武十七年的時候,曾經擔任山西鹽課提舉司知事三年。”

“說說吧,這次有關於謠言太孫之事,這其中到底是個什麼情況,詳細的交代出來,免受皮肉之苦。”

“在咱們錦衣衛詔獄,這鞭刑只是最爲入門的,後面還有各式各樣的,本官看你也不是很想品嚐吧。”

宋忠看着面前的曹子興,冷笑着說道。

此刻的曹子興,在經歷了一個上午的鞭打後,早就連哀嚎的力氣都沒了,火辣辣的疼痛無時無刻不在折磨着他,劇烈的喘息,艱難出聲:“水,水”

宋忠聞言,朝着旁邊的百戶一個眼神,百戶立即端來水瓢,朝着曹子興的嘴裡灌入。

連喝幾大口後,稍稍恢復了一下,曹子興嘶啞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我自中舉後,爲官十三載,不曾貪污,從無行賄,亦未有勾結朋黨之事,爾等錦衣衛,不分青紅皁白,無任何證據。”

“僅僅就因爲我是晉地戶籍,就將我抓入詔獄,嚴刑拷打你們”

宋忠冷笑一聲,打算了曹子興的話。

“得了吧,這些話騙鬼都沒用,知道爲什麼這麼多晉地戶籍的官員,單單就你可以享受本官親自審問嗎。”

“那是因爲在所有山西戶籍的朝堂官員中,也就是你曹子興的品級,爲最高的了。”

“本官詢問你的是什麼?是太孫謠言之事,污衊皇家,這可是十惡不赦大不敬之罪,然而你卻答非所問。去將什麼貪污行賄,真是搞笑,忽悠傻子呢。”

“呵,也幸虧你如此,不然本官查你卷宗,還真以爲你一生清白,是個好官。”

聽到這話,曹子興微微低頭,不管和宋忠對視,眼底深處,更是閃過一絲慌亂惶恐。

詔獄的地牢很是陰暗,曹子興的心中,更加冰冷。

他沒想到僅僅只是一句話,就被面前的錦衣衛給抓住了把柄。

想要解釋,可此刻的曹子興的也明白,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不管怎麼去解釋,面前的人都不會選擇相信。

十幾年的隱藏,因爲一句話出了問題,他不甘心!!!

宋忠冷眼看着面前的曹子興,能夠從一個錦衣衛小旗,摸爬滾打到如今鎮撫使級別,這其中的付出,是一般人根本難以想象的。

別的不說,在察言觀色,分析言辭這塊,宋忠可謂是已經將天賦點滿。

這麼明顯的漏洞,怎能察覺不出來。

之所以一直沒有對曹子興用重刑,僅僅是鞭打,便就是因爲目前沒有任何的證據,無法證明曹子興跟晉商有任何的勾結。

卷宗上的記載,非常的乾淨,哪怕是爲鹽官的時候,也沒有絲毫貪污的現象。

反而一些細微記載中,有被同僚排擠的跡象。

咋一看,曹子興雖戶籍山西,但跟晉商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的往來。

而宋忠之所以敢在曹子興抓進來的時候就動用鞭刑,完全是因爲羣英商會給提供的消息。

只是因爲,曹子興姓曹,且戶籍地和晉商曹家,所離不過十數裡地。

單單這一條,就非常值得懷疑。

因爲北方被異族統治的緣故,所以在科舉,或說四書五經的考試上,所有北方纔子比起南方纔子來,差距不只是一個檔次。

這也導致目前山西戶籍在京師的官員,曹子興這個正五品,便是最高的了。

他的履歷,看似乾淨,實則還有很多嫌疑之處。

一個家境貧寒的窮苦書生,在試圖上卻叫一帆風順,比不得勳貴階層,可升官上極爲穩健,沒有任何波折。

宋忠在來之前,可謂是早就做好了功課,卷宗山的記載,已經能夠詳細的背誦下來。

一陣掙扎遲疑後,曹子興終究還是沒開口。

宋忠輕聲道:“你可要想清楚,若是不交代,以我們的錦衣衛的能力,給你辦成鐵案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證據這東西,完全可以僞造的嗎。”

“謠言案,震動朝野,不死幾個官員,怎麼可能平息陛下及太孫殿下的怒火,別說本官已經知曉你有問題。”

“咱們錦衣衛平日裡沒事,你知道最喜歡去哪嗎,便就是在茶樓聽書。”

“這故事聽多了,咱們也能編幾個了。”

曹子興聽完,冷笑道:“不就是死嗎,有什麼可怕的,進了你這詔獄,我就沒打算活着出去過,有本事的,給老子一個痛快。”

宋忠笑了,哈哈大笑起來,笑了足足半晌,這才停下。

對曹子興說道:“給你個痛快,行啊,這事本官做主了,沒問題。”

“不過嘛,你這裡倒是痛快了,可你想過自己的妻女沒有。”

“據我所知,你好像是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尚未出嫁的閨女吧,也不知道長得水靈不水靈。”

“前些日子,教坊司那邊還在抱怨,說是這幾個月以來,都沒有新人了,許久勳貴都說有些膩了,想必曹大人的妻女,應當能讓不少人開心起來吧。”

曹子興聞言,眼神通紅,瞪着宋忠惡狠狠的說道:“卑鄙,無恥,下流!!!”

聽到這話,宋忠感覺有些沒意思。

這文人罵街,太沒水準了,來來回回都是這幾句。

對於這憤怒吃人的眼神,宋忠沒有半點在乎,旁邊的百戶見此,啪的一下,一個巴掌直接就送上去了。

噗呲!

曹子興一口鮮血噴出,順帶還有幾顆牙被打掉。

錦衣衛百戶,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當上的,哪怕在軍中,也是精銳將士。

這巴掌的力氣,都算是有所收斂,不然像是曹子興這樣的文官,極有可能一巴掌活生生拍死。

“曹大人真是想好的,只顧自己痛快,不顧家人悽慘。”

“不過話說回來,以曹大人的身份,可不僅僅只是享受這些,作爲晉商在京師隱藏最深的棋子,曹大人的待遇,肯定要高上很多。”

“我等錦衣衛,一定會給曹大人,好好的編纂一套故事,怎麼說也能幫曹大人爭取一個誅九族的名額不是。”

宋忠輕描淡寫的說道,如此之事在他的嘴裡,就好像平常的聊天一般。

曹子興聽到誅九族,身子一僵。

明面上來說,他是沒有兒子的,然而實際上,他有兩個兒子。

而這兩個兒子,是在他參加科舉之前,就已經有的。

不過在二胎的時候,他原配妻子難產而死,因爲一些特殊的關係,在去科舉之前,他的兩個兒子被過繼給了家中堂弟。

那個時候,大明開國也不算久,村裡把這個事情,給瞞了下來。

官府這邊清查戶籍的時候,自然也沒記錄上去。

宋忠對於這些並不知曉。

可不妨礙誅九族,也一起包括在裡面。

“我若說了,可否只殺我一人,放過我妻女。”

良久,就好像是認栽了一樣,曹子興緩緩說道。

可聽到這話的宋忠,並沒有什麼興奮開心,反而的眉頭皺起。

不對勁。

常年接觸審訊,宋忠一下子就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因爲曹子興的妥協,太過於突然了。

不過宋忠自然也沒可能一下子就猜到這其中的緣由。

稍稍沉思了一下道:“曹大人是無法活走出這詔獄了,若是曹大人交代的事情,能夠有些許功勞,或許親眷也能留個性命。”

“自然,若是曹大人的交代有大用,能有大功勞,有關妻女之事,本官倒是可以給太孫殿下說上兩句。”

“太孫殿下仁慈心善,想必曹大人也是知曉的。”

聽到這話,曹子興心裡的石頭落下,稍稍鬆了口氣。

其實妻女的生死存亡,亦或是被送至教坊司,曹子興頂多是憤怒,但要他妥協,是絕不可能的。

唯有兩個兒子,纔是他的命根子。

聽起來有些不近人情,但大明如今的世道,便就是如此。

再者說了,他的妻子,本也不是山西人,乃是科舉後結實的富家女子。

此時,一直緊緊盯着曹子興面部神態的宋忠,心中一動。

他察覺到了剛纔的情況。

曹子興在乎的,似乎是族中某個人。

自己並沒說他的妻女能夠脫離教坊司,但曹子興反而不在這上面追究了。

那麼回想剛纔,讓曹子興改口妥協的,是因爲誅九族這句。

其實不管是誰,人都是自私的。

滿門抄斬和誅九族,在許多犯人看來,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旁人覺得很慘,多是用來震懾宗族。

反正都已經香火斷絕了,族人的生死,可沒那麼在乎。

這纔是大多數人的真實想法。

然而曹子興的表現卻是相反,這就不對勁了。

宋忠敏銳的察覺到,曹子興的親族中,絕對有人被他很在乎,非常在乎。

卷宗的一些詳細,在宋忠的腦海中閃過。

曹子興並不是很近女色,除了京師的妻子外,並沒有什麼側室,小妾。

生了兩個女兒後,最近幾年也沒啥動靜,似乎沒有繼續生的想法。

自古有言: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沒有男丁的曹子興,好像不是很着急。

這有違常理。

除非,他已經有兒子了,只是不被人所知曉。

想到這裡,宋忠眼光一閃,心裡頭就有底了。

只要知道了犯人的弱點所在,就不怕他不老老實實全部招供出來。

第五十九章:絕對是親大侄子第691章:曼陀羅花毒,甩鍋的辦法第626章:狩獵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719章 蒸汽機就這麼造出來了?第161章:爲娘太失望了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822章 縹緲無蹤張三丰第758章 大明的未來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四十三章:暴躁老哥朱棡第768章 太孫什麼都好,就是太謹慎了些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輝第十八章:車船店腳牙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254章:朱英的棋子第813章 倭國進行的豪賭第288章 :前朝漢奸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772章 北伐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171章:大水之後必有瘟疫第545章:朱元璋垂簾聽政第691章:曼陀羅花毒,甩鍋的辦法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499章:朱英畫下的大餅第756章 準備帶朱元璋坐火車第444章:讓咱大孫去打仗第556章:倭國變故第265章:日漸消瘦的朱允炆第150章:爺爺,對不起(年底求月票)第179章:藍玉求情第470章:不留活口第689章:大明簽證的風聲第二十六章:朱英身世的漏洞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317章:海外招賢館第158章:藍玉闖錦衣衛衙門(新年快樂)第444章:讓咱大孫去打仗第384章:正陽大道第157章:藍玉回京(新年快樂,求月票。)第539章:改名長安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782章 想投降那正好第177章:大明皇家寶鈔司第五十章:朱元璋有點慌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359章:學堂之爭第八十七章:那塊布條第219章:虞王殿下第715章:占城版古惑仔第298章 :辦廠埋下的雷第510章:冊封世子第432章:股份售賣第536章:天生聖人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468章:被不斷轉手的刺殺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129章:大明農業的未來(求訂閱求月票)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123章:最適合當皇帝的大孫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558章:意料不到的幕後主謀第171章:大水之後必有瘟疫第707章:史上最強學霸第256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197章:操練皇子皇孫第370章:冒牌太孫第812章 見面就跑的李成桂第545章:朱元璋垂簾聽政第765章 後裝燧發槍第836章 求助大明第257章:給大孫賜座第825章 你敢出兵,我就敢投降第303章 :兄友弟恭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六十二章:徐妙錦第108章:咱大孫的陵寢(求訂閱求月票)第455章:西南邊境的爭奪第253章:朱元璋對帖木兒的重視第277章 :朱元璋的皇家商會第662章:叛亂四起的安南第409章:致仕之爭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謀劃第781章 御駕親征第658章:鳳梨引發的開荒東番第329章: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121章:批閱奏章的小技巧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657章:成爲大明的附屬第231章:大明的嚴重問題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726章 大明官員體系變法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
第五十九章:絕對是親大侄子第691章:曼陀羅花毒,甩鍋的辦法第626章:狩獵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719章 蒸汽機就這麼造出來了?第161章:爲娘太失望了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822章 縹緲無蹤張三丰第758章 大明的未來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四十三章:暴躁老哥朱棡第768章 太孫什麼都好,就是太謹慎了些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輝第十八章:車船店腳牙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254章:朱英的棋子第813章 倭國進行的豪賭第288章 :前朝漢奸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772章 北伐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171章:大水之後必有瘟疫第545章:朱元璋垂簾聽政第691章:曼陀羅花毒,甩鍋的辦法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499章:朱英畫下的大餅第756章 準備帶朱元璋坐火車第444章:讓咱大孫去打仗第556章:倭國變故第265章:日漸消瘦的朱允炆第150章:爺爺,對不起(年底求月票)第179章:藍玉求情第470章:不留活口第689章:大明簽證的風聲第二十六章:朱英身世的漏洞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317章:海外招賢館第158章:藍玉闖錦衣衛衙門(新年快樂)第444章:讓咱大孫去打仗第384章:正陽大道第157章:藍玉回京(新年快樂,求月票。)第539章:改名長安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782章 想投降那正好第177章:大明皇家寶鈔司第五十章:朱元璋有點慌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359章:學堂之爭第八十七章:那塊布條第219章:虞王殿下第715章:占城版古惑仔第298章 :辦廠埋下的雷第510章:冊封世子第432章:股份售賣第536章:天生聖人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468章:被不斷轉手的刺殺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129章:大明農業的未來(求訂閱求月票)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123章:最適合當皇帝的大孫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558章:意料不到的幕後主謀第171章:大水之後必有瘟疫第707章:史上最強學霸第256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197章:操練皇子皇孫第370章:冒牌太孫第812章 見面就跑的李成桂第545章:朱元璋垂簾聽政第765章 後裝燧發槍第836章 求助大明第257章:給大孫賜座第825章 你敢出兵,我就敢投降第303章 :兄友弟恭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六十二章:徐妙錦第108章:咱大孫的陵寢(求訂閱求月票)第455章:西南邊境的爭奪第253章:朱元璋對帖木兒的重視第277章 :朱元璋的皇家商會第662章:叛亂四起的安南第409章:致仕之爭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謀劃第781章 御駕親征第658章:鳳梨引發的開荒東番第329章: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121章:批閱奏章的小技巧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657章:成爲大明的附屬第231章:大明的嚴重問題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726章 大明官員體系變法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