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爲娘太失望了

“殺得好,衝撞到了殿下的商會,那是他該死。”

藍玉聞言,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坦然說道。

他麾下義子衆多,這次回京,京師外義子被殺的事情,還沒有傳到他這裡來。

不過藍玉本身的性格,也是極爲護短,那麼多的義子,他連名字都記不全,甚至很多義子,在認他作爲義父後,幾乎都沒咋見過。

這哪裡能和自己的外甥孫想比,別說朱英是皇長孫,便是其他的人,亦或是姐姐的孩子,如常森,也是如此。

朱英聽到藍玉這般說,也沒什麼意外,這個反應早就在他的預料中,只是他想說明的,並不僅僅是這些。

而後再次說道:“涼國公覺得,這些年來,他們已經做了多少這樣傷天害理的事情,而而之所以能夠逍遙到如今, 是否都是沾了涼國公的光, 亦或是,頂着涼國公的名頭在做事。。”

面對朱英的提點,藍玉眉頭微皺,不由問道:“殿下的意思是。”

“好事不出門, 壞事傳千里。涼國公可要清楚自己的身份, 可不僅僅是大將軍,更是我的舅爺, 我父王的舅舅。”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舅爺認的這些義子們,可都算得上皇親國戚了, 舅爺覺得,是不是要給他們加入宗人府呢。”

朱英冷聲說道, 宗人府只有皇室宗親能入, 便是朱英的外婆藍氏, 或者駙馬一流,都是不能入的。

朱英這般說, 只是一種誇大的提點。

藍玉顯然明白了朱英話中的意思, 他不是不懂, 只是從來沒有想過這些事情。

對於很多武將來說,大口吃肉, 大碗喝酒,然後便是幹仗, 有什麼不爽的,幹就完了,很少會去考慮後果如何。

尤其是藍玉在成長的過程中,很是受到了常遇春的影響。

好的方面是打仗勇猛, 爲人豪爽, 壞的方面便是容易滋生事端。

像是朱元璋想盡辦法推廣的大明律,大誥等, 藍玉家裡有,但卻從來沒有翻閱過。

藍玉的臉上閃過一抹遲疑猶豫,按理說朱英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藍玉對於那些義子們, 也不可能有太過的記掛。

只是一下子這麼多人, 大部分還分部在軍中,這會對軍中產生很大的影響。

藍玉之所以能夠把持軍隊的核心指揮,最爲主要的,還是依靠這些名義上的義子。

糾結了許久, 藍玉狠心說道;“殿下,我這就下令,將所有義子全部抓來,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

藍玉很清楚,站在他面前的將會是未來的大明皇帝,都已經說得這麼明顯,還不知趣,那與跟皇帝對着幹,沒啥區別。

朱英輕輕點頭,再次說道:“倒也不需要太過於激烈,一棍子全打死也不行。”

聽到這裡,藍玉放下來心來,他還以爲是朱英是認爲他對於軍隊的掌控太過於嚴密,想要清除他在軍隊中的黨羽。

古代的義子,看似認起來隨便,但這層父子關係,是實打實的,孝道這個玩意,可不是開玩笑。

這些義子是軍隊中層軍官的存在,如若藍玉是一顆大樹,那麼他的義子就是枝丫。

“請殿下指教。”

到了這份上,藍玉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起身向着朱英深鞠躬。

至藍玉見到朱英,到現在,連兩個時辰都沒有,但似乎藍玉就已經完全認定,朱英便是自己的外甥孫了,而且從言行上的態度,跟對太子朱標,都沒有多少的區別。

藍玉已經四十七歲,自小就跟隨常遇春進軍營開始,至今已然有三十年,再是如何,也見識過很多人了。

在看到朱英,知道朱英的身份的那一刻,藍玉就已經意識到,這將是他未來的希望。

不要小看一員大明頂尖層次大將軍的智慧。

所以藍玉並沒有去想過朱英身份的真假性,都已經得到陛下的認可了,還去想這些幹嘛,況且就憑這長相,怎麼說都是太子朱標的子嗣。

藍玉現在最爲迫切的,就是想要得到朱英的認可,因此在錦衣衛衙門,毫不猶豫的就邀請朱英到常府過來。

目前來說,和朱英在血脈上最爲親密的長輩,除了陛下,便也只剩下他的姐姐藍氏。

朱英深深的看了一眼藍玉,而後問道:“現在東昌民田,還在舅爺手裡嘛。”

聽到這話,藍玉不由臉上閃過一絲尷尬,只能訕訕的說道:“還在呢。”

畢竟強佔民田,可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情。

朱英點點頭,對於這點並不意外,直接說道:“明日早朝,舅爺便向陛下請罪吧,同時請求御史審查麾下的那些義子們。”

聽到這話,藍玉雖然有些不捨,但並沒有違背朱英的意思,認真的說道:“一切聽從殿下的吩咐。”

藍玉本就對於自己的前途極爲擔憂,現在外甥孫給自己出謀劃策,自然聽令就是。

哪怕是現在把兵權都卸了,只要朱英支持他,就不怕沒有再掌兵的日子。

常升就這麼像個木頭人一般,坐在旁邊聽着朱英和藍玉的交談。

期間大氣都不敢喘上一口。

雖說他繼承了父親常遇春的爵位,但由於是次子的緣故,和軍中的將領並不算熟悉,曾經都是以大哥爲主。

當然,他也是知兵事的,在打仗這一塊,比起一些名將來說,當然是差遠了,但比起一些軍中的其他將領來說,也算得上可以。

曾經也奉旨出去練兵過。

而目前朱英和藍玉的交談,顯然是關係到日後的兵權變化,這算得上是一等一的機密大事。

便是在這個時候,葉月清攙扶着藍氏走了過來。

“開飯了,雄英快來嚐嚐外婆的手藝。”藍氏笑着說道。

“好嘞。”

朱英起身看去,只見葉月清和藍氏間,經過和短暫的相處,變得極爲親密,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而葉月清看向朱英的目光中,隱含着一層嬌羞,不敢直視。

膳房裡,剛剛進入,便是一陣陣清香迎面襲來,慢慢一大桌子的菜式,色相俱全。

可以看得出顯然花費了很大的心思,怕是整個常府的廚子,都動了起來。

便是在朱英入座,準備就膳的時候。

大明皇宮,春和殿中。

此時,朱允炆正一個人坐在院子裡,呆呆的看着落日的夕陽的。

他感覺自己的人生,就如同這夕陽一般,正在不斷的墜落。

早朝過後,表哥李景隆和先生黃子澄的沉默,已經讓他明白,現在的他,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上來說,都無法對抗自己的大哥。

可是,難道他就只能這般乖乖認命不行嗎。

這要他如何纔可以甘心。

甚至於,在他的腦海裡,還閃過一些大逆不道,甚至於有些瘋狂的想法。

假若,皇爺爺突然重病去世的話,大哥還未入宮,這皇位便是隻能落在我的頭上吧。

朱允炆的臉上,閃爍着猙獰。

不過很快就散去了,這只是一種妄想,甚至於朱允炆的臉上有些自責愧疚。

自小深受儒家教育栽培的朱允炆,在思想這塊,還是沒有多大問題。

微微猶豫了一下,朱允炆在內心暗道:不能是皇爺爺,還是大哥突然暴斃最好。

這個時候的朱允炆甚至沒有意識到,在他的心中,已然是有些認可了大哥的存在。

或許也是受到了孝陵流言的影響。

一頓胡思亂想之後,朱允炆直感覺精疲力盡,這個時候,他感覺自己沒有幫手了。

信賴的表哥,依賴的先生都這樣了,他還能如何。

“殿下,娘娘說是該用晚膳了。”一名宮女躬身萬福,對着朱允炆說道。

“本宮沒胃口,吃不下。”朱允炆有些不耐煩的說道。

現在的朱允炆,哪還有心情去吃飯啊。

“這...”宮女有些不知所措。這般回去,少不得挨一頓訓斥。

“本宮說吃不下,你是聽不到嗎!”朱允炆見宮女並未離開,隨即就大聲呵斥起來。

他本就極度的壓抑,像是找到了一個宣泄口一般。

平日裡的皇孫殿下朱允炆,都是儒雅隨和,這等暴怒的神色宮女何時見過,立即被嚇退了好幾步,然後躬身行禮後離開。

看到宮女離開,朱允炆這才停歇下來,有些泄氣的繼續躺在院子裡,眼睛直愣愣的看着西邊的斜陽。

此刻的斜陽,已然不再刺眼,朱允炆就這麼看着它,緩緩的落下去。

“本宮不是說了,本宮不吃,你是想要挨板子不成!”

“娘!你怎麼來了。”

沒過多久,朱允炆聽到身後傳來了腳步聲,他以爲是宮女去而復返,就下意識的大聲呵斥起來,然而轉身看去,卻是母妃來了。

宮女跟着呂氏後面,聽到呵斥聲,不由一個哆嗦,有些害怕。

呂氏很漂亮,身材妙曼,但從容貌上,只有約莫二十多歲,完全看不出,已經生育了六個孩子。

沒錯,現在的呂氏,已經給薨逝的太子朱標,生了三男三女。

洪武十年出生的朱允炆,洪武十八年出生的朱允熞,洪武二十四年出生的朱允熙。

還有洪武十二年出生的朱寶琴,洪武十五年出生的朱倩雪,以及洪武二十一年出生的朱夢潔。

朱元璋定下的子孫取名規則,卻是沒有飽含女子,所以女子在起名上,比較隨意一些。

自朱允炆開始的十四年期間內,呂氏大約兩年多便爲朱標誕下子嗣,從中可以看出,朱標對於呂氏的寵愛,是很高的。

其實就朱標個人而言,對於朱允炆和朱雄英來說,和朱允炆的感情要更加深厚一點。

最爲重要的便是,朱雄英一直都跟着朱元璋還有馬皇后生活去了。

朱允炆則是一直在朱標的身邊。

能夠成爲太子次妃,呂氏的家境雖然放在京師的頂層圈子不算什麼,若是放在地方,也算是一方大員。

在呂氏成爲太子妃後,他的父親也從從七品提拔到了正五品,而後呂氏轉正爲太子妃後,更是再次提拔到從三品的文官。

只是呂氏的父親並不在京師,而是在地方上擔任布政使司參政。

這個官職可不算小,對標後世已經接近副省級別,是手裡有實權的,只是到現在的大明京師,王公貴族扎堆的地方,就顯得不怎麼起眼。

地方官員和京師差一品,在京師是如同正四品級別,像這個級別的大臣,死在朱元璋手裡的也差不多破百了。

呂氏自小也算是大家閨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見到兒子這般異常,立即明白肯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你們先下去吧。”呂氏對着宮女太監們吩咐道。

待周圍無人後,瀕臨崩潰的朱允炆再也忍不住,走上去抱住母妃,開始哭泣起來。

人在最爲脆弱的時候,纔會發現父母纔是自己心中真正的避風港,朱允炆也是如此。

呂氏沒有說話安慰,只是輕輕的拍打着朱允炆的後背,就像是小時候一樣。

良久,朱允炆這才停止抽泣,呂氏不急不緩的拿出手帕,爲朱允炆擦拭淚痕。

待一切完成後,呂氏這才輕聲問道:“和娘說說,是受到了什麼委屈嘛。”

聽到母親的聲音,朱允炆的心慢慢的平靜下來,開始緩緩講述,關於自己和表哥李景隆,黃子澄的猜測。

還有關於大哥朱雄英,所聯繫發生的一切。

聽到當年的朱雄英竟是沒死的消息,呂氏眼中閃過震驚。

死而復生這等事情,委實是太過於誇張,讓人難以接受。

不過當朱允炆說出,自己通過調查,知道孝陵的一些情況後,呂氏也就明白。

假死這種事情常有發生,雖然朱雄英這事有些離奇,但至少不算是復活,能達到接受的範圍。

關於孝陵陵墓的事情,呂氏當然知道,甚至比朱允炆知道的版本還要多。

作爲目前的太子妃,呂氏每天的生活,除了日常習練琴棋書畫外,其他時間基本上就是在後宮裡,和諸多嬪妃一起聊聊八卦,逛下後花園這樣子。

後宮還會舉行一些庭會,或者會從宮外請一些人來表演唱戲,供妃子們平時消遣。

雖說後宮很多嬪妃,都屬於呂氏的長輩,是陛下的妃子。

但實際上太子妃的地位,遠遠要比普通的嬪妃來得高一些,呂氏在後宮過得還很是滋潤的。

雖說有厚厚的宮牆,好像有一種籠中鳥的感覺,但其實上作爲大家閨秀,從小就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僅僅便是如此,就讓你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嗎。”

聽完兒子朱允炆的話後,呂氏不過沉吟一番,就出聲說道。

“娘,可是我還能有什麼辦法呢。”朱允炆垂頭喪氣的說道。

呂氏道:“曾經娘生下你的時候,也只是你父王的側妃,當初你都不是嫡子。”

“你再看看如今,陛下已經親口宣佈你爲太孫,只等九月冊封,如此看來,有什麼好失落的呢。”

“一時的失去,不代表永久的失去,娘當年也是這般走過來的,再者說了,這事最終如何,還不知道呢。”

“現在別說你大哥還未進宮,哪怕是進宮了,陛下也不可能馬上就冊封太孫。”

“你大哥在野十年,過的是什麼日子,哪能像你這般每天都有大儒教導,識不識字都是兩說。”

“大明的皇帝,可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當上的,其中更是關乎到天下的興盛,現在你連人面都沒見到,就如此意志消沉,簡直是太讓爲娘失望了。”

第150章:爺爺,對不起(年底求月票)第336章:殺他百萬又如何!(求月票)第555章:大明失蹤的水師將士第220章:姚廣孝在高麗第417章:邸報的恐怖利潤第783章 將計就計燕王大勝第685章:不享受的貪官第556章:倭國變故第774章 萌生死志的朱元璋第772章 北伐第215章:雷厲風行的朱元璋第185章:朱棣的野望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447章:羣雄割據第242章:朱元璋昏厥,大氣的朱英第738章 定海艦問世第715章:占城版古惑仔第九十章:大膽的想法(求訂閱,月票)第793章 李景隆帶回來的麒麟瑞獸第389章:藍玉的小心思第335章:大明邸報第754章 爲大明萬世基業而戰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477章:朱元璋的陷阱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354章:棄筆從戎第396章:我願大明如大漢,寧以強亡,不爲弱滅第588章:管他多少都是殺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567章:活捉朱棣!第六十三章:錦衣衛密信第160章:外婆菜的味道第419章:藍玉的震驚第518章:出海第339章:嚴查京師牙行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334章:帝王心態第334章:帝王心態第610章:帖木兒帝國宣戰第394章:朱元璋的糾結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690章:自救的辦法,襲擊大明太孫第108章:咱大孫的陵寢(求訂閱求月票)第432章:股份售賣第216章:給大孫上四萬鐵騎第582章:備軍三十萬,平定安南第234章:真相大白第699章:連夜跑路第599章:倭國變成了香餑餑第575章:把北元王朝發展成傭兵帝國第661章:四大藩王的私兵第216章:給大孫上四萬鐵騎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363章:除夕夜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312章:三分倭國的想法(求月票)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112章:謀逆第五十八章:中場休息第148章:老師說的話,竟然是真的第525章:朱英的大手筆第363章:除夕夜第825章 你敢出兵,我就敢投降第454章:大明官員的幸福日子第829章 瓜分天竺第235章:呼吸急促的朱元璋第109章:身份確鑿無疑(求訂閱求月票)第164章:寧妃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171章:大水之後必有瘟疫第八十四章:不裝了,我攤牌了,我確實不是我爹生的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490章:大白豬的到來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座標第295章 :冊封大典,大明閱兵,爲大明賀!第604章:倭國熱第331章:被懷疑到的朱允炆第327章:刺殺太孫的後果第557章:刺殺幕後的陰謀第493章:軍中震懾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281章 :真當陛下提不動刀了?第326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798章 大明的強大超乎你想象第312章:三分倭國的想法(求月票)第668章:不受降者,殺!殺!殺!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178章:只能處死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632章:李景隆下西洋(五一快樂)第546章:七日奏報第131章:大哥饒命啊!!!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583章:想要擺脫大明的安南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
第150章:爺爺,對不起(年底求月票)第336章:殺他百萬又如何!(求月票)第555章:大明失蹤的水師將士第220章:姚廣孝在高麗第417章:邸報的恐怖利潤第783章 將計就計燕王大勝第685章:不享受的貪官第556章:倭國變故第774章 萌生死志的朱元璋第772章 北伐第215章:雷厲風行的朱元璋第185章:朱棣的野望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447章:羣雄割據第242章:朱元璋昏厥,大氣的朱英第738章 定海艦問世第715章:占城版古惑仔第九十章:大膽的想法(求訂閱,月票)第793章 李景隆帶回來的麒麟瑞獸第389章:藍玉的小心思第335章:大明邸報第754章 爲大明萬世基業而戰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477章:朱元璋的陷阱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354章:棄筆從戎第396章:我願大明如大漢,寧以強亡,不爲弱滅第588章:管他多少都是殺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567章:活捉朱棣!第六十三章:錦衣衛密信第160章:外婆菜的味道第419章:藍玉的震驚第518章:出海第339章:嚴查京師牙行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334章:帝王心態第334章:帝王心態第610章:帖木兒帝國宣戰第394章:朱元璋的糾結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690章:自救的辦法,襲擊大明太孫第108章:咱大孫的陵寢(求訂閱求月票)第432章:股份售賣第216章:給大孫上四萬鐵騎第582章:備軍三十萬,平定安南第234章:真相大白第699章:連夜跑路第599章:倭國變成了香餑餑第575章:把北元王朝發展成傭兵帝國第661章:四大藩王的私兵第216章:給大孫上四萬鐵騎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363章:除夕夜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312章:三分倭國的想法(求月票)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112章:謀逆第五十八章:中場休息第148章:老師說的話,竟然是真的第525章:朱英的大手筆第363章:除夕夜第825章 你敢出兵,我就敢投降第454章:大明官員的幸福日子第829章 瓜分天竺第235章:呼吸急促的朱元璋第109章:身份確鑿無疑(求訂閱求月票)第164章:寧妃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171章:大水之後必有瘟疫第八十四章:不裝了,我攤牌了,我確實不是我爹生的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490章:大白豬的到來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座標第295章 :冊封大典,大明閱兵,爲大明賀!第604章:倭國熱第331章:被懷疑到的朱允炆第327章:刺殺太孫的後果第557章:刺殺幕後的陰謀第493章:軍中震懾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281章 :真當陛下提不動刀了?第326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798章 大明的強大超乎你想象第312章:三分倭國的想法(求月票)第668章:不受降者,殺!殺!殺!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178章:只能處死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632章:李景隆下西洋(五一快樂)第546章:七日奏報第131章:大哥饒命啊!!!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583章:想要擺脫大明的安南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