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皇帝是要大明的兵權

“底層武官,懂一些專業的東西,他們就能夠更好的傳達軍令,只需要在戰場磨礪一番就能夠快速提升,從最基本的讓這些人發揮出最大的作用。還有最重要的是,他們對朕會絕對的忠心。”

“皇上,大明的武人對您的忠心是絕對的,吃的是朝廷的軍餉,自然是要對皇上忠心的。”

英國公在這個時候說出這句話,自己都有點不相信。

畢竟現在在低下進行武考的就是大明的武官。

而且還是衛戍京營的武官。

“吃餉是他們應該的,對國家忠誠就夠了,朕要的是對朕絕對忠誠的,比如他們這樣的。”朱由檢說完,然後身後站着的那些勇士營的護衛。

這些人一看就是精銳。

對皇帝的忠心不言而喻。

英國公看了一下,便點了一下頭,肯定了皇帝的意思。

“皇上想要控制軍權嗎?”定國公在這個時候眼睛一亮。

作爲武勳最看重的自然是一個皇帝願意去戰鬥,敢戰。

這樣的話,他們這些武人的價值就能夠表現出來,否則的話,就會覺得大家都沒有什麼地位。

所以在這個時候,聽到皇帝要讓這些人對自己絕對的忠心,那麼軍隊也就會只聽皇帝一個人的命令了。

“軍權自然是要控制的,只有手裡有兵,聽話的兵,那麼朕也就能夠做很多的事情了,不然也不會這麼大張旗鼓的來練京營了。”

“皇上真有此想法嗎?”

英國公也在這個時候好奇的問道。

對於他們來說,年齡已經大了。

但是他們的子侄們卻還是壯年,那麼自然是有用武之地了。

別看他們現在已經是達到了武勳的極致,但是也不能說他們就沒有願意去戰場的想法。

畢竟武人的價值也只能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來。

“有想法,也要做出纔可以。慢慢來吧。”朱由檢說完,就讓他們自己去聽,去想就可以了。

雖然說國公們在自己身邊坐着,但是其他的武勳們也站的不遠,皇帝和國公說話的聲音他們自然是聽到了,這些人的想法就更甚了。

這就是第一手的消息。

也就是說,自家的爵位能不能再上一級,就看看皇帝的實際想法了。

隨着皇帝在武人這裡投入更多的精力,大家也就必須要緊隨其上,以此來獲得更大的利益了。

“皇爺,武官的考覈結束了,其中武考不合格者有三十五人,文考不合格者有七十八人,文武考不及格者有三十二人。”

很快,王承恩就把武官考覈的結果進行了彙報。

“不合格着直接拉到詔獄,剩下合格者再進行二次考覈,不合格者也拉到詔獄。”

“是,皇爺,奴婢這就去傳旨。”

王承恩接了旨意繼續的去做。

而在這個時候所有的武勳都好奇的看過來,因爲他們不知道皇帝的意思是什麼。

按照道理,不是隻考覈一次麼?

怎麼還有二次考覈。

不過朱由檢沒有說明的意思,所以在這個時候大家只能是看着校場。

很快校場上剩下的人就被隨機分成了十組。

十組人分爲十個陣營,然後抽籤進行對抗。

這一次上的就是真刀真槍了。

看着增進的武官在面前進行比拼,那些普通的士兵們也是沒有想到。

現在他們這些人和自己也沒有什麼區別了,以後還是要努力才能夠更上一層,出身已經沒有多大的效果了。

雖然說你們有爵位,但是隻是繼承爵位,卻不直接授官。

至於原先的武將,既然犯錯了,想要活命只能是參加訓練整改,爲的就是以後。

真刀真槍。

這可不是鬧着玩的,雖然大家都穿着甲衣,但是運氣不好一刀砍上去那也是痛苦。

朱由檢之所以這樣,目的就是喚起他們的血腥,不然真正發生大戰了,他們武將怕死,別人還怎麼可能會衝擊呢?

當然朱由檢也不會真的讓他們把自己的對手砍死,那樣完全的用不到。

所以只是點到爲止。

“朕打算在京城建造一座天下武人學習的武院,爲大明輸送各種武官,不知道諸位有什麼建議?”

朱由檢看着這些武官,然後又想着一些退休下來的武將,老兵,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

“皇上是打算如何培養呢?是如文人的書院那般嗎?”

以前的武人要麼是在戰場上廝殺,獲得經驗。

有的則是靠着家傳淵源,本身就是將門世家,如此自然是能夠獲得別人所獲得不到的精鹽,這樣就能夠成長起來。

但是現在,皇帝的意思是打算要把這些東西教導給所有的人。

那麼豈不是說,所有的人都可能成爲大將了?

如果他們作亂怎麼辦?

這是大家的好奇。

“不相同,武院的計劃是讓大明的軍官能夠到這裡進行學習,提升他們的軍事素養,而且學習一些沒有接觸過的東西。比如,行軍保密等等一系列的東西,目的就是讓軍隊更加的職業化。”

“而且,武人的戶籍朕也打算進行更改,軍戶制雖然方便徵兵,但是也出現了很多的缺陷。”

……

朱由檢說了很多,每一個人的大腦中都是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震驚。

皇帝的想法是不是太過於武斷了一些。

軍戶制可不是容易改的,很多的人都會進行反對。

尤其是商人。

他們可是被戶籍制限制了很久的時間了,他們最想做的就是擺脫商人戶籍,然後成爲其他的戶籍,這樣就能夠讓自家的子侄們考官,到那個時候,家裡有錢推動,效果就更加的明顯。

而且,如果沒有了戶籍限制,那麼那些農戶們肯定更加的不願意去種地了,因爲現在種地和餓死沒有什麼區別。

等等。

各種的問題,社會的矛盾,已經是越來越影響巨大,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他們是武勳,他們不會去考慮這些,他們只考慮和自家有利的事情。

那就是,皇帝提高武人的待遇,那麼自己等人也就會獲得好處,這纔是大家所最爲希望看到的。

皇帝重武,大明武勳就能夠再造輝煌,大家都有這樣的自信。

第199章 祖宗之法豈可棄之第47章 皇莊生意安排第125章 修路隊第126章大明的皇帝是一個昏君第135章 第五批洋人中來了第222章 建奴人的入關計劃第172章 沒有人會背叛朕第184章 機械化壓制模具第263章 大明的皇帝就是個自作主張的人第142章 皇帝哪去了第123章 殿試第234章 大米漲價了第140章 堆滿的糧倉第82章 田爾耕的彙報第269章 我大明平穩安定第71章 皇帝高高在上第21章 皇帝到底在做什麼第215章 這就是皇帝的殺招第112章 有人知道考題第59章 爲皇上效忠第105章 大明的天藍中帶紅第132章 皇帝的準備第26章 輕信小人的昏君第84章 年號崇禎第181章 大明可以平安度過崇禎元年嗎第23章 皇帝居然發怒了第204章 工業的發展第163章 聰敏的驛卒第11章 出去給朕辦事吧第47章 皇莊生意安排第138章 皇帝出宮第81章 各省該送特產了第122章 皇帝重用第3章 昏君第51章 燧發槍原理第253章 皇臺吉入關第176章 鄭芝龍的奏報和禮物第259章 大明威武第266章 大明無敵第116章 皇帝的忠臣第269章 我大明平穩安定第88章 新幣熱潮第198章 內訌了第149章 火器改良第178章 大明的蒸汽機第160章 任務,寵幸樂者第261章 不去追擊就要捱打第196章 皇帝也有憤怒的時候第174章 皇上,休息了第18章 消息第231章 一意孤行的皇帝第5章 開局三個太監一個錦衣衛指揮使第198章 內訌了第15章 掌勇士營第131章 陝西大旱第194章 我們都忠心皇帝陛下第195章 儒家的影響力第18章 消息第32章 西洋人被抓來了第217章 大明當無敵第163章 聰敏的驛卒第149章 火器改良第116章 皇帝的忠臣第107章 大明皇帝的聖意第134章 鄭芝龍來了第210章 公審鹽商第186章 因爲有錢,所以皇帝的權柄越來越重了第232章 皇帝出行,巡視天下第33章 這注定是一條不爲人知的路第121章 孫傳庭,孫承宗,孫祖壽,袁崇煥第104章 抄銀三千萬兩第150章 居然來策反第169章 建奴的消息第12章 這些大臣還想加稅第138章 皇帝出宮第226章 大明的皇帝,大權在握第84章 年號崇禎第82章 田爾耕的彙報第231章 一意孤行的皇帝第220章 真想用此炮打第74章 姓趙的漢奸找到了第59章 爲皇上效忠第268章 建奴人的膽碎了第134章 鄭芝龍來了第72章 李邦華大明的真忠臣第170章 各種火器第124章 陛下,讀聖賢書還有用嗎第70章 建奴細作第225章 誰敢阻朕第20章 大案第239章 大明的皇祖第54章 有人已經開始行動了第117章 莫名消失的劉舉人第239章 大明的皇祖第89章 建奴扣關第15章 掌勇士營第7章 昏君就該有昏君的樣子第204章 工業的發展第1章 你的昏君體驗卡來了第46章 辦事辦的好,就要賞
第199章 祖宗之法豈可棄之第47章 皇莊生意安排第125章 修路隊第126章大明的皇帝是一個昏君第135章 第五批洋人中來了第222章 建奴人的入關計劃第172章 沒有人會背叛朕第184章 機械化壓制模具第263章 大明的皇帝就是個自作主張的人第142章 皇帝哪去了第123章 殿試第234章 大米漲價了第140章 堆滿的糧倉第82章 田爾耕的彙報第269章 我大明平穩安定第71章 皇帝高高在上第21章 皇帝到底在做什麼第215章 這就是皇帝的殺招第112章 有人知道考題第59章 爲皇上效忠第105章 大明的天藍中帶紅第132章 皇帝的準備第26章 輕信小人的昏君第84章 年號崇禎第181章 大明可以平安度過崇禎元年嗎第23章 皇帝居然發怒了第204章 工業的發展第163章 聰敏的驛卒第11章 出去給朕辦事吧第47章 皇莊生意安排第138章 皇帝出宮第81章 各省該送特產了第122章 皇帝重用第3章 昏君第51章 燧發槍原理第253章 皇臺吉入關第176章 鄭芝龍的奏報和禮物第259章 大明威武第266章 大明無敵第116章 皇帝的忠臣第269章 我大明平穩安定第88章 新幣熱潮第198章 內訌了第149章 火器改良第178章 大明的蒸汽機第160章 任務,寵幸樂者第261章 不去追擊就要捱打第196章 皇帝也有憤怒的時候第174章 皇上,休息了第18章 消息第231章 一意孤行的皇帝第5章 開局三個太監一個錦衣衛指揮使第198章 內訌了第15章 掌勇士營第131章 陝西大旱第194章 我們都忠心皇帝陛下第195章 儒家的影響力第18章 消息第32章 西洋人被抓來了第217章 大明當無敵第163章 聰敏的驛卒第149章 火器改良第116章 皇帝的忠臣第107章 大明皇帝的聖意第134章 鄭芝龍來了第210章 公審鹽商第186章 因爲有錢,所以皇帝的權柄越來越重了第232章 皇帝出行,巡視天下第33章 這注定是一條不爲人知的路第121章 孫傳庭,孫承宗,孫祖壽,袁崇煥第104章 抄銀三千萬兩第150章 居然來策反第169章 建奴的消息第12章 這些大臣還想加稅第138章 皇帝出宮第226章 大明的皇帝,大權在握第84章 年號崇禎第82章 田爾耕的彙報第231章 一意孤行的皇帝第220章 真想用此炮打第74章 姓趙的漢奸找到了第59章 爲皇上效忠第268章 建奴人的膽碎了第134章 鄭芝龍來了第72章 李邦華大明的真忠臣第170章 各種火器第124章 陛下,讀聖賢書還有用嗎第70章 建奴細作第225章 誰敢阻朕第20章 大案第239章 大明的皇祖第54章 有人已經開始行動了第117章 莫名消失的劉舉人第239章 大明的皇祖第89章 建奴扣關第15章 掌勇士營第7章 昏君就該有昏君的樣子第204章 工業的發展第1章 你的昏君體驗卡來了第46章 辦事辦的好,就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