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皇帝哪去了

bookmark

“黃閣老,這都已經九天了,也不見陛下上朝,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如今天下事多,建奴那邊又有異動,我等實在是不敢妄下結論。”

兵部尚書來到了內閣。

看着內閣的幾位閣老都在忙着批改奏章,於是直接的詢問黃閣老。

黃立極看着大家,然後慢條斯理的說道:“陛下的事,我等臣子就不要過問了。你身爲兵部尚書,那麼還是繼續的處理大事要緊。”

“閣老,這……”

這人還要繼續的說話,卻聽到黃立極說道:“難道還要老父去扣闕麼?那田爾耕守着宮門,你兵部要是能衝進去你去衝。”

黃立極氣的吹鬍子瞪眼的。

現在的事情對於他這個閣老是一點的不友好。

以前是因爲和魏忠賢走的近。

大家表面上恭順,背地裡卻在咒罵。

而在這個時候,魏忠賢成了皇帝的新寵之後,他自己也就變的有點架在火上烤了。

畢竟現在的魏忠賢慢慢的都和朝堂上的大臣們斷了聯繫,一切都回到了大臣是大臣,內官是內官的樣子。

但是,在這個時候,一個問題也是表現了出來。

以前的時候你是一個閹黨,現在想要洗脫關係就有點難了。

如此情況下,他就感覺到自己在朝堂上格格不入了。

誰讓他是內閣首輔。

現在的黃立極已經能夠看得到,這施鳳來和張瑞圖兩個人自從戊辰科之後,就對皇帝的效忠了,而且也得到了皇帝的認可。

他們兩個人不是風口浪尖上的人,想要轉向也容易。

如此,黃立極越發的感覺到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現在的他,甚至是有了致仕打算。

也算是退位讓賢,讓皇帝知道自己的好,也不至於對自己太大的追責。

黃立極現在就是儘可能的能夠安撫一下別人的看法,等着皇帝的出現,那麼自己所做的也就會被當做是自己的作爲了。

兵部尚書離開之後,內閣裡陷入了短暫的安靜中。

一旁的李國普小聲的對着黃立極問道:“首輔,這陛下是不在宮裡嗎?”

“慎言,豈可妄測君上?”

“李閣老,身爲臣子,怎可妄測君上?”

……

果然是這樣。

黃立極沒有說話,就看到了一直不說話的人在這個時候維護皇帝。

而且說的還是有理有據。讓一旁同爲內閣閣老的李國普在這個時候真的是不敢說出一句話來。

有時候就是這樣。

平時的時候大家能夠相互的進行協調,不會針鋒相對。

但是,如果,有人抱團,和你對着幹。

那麼在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小心了,你最好不要,因爲對方的力量肯定是比你強大的,對方既然敢對着和你相互較量,基本上已經瞭解了你的一些不好的資料,那麼安靜下來,等着機會就可以。

所以李國普在這個時候一句話沒有說。

他有點恨恨然。

整個內閣就這麼多的人,有兩個人抱團。

其他的人,可不敢胡亂的抱團,所以就成爲了單打獨鬥了。

在內閣陷入了安靜之後。

然後大家就開始繼續的忙碌自己的事情;

在大明的內閣中是這樣子的時候,朱由檢此刻正在往京城趕中。

在河南大倉待了兩天之後,朱由檢就開始往回來趕了。

兩天內,朱由檢在大倉裡存入了很多的糧食和蔬菜以及肉類罐頭。

這些都是打算作爲賑災用的。

而朱由檢也從河南各處驛站那裡進行新舊錢的兌換。

新錢和舊錢的對話你並沒有濫發。

而是以一對一的進行着兌換。

只要你能夠拿得出手舊錢,那麼朱由檢這邊就能夠進行兌換。

只有這樣的話才能夠讓市面上流通起來越來越多的錢幣,如此也就會沒有人用舊幣了。

朱由檢在回來的時候,只要是路過的驛站,有倉庫的,朱由檢都存入了很多的糧食。

目的就是能夠儘可能的進行調動起來的時候不會出現意外。

朱由檢每日其實並不是說對大明的事情不知曉。

因爲錦衣衛每日都有專人來進行彙報。

在距離京城還有一日的時候,錦衣衛的奏報也已經到了。

這一次送來的就是上一次錦衣衛送來的奏報。

這是關羽曲阜的。

似乎這一代的衍聖公在一大羣的人鼓動下,居然帶着一些大明的大儒們來到了京城,正打算求見皇帝。

求見皇帝的目的非常的明確,那就是儒家的人有行動了。

在這個時候,朱由檢看到了這些儒家的人終於出動了,心中也已經有了對策。

連夜,朱由檢並沒有停下,在第二日一早,朱由檢的馬車進入到了豹房,然後他坐軟轎回到了皇宮內。

在內宮裡之後,朱由檢感受到了這城牆的厚重,城外城內真的是兩個天地。

思路客

但是,不管如何,在什麼地方。

該做什麼。

朱由檢自然是明白的,所以他開始查看奏章。

天亮之後,朱由檢也纔剛剛的睡下。

在他睡下之後,大臣們沒有去上早朝,不用起太早,但是也要上值的。

所以大家一個個的起來的時候,卻不知道他們的皇帝去了京城很遠的地方,已經回來了。

田爾耕這十一天的時間可以說擋住了很多人的求見皇帝。

這些人走的時候,都在抨擊田爾耕。

覺得這些錦衣衛禍國殃民。

阻礙聖聽。

這是有妖孽當道。

於是,越來越多的讀書人在這個時候開始造作起來了。

當然主要還是因爲孔門的衍聖公來到了京城,作爲讀書人的聖人後裔,大家都是想要虔誠的對待,只有這樣,自己心中的那些小九九也就能夠達成一樣。

所以趨之若鶩的很多。

讀書人的動靜空前高漲。

很多的人都在努力的鼓譟,聲勢越來越大。

田爾耕雖然是一個兇狠的人,但是也架不住這麼多的讀書人整日的在你面前子曰子曰的。

而且一個個義憤填膺的,感覺好像自己真的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壞蛋。

所以壓力真的很大。

不過,現在皇上回來了。

田爾耕感覺自己的主心骨回來了,他一點的都不懼怕。

畢竟作爲天子親軍,肯定是以皇帝爲主的,皇帝作爲你的後盾,那麼還有什麼害怕的呢?

第7章 昏君就該有昏君的樣子第11章 出去給朕辦事吧第109章 驛站改革第125章 修路隊第11章 出去給朕辦事吧第151章 皇后有孕第228章 建奴人得留下一部分了第204章 工業的發展第205章 皇帝還是要用人的第153章 滿朝大忠臣全是利己主義者第247章 列裝軍隊第195章 儒家的影響力第249章 大明崇禎冬第46章 辦事辦的好,就要賞第151章 皇后有孕第58章 你們所有的都是朕給的第82章 田爾耕的彙報第204章 工業的發展第235章 這個皇帝不一般第252章 寒雪下敵人動第36章 皇帝不是憨憨第214章 天子親軍第154章 建奴打過來了第224章 大明的皇帝要下江南第246章 問責地方官員第171章 朕的期待第242章 陛下,感恩您的賞賜第181章 大明可以平安度過崇禎元年嗎第233章 拜祭祖宗第261章 不去追擊就要捱打第244章 回京第5章 開局三個太監一個錦衣衛指揮使第142章 皇帝哪去了第186章 因爲有錢,所以皇帝的權柄越來越重了第222章 建奴人的入關計劃第164章 錦衣衛辦事,朕放心第96章 他們都來了第136章 一套組合拳,進獻的美人夠了第21章 皇帝到底在做什麼第183章 倭國的白銀還是有用的第103章 驛站改革誰來第193章 鬧事的人第121章 孫傳庭,孫承宗,孫祖壽,袁崇煥第50章 領悟皇帝的意思第154章 建奴打過來了第199章 祖宗之法豈可棄之第55章 御酒都賣瘋了第132章 皇帝的準備第50章 領悟皇帝的意思第60章 一羣忠君愛國的大忠臣第183章 倭國的白銀還是有用的第57章 考騎射第33章 這注定是一條不爲人知的路第92章 西北李二的一天第81章 各省該送特產了第152章 大明有希望第176章 鄭芝龍的奏報和禮物第172章 沒有人會背叛朕第74章 姓趙的漢奸找到了第208章 大明從此吃的是低價精鹽第155章 你們也要讓皇帝也參與進來啊第4章 人心不足全無君父第30章 誰還敢死?第5章 開局三個太監一個錦衣衛指揮使第118章 終於考中了第181章 大明可以平安度過崇禎元年嗎第39章 皇帝大袖一揮第179章 倭國的狗腿子第201章 洋人而已,不懼第69章 少的人你們都得給朕補上第164章 錦衣衛辦事,朕放心第212章 有時候,讀書人只認自己口中的道理第30章 誰還敢死?第121章 孫傳庭,孫承宗,孫祖壽,袁崇煥第110章 戊辰科大案第131章 陝西大旱第155章 你們也要讓皇帝也參與進來啊第211章 鹽商的財富第166章 好幾倍的利潤第16章 把老婦丟入亂葬崗第254章 這是什麼聲音第18章 消息第134章 鄭芝龍來了第35章 沒有有用的消息第54章 有人已經開始行動了第58章 你們所有的都是朕給的第284章 大明昏君非昏君也第33章 這注定是一條不爲人知的路第242章 陛下,感恩您的賞賜第170章 各種火器第91章 帝王的憤怒第74章 姓趙的漢奸找到了第235章 這個皇帝不一般第197章 大明有幸第27章 培植不會背叛朕的人第93章 開始向商人們動刀子了第127章 皇帝的賞賜第284章 大明昏君非昏君也第194章 我們都忠心皇帝陛下第172章 沒有人會背叛朕
第7章 昏君就該有昏君的樣子第11章 出去給朕辦事吧第109章 驛站改革第125章 修路隊第11章 出去給朕辦事吧第151章 皇后有孕第228章 建奴人得留下一部分了第204章 工業的發展第205章 皇帝還是要用人的第153章 滿朝大忠臣全是利己主義者第247章 列裝軍隊第195章 儒家的影響力第249章 大明崇禎冬第46章 辦事辦的好,就要賞第151章 皇后有孕第58章 你們所有的都是朕給的第82章 田爾耕的彙報第204章 工業的發展第235章 這個皇帝不一般第252章 寒雪下敵人動第36章 皇帝不是憨憨第214章 天子親軍第154章 建奴打過來了第224章 大明的皇帝要下江南第246章 問責地方官員第171章 朕的期待第242章 陛下,感恩您的賞賜第181章 大明可以平安度過崇禎元年嗎第233章 拜祭祖宗第261章 不去追擊就要捱打第244章 回京第5章 開局三個太監一個錦衣衛指揮使第142章 皇帝哪去了第186章 因爲有錢,所以皇帝的權柄越來越重了第222章 建奴人的入關計劃第164章 錦衣衛辦事,朕放心第96章 他們都來了第136章 一套組合拳,進獻的美人夠了第21章 皇帝到底在做什麼第183章 倭國的白銀還是有用的第103章 驛站改革誰來第193章 鬧事的人第121章 孫傳庭,孫承宗,孫祖壽,袁崇煥第50章 領悟皇帝的意思第154章 建奴打過來了第199章 祖宗之法豈可棄之第55章 御酒都賣瘋了第132章 皇帝的準備第50章 領悟皇帝的意思第60章 一羣忠君愛國的大忠臣第183章 倭國的白銀還是有用的第57章 考騎射第33章 這注定是一條不爲人知的路第92章 西北李二的一天第81章 各省該送特產了第152章 大明有希望第176章 鄭芝龍的奏報和禮物第172章 沒有人會背叛朕第74章 姓趙的漢奸找到了第208章 大明從此吃的是低價精鹽第155章 你們也要讓皇帝也參與進來啊第4章 人心不足全無君父第30章 誰還敢死?第5章 開局三個太監一個錦衣衛指揮使第118章 終於考中了第181章 大明可以平安度過崇禎元年嗎第39章 皇帝大袖一揮第179章 倭國的狗腿子第201章 洋人而已,不懼第69章 少的人你們都得給朕補上第164章 錦衣衛辦事,朕放心第212章 有時候,讀書人只認自己口中的道理第30章 誰還敢死?第121章 孫傳庭,孫承宗,孫祖壽,袁崇煥第110章 戊辰科大案第131章 陝西大旱第155章 你們也要讓皇帝也參與進來啊第211章 鹽商的財富第166章 好幾倍的利潤第16章 把老婦丟入亂葬崗第254章 這是什麼聲音第18章 消息第134章 鄭芝龍來了第35章 沒有有用的消息第54章 有人已經開始行動了第58章 你們所有的都是朕給的第284章 大明昏君非昏君也第33章 這注定是一條不爲人知的路第242章 陛下,感恩您的賞賜第170章 各種火器第91章 帝王的憤怒第74章 姓趙的漢奸找到了第235章 這個皇帝不一般第197章 大明有幸第27章 培植不會背叛朕的人第93章 開始向商人們動刀子了第127章 皇帝的賞賜第284章 大明昏君非昏君也第194章 我們都忠心皇帝陛下第172章 沒有人會背叛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