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 緩攻堅守(一)



第八十六回緩攻堅守

卻說黑道統領水明也到了,只見水明恭敬的說道:“幾年不見,盟主變化好大。”

宋文曲道:“人哪有個不變的。”

忽有人來報,道:“稟盟主。殿外有三人求見。”

宋文曲道:“請進來。”只見有三個人,手拿一刀一槍一戟進來。

他們見了還不認得,只說道:“請問閣下便是宋文曲。”宋文曲看了一眼當即便認出了三人,是在杭州爲奪金縷玉衣而來與自己決鬥的人,來後被宋文曲打敗,宋文曲放走了三人。

宋文曲道:“原來是你們三位英雄來了,我就是宋文曲。”

三人一見,稱禮道:“趙登、吳益延、秦瑞安先謝過盟主不殺之恩。”原來這三人拿大刀的是趙登,拿長槍的吳益延,拿方天畫戟的是秦瑞安。

宋文曲下坐,扶起二人道:“小弟不才,受不得三位大禮,請起。”衆人見這三人,那刀的甚是壯實,拿槍的身材高大,拿戟的不胖不瘦不高不矮,容貌清秀,知是異人,武功定是高強的。也是奇怪宋文曲怎麼會認識這三人。

宋文曲道:“三位大哥自杭州一別,一向安好?”

三人道:“蒙盟主不殺之恩,一向很好。今見盟主欲對抗魔教,特來獻微薄之力。”

宋文曲道:“好,我們正缺人手,三位能來拱衛正道,小弟謝過了。”叫來三把椅子,請三人入座。

先是少林方丈明德大師道:“不知盟主如今可有計策以滅魔教。”

宋文曲道:“現在中原武林遭逢大難,幾近滅亡。而魔教自滅天下門派,實力日增。今大舉反旗,向朝廷發難,先攻下成都府,平定四川,後轉戰甘涼,攻無不克,以至發展成幾十萬教衆。現在又聽說奉天順建國號大涼,自封祁王,並建元天聖,勢力如日中天。所以以現在我們的實力與魔教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爲今之計,不如聯合朝廷,衆位以爲如何?”言畢,底下議論紛紛。

明德大師道:“如今魔教攻城掠地,朝廷恐慌,調兵遣將,大集兵力,正欲平魔教之亂,依老衲看,這不失爲一個好辦法。”

衆人點頭道:“以我們目前的狀況來看,只能聯合官兵。”

崆峒派掌門葉一劍道:“前不久右都御史項忠與湖廣總兵李震剛平了鄖陽山流民起義。項大人還沒回京覆命,正在安撫民衆。我們可派一使者去與他說,項大人必然應允。”

宋文曲道:“就依葉掌門之言來辦。”衆人稱是。

就在這時,又有人來報,說朝廷大官來了,衆人一聽,連忙驚奇。離座出迎。看這光景,來的應該是個大人物。只見衆人來到殿外,脖子伸得老長都只往山下望去。不多時,只見一隊官兵擁簇着一位身着錦繡官袍的中年男子出現了。

衆人見此,俱跪稱:“草民見過布政使大人。”

原來這是封疆大吏湖廣佈政使到這來了,這布政使姓傅名春,字延陽。

那傅春見道:“衆位好漢,不必多禮,請起。”

衆人道:“謝大人。”遂起身。

傅春道:“不知哪位是這裡的主?”

宋文曲上前,道:“大人,草民便是。”

傅春打量了一下宋文曲,道:“宋文曲嗎?怎麼是這個樣子——滿臉的鬍子。據稱宋文曲不是個英俊的小青年嗎?”

宋文曲笑道:“大人見笑了,彼時的我非此時的我,當然會改變一點的。大人一路車旅勞頓,先進屋如何。”

衆人入殿,宋文曲邀傅春坐上主位,自己旁坐,各派掌門依老少坐下。

傅春先道:“宋盟主,想必定有一番本事,年紀輕輕便統帥衆好漢,當真了不得啊。”

宋文曲道:“哪裡,都是前輩們推舉不才,到讓大人笑話了。不知大人下臨於此,有何事沒有?”

傅春道:“本官也不說別的,單有一件:江湖中,被你們稱作魔教的教主最近起兵謀反,盤踞祁連山一帶,自立國號‘大涼’,自稱‘祁王’,建元‘天聖’。實屬大逆不道。自敗沐家軍,勝汪公公,又轉戰甘涼,甘陝邊境告急。據說,他們有一支騎兵,都是由像你們這些武林中人組成,戰鬥力極高,官兵一觸即潰,爲此,朝廷很是苦惱。朝廷聽說你在武當山大會英雄,準備西打反賊,就特命本官前來,希望你們,能與官兵共討反賊。皇上吩咐來,將來會給衆位各個封官,宋盟主以爲如何?”

宋文曲正想與官軍聯手,遂道:“自古言:‘魔道不兩立’,不是邪魔被滅,就是我們正道被滅,奈何邪魔日亦壯大,我們正道日趨衰弱,正感力不從心。如今官軍欲與我們合作,我們求之不得。不過,封官一事當要從長計較,我等在此謝過。”

傅春道:“好,做不做官,我不強求,朝廷也沒這麼下書面命令。既然答應共諸反賊了,本官也好覆命了。”又道:“你們與反賊打了這麼多年,可曾知道,有一個叫楊顯的。聽說這人身不足五尺,但是因爲武功很高,才智過人。在反賊中任四大護教法王之首兼護教東旗旗主,最近又被尊作軍師,以至反賊起兵以來,未有敗績。之前,朝廷本與北邊蒙古知會,以互市爲條件不可逆助反賊,但不知楊顯運用何種手段,竟嗖教蒙古南侵大同宣府等地。你們瞭解這個人嗎?”

衆人聞言,皆搖首言:“不知。”

宋文曲道:“魔教的首腦,我們知道花天下董裕趙方盧輔林焦綝等人外,楊顯這個人還是第一次從大人口中得知。”

傅春道:“原來反賊藏了這麼個能人,看來,反賊真是蓄謀已久。”少頃又道:“宋盟主英雄過人,可有滅反賊的良策?”

宋文曲沉吟半晌,道:“是不是良策大人說了算。不過,當初,魔教大舉四川諸派,之後,我師父就率江湖同道同赴四川與魔教決戰。我想,正是因爲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如今,成都城被魔教攻下,魔教便可分兵兩路,一路從蘭州,一路從成都,向東進攻。無論哪一路失利,魔教都不會受到影響。草民建議,要打祁連山必須先打下成都。大人以爲如何?”

傅春道:“先打成都,好!朝庭也是這麼想的。”

宋文曲道:“不知想在何地以何時爲期一同進伐魔教?”

傅春道:“半個月後,在漢水之畔會合如何?”

宋文曲道:“一切依大人意思辦。”次日,傅春便回去了。這且不表。

卻說在半個月前,東方神教四大護教

法王之首兼護教東旗旗主楊顯因舊疾心痛病發作死了,終年三十二歲,可憐也算一帶英才,就夭亡了。

那奉天順聞這噩耗,腦袋只是“悶”的一響,頓時昏厥了過去。好久才醒了過來,接着親自跑到楊顯府上,早有府上的下人來迎,至內堂,只見內堂裡有一口棺材,又見內堂裡有十幾人俱圍着棺材慟哭不已,內有一少婦和一少年哭得最兇,想必便是楊顯的妻兒了。

但見這二人見奉天順來了,收淚上前拜見奉天順。奉天順迎起道:“夫人,我可一瞻軍師遺容麼?”

少婦道:“大王請便。”

奉天順上前看了幾下,止不住淚盈眼眶,道:“軍師是何時作辭的?”

少婦道:“回大王:亡夫辭在昨夜丑時。”

奉天順道:“如何病危之時,不叫來人通知我來見軍師最後一面。”

少婦道:“是亡夫故意不讓大王知道的。說是怕大王着急。”

奉天順聽言,心下一陣心痛,道:“你可知怕我着急,可不知我現在心亂如麻耶?”說着,不覺神情恍惚。

少傾,只聽少婦道:“對了,大王,亡夫臨去之時,留了封書叫我交給大王。”

奉天順忙道:“快給我看。”少婦忙派下人去拿。

俄傾,一丫頭手捧一封書信過來替給少婦,少婦交給奉天順,奉天順連忙把信拆開,這下直看得奉天順淚流滿面。但見書信寫道:“大王,餘跟隨大王是有十有二年矣,其間也立有微功,以致被大王一提再提,直使我坐上軍師之位。

“餘深感以餘之不才,而被大王如此重用,深感榮幸,以致替大王辦事,無不盡心全力,以感對大王之知遇之恩。但今以後,因餘之身體愈來愈差,亡在旦夕,餘不能再替大王出力了,對此,餘深感抱歉。說起身體之事,這都是舊疾所致。自幼時,餘便患心口疼痛之病,父替我請過無數名醫,皆不能治癒,且都言治不了了。

“餘別無愛好,唯只愛習武書覽書。父親知我不能久存於世,遂我之志,請來無數武師,找來無數奇書。之後,餘整日只是習武與覽書,似乎習武與覽書是治病之良藥,餘之病情竟有所緩解,暑來寒往,再未發作,一直苟活到今日,餘深感意外。

“但不知爲何,是以半個月前,心口大痛,餘知不能久於人世,但除內眷外,此無外人知曉。這且不說了。如今大王據有四川甘涼等地,擁兵二十餘萬。大王以爲建成萬事功業,大建宮室,稱元建號。餘此種種,餘深不以爲然,天下如此之大,豈能不思進取,而坐守這塊小小的地方耶?現在,中原武林盟主宋文曲不知何以出現。

“餘想:宋文曲定會繼承其師之志,以號召其武林同道。必然與朝廷合兵來攻打大王。而攻打的首選之地必然是四川。大王聽餘一言,當先發至人,分兵兩路,一路從成都東進直取重慶,一路從蘭州東進直取長安。

“這兩座城池一下,可保大王二十年基業,在這二十年中,大王可東進直下京城。從而進位天下,成至尊九五。但大王要小心,朝廷必定會大集兵力進攻四川,大王一定要守住。如此餘也去的心安了。現在,餘心力狡瘁無法再寫,就此住筆吧。時天聖元年四月十七日。”

(本章完)

第八十八回 太極八劍(三)第七十九回 崆峒血戰(下)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二)第五十三回 父女和好(上)第四十二回 元宵佳節(下)第三十七回 御駕行館(下)第六十八回 正邪決戰Ⅱ(上)第四十回 南國佳人(上)第四十二回 元宵佳節(上)第七十二回 滅武當派(上)第六十五回 完美邂逅(下)第九十二回 平定長安(二)第四十五回 小人君子(下)第六十七回 正邪決戰Ⅰ (上)第八十九回 合作分裂(一)第六十回 師父訓話(上)第三十九回 跳牆上街(上)第三十七回 御駕行館(上)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二)第七十五回 終成幻影(上)第三十五回 舊宅新情(中)第五十一回 三娘之死(上)第十九回 殺虎救人(下)第八回 朝廷賞賜第五十二回 城外離別(下)第三十回 風波又起(下)第四十二回 元宵佳節(上)第五十回 巧遇故人(上)第三十七回 御駕行館(上)第六十一回 東方神教(上)第九十三回 智謀對決(二)第三十九回 跳牆上街(上)第七十七回 天下寶劍(上)第二十八回 杭州西湖(下)第九十回 太監誤國(一)第六十九回 正邪決戰Ⅲ(三)第八十一回 偷竊圖紙(五)第五十回 巧遇故人(下)第五十二回 城外離別(上)第六十九回 正邪決戰Ⅲ(四)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六)第二十四回 八雄改正(下)第十四回 武當封號Ⅱ(下)第三十三回 囚車逢險(上)第五十七回 風雨驚變(三)第四十回 南國佳人(上)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一)第六十回 師父訓話(下)第三十八回 大戰刀神(上)第四十五回 小人君子(上)第八十三回 勝任軍師(三)第十六回 文曲下山(下)第十三回 武當封號Ⅰ(中)第七十三回 魁星出京(下)第四回 上武當山第二十五回 所救之女(下)第八十六回 緩攻堅守(三)第九十四回 鏖戰祁連(二)第八十一回 偷竊圖紙(三)第十一回 完璧歸趙(上)第十九回 殺虎救人(上)第十二回 江湖形勢(上)第三十四回 文盈相會(下)第六十六回 趕去天府(下)第八十二回 初試鋒芒(中)第十三回 武當封號Ⅰ(上)第九十二回 平定長安(二)第八十三回 勝任軍師(二)第六十七回 正邪決戰Ⅰ (下)第九十回 太監誤國(三)第三十一回 杭州三刀(上)第二十一回 路遇劫鏢(上)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二)第八十二回 初試鋒芒(下)第十九回 殺虎救人(下)第四十一回 情意綿綿(上)第五十六回 長安喻宅(上)第七十九回 崆峒血戰(下)第七十二回 滅武當派(下)第七十七回 天下寶劍(中)第十三回 武當封號Ⅰ(上)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四)第五十九回 雙劍合璧(上)第五回 諫書攻教第九十三回 智謀對決(二)第十四回 武當封號Ⅱ(上)第八十三回 勝任軍師(二)第五十三回 父女和好(下)第八回 朝廷賞賜第六十二回 武林大會(上)第六十九回 正邪決戰Ⅲ(二)第十四回 武當封號Ⅱ(下)第十五回 武當封號Ⅲ(上)第六十七回 正邪決戰Ⅰ (上)第五十九回 雙劍合璧(上)第二十三回 含恨而走(下)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二)第六十八回 正邪決戰Ⅱ(上)第九十回 太監誤國(二)第九十三回 智謀對決(二)
第八十八回 太極八劍(三)第七十九回 崆峒血戰(下)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二)第五十三回 父女和好(上)第四十二回 元宵佳節(下)第三十七回 御駕行館(下)第六十八回 正邪決戰Ⅱ(上)第四十回 南國佳人(上)第四十二回 元宵佳節(上)第七十二回 滅武當派(上)第六十五回 完美邂逅(下)第九十二回 平定長安(二)第四十五回 小人君子(下)第六十七回 正邪決戰Ⅰ (上)第八十九回 合作分裂(一)第六十回 師父訓話(上)第三十九回 跳牆上街(上)第三十七回 御駕行館(上)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二)第七十五回 終成幻影(上)第三十五回 舊宅新情(中)第五十一回 三娘之死(上)第十九回 殺虎救人(下)第八回 朝廷賞賜第五十二回 城外離別(下)第三十回 風波又起(下)第四十二回 元宵佳節(上)第五十回 巧遇故人(上)第三十七回 御駕行館(上)第六十一回 東方神教(上)第九十三回 智謀對決(二)第三十九回 跳牆上街(上)第七十七回 天下寶劍(上)第二十八回 杭州西湖(下)第九十回 太監誤國(一)第六十九回 正邪決戰Ⅲ(三)第八十一回 偷竊圖紙(五)第五十回 巧遇故人(下)第五十二回 城外離別(上)第六十九回 正邪決戰Ⅲ(四)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六)第二十四回 八雄改正(下)第十四回 武當封號Ⅱ(下)第三十三回 囚車逢險(上)第五十七回 風雨驚變(三)第四十回 南國佳人(上)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一)第六十回 師父訓話(下)第三十八回 大戰刀神(上)第四十五回 小人君子(上)第八十三回 勝任軍師(三)第十六回 文曲下山(下)第十三回 武當封號Ⅰ(中)第七十三回 魁星出京(下)第四回 上武當山第二十五回 所救之女(下)第八十六回 緩攻堅守(三)第九十四回 鏖戰祁連(二)第八十一回 偷竊圖紙(三)第十一回 完璧歸趙(上)第十九回 殺虎救人(上)第十二回 江湖形勢(上)第三十四回 文盈相會(下)第六十六回 趕去天府(下)第八十二回 初試鋒芒(中)第十三回 武當封號Ⅰ(上)第九十二回 平定長安(二)第八十三回 勝任軍師(二)第六十七回 正邪決戰Ⅰ (下)第九十回 太監誤國(三)第三十一回 杭州三刀(上)第二十一回 路遇劫鏢(上)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二)第八十二回 初試鋒芒(下)第十九回 殺虎救人(下)第四十一回 情意綿綿(上)第五十六回 長安喻宅(上)第七十九回 崆峒血戰(下)第七十二回 滅武當派(下)第七十七回 天下寶劍(中)第十三回 武當封號Ⅰ(上)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四)第五十九回 雙劍合璧(上)第五回 諫書攻教第九十三回 智謀對決(二)第十四回 武當封號Ⅱ(上)第八十三回 勝任軍師(二)第五十三回 父女和好(下)第八回 朝廷賞賜第六十二回 武林大會(上)第六十九回 正邪決戰Ⅲ(二)第十四回 武當封號Ⅱ(下)第十五回 武當封號Ⅲ(上)第六十七回 正邪決戰Ⅰ (上)第五十九回 雙劍合璧(上)第二十三回 含恨而走(下)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二)第六十八回 正邪決戰Ⅱ(上)第九十回 太監誤國(二)第九十三回 智謀對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