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東絲之爭

因此朱子洪心中一團火熱,他當即說道:“柳少,那老朱接着就去海邊挑個好地方,然後再去南方走一趟,看看能不能挖來幾個會曬鹽的竈丁,開鹽場的人工銀錢,我也會盡力想辦法,實在不夠了,再向柳少您開口借一點,現在就只想跟您問一句,柳少,這鹽場你要抽幾分利!”

柳鵬當然不僅僅是提供了一條發財的門路那麼簡單,而且他還給朱子洪提供了保護傘,沒有柳鵬在後面支持,恐怕朱子洪的鹽場還沒有開張,就要被官府或者是大鹽商派人搗毀了。

而現在柳鵬也不客氣:“知道徐震吧?”

“柳少您是拿走五成利?”這個比例讓朱子洪有些肉痛,但是他也知道這件事沒有柳鵬的支持根本辦不了,他當即答應下來:“沒問題,有利潤咱們五五分成。”

柳鵬卻是朝着谷夢雨說道:“這件事也不能讓朱老哥白擔風險,我先投五百兩銀子進來,夢雨姐,先讓朱老哥拿五十兩路費,朱老哥若是要正式開工的話,再拔四百五十兩銀子過去。”

雖然說是“再拔四百五十兩銀子”,但是這筆銀錢的使用恐怕朱子洪管不着管不到,肯定直接就用在鹽場的建設之上,但是朱子洪覺得有這五百兩銀子,他辦這件事就有六七成把握了。

雖然鹽場建設需要用的銀錢不是一個小數字,搞不好就是要把金山銀山砸進去,但是朱子洪立即即答道:“柳少,您放心,銀錢我會盡力想辦法,如果籌不到再向谷夫人借錢,現在我只想再問柳少一句,這食鹽上的專利,我能獨佔多少年?”

大家都知道柳鵬是出名的的一諾千金,說一是一,說二說二,他答應的事情肯定不會反悔,因此朱子洪寧可把話說得難聽些,也要柳鵬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而柳鵬也當即答道:“九年,朱老哥,我給你九年獨佔的機會!”

說到這個,柳鵬扳着手指說道:“頭三年,是投錢的三年,最後算下來或是微利,或是保本,後面三年是收錢的三年,鹽場肯定成了,雖然我拿走了五成利,但是朱老哥肯定能坐着收錢,最後三年既要投錢又能收錢,鹽場用了這麼多年,肯定要花錢修繕一二,但是這麼年做下去,路子都作熟了,也能賺大錢!”

柳鵬說得很合理,而且他最後還補充了一句:“而且這九年下來,朱老哥絕對賺到大錢不說,就是九年的期限到了,我想要這條門路收回去,也會給朱老哥足夠的補償,不會讓朱老哥吃虧了!”

“行!”朱子洪當即說道:“這事就這麼定了,我明天就去找人挑地方,這九年下來,我怎麼也要建個前後整整九進的大宅子,再攢下九百兩銀子的現錢,外加九百石的糧食。”

柳鵬卻是笑了笑,他覺得朱子洪可能太小看了這其中的利潤。

臨清州的暖閣裡,鄭齊生正一手拔着算盤,一邊聽着歌女的淺吟低唱,手指在各地分號的賬本輕輕劃過,看帳本看得開心的時候還在打開窗戶給歌女贊個好,打賞點碎銀子。

別人只要看到他的名字,都會知道他不是什麼山東土著,而是一個寓居臨清州的徽州商人,事實卻並非完全如此,雖然他祖籍寧國府,但是他們家族在山東發展已經是整整四代人,現在在家裡都是說着一口標準的山東話。

但是在生意場上,鄭齊生卻是一個標準的徽州人,甚至根本不提自己出身於寧國府,一口徽州話說得再標準不過了,時不時會向大家提醒一下他在徽州的豪華祖宅--雖然他這輩子都沒回過寧國府,更沒去過徽州府,而且他們家在寧國府根本就是個破落戶,到了山東以後才正式發跡。

但是就是憑藉着這重身份,現在的鄭齊生已經是整個臨清州最成功的商人之一,結交了不知多少大學士、進士、六部主事之類的大人物,甚至還是臨清徽寧商會的會首。

今天他就在盤點着今天的收穫,幾個月下來,鄭家的生意在臨清州又有了新發展,而且進展之大收益之多,讓鄭齊生喜不勝喜,他覺得歌女的聲音從來沒有這麼好聽過。

嗯,臨清州這地方是運河上最重要的城鎮,還得在這裡多接待幾位南直隸進京趕考的舉人相公,在他們身上多作投資攀個交情,最好是他們當中能出個首畏、閣臣或是尚書那樣的大人物,這鄭家的事業自然就高枕無憂了。

算盤子拔得如同上了油一般,鄭齊生越想越美,卻是突然想了一件事來,他朝着一邊嚷道:“叫二弟過來見我!我要問問什麼事竟然讓他這麼着急,連半天時間等不了。”

鄭齊生口中的這位二弟,實際並不是鄭齊生的親生兄弟,而是他生意上的合作伙伴鄭家濟,但是鄭家濟跟鄭齊生的關係又不僅僅是合作伙伴那麼簡單,兩個人不但同宗而且還是遠房表兄弟,鄭家濟的家道一度中落,是鄭齊生拉了鄭家濟一把,鄭家濟纔有現在這個局面。

因此鄭家濟在鄭齊生面前表現得不象生意合作伙伴,倒象是鄭齊生的大管家一般:“大兄,您應當一早就讓我進來,東絲的事十萬火急啊!”

鄭家內部對於東三府出產的生絲與蠶繭,向來有一個約定成俗的叫法,叫作“東絲”,而鄭齊生當即說道:“急什麼,銀子我已經準備好了,今年衡王府那幾位都要好好打點打點,他們幫襯了我們這麼多年,不能讓人家白乾活了!”

每年鄭家打點衡王府那幾位的銀錢都是一個大數目,哪怕沒有上萬兩銀子,也有幾千兩,只是鄭家濟現在的臉色就有些難看了:“大兄,今年他們就不用打點了,今年我們的東絲恐怕要遇到大麻煩了!”

“什麼麻煩?”鄭齊生的心情一下子惡劣起來,門外歌女的吟唱也變得不堪入目起來:“家濟,這件事你要小心些了,這是咱們鄭家的命根子啊。”

東絲是一樁有厚利可圖的大買賣,即使鄭齊生說得有些誇張,生絲生意不能算是鄭家的命根子,但是鄭家的經營之中,東絲買賣佔着至關重要的地位。

鄭家的產業並不侷限在臨清一地,算起外地的分號,他們有幾十處產業,有茶葉鋪、騾馬店、客棧、油鋪、糧店,僱傭了七八百名掌櫃、夥計、僱工、學徒,只要鄭齊生肯拼命,他隨時能調度十萬兩的頭寸,但是鄭家產業的核心卻是在持續了若干年的生絲生意上,而鄭家生絲生意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近於免費的東三府生絲上。

說是生絲,實際大部分都是桑蠶繭和山蠶繭,生絲收得很少,但是這麼衡王府負責把所有的蠶繭送到臨清州來,而且收購的價格比同行至少要低兩三成甚至四五成,有些年頭鄭家收一擔山蠶繭甚至連一兩銀子都不到,這麼年下來,鄭家當然是財源滾滾。

除去中間的運輸成本與損耗,最後落到蠶農手上的銀錢恐怕是少之又少,但是鄭齊生一直以爲這是衡王府才需要關注的問題,他只需要坐着收繭子收生絲就可以了,反正這筆生意包賺不賠。

這些年來了,鄭家圍繞着東絲生意已經打造了一連串上游與下游產業,有葉行,有絲行,有繭行,有織場,有絲場,有布店,甚至還有專門服務生絲生意的牙行、船行,總而言之,每年一到收絲的時候,鄭家至少有五六百人要忙個不可開交,而且這還不算臨時從外面請來的僱工。

憑心而論,鄭家出產的生絲在臨清州即使不能被稱爲第三流,也只能算是第二流而行,不但不能與江南來的生絲相提並論,就是周村出的生絲甚至是臨清本地出的生絲,都強過鄭家的生絲不少,但是鄭家收繭的成本太低競爭力太強,因此大家都公認鄭齊生是臨清絲業第一。

因此聽說東絲今年可能會出大問題,鄭齊生就格外敏感起來:“濟生,還是那句話,不要怕死人,不要怕花錢,這東三府的生絲是我們碗裡的肉,不許外人來虎口奪食!還是那部登州淪陷痛史的事情?”

登州淪陷痛史現在在山東省內可以說是赫赫大名,甚至連鄭齊生都找了一部抄本來看,只是他平時生意都要仰仗衡王府的門路,因此看過之後大罵了三句“胡說八道”,氣得兩天都沒怎麼吃飯。

只是不管鄭齊生再怎麼不待見這部登州淪亡痛史,這部登州淪亡痛史還在在東三府風行開來,甚至演生出“萊州淪亡痛史”、“青州淪亡痛史”這樣的變種,讓鄭家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只是鄭齊生怎麼也沒想到,這沒幾頁紙的揭貼居然有這麼大的能量,直到現在還在影響東絲的收成,而鄭家濟給出了一個意料之外的答案:“是東三府有人跟我準備搶購生絲,他們已經說了,至少在我們的價錢上加一錢。”

第665章功可掩過第868章 平同峰的新路子第240章預備倉到手第586章不踢人不行第512章:生祠第540章大手筆第250章秋糧的問題第690章 強攻纔是正道第374章礦苗第142章順水推舟第285章對張江陵怎麼看第665章功可掩過第186章日進萬金的門路第48章只知道做功德第467章:庫容第166章季進思第232章自尋死路第32章獅子大開口第647章重光之日第533章個三個小女人第982章 帶路黨第1002章 菸葉攻勢第949章 明日復遼第213章擴編第979章 妙算如神第642章跑了和尚跑不了廟第831章 封王之功第679章 出門扣一半第63章海禁之害第908章 大金國的希望第797章 天啓三年第75章你有聚寶盆第695章 萬軍齊發第456章遼東米豆第206章陳別雪第37章回家第964章 資本第5536章回天第886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第590章挖朝廷的牆腳第1071章 不是病虎第335章:善後第961章 殉葬第735章 宋參將第849章 出兵第1084章 慶功宴第240章預備倉到手第23章快活林(有閱餅,快搶)第401章施粥第472章:縱虎歸山第639章政治掛帥第1087章 優勢第243章曬鹽第996章 能力極限第365章馬停之爭第235章欲加之罪第345章頭兩件事第375章:褐煤第922章 不影響大局第622章海右會第287章倉副使第547章香妮第873章 無可奈何第239章董主薄上門第184章借錢買房第1019章 運輸革命第758章 人質背後的交易第908章 大金國的希望第310章分心第363章流落街頭第740章 老母降靈第235章欲加之罪第341章黃家弄第1086章 反攻第1048章 風口之上第762章 答應他第273章人面桃花第1059章 戴罪立功第857章 島津氏第539章測繪第440章抵押品第361章三千寵愛在一身第159章靠海吃海第334章全殲第802章 鄧玉函第777章 範慧娘第882章 最艱難的一條路第515章風口上的豬第1044章 悔之晚矣第601章對得起朋友第542章臨清會第963章 稻草第732章 柳鵬的要求第723章 黃雀在後第692章 二流對二流第107章柳鵬的底細第138章出獄第596章蓋州第1051章 機會
第665章功可掩過第868章 平同峰的新路子第240章預備倉到手第586章不踢人不行第512章:生祠第540章大手筆第250章秋糧的問題第690章 強攻纔是正道第374章礦苗第142章順水推舟第285章對張江陵怎麼看第665章功可掩過第186章日進萬金的門路第48章只知道做功德第467章:庫容第166章季進思第232章自尋死路第32章獅子大開口第647章重光之日第533章個三個小女人第982章 帶路黨第1002章 菸葉攻勢第949章 明日復遼第213章擴編第979章 妙算如神第642章跑了和尚跑不了廟第831章 封王之功第679章 出門扣一半第63章海禁之害第908章 大金國的希望第797章 天啓三年第75章你有聚寶盆第695章 萬軍齊發第456章遼東米豆第206章陳別雪第37章回家第964章 資本第5536章回天第886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第590章挖朝廷的牆腳第1071章 不是病虎第335章:善後第961章 殉葬第735章 宋參將第849章 出兵第1084章 慶功宴第240章預備倉到手第23章快活林(有閱餅,快搶)第401章施粥第472章:縱虎歸山第639章政治掛帥第1087章 優勢第243章曬鹽第996章 能力極限第365章馬停之爭第235章欲加之罪第345章頭兩件事第375章:褐煤第922章 不影響大局第622章海右會第287章倉副使第547章香妮第873章 無可奈何第239章董主薄上門第184章借錢買房第1019章 運輸革命第758章 人質背後的交易第908章 大金國的希望第310章分心第363章流落街頭第740章 老母降靈第235章欲加之罪第341章黃家弄第1086章 反攻第1048章 風口之上第762章 答應他第273章人面桃花第1059章 戴罪立功第857章 島津氏第539章測繪第440章抵押品第361章三千寵愛在一身第159章靠海吃海第334章全殲第802章 鄧玉函第777章 範慧娘第882章 最艱難的一條路第515章風口上的豬第1044章 悔之晚矣第601章對得起朋友第542章臨清會第963章 稻草第732章 柳鵬的要求第723章 黃雀在後第692章 二流對二流第107章柳鵬的底細第138章出獄第596章蓋州第1051章 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