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節 南京六部

南京六部是什麼東東?

白名鶴在看過的古裝劇當中,一直認爲南京六部是擺設,就是養老的地方。

可通過這麼一件大事,至少在白名鶴眼中,這絕對不是小事。可放在高谷眼中,這卻是一件大明朝政之中非常普通的小事了,甚至都不應該正式出現在給大明皇帝的奏本當中。而且南京六部這種養老的地方,竟然都可以行文全國。

那麼,南京六部還有什麼潛力可挖呢?

看白名鶴在深思,高谷小聲的說了一句:“就是永樂年內,南京寶船廠也是南京工部在管的,到現在也一樣。南京工部有些人,當年可是造過寶船的。”

白名鶴眼珠一轉,計上心頭。

“多謝高老!”白名鶴拱手一禮就要離開,卻被高谷一把拉住手腕:“白名鶴,其中也有線,過了紅線一樣會死人。老夫因爲這種事情讓你倒黴,你自己留心,凡事不可急於求成,每個月寫封信給萬歲。”

“多謝高老!”白名鶴再次道謝。

大明的人還真的很有品德的,就算是與白名鶴政見不合,但高谷卻不會用下三流的手法害自己,反倒在幫自己。

白名鶴叫上馬車,急急就往南京六部去了。

南京的六部並不在一起,但也距離不遠,白名鶴要去的第一個地方,就是大明天下最閒的地方,南京禮部。因爲大明皇帝幾乎就不來南京。所以禮部除了三年一次的鄉試之外,根本就沒有半點事情。

“大人,距離禮部還有一條街口……”負責馬車的護衛回頭說了一句。正說着。猛的一拉馬,馬前蹄都已經立了起來,旁邊的幾個護衛飛快的衝了上去。白名鶴更是嚇得不輕,因爲門簾放下着,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出了馬車一看,幾個護衛正在爲難。

別說是護衛爲難,就是白名鶴也一頭冷汗。

一位五十多歲。穿着二品官服的人高喊着要撞死在馬車上,以證自己的清名。

“南京戶部尚書。”一個護衛在白名鶴身旁小聲的說了一句。

“我得罪過他?”白名鶴反問一句。

曾濤從後面追上了來。一看情況後靠近白名鶴:“學生倒是知道原因,南京戶部管着江南四省的稅收,管天下鹽引。這次因爲鹽的事情殺的最多的除了兩鹽司之外,就是南京戶部的人。戶部尚書也被嚴查過。原本南京戶部還算是一個正常的職司,眼下江南四省的賦稅之事由京城戶部接手,鹽務由兵部接手。”

“果真是大仇!”白名鶴感慨了一句。

“白名鶴,你這無毛小兒!”戶部尚書指着白名鶴破口大罵。

“姓蕭的,你當我白名鶴好欺負。都是一心爲公,你憑什麼罵我。我是讓你少了一文錢的俸祿,還是讓你少了黑錢。還是因爲你藉機貪污被我斷了財路呢,你要死要活,總要有一個理由吧。”

蕭鎡。死腦筋加小心眼,景泰元年的時候,大明現任皇帝朱祁鈺動了換太子的心思。他就去力勸,結果朱祁鈺沒理他。他就要辭官,後被多名官員聯名挽留,朱祁鈺非但沒有讓他辭官,還給他加了官,讓他進了文淵閣。又準備加戶部右侍郎。

可看到他又感覺很煩,就打發到南京來了。

身爲南京戶部尚書。每天忙碌着,人生倒也快樂,可白名鶴卻把他的人生毀了。

整個心裡想着,是不是白名鶴整自己是爲了討好大明皇帝,因爲白名鶴是換太子的主力,而且又是當今萬歲的親信,所以纔來整自己的。

自己每天想着,越想越認爲就是這麼一個事情。

所以,當又一次看到南京戶部上下閒的連喝茶都沒有味了,就來街上轉了轉。正好看到了白名鶴的馬車,絲毫也沒有半點的猶豫,一頭就撞了上來。要和白名鶴拼個你死我活,就算是死,也要拉白名鶴下水。

看白名鶴敢衝着自己吼,蕭鎡也是急了。

“老夫爲官一生,前些日子爲了戶部作的更好,讓流傳出來新式記賬法讓戶部上下用心學習。你或是在記恨老夫,未經同意私學你的新式賬法,所以讓我南京戶部上下每天只在官衙內閒坐。”

新式記賬法。

聽到這五個字之後,白名鶴嘴裡如連珠串一樣:“甲借庫中紗一百擔、後轉借乙三十擔、乙曾經爲倉庫修新倉庫,未收賬款八十兩,一擔折銀十兩。甲還紗時,只還了七十兩。其餘由乙來衝賬,如何解?”

“庫存賬計件,減一百,後餘額。而後,應收賬目記甲借一百擔、折銀一千兩,餘額一千。還款後,貸入七十兩衝頂。餘額三十亦再作入賬,同時從應付賬款……”蕭鎡幾乎沒有思考,很快就把白名鶴這個題目給解出來了。

這東西白名鶴知道很容易,是最基礎的財會知識。

然後又找了一個相當複雜,四角債務外加折舊與按月分攤費用的科目,蕭鎡也算是被難爲了一把,不過卻拿出小本與鉛筆寫寫畫畫之後,還是給白名鶴算清楚了。

“蕭老請上車,我們談點事!”白名鶴扶着蕭鎡一隻手臂,扶着老頭要上馬車。

這態度完全就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別說是看熱鬧的不明白,就是蕭鎡自己都有些暈。不過這會已經冷靜下來,不可能再和白名鶴拼死拼活的,剛纔完全算是一時頭熱。

在往禮部去的路上,白名鶴很直接的開口說道:“碼頭上最近賬目有些亂,前幾天就發生了一些小麻煩。您老是知道。東廠這些人有些粗魯,在碼頭上有些稅目算的與貨主有些差別,先不論誰對誰錯。官府多收了貨主的,這是欺民。貨主少交了官府的是逃稅,要是爲了這種事情打起來,總是不好的。”

“你什麼意思?”

“南京戶部把所有關口的稅給管起來,讓東廠的人只管檢查有什麼違禁品就行了。那些粗人,查賬的水平不行。就是數貨的速度倒是很快,但您老要知道。賬目清楚纔好收稅,糊塗稅收一次兩次也就罷了。收的多少不好。”

南來北往,大明眼下只有兩個碼頭沒有商人。一個是廣東欽州碼頭、另一個是天津北碼頭。除了這兩個是純粹的軍管碼頭之外,就是南京原先的寶船碼頭,這會四周建起的貨倉都連綿十里不止。

福建、廣東、江南四省、北方、遼東。這一算大小碼頭十幾個。其中南京、杭州、蘇州、福州、廣州、天津六大碼頭,每個碼頭每天的貨物吞吐都超過二十萬石了。這麼巨大的貨物量,就南京戶部這點人物,連一個碼頭都盯不住。

“我們戶部,眼下沒多少人手了。”

“人手好辦,這不是要考試了嘛!”白名鶴樂呵呵的笑着:“這是大活吧。”

“容老夫思量一二!”蕭鎡心裡也知道,南京戶部這下的地位有了保證,估計比原先管着江南四省錢糧賦銳的時候更風光。

白名鶴給南京戶部的活,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大明對外貿易海關稅務總管。

這關稅自然是由出口稅,還有進口稅兩種。出口稅是事先講好的,每一種貨物都有名目以及稅率。進口稅也是有的。但區別卻是極大的。

大米的進口稅爲千稅五,其實就等於是交了一個千分之五的碼頭管理費罷了。

次高的稅是寶石之類,叫奢侈品關稅。最高收到十成稅,因爲利潤大,所以這十成稅也有人可以接受。別說是十成,就是收兩倍的稅寶石之類的貨物也是有巨大利潤的。

最高的稅是峴港、高麗的手工藝品。

比如高麗棉布。直接加五成收稅,白名鶴此舉是爲了保護大明的織戶。還有瓷器。高麗的瓷器加收七成的關稅。當然,特殊類是隻收千分之五的,比如在名錄之中,那些訂購的低價值瓷瓶就是這一類。

五成與七成的大關稅,幾個大港一次也沒有收到過。

大明的麻布已經是極好了,原本就比高麗的又便宜又好,只有瘋了或者是傻了的纔會去把高麗的麻布買回來,而且還面臨了鉅額的關稅呢。

就是不加稅都賣不出去的情況下,根本就不會有人往回買。

再不要說瓷器了,瓷器大明的上等瓷器怎麼可能是高麗人能夠比的,同樣的道理。買回來又貴又差,還有鉅額的關稅在那裡卡着。

很長時間,許多人都認爲這種超鉅額關稅只是一個笑話的時候。行首院的人卻再次增加了大量的高關稅貨物,比如進口木頭是低關稅,但木頭製品就是高關稅了。

然後,生絲的出口、染料等許多初級產品的出口,關稅高的嚇人。

有人計算過,一擔生絲交足了稅,拉到峴港之後比織好的絲綢還貴三成價位。商人們在碼頭的時候,就放棄了這犯傻的行爲,掉頭拉上貨回頭,也不會把這種東西裝上船的。誰也不作去作白辛苦還不掙錢的事情。

慢慢的,商人們開始分析白名鶴的作事風格,時間久了許多人懂了。

此時,白名鶴的用意才被世人所明瞭。

一個街口並不長,轉過彎就到了禮部這邊。蕭鎡與白名鶴這一鬧也傳到了禮部,禮部除了尚書之外的官員有許多都在二道門迎接,禮部尚書則在正堂門前等着。

這樣的迎接規格,對於白名鶴一個從六品官員來說,已經高到無法形容了。()

第154節 論政第2節 本老爺可以納妾嗎?第157節 開罵的不一定是敵人第491節 淡馬錫第48節 死的是超級名人第439節 大明的奴爾幹都司第258節 海雲峰第502節 來支雪茄第165節 艦隊整帆第117節 最狗血的事件之一第470節 沒有要求的要求第320節 小官有威風第449節 試探之戰第596節 緬北開戰了第29節 詩會第三天第251節 第一次巡視領地第311節 友好鄰邦第459節 一戰成名第220節 忠僕第50節 不要小看了大明清流第12節 名臣于謙到訪第146節 論賢臣第538節 走出去第517節 雅典港第160節 金子呀!第245節 銀票第573節 秀狐狸第369節 炮轟京都第186節 徐承宗第428節 兩份奏本第54節 這是真正的捧殺第129節 名字好長的官第463節 哈密可以富足的第344節 小勝半局第127節 大明最狠的官第184節 開堂第一審第440節 第一次交鋒第316節 絕對熱血第540節 三國公領軍第275節 瘋狂第206節 淡巴菰第448節 傲骨鐵軍第440節 第一次交鋒第463節 哈密可以富足的第272節 冤大頭?第25節 京城南之荷第318節 一個遊戲第588節 再出海第477節 皇帝南下第290節 獨孤九劍第276節 銅臭是什麼味第303節 暗香第300節 排場第278節 太上皇第185節 大人物第358節 人非完人第528節 萬雪兒的血墨奏本第75節 給本大人用刑第327節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530節 向夢想起航第321節 帝位第276節 銅臭是什麼味第180節 封鎖廣州城第432節 一副棺第219節 超越大明智慧的圈套第286節 全面啓動第365節 死士第272節 冤大頭?第622節 真的要離開了第328節 玄武湖五島第176節 有喜是大事件第343節 智慧無價第561節 出海口第549節 難道不食人間煙火第4節 是誰爲難誰?第189節 猜,不敢猜!第554節 高麗之亂第565節 很豐盛的晚餐第382節 有罪、無罪!第153節 情第399節 白名鶴遇刺第361節 歸化第86節 兵痞第449節 試探之戰第574節 小善大惡第311節 友好鄰邦第6節 舌戰七裡二十八村第375節 太子之死第321節 有賊心第167節 廣州清暉園第1節 電閃雷鳴下百花齊放第33節 大明第一才子第325節 寶刀未老第235節 永清長公主第132節 一塊巨大的肥肉第314節 十二道請罪奏本第392節 穿絲綢的高麗女子第431節 王雨辰第202節 這個公主是陰謀第232節 打了左臉
第154節 論政第2節 本老爺可以納妾嗎?第157節 開罵的不一定是敵人第491節 淡馬錫第48節 死的是超級名人第439節 大明的奴爾幹都司第258節 海雲峰第502節 來支雪茄第165節 艦隊整帆第117節 最狗血的事件之一第470節 沒有要求的要求第320節 小官有威風第449節 試探之戰第596節 緬北開戰了第29節 詩會第三天第251節 第一次巡視領地第311節 友好鄰邦第459節 一戰成名第220節 忠僕第50節 不要小看了大明清流第12節 名臣于謙到訪第146節 論賢臣第538節 走出去第517節 雅典港第160節 金子呀!第245節 銀票第573節 秀狐狸第369節 炮轟京都第186節 徐承宗第428節 兩份奏本第54節 這是真正的捧殺第129節 名字好長的官第463節 哈密可以富足的第344節 小勝半局第127節 大明最狠的官第184節 開堂第一審第440節 第一次交鋒第316節 絕對熱血第540節 三國公領軍第275節 瘋狂第206節 淡巴菰第448節 傲骨鐵軍第440節 第一次交鋒第463節 哈密可以富足的第272節 冤大頭?第25節 京城南之荷第318節 一個遊戲第588節 再出海第477節 皇帝南下第290節 獨孤九劍第276節 銅臭是什麼味第303節 暗香第300節 排場第278節 太上皇第185節 大人物第358節 人非完人第528節 萬雪兒的血墨奏本第75節 給本大人用刑第327節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530節 向夢想起航第321節 帝位第276節 銅臭是什麼味第180節 封鎖廣州城第432節 一副棺第219節 超越大明智慧的圈套第286節 全面啓動第365節 死士第272節 冤大頭?第622節 真的要離開了第328節 玄武湖五島第176節 有喜是大事件第343節 智慧無價第561節 出海口第549節 難道不食人間煙火第4節 是誰爲難誰?第189節 猜,不敢猜!第554節 高麗之亂第565節 很豐盛的晚餐第382節 有罪、無罪!第153節 情第399節 白名鶴遇刺第361節 歸化第86節 兵痞第449節 試探之戰第574節 小善大惡第311節 友好鄰邦第6節 舌戰七裡二十八村第375節 太子之死第321節 有賊心第167節 廣州清暉園第1節 電閃雷鳴下百花齊放第33節 大明第一才子第325節 寶刀未老第235節 永清長公主第132節 一塊巨大的肥肉第314節 十二道請罪奏本第392節 穿絲綢的高麗女子第431節 王雨辰第202節 這個公主是陰謀第232節 打了左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