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名臣于謙到訪

在這樣喧鬧的環境之中,依然可以靜心讀書,這份心情非常不錯了。

正在於謙要靠近搭話的時候,卻見那年輕人突然把手中的書放下,右手的樹枝往遠處一指:“那邊的大個,你是那個村的。”喊完,快步往前走了幾步後,再次大聲的喊着:“你一個人揹着石頭瘋跑什麼,你這個傻貨。”

“我,我賣力幹活,有什麼錯。”

“你有三大錯,第一個錯,這是集體勞作,知道什麼是集體勞作嗎?就是講究一個配合,一個節奏。你打亂了其他人的節奏,就是第一錯。第二錯,你獨自一個人背石,你乾的多,那麼是不是顯得別人幹得少了,這叫強出風頭。本公子要是多給你發個餅子,就會引發許多人跟你學樣,完全打亂了幹活的節奏。本公子講了,集體勞作,與個人計件勞作是不同的,所以,你錯了。”

錯了嗎?于謙在後面安靜的聽着。

卻聽白名鶴繼續說道:“你第三錯,就是盲目衝動。這是採石,伐木。一但亂了節奏,就會有人受傷。你自己會受傷,也會讓別人受傷。如果不懂,就停工,去山下搬午餐過來。”

“我搬石頭,擡飯是女人家的活計,我聽話就是了。”那壯漢吼了兩塊,重新回到隊伍之中。

喊完,白名鶴又回到藤椅上坐下,喝了一口水繼續一邊讀書,一邊練字。

這是一心三用嗎?于謙更加的好奇了。

于謙就站在距離白名鶴不到一百米遠的地方,要說白名鶴沒有看到那是假的。白名鶴心中也在分析,此人穿着就算不是大富之家,也是有品階的官員。站在那裡的姿勢絕對是有來頭的人物,那份氣度,不是商人能夠學到的。

氣質這種東西,裝是裝不出來的。

白名鶴不會主動過去打招呼,無論是誰,除非主動過來,否則白名鶴都會視爾不見。

于謙沒有過去,一直在默默的觀察着這個工地,這裡的組織有軍事化管理的感覺,但又不全是。特別是那一條集體勞作,要有配合與節奏,這讓于謙有心觀察。

白名鶴的心思又沉到了書中,腦海之中,那四書五經似乎有,但又似乎沒有。

身處這個時代,既然是舉人,躲過這次會試不代表可以躲過下一次。考試有多難,經過後世如地獄巡禮一般的高考之後,在商場之中苦苦打拼的白名鶴並不感覺讀書有多辛苦,古文在高中時代又不是沒有學過。

白名鶴認真在讀書,不是裝出來的。

讀書時的那種感覺,同樣是裝不出來的。

于謙也深信白名鶴是真正靜下心來的。這會工地上的情況他也觀察過了,幾步走到白名鶴身旁,立即就開口問道:“何爲民生?”

民生!

白名鶴只是驚了一下,就立即反應過來了,那位大人物過來了。

心中思考片刻,後世也看過一些關於民生的社論。再加上自己的理解,開口回答道:“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白名鶴回答之後,于謙沒有插嘴,這樣的開頭他不意外,但也沒有什麼新意。

白名鶴繼續說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仁者愛人!”

于謙讀的書,至少相對四書五經而言,比白名鶴只多不少。這幾句出自論語,只有最後一句,仁者愛人,應該是白名鶴自己的理論了。

只聽白名鶴又說道:“其實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亦是民生至理!”

于謙一愣,這正說儒家理論呢,馬上又到了老莊的理論了。

可這兩點,竟然真的被白名鶴結合在一起了,而且也沒有感覺什麼不合適之處。

等於白名鶴繼續講下去,可白名鶴似乎講到這裡,就算講完了。

扯,這是在背書。于謙雖然知道白名鶴可以說抓住了這一題的重點,放在科舉之中,至少不會落榜。

但一個不會落榜的人,是整不出這種救民的大事來的。

所以于謙再問:“那麼,你的想法是什麼?”

“這個要講起來太長了,沒有幾萬字的文章怕是說不清。這其中有四大論,分別是道德論、尊嚴論、民生保障論、民權民責論。然後在這之下,又可以再細分,道德論之下要分出,法制、理制、德制三論。這法制論之下,亦分爲,國法、家法兩論。國法論之下又要分爲,法制教育普及論、以法維權論、百姓訴訟及自辯論,還有綜合的部分,國法、家法爲尊論,以及國法、家法衝突論。”

白名鶴只是信口在講着。他就是打算用自己現代的見識,搏一個好感。

當白名鶴講到一個段落之後,于謙說道:“道德論此言,有理。如果再加上理制、德制與法制的衝突與相輔論。還有,理制與法制層次論,德育而無法論、擅德而無法制論,卻是一篇名作!”

啊!

白名鶴真的大吃一驚,原本以爲自己現代的知識見解,可以讓這位大人物吃一驚。可誰想到,這位大人物竟然還有補充。

當然,儒家教育之下,品德教育達到極致之時,自然就不需要法制再約束百姓。這是一個理想化的念頭,卻也是大明朝法制的主流思想。

“關中白名鶴,鄉試倒數第二名中舉。卻是沒有想到在策論一項,卻是有獨到的見解。甚好,甚好!”于謙道出了白名鶴的底細。

于謙知道,科舉排名次,用的是八股文,絕對不會用策論。所以也沒有太小看白名鶴。

“老夫,于謙!”于謙自報家門。

白名鶴驚呆了。

他不太懂歷史,不可能知道大明朝這個時代有什麼名臣,有什麼出名的歷史事件。對於這個時代的瞭解,多出自後世的電視劇,還有一些小說,以及報紙網絡上的東西。

可於謙例外。于謙在後世被稱爲杭州三傑,又稱爲明代嶽武穆。

白名鶴聽過這個名字,他對歷史人物的瞭解,其實就是兩個人,一個是秦之白起,另一個就是宋之岳飛。于謙因爲被稱爲明代的嶽武穆,所以白名鶴也瞭解過一些。

此時,這樣的一位歷史名人就站在自己的面前,白名鶴如何不驚。

于謙似乎並沒有太多的意外,畢竟他作爲正二品官,親自來拜訪一個舉人,這難道還不足以讓人震驚嗎?

看着白名鶴髮呆的神情,于謙很是和氣:“白名鶴,你能作成這件歷任知縣都無法作成的事情,確實是有些才能的。”

白名鶴下意識就回答了一句:“人人都能幹,只是沒人幹!”

“何解?”于謙立即來了興趣:“什麼叫人人都能幹,只是沒人幹。此話何解?”

白名鶴已經回過神來,如果別人問他肯定不會回答,但于謙問,無論于謙是路過,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到這裡,只要是于謙開口,白名鶴就不可能不回答。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一個投入產出比的問題!”

什麼是投入產出比,白名鶴只是簡單的說了兩句。

然後就是當下的情況解釋道:

“這八里三十二村,上田只有一百零三畝,中田不到一千畝,下田卻足有四萬畝之後。而且靠山,亂山堆的荒雜田零散加起來,也有兩萬多畝。晚輩讀過縣誌,這些田,高的一百畝收五石田賦,少的一百畝收一石都不到,那些荒雜田兩萬多畝,加起來才收不到十石田賦,所以八里三十二村的田,一年才收一百多石,加上耗,也不過二百石。”

于謙點了點頭,就算他沒有看過縣誌,也知道這個數據相差不大。

“二百石糧食值多少銀子,整這件事情要花多少銀子。”

白名鶴這麼一說,于謙也認同。

你投入的,幾十年的田賦都收不回成本,這樣的投入,輕易沒有人敢投。

“還有,動用這八里三十二村的人力,物力。等於是讓百姓們出錢、出力。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這官位,還能座嗎?”

白名鶴又是一句反問,于謙笑了,這一個關節他能想通,而且想的比白名鶴更清楚。

少作不錯,這是許多官員的爲官之道。

“最後一條,也是最關鍵的一條。”聽到白名鶴講到這裡,于謙多了幾分認真。卻見白名鶴頭一擡:“想我關中白名鶴,飽讀詩書,忠肝義膽,爲人最講究一個‘博’字。雜書讀得多,所以我比他們聰明,我可以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情。”

于謙爽朗的大笑起來,好狂的年輕人。

狂歸狂,可不作僞,倒也是可造之才,于謙對白名鶴的好感又提升了幾分。

包着面紗的孫苑君遠遠的聽着,昨天白名鶴還說,爲人處事講穿一個‘信’字,今天就改成‘博’了,不知道明天會改成什麼。

自己這個夫君呀!

這時,白名鶴已經注意到了孫苑君,打着眼色叫立即過來。

孫苑君輕輕的搖了搖頭,可在白名鶴堅持下,無奈之下只好捧着托盤靠近了白名鶴。

第74節 初見趙弟第10節 汾酒還是杏花村第204節 你問過少爺我同意嗎第61節 回到白家第497節 絕對意外的發展第524節 霸者第502節 來支雪茄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326節 厚厚的一本子第319節 好多兵!第350節 收藏品!第367節 湛盧出鞘第101節 重臣之死第166節 離京第361節 歸化第254節 白名鶴的鐵血領地第115節 正直無私第128節 覲見孫太后第600節 星月計劃第377節 果真有陰謀第468節 東天山都督第532節 合併吧,西班牙!第571節 織田家要瘋了第207節 福州神話第530節 向夢想起航第459節 一戰成名第241節 誘*惑第508節 一個又一個港口第454節 豪氣沖天第301節 白名鶴姓白第512節 海上霸主!第341節 古人的大智慧第504節 不一樣的路第225節 欽州茅尾海第192節 雙贏第131節 最貴的書第478節 十船一歸?第363節 沙伽羅王第61節 回到白家第245節 銀票第238節 屠戮(二)第185節 大人物第175節 胡愧第392節 穿絲綢的高麗女子第71節 陰謀、陽謀!第163節 那就臣對臣吧第283節 各有秘密第387節 臉皮不夠厚呀!第538節 走出去第97節 負債大戶第479節 十個字的第一字第592節 女人的智慧第347節 超級補貼第459節 一戰成名第235節 永清長公主第307節 血汗工坊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157節 開罵的不一定是敵人第528節 萬雪兒的血墨奏本第347節 超級補貼第45節 京城暗戰開始第564節 要麼,放縱一下?第530節 向夢想起航第211節 東廠在馬尼拉第108節 天津衛的夜警第37節 白府客臨門第62節 關中白英蘭第352節 李氏高麗出手第205節 小呂宋的採購清單第585節 思明府第57節 分勝負第368節 讓我們學會海戰第165節 艦隊整帆第12節 名臣于謙到訪第429節 從重第032年驚世絕豔第279節 秘密私兵第224節 逆流初現第48節 死的是超級名人第51節 一文錢的血案第309節 宗主上國會議第137節 高府宴客第479節 十個字的第一字第187節 這就是爲了刺激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112節 紅粉骷髏第444節 論北防第277節 神秘地道第267節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41節 誘*惑第341節 古人的大智慧第326節 厚厚的一本子第156節 爲什麼第245節 銀票第590節 收縮戰線第10節 汾酒還是杏花村第130節 那一支傳說中的強軍第418節 南京教司坊第74節 初見趙弟
第74節 初見趙弟第10節 汾酒還是杏花村第204節 你問過少爺我同意嗎第61節 回到白家第497節 絕對意外的發展第524節 霸者第502節 來支雪茄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326節 厚厚的一本子第319節 好多兵!第350節 收藏品!第367節 湛盧出鞘第101節 重臣之死第166節 離京第361節 歸化第254節 白名鶴的鐵血領地第115節 正直無私第128節 覲見孫太后第600節 星月計劃第377節 果真有陰謀第468節 東天山都督第532節 合併吧,西班牙!第571節 織田家要瘋了第207節 福州神話第530節 向夢想起航第459節 一戰成名第241節 誘*惑第508節 一個又一個港口第454節 豪氣沖天第301節 白名鶴姓白第512節 海上霸主!第341節 古人的大智慧第504節 不一樣的路第225節 欽州茅尾海第192節 雙贏第131節 最貴的書第478節 十船一歸?第363節 沙伽羅王第61節 回到白家第245節 銀票第238節 屠戮(二)第185節 大人物第175節 胡愧第392節 穿絲綢的高麗女子第71節 陰謀、陽謀!第163節 那就臣對臣吧第283節 各有秘密第387節 臉皮不夠厚呀!第538節 走出去第97節 負債大戶第479節 十個字的第一字第592節 女人的智慧第347節 超級補貼第459節 一戰成名第235節 永清長公主第307節 血汗工坊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157節 開罵的不一定是敵人第528節 萬雪兒的血墨奏本第347節 超級補貼第45節 京城暗戰開始第564節 要麼,放縱一下?第530節 向夢想起航第211節 東廠在馬尼拉第108節 天津衛的夜警第37節 白府客臨門第62節 關中白英蘭第352節 李氏高麗出手第205節 小呂宋的採購清單第585節 思明府第57節 分勝負第368節 讓我們學會海戰第165節 艦隊整帆第12節 名臣于謙到訪第429節 從重第032年驚世絕豔第279節 秘密私兵第224節 逆流初現第48節 死的是超級名人第51節 一文錢的血案第309節 宗主上國會議第137節 高府宴客第479節 十個字的第一字第187節 這就是爲了刺激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112節 紅粉骷髏第444節 論北防第277節 神秘地道第267節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41節 誘*惑第341節 古人的大智慧第326節 厚厚的一本子第156節 爲什麼第245節 銀票第590節 收縮戰線第10節 汾酒還是杏花村第130節 那一支傳說中的強軍第418節 南京教司坊第74節 初見趙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