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節 放開雙腳

萬民書、千言折、忠言奏本等,如雪片一樣往京城彙集。

風俗是風俗,可以對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之下,爲了生活,爲了可以掙到更多的銀子,有人在反抗,也人在保護原有的風俗。

纏足源於宋,行於元,興於明,盛於清!

可以說明朝是纏足的大發展期,各地已經開始有了不同的纏足風俗。江南地區在清代的時候,還有人不纏足呢,原本這裡就不是纏足的重災區。真正的重災區是蜀地與山西,其餘雖然纏,但卻不瘋狂。

大明皇帝朱祁鈺看着自己御案上,桌下,地上的箱中堆積如山,來自各地針對纏足的大爭論,無奈之下把重臣們都叫進了宮來。

幾位重臣翻看了一些個對白名鶴的彈劾,根本就是可笑。

白名鶴說過禁止纏足了嗎?只是白名鶴製造了一臺機器,不適合五寸以下的腳使用罷了,那機器也給宮裡運來的幾架,京城也準備了一百多架。王文都親自試過,雖然只縫了一尺多長的布料,而且還不正,可也知曉了這機器的用處與好處。

“萬歲,臣以爲此事與纏足無關。各工坊自然是要招些能幹活的人,更何況這機器臣試過,臣之妾也試過,別說是五寸了,就是六寸的都使用的不怎麼方便,京城有工匠嘗試着改變這踏板的大小,可改小了反倒更吃力了。”

王文的意思是。白名鶴的機器很好用,但與纏足無關。

自然也沒有歧視纏足一說了。

胡濙卻有不同的意見:“萬歲,臣以爲一隻腳在前。一隻腳再後,一樣可以完成踏板的動作,僅僅是相對吃力一些。所以臣請萬歲下旨,各工坊不要以各種藉口,拒收工匠。”胡濙是儒臣,卻是小腳的支持者。

王文哈哈一笑:“胡老,您讓萬歲一道聖旨。去管這市井小事嗎?”

胡濙只是想着繼續保護纏腳,卻忘記了這一層。趕緊謝罪。

朱祁鈺卻說道:“朕倒是認爲,這聖旨就算是下了,估計也是沒有結果的。正如禁軍挑選士兵,不是因爲朕一道聖旨就能改變。而是禁軍士兵如果連刀劍都舉不起,挑他們何用。”朱祁鈺的話很明顯,事實決定政策。

任何人不能作那種違背了常理的事情。

“萬歲,臣以爲。此事本就是民間之事,只要不違背禮教,百姓也要是討生活的。”于謙的態度就是,朝廷對此事,不問不管不發表言論,民間有需要你就放開腳。你要是喜歡纏你就纏,官府也不會去管的。

“於愛卿所言正合朕意!”

朱祁鈺心說,屁大一點事情就有這麼多人盡言。甚至還有某書院全部的學子聯名上書,認爲白名鶴在歧視纏足者,要好好的抗爭一翻。

當然,這裡還有萬民書,自然是某知縣搞出來的,爲了他這個縣的工坊發展。這些知縣是支持把腳放開的。所以有了被動的萬民書,正常的百姓纔不會管什麼萬民書。不想纏就不纏了,把腳解開就好了。

纏,還是不纏。

白名鶴從開始到現在,都沒有就這個話題發出任何的論點。接下來他的心思放在發佈三轉一響計劃之中的第二響,就是鐘錶。

說到鐘錶的歷史,白名鶴一直認爲是西方人發明的。

可自己的鐘表樣品製作出來之後,所有人一致認爲,白名鶴這只是把老祖宗的發明用了更高明的辦法制作了出來,而且又小又精細。

鐘錶,東漢張衡製造漏水轉渾天儀,一天正好是一個週期,這就是行首院衆人心目中鐘錶的原型,白名鶴只是變成了用精鋼,發條,鐘擺來代表了那水滴罷了。

“這個,不是完整的。”白名鶴聽了半天的關於鐘錶的歷史課來,來了這麼一句:“這一件,眼下只有一根指針,我們要完成的就是三根指針,將半個時辰再分成六十分,然後將一分再分成六十秒,繼續吧!”

白名鶴閃人了。

南京六部可以說是四處追堵白名鶴,就是爲了讓白名鶴公開說一句,是纏足好,還是不纏足好。

躲了足足有快一個月的白名鶴,終於被六部的六位尚書堵在行首院。

“我什麼也不知道,什麼也管不了,這事情與我無關!”白名鶴先表明了態度,然後不斷的在後退着。

“白名鶴,你送了老夫……”蕭鎡急急的就衝了上來。

可這一開口蕭鎡就自己就傻了,這種事情可以作,卻不能說。在他極爲反應的停下之後,另外幾個老頭圍住了他:“送了你什麼?”

白名鶴心中默唸,死道友總比死貧道好。

當下,白名鶴沒有任何的猶豫,立即就開口說道:“不知道孫家那位嫡千金,在蕭老的府上過得可好,晚輩實在是精力不足呀。”

什麼精力不足,什麼府上,什麼等等……

最重要的只有幾個字,那就是孫家那位嫡千金,要知道孫氏一族的女子最出名的三點就是,腰細、臀豐、金蓮!

“你……”蕭鎡很想罵白名鶴,可事實上他是真的收了那個禮物。

看着所有人的視線,蕭鎡用力把官帽拍在一旁的桌上:“整整一個月,老朽日夜都睡不安穩,想去,卻又怕。可不去,心裡又惦記着……”蕭鎡一翻話把象是在講自己可憐的血淚史一樣,非常的讓人同情。

而這時,白名鶴只說了一句話。

“腳大腳小有什麼關係,富戶不作工自然是小腳了。那些要作工的,倒是你們誰喜歡農戶了。”

咳!幾個老頭都是乾咳幾聲,他們知道白名鶴說的沒有錯。可是這種話誰敢接,他們還是要臉面的,幾十歲的老頭了,找一個快和自己孫女年齡差不多的小妾,這傳了出去,至少被人嘲笑爲老不修。

當然,不會有御史的彈劾,這些事情在大明很多。

特別是許多富商家中,光是歌舞姬就有數百人之多,所以這就是大明,不能用現代的道德標準去評判的封建社會體制。

白名鶴坐在牆腳那放書的長條桌上,點上了一支雪茄:“聽說抓了不少人。”

說到抓人,幾個人自然是有話說了。

“是抓了不少人,他們背後的勢力倒讓人有些緊張,其中還關係到兩位郡王爲首的十幾位宗室。當然,福建布政司逃不了干係。”蕭鎡一臉嚴肅的說着。

說到正事,這些人不愧是國之重臣,無論從態度上還是思想上都足夠優秀。

南京刑部尚書也說道:“白名鶴,你是打算以東廠的身份動手,還是走正常的路線。”

白名鶴早就有了安排:“我們各幹各的,於公這些蛀蟲一定要受到懲罰,與私他們壞了規矩。我白名鶴雖然年輕,但也懂一個道理,凡事留一分,手別伸太長。廣東都司幫了我,我也藉助廣東都司作了許多事情,可我白名鶴卻沒有碰廣東都司半分利益,論私自然有一份人情在,論公都是在爲大明盡忠。”

白名鶴這番話說的慷慨。

卻也是事實,至少白名鶴從來沒有插手過各部司的內務,無論作什麼,多數都是合作,相互之間都有好處之事,說是利益交換也不算過份。更何況,海司這一塊本就是白名鶴從無到有,一手一腳打出來的。

廣東都司幫了大忙,可廣東都司上下幾十萬人,一個小兵眼下每年都至少有一百兩銀的收入,日子過的好,有肉吃。

“還是討論一下的好!”蕭鎡又說道。

“不,要討論幾位大人去討論,我們各彈劾各的,相互之間不要有影響。這本就是單獨的兩件事情,正如雞蛋一樣,從不同的角度看過去,也是不同的。南京六部本就是管理長江以南的職司,一但讓萬歲以爲,成爲海司的附屬,那麼是要殺我白名鶴的頭,還是讓南京六部去京城問罪呢?”

白名鶴成長起來了,在這幾位老臣眼中,白名鶴比以前更成熟了。

紅線,白名鶴對大明皇權的紅線比他們這些人領悟的更深了。

“既然如此,那就分開來辦吧。”蕭鎡也認爲白名鶴的說法沒有錯,東廠與南京六部,海司,本身就是三個不同的機構。

說東廠與海司是一家,還勉強可以,但加上南京六部就不合適了。

出了行首院的門,工部尚書問蕭鎡:“我們是來反對白名鶴那臺機器的,似乎忘記說了。”

蕭鎡乾笑兩聲:“你們不如去動一動腦筋,孫氏嫡女在都司坊還有幾人呢,其實有兩個庶女也不錯。你們信不信,白名鶴敢把這些人名碼標價給賣出去,豪商可以願意出巨資來買下來的。”

沒有錯,豪商再有銀子也是賤民,一個名門嫡女對他們的吸引力可比得上一馬車黃金了。

蕭鎡猜得不錯,白名鶴還真的敢賣人,而且還是明着賣。

但,白名鶴這次要賣的卻不是大明都司坊的人。可數量上卻是巨大無比,可以說白名鶴把世界上最邪惡的人口販子生意作到了極致。()

第494節 知禮的葡萄牙人第2節 本老爺可以納妾嗎?第350節 收藏品!第356節 這是閒得嗎?第361節 歸化第154節 論政第316節 絕對熱血第250節 泄密?第136節 拉開戰幕第491節 淡馬錫第486節 絕密調令第419節 大明朝的腳第615節 同一位神第587節 安南人第248節 夫人的智慧第599節 穩定西南出海口第296節 新年慶典第474節 新的一頁翻開第58節 老師第501節 聖令-拜占庭復國第10節 汾酒還是杏花村第10節 汾酒還是杏花村第134節 迷離夜第357節 千里傳音術第441節 小試牛刀第462節 馬骨可以有很多第483節 大明皇帝在勞作第498節 奧利維亞萊女皇號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269節 白名鶴的地位第5節 交惡的原因第127節 大明最狠的官第507節 美麗的錫蘭第170節 白名鶴不是鐵人第575節 離開倭島第568節 中華之氣節第169節 磨刀霍霍第446節 虛地第495節 是真實還是變化的歷史第515節 誰纔是大海的主人第225節 欽州茅尾海第266節 京城惡戰的序幕第495節 是真實還是變化的歷史第264節 臣爲萬歲算三筆賬第358節 人非完人第318節 一個遊戲第446節 虛地第289節 館閣體第89節 嚇到兵的舉人第362節 興奮的人們第385節 這纔是官場第408節 誰動了小白的蛋糕第103節 壯哉,大明水師第531節 狂熱的葡萄牙商人第463節 哈密可以富足的第239節 屠戮(三)第129節 名字好長的官第543節 霸道的徐承宗第319節 好多兵!第40節 實人彭時第177節 金傑赴京第361節 歸化第86節 兵痞第298節 沒地方過年第283節 各有秘密第366節 史稱奄美大海戰第134節 迷離夜第493節 仁愛島第350節 收藏品!第585節 思明府第257節 合浦最大的秘密第281節 窺視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128節 覲見孫太后第546節 另外兩件國事第249節 預謀第374節 皇宮的意外!第86節 兵痞第124節 沒有絲綢了!第125節 關門,放狗!第271節 議賞第82節 超越人類極限的紀錄第156節 爲什麼第17節 夜裡的御書房第294節 鱷魚的眼淚第247節 更狠的于謙第147節 人心本善第385節 這纔是官場第312節 突然離去第240節 啓動戰國第328節 白老師第557節 白名鶴的慎殺令第541節 教皇有麻煩第70節 知府錢無眼第320節 姐夫!第463節 哈密可以富足的第237節 屠戮(一)第215節 白名鶴的教科書第122節 大明史上最瘋狂鋼牙第610節 神兵出
第494節 知禮的葡萄牙人第2節 本老爺可以納妾嗎?第350節 收藏品!第356節 這是閒得嗎?第361節 歸化第154節 論政第316節 絕對熱血第250節 泄密?第136節 拉開戰幕第491節 淡馬錫第486節 絕密調令第419節 大明朝的腳第615節 同一位神第587節 安南人第248節 夫人的智慧第599節 穩定西南出海口第296節 新年慶典第474節 新的一頁翻開第58節 老師第501節 聖令-拜占庭復國第10節 汾酒還是杏花村第10節 汾酒還是杏花村第134節 迷離夜第357節 千里傳音術第441節 小試牛刀第462節 馬骨可以有很多第483節 大明皇帝在勞作第498節 奧利維亞萊女皇號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269節 白名鶴的地位第5節 交惡的原因第127節 大明最狠的官第507節 美麗的錫蘭第170節 白名鶴不是鐵人第575節 離開倭島第568節 中華之氣節第169節 磨刀霍霍第446節 虛地第495節 是真實還是變化的歷史第515節 誰纔是大海的主人第225節 欽州茅尾海第266節 京城惡戰的序幕第495節 是真實還是變化的歷史第264節 臣爲萬歲算三筆賬第358節 人非完人第318節 一個遊戲第446節 虛地第289節 館閣體第89節 嚇到兵的舉人第362節 興奮的人們第385節 這纔是官場第408節 誰動了小白的蛋糕第103節 壯哉,大明水師第531節 狂熱的葡萄牙商人第463節 哈密可以富足的第239節 屠戮(三)第129節 名字好長的官第543節 霸道的徐承宗第319節 好多兵!第40節 實人彭時第177節 金傑赴京第361節 歸化第86節 兵痞第298節 沒地方過年第283節 各有秘密第366節 史稱奄美大海戰第134節 迷離夜第493節 仁愛島第350節 收藏品!第585節 思明府第257節 合浦最大的秘密第281節 窺視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128節 覲見孫太后第546節 另外兩件國事第249節 預謀第374節 皇宮的意外!第86節 兵痞第124節 沒有絲綢了!第125節 關門,放狗!第271節 議賞第82節 超越人類極限的紀錄第156節 爲什麼第17節 夜裡的御書房第294節 鱷魚的眼淚第247節 更狠的于謙第147節 人心本善第385節 這纔是官場第312節 突然離去第240節 啓動戰國第328節 白老師第557節 白名鶴的慎殺令第541節 教皇有麻煩第70節 知府錢無眼第320節 姐夫!第463節 哈密可以富足的第237節 屠戮(一)第215節 白名鶴的教科書第122節 大明史上最瘋狂鋼牙第610節 神兵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