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節 臣爲萬歲算三筆賬

“白……”柳直開口,因爲是長輩所以本想直呼其名,可話到嘴邊改口了:“白大人還欠十大商幫,四千多萬兩銀子……不過,十大商幫差不多還欠白大人五百多萬兩貨款,其中欠款部分,有二千四百萬兩是銀票的兌現款。”

柳直說這話,說是白名鶴欠賬,可也變相的證明了白名鶴現在多富有。

銀票基本上是不會兌現的,因爲白名鶴髮的銀票分爲三部分,最少的一部分只有二百萬兩,爲銀票上就寫着廣州、福州。另外一種有五百萬兩,分別寫着廣東、福建。最後一部分佔了大裝潢,足有一千七百萬兩,寫着大明內。

特別加了一個內字,就代表着海岸線以內的大明國土。

這種銀票各商幫是絕對不會兌換成現銀的,因爲這種銀票在整個大明任何一個有白名鶴銀號的地方,都可以無損提現銀,有多少提多少。那怕眼下,白名鶴的銀號只有四個,分別是廣州、福州、京城以及準備建的江南銀號。商幫也不會輕易兌現這種銀票。

如果是寫有廣州的銀票,那麼在京城兌換,是需要七分銀的異地兌換費。

寫有廣東的,也要五分銀。

不用解釋商幫也明白,這麼多銀子從廣東運到京城去,先不說路上的運費,就是安全性普通的商幫也保障不了。

所以,白名鶴這種全大明內陸無損兌現銀票,絕對是硬通貨。

白名鶴的福船吃水有多深可是商幫的人看到的,這巨大的福船一船就是近三萬石的載重,福船的碼頭雖然與公用碼頭分開,可一輛輛銀車卻不能瞞住所有人,有多少拉銀子的馬車進了碼頭。商幫的人心中大概是有數的。

白崇喜一直聽着,沒有插嘴,也沒有發表任何的意見。

白名鶴的事情已經不是他能夠管,或者能夠發表意見的,那怕是有人提到白名鶴,他也會盡可能迴避。他不想自己任何的態度影響到自己這個長子。

此時的白名鶴已經完成了儀式,進入宮內。

大明皇帝在太和殿接見白名鶴,整個大殿之中除了太監、禁軍之外就只有君臣二人。

“白名鶴,呂宋的事情辦得不錯,聽聞那呂宋酋長莫龍隨你來到京城了。”大明皇帝朱祁鈺問道,白名鶴跪禮後回答:“呂宋之事只是臣盡責,莫龍現人在天津衛,沒有萬歲的旨臣不敢讓他入京,這京城如何進。一切憑萬歲作主!”

朱祁鈺爽朗的笑了幾聲:“大蔡。”

“老奴在!”蔡公公趕緊往前走了兩步。

朱祁鈺吩咐道:“依白名鶴所言,這小呂宋的莫龍是朕的家臣,此事如何辦,怎麼辦。你與成供讀商議拿出一個辦法來,禮部那邊也要去通個氣,總之不能失了我大明的顏面國,不能失了朕的臉面。”

“老奴領旨。”

“白名鶴,隨朕去書房。有些話要單獨問你。”朱祁鈺很清楚。有許多話都不能當衆來講的,白名鶴在南洋搞的事情。在大同搞的事情百官知道的並不完整,眼下是到了讓百官知道的時候,但還要有多少保留,總要有個度的。

等白名鶴到了南書房已經到了午餐的時候,乾清宮側殿已經擺好了宴,朱祁鈺示意白名鶴一起入席。席中只說了一些人文風情的閒話,那是半句也沒有提到正事。

宴會,書房之中真正只有君臣二人,以及內宮之中絕對可靠的書吏太監。

這些太監的特別就是,寫一手好字。卻不多話。他們的任務就是作記錄,大明皇帝的一言一行都會記錄在案,特別是這等重要的君臣奏對,自然也是記錄在案的。

書房之中最特別的不是御案,而是在前面擺了一張桌子,桌上放着一套來自江西的餐具,以及福建的秋觀音茶。

大明還不是清朝,把臣子當狗的時代。朱祁鈺一指側面的椅子:“坐吧,這茶道聽聞也是你搞出來的,這茶也一樣。今日你我君臣有些話是要打開天窗的,朕知道你心中有些話不敢講,有些事情想作卻不敢作。”說到這裡,朱祁鈺一轉身對書房內總管太監說道:“記錄,今日朕有言在先,白名鶴無論講什麼都無過、無失、無罪!”

“遵旨!”總管太監施禮,示意四個持筆太監中的兩位記錄。

選擇四個人,就是兩個一起記錄,兩份對照可以少些錯誤。四個人分爲兩組,半個時辰一換,保證字跡漂亮,也讓人可以喘口氣。

“萬歲,臣從天津下船到京城想了一路,要是寫奏本估計可以寫一筐,先講什麼,後講什麼,想了許久。臣請萬歲安排幾位算盤打得好的人,臣爲萬歲算三筆賬。只是算賬之前,臣啓萬歲,無論算的結果如何,請萬歲不要發怒。”

朱祁鈺愣了一下,淡然一笑:“依你所奏!”

很快,旁邊又多了兩張小桌,兩個負責計算的太監已經擺好了架勢。

“萬歲,這三筆賬一筆比一筆可怕,請萬歲心裡有個準備。”

“朕倒是看看,你白名鶴這三筆賬能否驚到朕,能否讓朕發怒。”朱祁鈺依然在笑着,拿着茶杯聞了一下後又輕聲說道:“都說春茶好,誰想這秋茶棉長也別有一番風味呀,好茶!”

白名鶴深吸一口氣:“萬歲,第一筆賬是鹽。大明有現在冊人口一千一百六十萬戶,根據戶部的記錄,人口約八千五百萬人左右。依禮部胡濙大人所言,大明每個人每年消耗約五斤鹽左右,加上鹽的其他用處,大明一年實際的消耗用鹽爲六百萬擔。”

旁邊負責計算的,還有去安排查卷宗的太監開始忙了。

很快,有人回報:“萬歲,白大人所說相差無幾,一年鹽的消耗應該在六百萬擔以上!”

“萬歲,大明的鹽稅交給國庫有多少?去年是一百一十四萬兩。可一斤鹽在市面上賣三百文,臣想說這個差價有多少。臣以爲過億兩了。”

朱祁鈺臉上抽了抽,眼神都變了,惡狠狠的盯着那兩個負責算盤的太監。

兩個太監手都在顫抖,好不容易算完後報上了一個數字:“萬……”太監的語氣也在顫抖,朱祁鈺冷聲問道:“只要回答。是否過億!”

“是!”

朱祁鈺一把就把面前的茶具給掀翻了。

白名鶴手快,拿着自己的杯子,默默的坐在那裡。這個反應,才象是年輕人的反應。大明皇帝朱祁鈺眼下不過才二十三四歲呀。

大明皇帝怒了,真的怒了。

白名鶴卻不動聲色:“鹽農一斤鹽的收入,還不如一斤米價高。鹽引加鹽稅每斤就是二十二文錢,再加上運輸的成本,一斤鹽的成本打到四十文頂天了,那麼還有二百六十兩在那裡呢。還有鹽引的銀子實在一百一十四萬兩,可六百石下來有多少,這個就差了國庫一萬多萬兩呢。”

朱祁鈺指着白名鶴,氣極反笑。

笑了兩聲之後:“記下,賞賜白名鶴龍紋玉壁一對。清理這裡,重擺茶桌。”

“謝萬歲!”

朱祁鈺這會也反應過來了,把心中知道的幾個數字一覈對,然後讓兩個太監飛快的計算着。果真如白名鶴所說。光是鹽引與鹽稅的流失就超過了千萬兩。這商人再心黑,也不可能掙五倍的差價。那麼這其中的收益落在誰的口袋裡了。

白名鶴這時從原本放在地上的揹包之中拿挑着奏本。

朱祁鈺看着白名鶴在挑,這小子似乎準備了二十幾本奏本呢。也沒說話,安靜的等着白名鶴挑出四本來。

“萬歲,臣的請罪奏本,以及與於大人、胡大人聯名的鹽稅改制奏本,還有一份名爲養廉銀奏本。以及請求軍管鹽務的奏本。”

朱祁鈺一把將奏本拿過來,也沒有讓太監再轉手。

快速的翻了翻,先是白名鶴自認關中白家在鹽稅上有問題,其中有賄賂官員的成本。白家認罰,白名鶴代表白家獻出火柴坊全部的收益。白氏家族再獻上一萬擔冬儲白菜。

這事情太小,火柴坊,白家請罪都是小事,朱祁鈺根本就在意。

看完後三本之後,特別是這個養廉銀子,朱祁鈺輕輕的放下奏本看着白名鶴:“你這奏本上寫着一個知縣每年的收入,以及最低的年支出,似乎俸祿不足以養活一個知縣。”

“萬歲,這是臣請東廠調查近一年來我大明兵部尚書於大人的收支情況。”

白名鶴又番出了一個奏本。

于謙是高官了,正二品,太子少保,而且有不少封賞。

可於謙吃得是什麼,住的是什麼,穿的是什麼,他家丁的待遇是什麼?真的給於謙一個大宅子,于謙怕是要把宅子大半都荒了。于謙是實實在在的清官,一心爲公。他那點銀子連自己的生活都很勉強的。

“國之重臣,國之棟樑。這是朕之失!”朱祁鈺知道于謙是什麼人,于謙這樣的生活讓他自己都感覺到心寒,這樣的重臣連一個錦衣玉食都沒有。

“萬歲,俸祿是祖上訂下的。可養廉銀子是萬歲的……”白名鶴繼續在勸,朱祁鈺手一揮示意白名鶴不用再說了:“記錄,朕的意思除了養廉銀之外,再加上一個功勳銀。養廉銀的數量由內閣、禮部、吏部、戶部拿個方案出來。”

吩咐完,朱祁鈺看着白名鶴:“白名鶴,你很不錯。有了這筆養廉銀,朕就可以還大明官場一個清明,當重典治貪黷。”

“萬歲英明!”白名鶴一抖衣袍,當下就給磕了一個頭。

英明?朱祁鈺看着白名鶴,心中對白名鶴已經不是稱讚,而是隱約有那麼一絲佩服了。(……)

ps:四更,感謝大夥的保底月票。謝謝,謝謝。

第214節 文化攻勢第521節 白大神忽悠第25節 京城南之荷第590節 收縮戰線第481節 這玩具也太貴了第60節 白福收徒第616節 君臨天下第342節 金點子第212節 論臣第623節 大結局(上)第258節 海雲峰第321節 帝位第168節 宣大動員令第265節 大明亡國之災第295節 大明國策第556節 也先領兵第243節 白名鶴的又一計第575節 離開倭島第532節 合併吧,西班牙!第423節 放開雙腳第103節 壯哉,大明水師第498節 奧利維亞萊女皇號第194節 湛盧出鞘第326節 厚厚的一本子第355節 金英退休了第611節 皇帝親征第472節 皇帝坐客白府第80節 七日之約第262節 再議擴軍第471節 升官破財第350節 收藏品!第508節 一個又一個港口第193節 海中的霸主第81節 海禁的機會第521節 白大神忽悠第352節 李氏高麗出手第346節 大爭之世第285節 高手高手高高手第226節 百鍊宗開山第82節 超越人類極限的紀錄第568節 中華之氣節第63節 最實在的受益者第339節 小暉第549節 難道不食人間煙火第317節 大明需要心理醫生第277節 神秘地道第513節 友善的大明人第70節 知府錢無眼第365節 死士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452節 決戰前的測算第101節 重臣之死第507節 美麗的錫蘭第82節 超越人類極限的紀錄第360節 密談第372節 擋人財路是重罪第148節 納歲否?第85節 下官算學優秀第106節 棋子第10節 汾酒還是杏花村第139節 巨利海商第299節 超重量級副手第385節 這纔是官場第414節 御選……小妾第62節 關中白英蘭第461節 只當是去旅遊第482節 懷玉號第25節 京城南之荷第437節 論恥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141節 織機決定工業第36節 陳循的午宴第147節 人心本善第239節 屠戮(三)第384節 你也配莫須有!第121節 你想如何利用本官第166節 離京第84節 廉州衛第376節 皇宮殺機第197節 果真是桃花劫第296節 新年慶典第272節 冤大頭?第478節 十船一歸?第606節 一枚銀幣第179節 混亂的廣州,混亂的人心第445節 不修路別當官第608節 織田家的狂喜第622節 真的要離開了第177節 金傑赴京第600節 星月計劃第240節 啓動戰國第297節 世界地理第559節 佈局五年的結果第221節 被逼瘋的于謙第371節 又一支新股第69節 開刀問斬第466節 晚宴第361節 歸化第214節 文化攻勢第169節 磨刀霍霍
第214節 文化攻勢第521節 白大神忽悠第25節 京城南之荷第590節 收縮戰線第481節 這玩具也太貴了第60節 白福收徒第616節 君臨天下第342節 金點子第212節 論臣第623節 大結局(上)第258節 海雲峰第321節 帝位第168節 宣大動員令第265節 大明亡國之災第295節 大明國策第556節 也先領兵第243節 白名鶴的又一計第575節 離開倭島第532節 合併吧,西班牙!第423節 放開雙腳第103節 壯哉,大明水師第498節 奧利維亞萊女皇號第194節 湛盧出鞘第326節 厚厚的一本子第355節 金英退休了第611節 皇帝親征第472節 皇帝坐客白府第80節 七日之約第262節 再議擴軍第471節 升官破財第350節 收藏品!第508節 一個又一個港口第193節 海中的霸主第81節 海禁的機會第521節 白大神忽悠第352節 李氏高麗出手第346節 大爭之世第285節 高手高手高高手第226節 百鍊宗開山第82節 超越人類極限的紀錄第568節 中華之氣節第63節 最實在的受益者第339節 小暉第549節 難道不食人間煙火第317節 大明需要心理醫生第277節 神秘地道第513節 友善的大明人第70節 知府錢無眼第365節 死士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452節 決戰前的測算第101節 重臣之死第507節 美麗的錫蘭第82節 超越人類極限的紀錄第360節 密談第372節 擋人財路是重罪第148節 納歲否?第85節 下官算學優秀第106節 棋子第10節 汾酒還是杏花村第139節 巨利海商第299節 超重量級副手第385節 這纔是官場第414節 御選……小妾第62節 關中白英蘭第461節 只當是去旅遊第482節 懷玉號第25節 京城南之荷第437節 論恥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141節 織機決定工業第36節 陳循的午宴第147節 人心本善第239節 屠戮(三)第384節 你也配莫須有!第121節 你想如何利用本官第166節 離京第84節 廉州衛第376節 皇宮殺機第197節 果真是桃花劫第296節 新年慶典第272節 冤大頭?第478節 十船一歸?第606節 一枚銀幣第179節 混亂的廣州,混亂的人心第445節 不修路別當官第608節 織田家的狂喜第622節 真的要離開了第177節 金傑赴京第600節 星月計劃第240節 啓動戰國第297節 世界地理第559節 佈局五年的結果第221節 被逼瘋的于謙第371節 又一支新股第69節 開刀問斬第466節 晚宴第361節 歸化第214節 文化攻勢第169節 磨刀霍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