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

在沒有新曆時,元旦就是大年初一。

古人算虛歲。

元旦之日,當今天子已滿二十五歲,也是他御極天下的第十四個年頭。

去年朝廷依靠着李成樑,在遼東取得大勝,雲南邊事平定,緬王獻大象請求臣服,又兼潘季馴,林延潮在黃河治水成功。

對於天子而言,這可謂是文治武功兼有。

若說天子在位前十年,整個大明朝是靠着張居正撐着,那麼張居正之後,天子親政獨掌大權,在過去的三年裡,天子感覺自己是交出了一個不錯的答卷。

所以這一次元旦賜宴,朝野上下是辦得格外隆重(是時候自吹一波了)。

皇城上下裝飾一新,各等綵緞張掛,花木就如同不要錢般點綴着宮城,宮裡的匠作們就是刻意透着一股鮮花似錦,烈火烹油的盛世氣象。

不過在這一次賜宴前,卻有一段小插曲。天子欲辦如此盛宴,讓光祿寺籌辦,不免鋪張,於是一名言官上書,說去年兵事連連,又兼黃河鬧水災,雖說已經平定,沒生什麼災害,但國庫已有了虧空,這一次新春賜宴理應不要鋪張,天子當以身作則,以節儉萬民表率。

這言官的話,也無不道理,但卻掃了天子的興致。於是天子下旨,說這言官出位亂言,博取清名,將他罷官奪職,後來內閣出面力保,這才改成貶爲知縣,於是官員們不敢再提意見了。

林延潮走過大明門,他已不是第一次參加元旦賜宴。

元旦乃一年之初,一月之初,故而元旦賜宴乃宮廷三大宴之一,規模僅次於郊祀慶成宴,又兼天子要展示去年文治武功,兼表現出大明四海昇平,蒸蒸日上的氣象,所以今年的元旦賜宴,不同於往常。

但流程還是一樣,天子照例於先在奉天殿接受羣臣朝拜,然後在建極殿賜宴羣臣,至於皇后則於坤寧宮賜宴官員命婦。

命婦們由東華門入宮,至於官員們則走大明門。

林延潮讓林淺淺坐馬車,先去翰林院同僚孫繼皋家裡,接了他的夫人,然後讓林淺淺與孫繼皋夫人一起入宮。

這孫繼皋夫人就是當初曾給林延壽說媒,林淺淺與她聊的甚是投緣,於是林延潮就讓老婆與孫繼皋夫人一起入宮,自己則另外僱了馬車。

到了大明門後,林延潮提着一桶番薯進宮。

這元旦賜宴的流程,就是羣臣獻委贄之禮,然後天子再賞賜百官,最後賜宴,這樣一個流程。

所以這是一年兩度,官員向皇帝獻禮的機會。

當然照例來說,天子富有四海,大臣們給天子獻禮物,主要在於表達個心意就好了。

禮物主要在‘心意’,而不在貴重。若是獻禮貴重,大家會想就憑咱們大明官員這麼微薄的俸祿,你這獻禮的錢從何而來的?

甚至皇帝怕大臣們攀比,明令不許大臣們獻貴重之禮。

但是呢?

主要還是看人,當今天子是什麼人?

貪財好貨!

沒錯,就是這個詞。

所以元旦這一次的委贄之禮,大臣們如何送禮的,大家也可以心知肚明瞭。

於是林延潮提着一個鐵桶,鐵通上用紅紙包好密封,一路走來卻是令官員們嘖嘖稱奇。

這林三元又搞什麼名堂?

這禮物看起來‘分量’着實不輕啊?

林延潮一路行來,但見一名官員向他拱手道:“宗海年兄!”

林延潮看去原來是同鄉兼同年,戶部郎中盧義誠。

盧義誠就是當年會試放榜時,得知自己中了進士,當堂暈過去那位。

盧義誠曾託林延潮之故,得授行人司行人,三年後升任大理寺評事,去年十一月又升任戶部郎中。

而且避開了內外官的輪轉制度,一直留在京裡任官。對於寒門出身,科甲名次又不高的盧義誠而言,絕對稱得上官路順暢。

不過在同鄉裡,他的風評卻不太好,大概就是說他捧高踩低,對於故人不予理睬,爲官後只知道趨於要津。

至於具體如何,林延潮也不太瞭解。

盧義誠笑着問道:“宗海年兄,這桶裡裝的是什麼啊?”

林延潮笑着道:“一桶番薯而已。”

“番薯?”盧義誠大爲意外。

“怎麼年兄沒有聽過?這可是從老家運來的。”

盧義誠道:“咱們老傢什麼時候產這些了?小弟倒是孤陋寡聞了。”

林延潮笑問:“年兄啊,你是有多久沒有回家了?”

盧義誠嘆道:“在京爲官有六年都沒有返鄉了。”

“六年?”林延潮不由訝道。

盧義誠連忙解釋道:“不是不想念,但你也知道爲京官的不易,我不多在部堂京卿面前走動,就怕有一日,他們將我忘了,或者沒有用得着的地方,讓小弟外放爲官。回鄉一去就是幾個月,變數太多了,爲了不功虧一簣,所以我將省親假的銷了。”

林延潮聞言也是感嘆,對於自己這位同鄉芥蒂少了許多,盧義誠也是不易,在京爲官沒有背景,只能在衆大佬面前勤走動,混個臉熟,陪個笑臉,還要留心着有什麼機會給人家幫點小忙,陪小心誰也不敢得罪。要不是如此,他也不能從八品行人混不到今日五品郎中。

別人說他趨於要津,但自己不也是整天往申時行府上跑嗎?連申府門前那石獅子搞不好都認得他。

林延潮安慰道:“過了這道檻就好了,眼下你是戶部郎中,就算外放品秩也是不低,找個機會回鄉看看吧,我記得你還有老母侍奉在堂。”

年節之時聽了此言,盧義誠聽了不由當場試淚道:“年兄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今年無論如何我也要回家看看。”

林延潮點了點頭。

這時盧義誠看到右邊行來數名官員當下道:“年兄,這位是我們戶部新任畢司農,小弟要過去見禮,先走一步,還請不要見怪。”

聽說人家頂頭上司戶部尚書來了,林延潮也是可以理解點頭道:“年兄自便就是。”

當下盧義誠立即滿臉堆起笑容,小步疾行至戶部尚書畢鏘面前道:“下官郎中盧義誠,拜見部堂大人!”

林延潮見盧義誠神色變化如此之快,也是感嘆人之多變。

但不僅盧義誠一人,沿途官員聽說是戶部尚書,當下紛紛上前見禮。

六部尚書中吏部尚書最尊,下來就是戶部尚書,人家手握着大明的錢袋子,衆官員們自然要多巴結。

林延潮見這一幕也是習以爲常,繼續前行。

見禮之後戶部尚書畢鏘身後,自是聚集了一幫官員。

一名官員看見其他人都來拜見新任戶部尚書畢鏘,唯獨林延潮一人前行,不由問道:“這提着鐵桶的官員是何人?”

一名官員笑着道:“賢弟,這位就是之前咱們唸叨的林三元。”

“他就是新任侍講學士,當今文宗林三元?”這名官員不由一驚。

“正是,方纔我等正議論他讓門生郭美命上書,要拔高策問,將之提至與經義並重的地位。”

這時有一名官員問道:“你們可知林三元那鐵桶裡放着是何禮?”

衆官員們看去但見此人乃太僕寺少卿李植。

“這倒是不知?”

“方纔盧郎中不是與林三元攀談過嗎?找他來一問就是知道了。”

當下盧義誠被招到這裡,他一至先向衆人陪笑道:“諸位同僚,不知找小弟有什麼見教?”

“不敢當,你盧大人現在可是郎中大人,見教二字不敢再提了。”

“李兄問你話,林學士今日給天子見禮是何物?”

“見禮?”盧義誠裝着一副茫然的樣子。

“少裝糊塗,”李植一旁與他一個鼻孔出氣的江東之斥道,“你方纔與他一併前來,指着鐵桶說了好幾句話,怎麼他沒告訴你嗎?”

盧義誠見江東之沉下臉來,他眼下雖是戶部的郎中,與江東之平級,但對方當年可是參倒馮保,而受知於天子的人,他哪裡敢得罪。

這時候一旁尚寶司少卿羊可立笑着道:“盧大人沒把我們當朋友,不肯說不要勉強。”

盧義誠立即道:“幾位仁兄,也沒什麼,林學士贄禮不過是一桶番薯而已。”

衆人面面相窺。

“番薯是何物?”

“是我們老家一點土產。”

衆官員都是搖頭道:“沒聽說過。”

羊可立捏須沉思道:“是啊,就算閩地的貢物裡,也沒聽說有番薯這物。此物帶着一個番字莫非是海外來的?類似於薯芋之類?”

李植忽道:“我倒是明白。”

衆官員奇道:“李大人何解?”

李植道:“諸位難道忘了嗎?當年楊玉環喜食荔枝,故而唐玄宗命嶺南的官員以驛馬傳遞,呈荔枝給楊玉環用。這番薯我不知在福建何價?但運至京師,何異於萬里,這要費去多少人力物力?萬一天子喜好,命閩地官員年年進貢,長此以往勞民傷財啊!”

衆人都知李植此言,指在黑林延潮一把,但說的也不無道理。

一名官員出聲道:“眼下天子喜歡奇貨,衆所周知。官員爭相以奇貨進貢也就罷了,但林學士當今大儒,進貢一從未聽說過的番薯給天子,與獻花石綱的宋臣有什麼區別,這就是林學士的事功之學嗎?”

李植故意道:“姜兄,你現在還是庶常,慎言啊。”

這官員名叫姜應麟,乃萬曆十一年的庶吉士,他道:“我有何懼,大不了散館而已。”

但其他官員都是勸道:“以林三元的爲人,不會做出如此之事,事情還未水落石出前,大家不要貿下結論。”

李植見林延潮在官員裡很有衆望,立即話鋒一轉道:“是非當然自有公斷,但林學士也並非欺世盜名之徒,至少他於事功二字上確有建樹。這一次他在歸德爲官興修水利,這件事是有口皆碑的。”

衆官員聽李植這麼說,一併道:“此公斷之言。”

江東之冷笑道:“也不過是擅長吹噓,自誇而已,在我看來若論治水,孺東兄纔是長才。”

衆人看向一名一直不說話的中年官員。

這人聽了笑笑道:“不敢當。”

此人名叫徐貞明,隆慶五年的進士,現任尚寶司少卿兼監察御使,主開墾屯田之事。

李植道:“不錯,徐兄是真才,去年九月自兄任屯田御使以來興修水利,在京郊開田三萬九千畝。徐兄這等功績,遠在林學士之上。”

徐貞明知道李植捧自己的意思,林延潮在歸德治水屯田,被吏部舉爲天下第一,在官員中產生了不少轟動。

徐貞明數年前曾向天子上書說,依靠運河從江南運漕糧進京,運來一石的米,在路上要消耗掉三五石的米,漕運長此下去是京裡的大害。

要改變這個局面,就必須在京畿附近治水然後屯田。一來興修水利免除災害,二來開墾荒田,以解除京師糧價居高不下的問題。

當時徐貞明的奏章沒人放在心上,但是後來因爲林延潮被吏部推舉,天子賞識,於是朝堂的清流們就檢討了,他們不是自負報國救民嗎?怎麼被林三元走到了前面。

於是他們就想起了徐貞明的奏章,於是李植,江東之等人就在天子面前保薦徐貞明。一來是推自己的人上去,二來也是表示對於治水,我們也是有人才,治水屯田的事不過爾爾,林延潮不過是佔了個先機的便宜而已。

於是徐貞明就被啓用,委任在京師附近治水屯田,而且很有政績。

徐貞明是有心事功之人,但他也知道李植他們推舉自己,是爲了幫他們壓一壓林延潮,不讓他在天子,衆大臣面前出風頭而已。徐貞明不願意圈入黨爭,只想認認真真的做一番青史留名的功績,但要不是李植他們,自己的奏章早被人遺忘了,這一次自己主持屯田的事,也是李植將自己推薦給三輔王錫爵的緣故。

所以儘管他不願意惹事,但世道如此,徐貞明也唯有違背自己心意道:“在下不是中人之資,治水屯田的事辦來也沒什麼難的。我看過林學士在歸德治水的政績,換了任何人來都可辦到,稱不上出奇或者什麼卓著的功績。”

李植等人聞言都是笑着點點頭。

羊可立道:“徐兄豈是林三元那等好自吹自擂的人,你的功績大家都看在眼底。” WWW ★тt kΛn ★¢ O

李植笑道:“是啊,王閣老對徐兄也是十分賞識。”

“徐兄這一次是要大拜了,恭賀恭賀。”

徐貞明心知自己這一番話,也就是站了隊了,也是得罪了正如日中天的林延潮,這真是何喜之有,但現在他唯有苦笑道:“小弟先謝各位吉言了。”

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是後記的後記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七百八十九章 頂撞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六百二十四章 大大的忠臣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六百一十六章 林三元在哪?一千六十五章 借刀殺人之計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七百八十章 進言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察秋毫(二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夫看好你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力駁羣雄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九百六十六章 遇風雲而縱四海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第十二章 同窗排擠第三章 能否讀書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四百七十一章 ********第兩百三十九章 席間運籌(二更)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一千兩百零一章 下馬威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第兩百八十章 人情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驛站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奏對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題目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一千三十三章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
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是後記的後記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七百八十九章 頂撞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六百二十四章 大大的忠臣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六百一十六章 林三元在哪?一千六十五章 借刀殺人之計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七百八十章 進言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察秋毫(二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夫看好你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力駁羣雄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九百六十六章 遇風雲而縱四海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第十二章 同窗排擠第三章 能否讀書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四百七十一章 ********第兩百三十九章 席間運籌(二更)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一千兩百零一章 下馬威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第兩百八十章 人情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驛站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奏對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題目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一千三十三章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