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北上救援

曹鼎蛟從感性的情感上看,其實他特別不喜歡朝鮮這個國家,這麼一個背信棄義的國家實在是不值得大明幫助的。

但是從這個時代的國家的法理上講,大明是有責任和義務保護他的籓國。

曹鼎蛟知道歷史上哪怕明朝滅亡很多年之後,朝鮮還一直在沿用崇禎皇帝的年號,可惜這只是一些表面上的功夫。

朝鮮尊明抑清的事例還有許多,但倘若就此認爲作爲藩屬國的朝鮮不顧一切對宗主國保持忠誠,未免對國際關係的設想過於理想化。

朝鮮名義上尊奉大明不假,但這些舉措更多的只是一些檯面行爲,而成爲清朝藩屬的朝鮮實際上對清朝該行的禮數一點都沒少,甚至一度出兵協助清軍進攻明軍。

鬆錦大戰之中,朝鮮派遣舟師隨清軍作戰覆滅後,在此後進攻錦州城時,朝鮮的四百名炮手爲清軍堵住明軍退路、擊敗援軍立下大功,給清軍營造進攻錦州外城的大好時機。

即便以矢志北伐、恢復大明爲己任的孝宗在接到清軍徵五千朝鮮兵的要求後,手下大臣如金尚憲等以“臣之於主,亦有可從不可從”大力勸阻,最終的結果仍是朝鮮聽從調派。

朝鮮這個國家自誕生起,就一直處於強敵環繞之下,又因國家地域限制、勢力孱弱不得不選擇投靠中原王朝。

這樣逼仄的生存環境,促使朝鮮形成獨立而又極爲務實的外交風格,因此不論中原王朝如何強大它仍能獨立於半島之上。

朝鮮尊奉前朝,投機於現朝,而後待現朝沒落又再次循環這樣的規律一次次在歷史重現,對宋、元、明、清諸朝皆是如此。

時至今日,半島之上的朝鮮韓國仍然逃不脫這樣的歷史規律,他們雖以政治手段獨立於一方,但爲求生存又必須仰周邊大國鼻息。

………

崇禎皇帝看着大殿內的文武大臣們,眉頭都快皺成一團了,他也是非常糾結,以大明現在的實力來看,根本就是無力救援朝鮮,不然怎麼會連遼東都丟掉了後金韃子?

戶部尚書倪元璐,刑部尚書徐石麒,禮部尚書張國維,吏部尚書周延儒,吏部尚書林汝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人是提倡還是要去救援朝鮮,有的人則是覺得花費巨大,暫時還是不適合救援朝鮮。

崇禎皇帝也是非常的糾結,他現在確實是不缺錢了,南京的勳貴跌倒,他崇禎皇帝吃的很飽!

可是,打仗真的不是動動嘴皮子的事情,如果整個北伐要準備多少兵馬?按照遼東大軍二比一的兵力纔有機會獲勝的情況,大明必須要保證三倍以上的兵力才能形成絕對優勢。

後金所有留守的兵馬加起來大概有二十萬左右,現在明朝想要發動北伐,不像薩爾滸之戰前面那麼簡單了,崇禎十三年的松山之戰,金狗出動了十一萬兵馬,明軍二十萬兵馬打防守戰卻依舊是慘敗。

拋去這些那些各種體制上的問題還有戰略戰術上的問題,年年征戰的八旗子弟兵確實是強於明軍士兵,只有明軍中的精銳部隊才能與之抗衡。

可大明這樣的部隊也不多,老秦軍,遼東軍,石柱兵,浙江的戚家軍,天雄軍,最後還有曹鼎蛟手下的蒙古僕從軍和按察司騎兵,大同曹氏叔侄手底下精銳的騎兵和士兵。

曹鼎蛟這時候自信滿滿的說道:

“陛下,微臣竊以爲朝鮮之國不可不救,我大明威加海內,四方臣服,天朝上國,怎可置之於藩國於死地而見之不救?

朝鮮一直是咱們大明心中最柔軟的地方,這情同父子的關係,怎麼能賒分割了就分割了?朝鮮再怎麼樣也是我們大名的兒子,豈能讓外人欺負了??”

大明這些文臣感覺這話有點不對勁,就算大家心裡面清楚,朝鮮是咱們大明的兒子。

可你曹鼎蛟就這麼光明正大的說出來了,是不是有點不太好,這種潛規則咱們私下知道就好,你沒必要整天掛在嘴上吧?

曹鼎蛟又繼續侃侃而談的說道:

“而且我們大明朝正在爲了奪回遼東而努力啊!本官爲了整合兩百萬兵馬北伐大軍,整天都是茶不思飯不想,整個人都消瘦了不少。

只要大明的軍戶改革完成,那咱們就立刻啓動北伐大計,百萬雄師碾壓過去,拯救於天下百姓與水火,也拯救一下咱們的鄰居。

只不過目前這種情況還是不適合直接出兵,畢竟咱們中間還夾雜着大順和後金兩個大敵。

咱們不可能直接救援海外之地,不然補給都會讓我們大明朝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曹鼎蛟這個彌天大謊讓文武百官都是暗笑不已,這個牛逼吹的確實是響亮,比袁嘟嘟的五年平遼計劃還要牛逼。

你曹鼎蛟就算是把天底下的軍戶全部整合完畢,能整出五十萬能打仗的兵馬都算我們輸。

這種騙鬼的笑話,我們聽聽當個樂就行了,還打算忽悠我們百官不成?你小子還真的會來事兒啊。

崇禎皇帝點頭,曹鼎蛟說的也是不無道理,然後崇禎皇帝大聲說道:

“朝鮮確實應該救上一救,各位愛卿可有什麼良策?看看能不能想出圍魏救趙的法子,想要出兵百萬確實是很不可能,曹愛卿,你可有什麼好的法子?”

曹鼎蛟臉上露出了非常狡詐的神情,並且拍着胸板說道:

“陛下,這在朝鮮最缺的是什麼?”

崇禎皇帝想了想就說道:

“應該是物資和兵員,朝鮮國的兵馬根本打不過遼東大軍,而且他們的糧食也是奇缺,因爲後金不停的壓榨着朝鮮。

並且從他們國內不停的抽調糧食,剛纔朝鮮世子也在向我們抱怨呢,朝鮮的糧食不夠吃,請求我們大明開開天忍,從海上多運輸一些過去。”

這時候吏部尚書周延儒開口說道:

“陛下仁心,現在我們大明不是已經奪回了山東嗎?可令萊登巡撫在山東就地籌措糧草,然後將糧食由萊登水師運往朝鮮,用以資助朝鮮國。

對了,新成立的青島水師也能在旁邊協助,藉此就可以資助到朝鮮了。”

曹鼎蛟非常不滿的瞪了一眼這個吏部尚書周延儒,這貨實在是太不靠譜了,能不能麻煩您動了一下腦子啊?

曹鼎蛟甚至在心裡面編排周延儒的笑話,殭屍失望的打開了周延儒的腦子,然後失望的走了,旁邊的屎殼郎露出了興奮的表情。

你這老貨怎麼如此不要臉,居然把主意打到了,本官的山東青島水師身上了???

曹鼎蛟出列,直接懟了一句說道:

“周尚書,請問資助朝鮮的銀子是您出嗎?大批的糧食物資是不是由你們周家採買?”

周延儒被膈應的說不出話來,旁邊有文官勸道:

“曹大人,此事事關國家大事,當然是由朝廷撥付銀子,您怎麼扯到周大人身上去了,此事不可兒戲呀。”

曹鼎蛟面露冷笑,言道:

“原來是朝廷出錢呀,抱歉抱歉,下官實在是無禮,既然是朝廷出錢那下官斗膽問一句,倪尚書!咱們國庫還有錢嗎?國庫年年虧空,哪裡來的銀子支援朝鮮?”

周延儒扯着嗓子說道:“陛下的內庫不是剛……理應是陛下出銀子。”

周延儒本想說崇禎皇帝剛剛不是抄家得了一大筆銀子嗎?不過這種得罪人的話說出來,那他就是腦殘了,所以他下意識的就止住了話題。

曹鼎蛟冷笑着說道:

“國庫管的是公事,內庫管的是私事,公私豈能混爲一談,既然周尚書沒錢,那就不要慷他人之慨,免得徒增別人笑柄。”

你們這些文官自己沒錢就喜歡瞎逼逼,皇帝的錢難道是大風颳來的?那還不是崇禎皇帝一筆一筆攢下來的?

皇帝陛下容易嗎?

我曹鼎蛟辛辛苦苦抄家我容易嗎?

皇帝陛下好基友的菊花和貞操由我曹鼎蛟來守護!!!

曹鼎蛟臉上露出了神聖的光環,崇禎皇帝露出了讚許的笑容,他早就不甩那些惦記自己銀子的大臣們了。

自從自己抄家之後,這些大臣們天天在自己身邊來回晃悠,以前都沒見他們有過這麼殷勤,只有曹鼎蛟從來不惦記朕的銀子,他纔是真正的忠臣啊!!!

周延儒看着默不作聲的崇禎皇帝,臉上露出了無奈的神色。

周延儒:……!!!皇帝學壞了,隊伍不好帶了。。。

第139章山東大漢與山西文人第268章六月末(第五更,求收藏,求訂閱,求搭訕,求打賞。)第八十四章和多爾袞第一次交手第419章我家聖人說了第416章決戰前夕第364章後院失火第279章山西又出事了?第七十四章震驚!狗作者居然做出…第128章曲阜有危第366章猝不及防第195章納悶的阿濟格第192章渡江戰役(四更第二更)第169章聲勢浩大的造反第五章文人風骨第282章你隨便彈劾反正朕不信第213章明朝聯軍淪爲背景板第169章聲勢浩大的造反第293章參他一本?第398章敬最可愛的讀者第339章下獄第299章吳三桂升官第八十四章和多爾袞第一次交手第二十三章怪事!第202章蓋世大英雄第三十章此刀足以那個。。。。今天只有一章了,明天還賬第313章補償第194章上錯花轎抓對郎(四更共一萬字完成。。。。求收藏)第127章敵軍多少人馬第338章尚書別鬧第四十五章赴宴第244章小小曹改版漢字第165章求生欲非常強第182章過年第185章出塞第412章倭寇之亂第一百零四章打造裝備第131章又出名了第380章捷報頻傳(弱弱的問一句,有月票嗎?)第六十三章拯救大明朝第159章進宮面聖第十六章闖賊和官兵第四十六章枕戈待旦第296章重拳出擊第283章好可怕啊第251章欺上瞞下?第398章敬最可愛的讀者第十章孔子曰第一百零七章祖大壽與祖家(4更第2更)第173章抄家吧第五章文人風骨第一百零一章五人碑記第296章重拳出擊第338章尚書別鬧第310章四萬對四十萬第276章麻桿第213章明朝聯軍淪爲背景板第349章新年第八十六章抓錯人了第二十七章大佬們嚇到了第401章二五仔第五十七章闖王的自信第249章大同!天下大同!第381章青山有幸埋忠骨第二十二章各路名將齊來陝第六十二章準備發兵第六章重重埋伏第214章不安分的大順第四十二章山西按察副使第283章好可怕啊第376章曹魔王第292章審問第一章我叫曹鼎蛟第180章帝國墳場第182章過年第六十三章拯救大明朝第273章萬民傘第332章給個面子朱存樞第八十四章和多爾袞第一次交手第274章感動大明最佳皇帝第313章補償第144章爲孔家報仇第四十四章風平浪靜第291章路上遇襲第一百零七章祖大壽與祖家(4更第2更)第405章西安城破第三十三章闖王營救行動第362章改進工序第361章國士待之第一百零三章去吳家第393章丐幫大會?第七十七章買軍心(跪求各位觀衆老爺給推薦票,給收藏啊。)第262章皇太極逃了?第二十章董非降了第383章草原亂不亂誰說了算?第三十八章路還很長第302章風聲鶴唳第367章一劍一念第401章二五仔好久沒發單章了,手癢
第139章山東大漢與山西文人第268章六月末(第五更,求收藏,求訂閱,求搭訕,求打賞。)第八十四章和多爾袞第一次交手第419章我家聖人說了第416章決戰前夕第364章後院失火第279章山西又出事了?第七十四章震驚!狗作者居然做出…第128章曲阜有危第366章猝不及防第195章納悶的阿濟格第192章渡江戰役(四更第二更)第169章聲勢浩大的造反第五章文人風骨第282章你隨便彈劾反正朕不信第213章明朝聯軍淪爲背景板第169章聲勢浩大的造反第293章參他一本?第398章敬最可愛的讀者第339章下獄第299章吳三桂升官第八十四章和多爾袞第一次交手第二十三章怪事!第202章蓋世大英雄第三十章此刀足以那個。。。。今天只有一章了,明天還賬第313章補償第194章上錯花轎抓對郎(四更共一萬字完成。。。。求收藏)第127章敵軍多少人馬第338章尚書別鬧第四十五章赴宴第244章小小曹改版漢字第165章求生欲非常強第182章過年第185章出塞第412章倭寇之亂第一百零四章打造裝備第131章又出名了第380章捷報頻傳(弱弱的問一句,有月票嗎?)第六十三章拯救大明朝第159章進宮面聖第十六章闖賊和官兵第四十六章枕戈待旦第296章重拳出擊第283章好可怕啊第251章欺上瞞下?第398章敬最可愛的讀者第十章孔子曰第一百零七章祖大壽與祖家(4更第2更)第173章抄家吧第五章文人風骨第一百零一章五人碑記第296章重拳出擊第338章尚書別鬧第310章四萬對四十萬第276章麻桿第213章明朝聯軍淪爲背景板第349章新年第八十六章抓錯人了第二十七章大佬們嚇到了第401章二五仔第五十七章闖王的自信第249章大同!天下大同!第381章青山有幸埋忠骨第二十二章各路名將齊來陝第六十二章準備發兵第六章重重埋伏第214章不安分的大順第四十二章山西按察副使第283章好可怕啊第376章曹魔王第292章審問第一章我叫曹鼎蛟第180章帝國墳場第182章過年第六十三章拯救大明朝第273章萬民傘第332章給個面子朱存樞第八十四章和多爾袞第一次交手第274章感動大明最佳皇帝第313章補償第144章爲孔家報仇第四十四章風平浪靜第291章路上遇襲第一百零七章祖大壽與祖家(4更第2更)第405章西安城破第三十三章闖王營救行動第362章改進工序第361章國士待之第一百零三章去吳家第393章丐幫大會?第七十七章買軍心(跪求各位觀衆老爺給推薦票,給收藏啊。)第262章皇太極逃了?第二十章董非降了第383章草原亂不亂誰說了算?第三十八章路還很長第302章風聲鶴唳第367章一劍一念第401章二五仔好久沒發單章了,手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