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

bookmark

李成樑的奏疏的確上了,並且是按照之前李成樑的交待,加急送往京師遞呈而上的。

這件事,對內閣來說也頗爲意外。

根據幾位閣老的經驗,高務實似乎並不是一個很鐵腕的人物,他在推進一些他想做的事情之時,多數時候都會採用兩套辦法:以勢逼人、以利誘人,當然更多時候是雙管齊下,總之很少會直截了當來硬的。

哪怕是讓他名動天下的“安南定北”兩次大戰,他的做法都沒有脫離這兩個法子。

打安南之前,他先是調集水陸精銳,一戰而奪升龍,造足了勢之後,立刻威逼利誘,拉攏住了莫氏,把莫氏也當做自己實力的一部分,這才發動剿滅鄭氏的一戰。

況且在進攻鄭氏之時,他也同時穩住了首鼠兩端的阮氏,集中全力只打鄭氏一家。

漠南大戰也是如此,先是穩住把漢那吉和鍾金哈屯兩大盟友,然後說服了在土默特軍中威望最著的脫脫恰臺吉,一舉重創辛愛,然後再加上他自己手頭的力量,四方合力戰圖們。

由此可見,他更習慣於層層推進、步步爲營,而不是傾力一戰、直搗黃龍。

那麼這次事件就很奇怪了,他爲何一去遼東,就直接和李成樑槓上了?甚至一出手就要鎖拿李成樑的親侄兒,逼得李成樑自請去爵不說,甚至還要盡罷子弟?

張四維拿到奏疏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這裡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按照張四維的看法,務實和李成樑似乎沒什麼深仇大恨吧,李成樑父子前不久還在務實的指揮下立下大功呢,按理說不至於鬧矛盾啊?

就算務實新官上任,要燒那三把火,可他只是遼南兵備,跟李成樑能有多少矛盾?李成樑這個遼東總兵官的主要活動區域是遼河以西地區啊,連遼河以東都去得不多,何況遼南?

張四維想不太明白,偏偏高務實又沒有派人來知會這件事,一時便有些猶豫這票擬該如何寫。

要說按照往常的習慣,高務實要鎖拿一名衛指揮使,張四維肯定不會在意,區區一個指揮使,鎖拿了就鎖拿了,有什麼大不了?票擬直接回一句“以該兵備奏,某指揮使下巡按究治”便可。

但這指揮使是李成樑的親侄兒,那情況就有些不同了。

“西懷東制”以來,東制這邊一直都是戚繼光和李成樑在挑大樑,其中戚繼光因爲要遮蔽京畿,所以他的任務是固守,而李成樑在遼東則扮演重拳出擊的那個人,事實上他幹得也確實不錯。

如今西懷東制已經取得了可以說是“最好”的階段性成果——西懷已經徹底搞定,朝廷的目光已經聚焦於東制,這個時候派務實去遼東,本來就是爲了確保東制下一步能夠更加順利,可他爲何反而跟李成樑鬧開了?

這要是一個弄不好,遼東不寧,豈不是平白給了圖們一個難得的喘息之機!

張四維心中一猶豫,便把許國請了過來商議。

許國來了之後,看了奏疏,思索了一會兒,略微遲疑地道:“或許,求真是想要這個復州衛指揮使的位置?”

張四維顯然不信,嗤笑道:“復州衛指揮使?一個兵不過數千的位置有什麼大不了,值得他爲此得罪李成樑?況且,反過來說,他真想要這個指揮使的位置,跟李成樑說一聲就好,以李成樑之精明,會爲了這麼一個位置得罪務實?”

這倒也是。

許國皺了皺眉,也被說服了,頓時也有些猶豫起來。

過了一會兒,又提出一種新的可能,道:“那麼,就是求真想要敲打敲打李成樑……”

“我也想過這個可能。”張四維緩緩地道:“唯一的問題在於,務實爲什麼要這麼做?他現在不是什麼全權欽使了,只是金復海蓋兵備,敲打李成樑做什麼呢?讓李成樑老老實實聽他的吩咐嗎?可他只管遼南,能吩咐李成樑什麼?”

許國心中一動,忽然道:“元輔,你說……會不會是皇上有什麼交待?”

“皇上?”張四維想了想,慢慢搖起了頭,道:“皇上對李家好得很,昨天已經確認,要讓李如鬆去做山西總兵了……父子總兵,這聖眷可不賴。”

許國笑了笑,道:“無妨,元輔手裡不也有一對兄弟總兵?麻家兄弟雖然論名望不及李成樑,但他二人都在盛年,這一點卻比李家更佔優勢。”

麻家是大同右衛出身,與隸籍宣府的馬家等宣大將門,大致都屬於高黨-晉黨的實學派同盟,現在這個同盟的話事人已經是張四維了,所以許國說張四維手裡有麻錦、麻貴這對兄弟總兵也不爲過。

但顯然張四維對麻家兄弟並不如高務實對他們那麼在意,只是隨意一笑,便道:“維楨,你剛纔這話倒是提醒了我,你說……聖上讓李如鬆去做山西總兵,是不是也算安撫李成樑?我是說,務實去了遼東,李如鬆就去山西。”

許國稍稍有些意外,想了想,搖頭道:“不像,李如鬆或許將來也會是一員干將,但他在皇上眼裡,無論如何都是不可能與求真相提並論的。”

“那皇上的意思?”張四維問道。

許國略加思索,忽然笑了起來,道:“皇上恐怕是在壓制李家。”

“哦?”張四維這下子真是詫異了,坐直身子問道:“從神機營右副將升任九邊之一的實權總兵,這還是壓制?”

神機營嘛,理論上很強,乃是“京營勁旅”,不僅是民間俗稱的“禁軍”主力之一,而且編制格外龐大,但是呢……

張四維和許國高居閣老,誰不知道現在的京營爛到什麼程度?李如鬆前次去打漠南大戰,他帶的是神機營的兵嗎?

顯然不是,他帶去的核心主力是他自己的三千隨任家丁,調動的從徵兵力是從山海衛和廣寧前屯衛抽調的,相當於薊鎮和遼東各出了一部分衛所精銳——山海衛是戚繼光這些年練兵的重點部隊之一,而廣寧前屯衛也是李成樑直接掌握的遼西衛所精銳之一。

由此可見京營之爛:打這麼關鍵的大戰,大夥兒居然一致認爲京營不能動——求求你們別去幫倒忙。

敢帶着京營出動的,最近這些年來似乎只有一個人,就是高務實了……可他也只帶了一千騎兵,而且同樣不敢派他們出去打硬仗,只敢讓他們跟着打醬油,多數時間用來充作儀仗。

因此從神機營右副將升爲九邊之一的一鎮總兵,這怎麼看都是提拔重用了。

但許國卻呵呵一笑,指了指西北方向:“西懷已定,山西有仗打嗎?皇上把李如鬆放去山西,他這個總兵除了在太原枯坐,還能做什麼?”

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16章 陽謀!第284章 設計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95章 破虜(上)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029章 何爲高門貴第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47章 不與聞第102章 利用第145章 《取用疏》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128章 恩憲?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136章 此立威耳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052章 又面聖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
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16章 陽謀!第284章 設計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95章 破虜(上)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029章 何爲高門貴第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47章 不與聞第102章 利用第145章 《取用疏》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128章 恩憲?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136章 此立威耳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052章 又面聖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