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

遼東額鹽兩百萬斤,之前在營口附近聚集的鹽丁最多時有三四萬之多,後來遼東鹽場雖然衰落了,加上有不少鹽丁逃亡,到了高務實遣散鹽丁之時,剩下的鹽丁已經不足兩萬,但大致也還有一萬七八千左右。

按照常理而言,這一萬七八千鹽丁遣散回衛之後,由於將來的京華鹽場會補上額鹽,實際上他們本身並不會成爲本衛的負擔,反而因爲京華鹽場承諾額鹽保質保量的緣故,衛所實際上還有賺。

然而朝廷中的聲音顯然不會從這個方向來。

都察院山東道監察御史(中樞層面的,不是巡按)上疏,說近兩萬鹽丁世代製鹽,除製鹽外別無長技,遼東苑馬寺卿陡然裁撤,一旦歸衛,百事難爲,必爲衛所嫌棄。苑馬寺卿雖發放一年薪俸,然一年之後何如?如此,久之必成地方隱患。

再加上彼等既無一技傍身,本衛徒養之於衛中,亦爲本衛負擔,而遼東諸衛原已清苦,如何承擔?此情既久,上下皆怨,豈能無禍?

高務實並不認識這位御史,也沒有興趣瞭解,不過這道奏疏上去之後,引起的後續風波卻馬上就到了。

一開始還只是某些科道官上疏,說辭無非是高務實此舉造成了遼東各衛的隱患,這自然有實學一派的官員上疏抗辯回敬,說既然今後額鹽能夠保質保量,各衛所獲遠勝於昔日,即便白養這批鹽丁,也能確保無虞。

再者,這些鹽丁雖然長於製鹽,但既然能做鹽丁,身體素質本來也不會太差,回到衛所之後即便不足以上陣打仗,但犁田這一類的事情總不會難於學習,怎能說就成了衛所負擔呢?

雙方正在爭執,一時陷入僵持,內閣方面也似乎有某種異議之聲,連續七八天過去都沒有傳出消息來,也就是沒有論斷。

此時,遼東方面忽然送來了一堆奏報,皆是各衛送來,大多數衛所表達的意思都對高務實很是不利。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有兩個:一是這些鹽丁雖然歸屬本衛,但實際上在國朝開國之初就已經去了營口製鹽,已經是近兩百年未能回衛,因此“雖隸本衛,實如生人”,如今陡然遣散歸衛,則必與本衛軍戶發生矛盾,甚至引發衝突。

二是本衛所屬之地早已分配完,這些鹽丁回來之後根本沒有土地可以安置,但如果不安置,那他們就成了閒人,即便京華鹽場確保額鹽足質足量,衛所養下這批人也不行——按照古往今來的經驗,越是閒人越容易遊手好閒,滋擾地方,造成隱患。

這些衛所爲什麼忽然如此步調一致地通過遼東都司上疏反對,那是用腳都能想通的道理——遼東都司雖然理論上不受總兵管轄。

但事實上在遼東這種地面,都司根本不能和總兵媲美,哪怕它的正式上級是遼東巡撫,可其實遼東總兵對都司的影響力是足夠大的,甚至於現在的遼東都司已經進入遼東將門的升遷體系一環。

比如說現任遼東都司馮文弼,他從萬曆七年就開始兼任着廣寧左營遊擊【由《神宗實錄》查得】,而廣寧左營遊擊這個位置,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李成樑的嫡系。

所以高務實很快收到了京裡的快馬來信,讓他趕緊把自己的想法跟京裡通通氣。

來說這話的自然是張四維,張四維雖然比不得高拱當年的聖眷,也比不得郭樸那樣深厚的資歷,但他一來作爲閣臣的資歷還比較足,二來又是實學派現在的首領,三來更是名正言順的首輔,實際上他是可以決定要不要把事情壓下去的。

但問題在於,他也不知道高務實在皇帝那裡到底領的什麼諭旨,又擔心把李成樑打壓得太狠,真的搞得遼東一下子力量真空了,會被圖們佔便宜,所以不得不暫時作壁上觀,任由下面的人表演。

然而他顯然不是真的想要作壁上觀,所以事情一出,他就立刻讓留守燕京的高陌以最快的速度聯絡高務實,詢問他對李成樑的態度,以方便決策。

因爲京華有這個時期大明最好的快馬,高務實的回信也很快。

在給張四維的回信中,高務實對於如何處理李成樑的問題給了一個不算很清晰,但也不算特別模糊的答案:“暫不追究寧遠伯,以下皆可酌情。”

與此同時,高務實還給張四維吃了一顆定心丸,他在回信中說關於鹽丁的安置其實很好辦,各衛所不肯接收這批鹽丁也根本不成問題,絲毫不必爲此擔心,只管把這件事丟給我就好,我有經驗。

張四維收到信之後,思來想去也只想到一個原因,那就是高務實打算收留這批鹽丁,應該是直接收進京華鹽場。

在他看來,這倒的確是個好主意,畢竟京華鹽場辦起來也是要用人的,雖然自己這位外甥的家丁多到令人咋舌,但其實也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都是有“本職工作”的,並不是說他養着大批閒人,隨時都可以轉行去做鹽丁。

而這批鹽丁既然被各衛所拒絕接收,那他們的軍籍就得被註銷才行,到時候這批人改成什麼戶籍,本身也是個問題。

但高務實接收過去就好辦了,不管是收爲家丁,還是作爲僱工,總能有個安置,同時京華鹽場也就有了人手。

唯一的問題大概是京華鹽場方面需要再出一次錢,不過嘛……張四維估計高務實不太可能在乎這個。

高務實既然給了準信,張四維就不猶豫了,而且下手還有點狠。

接信的第六天,山東巡按御史安九域的奏疏到京,他倒是沒管之前遼東鹽場的問題,而是彈劾遼東都司馮文弼。

安直指彈劾馮文弼的罪名有兩點,一是“假差”,二是“私放軍犯”。

“假差”是指捏造一項朝廷的差遣,讓遼東都司下屬的衛所去辦;私放軍犯是指對某些衛所逃丁不予追究。

嗯……怎麼說呢,這兩條罪名,安直指其實都不用去查,歷任遼東都司除非上任不到一個月的,否則一查一個準。

如果不“假差”,我這個都司家裡的事情誰幫我辦啊?我請家丁不花錢的麼?都司下屬二十五個衛,你們就不能幫我乾點活嗎?

而私放軍犯……哈哈,真正的軍犯肯定不會被私放,遼東都司在這一點上還是執法嚴厲的,因爲那都是都司-衛所的農奴。那麼,被私放的軍犯都是怎麼回事,放去哪裡了呢?

答案是,放去做將門的家丁了——這些人都是衛所中難得的佼佼者,比較能打,所以呢,就找個罪名加害一下,然後打成軍犯。

這個時候,就會有看上他的將門人士出面搭救,表示說只要你肯做我家家丁,你的罪名我就給你一筆勾銷。

你要是這位私犯,是願意蒙冤砍頭,或者“流三千里”,還是願意去做吃香喝辣的將門家丁?用腳指頭都能正確選擇啊!

爲什麼衛所越來越弱雞,而將門家丁越來越能打?還不就是這麼來的!

所以安直指這彈劾一上去,聰明人就知道馮文弼保不住了——李成樑親自出面都保不住。

誰讓他做了這隻出頭鳥呢?高務實又交待不能動李成樑本人,那……不打你打誰?

而張四維爲什麼這麼短的時間就能說動山東巡按御史(兼巡遼東)出面?

嗯,因爲安九域安直指是隆慶五年進士,河南開封府禹州人士,家住高務實“隔壁”。

----------

感謝書友“堯睿天下”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98章 曙光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75章 追擊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213章 交心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221章 抵京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128章 恩憲?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225章 三策(下)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098章 回柳州!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221章 抵京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217章 臺灣島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88章 安南人第112章 入城式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98章 曙光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
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98章 曙光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75章 追擊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213章 交心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221章 抵京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128章 恩憲?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225章 三策(下)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098章 回柳州!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221章 抵京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217章 臺灣島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88章 安南人第112章 入城式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98章 曙光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