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8章,大淞滬

淞滬大酒樓的頂樓,劉晉站在窗戶邊,俯瞰着整個淞滬。

這是自己第二次來淞滬了。

上一次來的時候還是好幾年前了,當時淞滬纔剛剛開始興起,遠不能和現在相比。

當時也僅僅只有黃浦江兩年有一些高樓、碼頭、港口之類的,大片的地區都還是江南水鄉的田野風光。

然後現在,經過這些年來的迅猛發展,黃浦江兩岸早已經高樓林立,一條條寬敞、筆直的水泥馬路一直延伸到視野的盡頭。

遠處工業區這裡,一個個高高佇立的煙囪在冒着滾滾的濃煙,黃浦江之中,來來往往一艘艘大船在這裡停泊。

眼前的這一幕和自己電影上面所看過的上海灘是何其的相似,簡直可以說是一模一樣。

連街道上面都能夠看到人力黃包車,這種新型的黃包車一問世立即就風靡看來,迅速的在大明的各大城市流行風靡。

還有那道路上呼嘯而過的自行車,瀟灑的身影讓周圍的人羨慕不已,擁有一輛自行車和一塊手錶嫣然已經成爲了大明最流行的標配。

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夠配得起,手錶價格極其的昂貴,最便宜的手錶都要幾十兩銀子,相當於大明普通人一年的收入。

自行車因爲產能有限,並且橡膠價格居高不下的緣故,價格也是一漲再漲,現在都已經漲到四五十兩銀子一輛了。

毫無疑問,一般的老百姓也是不捨得去買的。

能夠擁有自行車和手錶,這絕對是大明妥妥精英人士的標配,有錢人才能夠玩得起。

“鐺~鐺~”

鐘樓傳來陣陣的鐘聲,喚起了劉晉記憶深處的回憶。

再看看街道上的行人,伴隨着工廠、作坊、商行的興起,人們的服飾也是開始發生改變,大量的年輕人剃掉了長髮,選擇留起了軍人、海員們才留的短髮。

身上穿的衣服也不再是長袍、長衫之類的,而是一短袖短褲、緊衣緊庫爲主,因爲這樣更加方便工作,也方便生活。

但在大街小巷依然能夠看到很多讀書人打扮的書生,手持畫扇、留着長髮,身着長衫,三五成羣搖頭晃腦的閒逛着。

彼此之間互不衝突,也沒有任何互相的職責,你穿你的長衫,我穿我的短袖,你束髮,我留短髮,誰也不會誰說,都是自由、自願,也沒有一定說非得要怎麼樣。

“還是現在的大明好啊!”

劉晉長長的感嘆一聲。

自己記憶之中電影裡面的上海灘,黃浦江裡面橫行的那是萬國輪船,上面懸掛的旗幟就沒有自己的,都是萬國的旗幟。

上海灘這裡被化成了無數的片區,一個個租界在這裡留下了萬國的老洋房,也留下了洋人在這裡作威作福大爺的慣性。

上海灘的每一處碼頭,那都是比拼武藝的地方,幫會的戰爭,普通人的苦難之地,亂七八糟,混亂無比。

再看看現在的淞滬,儘管似乎好像都差不多。

但是這黃浦江裡面的船隻,上面懸掛的旗幟都是大明的龍旗,龍旗之下是各種各樣各個商行、藩國、殖民地的旗幟,你很難在這裡看到一面懸掛外國旗幟的船隻。

這裡所有的碼頭那都是劉晉麾下的產業,一個個碼頭管理的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碼頭的工人也不需要打打殺殺,更沒有什麼幫會來壓榨,幹活雖然累,但是收入缺相當不錯,獲得有尊嚴、

黃浦江兩岸的高樓、街道,你也看不到任何洋人的建築,所有的建築都是大明風格,更看不到趾高氣揚的洋人。

在這裡,來到大明的老外都要小心翼翼、老老實實,根本就不敢惹是生非。

甚至於在這裡,還能夠看到大量的來自海外的女人,她們一個個穿着大明的服飾,是丫鬟、是小妾、是奴隸,用心的伺候着自己的主子。

這纔是自己心中的大淞滬。

大明帝國的新興城市,繁華富庶而自信。

後世的上海,儘管更加的繁華、更加的熱鬧,但是當你看到外灘那些洋房的時候,你就會忍不住一陣心痛。

它們就好像是上海身上的一塊塊疤痕,儘管傷口早已經好了,但卻是留下了難看的疤痕,時刻的提醒你曾經經歷過的屈辱歲月。

還有外灘那些老外,一個個饒有興致的欣賞着上海的繁華,欣賞着自己祖先在這裡留下的建築,頓時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可以騎在你的頭上作威作福,好感受下祖先在這裡所享受的待遇。

而所謂的上海人又極其的看不起外地人,除了上海那都是鄉下人,但又極其的崇洋媚外,這種畸形的心裡也是歷史所形成的。

再看看現在的淞滬,這裡的大明人來自五湖四海,大明綜合天下,橫掃四方,這給予了大明人強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老外,在大明人的眼中不過是蠻夷,不過是家裡面的奴隸,是買來的小妾,在大明人的眼中那都是沒有絲毫地位的。

甚至於在大明本土這裡,這些奴隸都沒有資格來到這裡的,因爲這裡是大明人的故土,必須要保持故土的純潔,蠻夷是沒有資格進入的。

這樣的淞滬,纔是真正強大帝國的大城市。

繁華富庶,所能夠看到的都是大明帝國的強大與繁華,大明人的自信。

當然淞滬的繁華與發展跟劉晉的規劃是密不可分的。

淞滬這裡所有的土地、港口、碼頭等等全部都是劉晉麾下的產業,當初淞滬還沒有開始發展起來的時候,劉晉就派人以極低的價格將淞滬的土地都給買了下來。

當時僅僅只是花了幾百萬兩銀子而已就買下了整個淞滬,土地便宜到極點,僅僅只是以田地的價格就買下了。

再看看現在,淞滬這裡隨隨便便的一塊地都要賣個幾萬、幾十萬兩銀子,關鍵是這裡的土地還沒得賣,因爲劉晉只租不賣。

基建劉晉自己出錢去弄好來,水泥馬路、港口碼頭,將整個淞滬規劃的整整齊齊,工業區、生活區、商業區等等。

工業區的廠房全部都是出租的,價格比較低,吸引人來投資建廠,也吸引勞動力來這裡工作。

生活區的大量的小區,樓房出售、店鋪之類的同樣也是出租,一律不賣,數不清的商鋪,每年收到的租金都是天文數字。

商業街區給你建的漂漂亮亮,規劃的整整齊齊,所有的店鋪之類的同樣也是不賣,全部都是出租。

廣場、足球場、劇院、賽馬場、學校、醫院等等全部給你配齊全,建多大的社區就相應的配套多少的學校之類的。

因爲土地都是劉晉的,所以可以盡情的按照自己的規劃來建設整個淞滬,也是讓整個淞滬成爲了大明最有規劃的城市,同時也是秩序最好的城市。

當然,這裡每年也可以給劉晉帶來源源不斷的龐大利潤。

土地劉晉還並不急着去用掉,都是儘可能的物盡其用,土地的出租,店鋪的出租、港口碼頭等等的收益。

每年都要給劉晉帶來幾千萬兩白銀的龐大收益,這買賣纔是真正的大買賣,而且還可以隨着淞滬的發展不斷的增加,這纔是長久的買賣。

用工業廠房之類的吸引投資,吸引大量人口的流入,這樣就可以賣樓房賺一筆,建起的房屋、街道之類的又有大量的商鋪,商鋪出租又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租金收益。

再配上配套的商業,娛樂休閒等等,這絕對是妥妥的後世城市建設的配置,學校之類的又弄好,又有醫院的話。

再配上有序的規劃,城市的自來水系統、排污系統之類的,這樣的城市絕對是完爆大明的所有城市,乾淨、衛生,生活、工作、學習都可以非常的便捷、舒心,自然而然的,整個淞滬的發展也是非常的快。

僅僅才十年左右的時間而已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成爲了大明第三大的城市!

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22章,算不算以工代賑?第63章,推銷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160章,拖網捕魚第2070章,攻克癆病和肺炎第1238章,羅闍們的打算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273章,張懋要賣地第18章,密謀第100章,去京城第2219章,被沖垮的農業2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522章,眼紅了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161章,觀星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312章,撤兵第607章,戶部侍郎第1537章,無解的陽謀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第2092章,又是艱難的一年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1345章,誰纔是獵物?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956章,滅佛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252章,火爆銷售‘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731章,教化他們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239章,成功了第884章,時代的要求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1548章,錢不知不覺之中就不見了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12章,賣鹽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650章,移民遼東(還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債)第1792章,摩托車第13章,慌的一筆的交易第2268章 ,晚年可以做的一些事情第1693章,就拿張家開刀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63章,推銷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1236章,不堪一擊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643章,銀子多了也發愁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41章,收徒第1636章,東方的詩詞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558章,大明魚溪第287章,撒錢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768章,蒸汽機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1950章,南州城第1496章,亂了,真的亂了第514章,發配倭國教化蠻夷第652章,解放軍戶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1266章,大明早報的採訪(二)第599章,與民同樂第1520章,一個都別想跑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1883章,還是現在的世道好第428章,天子震怒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822章,大遷徙和西域布政使司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1476章,要你命第2024章,礦業專營?
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22章,算不算以工代賑?第63章,推銷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160章,拖網捕魚第2070章,攻克癆病和肺炎第1238章,羅闍們的打算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273章,張懋要賣地第18章,密謀第100章,去京城第2219章,被沖垮的農業2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522章,眼紅了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161章,觀星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312章,撤兵第607章,戶部侍郎第1537章,無解的陽謀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第2092章,又是艱難的一年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1345章,誰纔是獵物?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956章,滅佛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252章,火爆銷售‘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731章,教化他們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239章,成功了第884章,時代的要求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1548章,錢不知不覺之中就不見了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12章,賣鹽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650章,移民遼東(還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債)第1792章,摩托車第13章,慌的一筆的交易第2268章 ,晚年可以做的一些事情第1693章,就拿張家開刀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63章,推銷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1236章,不堪一擊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643章,銀子多了也發愁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41章,收徒第1636章,東方的詩詞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558章,大明魚溪第287章,撒錢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768章,蒸汽機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1950章,南州城第1496章,亂了,真的亂了第514章,發配倭國教化蠻夷第652章,解放軍戶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1266章,大明早報的採訪(二)第599章,與民同樂第1520章,一個都別想跑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1883章,還是現在的世道好第428章,天子震怒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822章,大遷徙和西域布政使司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1476章,要你命第2024章,礦業專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