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解放軍戶

遼東,伴隨着朝廷大舉開發遼東,大量的移民從關內有序的遷移到遼東地區,開始合理的分佈、擴散在遼東各地。

與此同時,遼東地區這邊的軍戶們也是開始歡呼起來。

在一處處衛所這裡,有身穿緋紅衣袍的官員當着衆多軍戶們的面大聲的宣讀朝廷的旨令:“遼東邊患已除,已無外患,遼東所有軍戶改爲農戶,就地安置,原屬衛所田地歸衛所所有人共有。”

大明軍制改制也是終於輪到了遼東地區,這對於早就已經翹首以盼的遼寧軍戶來說,無異於是天籟之音。

伴隨着軍制的改制,這些軍戶從此以後脫離軍戶,成爲遼東地區的農戶,並且朝廷這邊也是將原先屬於軍戶的所有田地平分給這些人。

原先騎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的百戶、千戶、總兵等等,也全部被朝廷的一直調令給全部調走,據說原先的遼東總兵因爲勾結女真人,肆意打壓軍戶而被下了大牢,等罪名確定之後,就會秋後問斬。

遼東地區,沒有了女真人的威脅,也沒有了草原人的威脅,整個遼東一下子就變的無比安全起來。

軍戶的解放,無數的人在家裡面供起了弘治皇帝的長生位。

他們不再是破落的軍戶,他們再也不用被軍戶的身份所累,從此以後再也不用忍受那些百戶、千戶們的剝削。

他們有了自己的田地,這日子就有了奔頭。

並且作爲遼東本地人,他們太清楚遼東這塊土地的肥沃和富饒了。

這裡有一望無際的原野,只要你有力氣,你想開墾多少就能夠開墾多少出來。

以前也就是因爲有女真人的威脅和時不時的肆意侵擾,再加上軍戶制度的限制,還要忍受百戶、千戶們的剝削。

儘管是身在遼東這樣的富饒之地,可是他們的日子確實是很苦。

不過苦雖然是苦,但遼東這個地方,土地肥沃,至少來說吃是不用愁的,朝廷從來都不需要向這裡調撥一粒糧食過來。

不像山西、陝西等地的邊鎮,原先的時候爲了維持這些地方邊軍的開支,都不得不用鹽來鼓勵商人運糧去這裡以滿足軍需。

但遼東這邊不一樣,不需要關內運糧過來,這裡的土地很多、很肥沃,軍戶們足以自給自足。

“終於~我們終於不再是軍戶了~”

“我們的後代子孫們也是可以去讀書、考科舉了~”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軍戶們一個個老淚縱橫,跪倒在地,激動萬分。

他們終於擺脫了軍戶的身份,不再是破落的軍戶,不再是受人鄙視,受人奴役的軍戶了,他們現在是農戶了,是農人了。

從此以後他們可以擁有自己的田地,他們的後代子孫再也不用因爲軍戶的身份娶老婆都只能夠娶同爲軍戶的子女。

不是軍戶的人,他是永遠都無法體會軍戶這個身份給他們所帶來的沉重負擔。

他們的祖上是跟隨着朱元璋打天下,驍勇善戰的開國將士,開始因爲被分到了遼東,因爲是軍戶,他們這些後代子孫們過着豬狗不如的日子。

沒有人會正眼看他們一眼。

一句破落的軍戶就足以形容他們的一切。

現在終於解放了。

歡天喜地的鞭炮聲開始響起,敲鑼打鼓,歡天喜地。

遼東的軍戶們盼着一天實在是盼的太久了。

自從知道朝廷要進行軍制改革,廢除原先的軍戶制度,改爲義務兵制度之後,遼東的軍戶們就一直在等、等着輪到他們。

去年,朝廷剿滅女真各部。

朝廷這邊就開始有意的安排新軍接手遼東這邊的防務,同時也是慢慢的將遼東這邊總兵、副總兵、總制的等等手握兵權的官員給調回京城。

在完成了這一系列的操作之後,這纔開始在遼東地區這邊進行軍制改革。

肥沃的遼東養育了彪悍的遼東人。

如果說原先大明軍隊當中最有戰鬥力的在哪裡,那毫無疑問是遼東這邊。

長年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遼東軍還要和女真人戰鬥,同時又要放着西邊的草原,可想而知遼東軍的戰力,絕對是原先大明軍中戰力最強的。

事實上,歷史上的遼東軍,它同樣也是戰力強大,一直以來都是抵擋瞞清的重要力量,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那更是彪悍無比。

這一切都跟遼東這塊土地的環境是脫不開關係的。

這裡的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別看他們都是破落的軍戶,但是這吃喝那絕對是不愁的,只要去開墾田地,去打獵,那就有吃不完的糧食和獵物。

所以遼東軍的人,一個個都人高馬大,遠不是關內那些軍戶能夠相比的。

關內的軍戶,田地就那麼多,上面的百戶、千戶之類的壓榨又非常的厲害,被侵佔的田地越來越多,屬於軍戶的田地就越來越少,而軍戶家庭的人口就越越多。

所以關內的軍戶,那是真的叫吃飯都吃不飽。

遼東的軍戶就好很多了。

這裡有的是肥沃的田地,隨便去開墾,隨便去種,至少來說吃飽是絕對美譽問題的。

遼東軍戶能夠一直震懾住女真各部,這就足以說明遼東軍戶的強悍了。

所以在遼東軍制改制方面,朝廷之上的袞袞諸公都非常的小心,只有當新軍徹底的接手了這裡的一切,又將這些總兵、總制之類的給調走了。

這才宣佈在遼東這邊進行軍制改制,解放了遼東地區的所有軍戶。

想要開發遼東,光移民過來顯然是不夠的。

還必須要激發遼東本地軍戶們的積極性。

該軍制顯然是最好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整個遼東的軍戶們都在歡呼雀躍,都在不斷的慶祝。

他們的要求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脫離軍戶,變成普普通通的農民就可以了。

如此簡單的願望,現在終於成真了。

普通的軍戶們在不斷的歡呼雀躍,原先的百戶、千戶卻是黯然神傷,從此以後他們再也不能騎在這些軍戶的頭上吃喝拉撒了。

而且朝廷這邊非常狠,朝廷這邊還將他們這些百戶、千戶之類的全部調往關內,如此一番操作,他們就徹底的失去了繼續作威作福的基礎。

至於說想擁兵自重,那就是真的找死。

不僅僅下面的軍戶不會跟着你去送死,而且王守仁這邊率領的2萬新軍,1萬鐵騎也是一直都還鎮守在遼東。

一邊清剿殘餘女真各部的同時,也是在防着遼東的這些千戶、百戶、總兵之類的。

軍制改革對誰的利益傷害最大?

自然還是這些千戶、百戶,總兵之類的,制度一改,他們這些世襲的鐵飯碗就等於丟了。

想要繼續吃這個飯,就必須進行大明皇家軍校進行深入的學習、培訓。

這個苦他們哪裡受得了,現在的百戶、千戶,那都是祖上傳下來的,很多人甚至於連刀劍都已經不會舞動了,純粹就是靠着祖上的功勞在過日子。

很多的千戶、百戶甚至於都圈養了大量的家丁,靠着這些家丁來維持自己的統治,維持自己在軍戶頭上作威作福的生活。

歡呼慶祝的軍戶,收拾東西默默離開的千戶、百戶,整個遼東都在發生這樣的一幕。

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601章,千河城第206章,海魚進京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221章,要命還是要銀子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127章,必有災荒第483章,真來了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1348章,寇可往,吾亦可往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390章,獎懲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530章,繁忙的天津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1854章,資源好到爆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023章,怒火沖天第1810章,熱賣的摩托車2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321章,金田、銀田第462章,一天售罄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2001章,荒蕪的山村第401章,轟動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888章,腸癰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642章,天津一個月收稅銀三百萬兩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533章,足球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2263章 ,工業帝國南非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710章,幾封信第1271章,我有弟弟了第2043章,真的有小冰河期?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1505章,被發現了~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40章,一鏡難求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552章,入關第688章,連文官們也變了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473章,退親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2156章,新學振奮第427章,弊病叢生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685章,敗家子朱輔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1231章,資本主義國家雛形第37章,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面第23章,狼吞虎嚥第687章,讀報先生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1343章,我們要上戰場殺敵第513章,彈劾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786章,簡直神了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1438章,聖多美島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2231章,風靡西班牙的電影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81章,我們要好好向劉晉學習
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601章,千河城第206章,海魚進京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221章,要命還是要銀子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127章,必有災荒第483章,真來了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1348章,寇可往,吾亦可往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390章,獎懲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530章,繁忙的天津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1854章,資源好到爆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023章,怒火沖天第1810章,熱賣的摩托車2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321章,金田、銀田第462章,一天售罄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2001章,荒蕪的山村第401章,轟動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888章,腸癰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642章,天津一個月收稅銀三百萬兩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533章,足球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2263章 ,工業帝國南非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710章,幾封信第1271章,我有弟弟了第2043章,真的有小冰河期?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1505章,被發現了~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40章,一鏡難求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552章,入關第688章,連文官們也變了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473章,退親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2156章,新學振奮第427章,弊病叢生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685章,敗家子朱輔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1231章,資本主義國家雛形第37章,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面第23章,狼吞虎嚥第687章,讀報先生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1343章,我們要上戰場殺敵第513章,彈劾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786章,簡直神了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1438章,聖多美島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2231章,風靡西班牙的電影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81章,我們要好好向劉晉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