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2章 ,撿到寶的寧國

第2262章 ,撿到寶的寧國

寧國安寧城外的一處工廠區這裡,寧王在寧國左丞相劉養正的陪同下,帶着一些寧國重要的大臣前來這裡參觀已經建造完成,即將投產的清河崔記紡織廠。

清河崔記紡織廠是大明前十的紡織龍頭企業,規模龐大,設備先進、產能大,主要從事的是布匹紡織、成衣製造、鞋子製造和體育用品製造。

可以說是絕對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紡織企業,也算是大明紡織行業的代表企業之一,其背後的東家就是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在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世家,在隋唐時期達到了鼎盛,後來在李唐皇室的不斷打壓之下,再加上科舉制度的實行之後,清河崔氏就和其它的世家一樣開始逐漸的沒落。

但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清河這裡清河崔氏依然是豪門大族,依然是當地最爲重要的大家族。

尤其是伴隨着大明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發展,伴隨着工業和資本主義的迅速崛起,在大明帝國內也是興起了諸多大大小小的家族。

這其中最有名的當然是前內閣首輔劉晉所開創的遼國公劉氏家族,還有英國公張氏家族,中山王所開出來的定國公、成國公的徐氏家族等等。

這些家族不僅僅原先本身就是大明帝國的豪門貴胄,更重要的是這個資本主義時代和工業時代的先進、開創者,同時還是殖民時代的先驅和最大的受益者。

受益於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工業化的發展,這些大家族完成了華麗的轉變,又原先的封建豪門貴族逐漸的發展成爲了新興大資本家、殖民主義者、工業家等等。

不僅僅在大明帝國內部擁有着極其龐大的影響力,而且在海外的諸多藩國、殖民地,甚至於是全球各地區都有着巨大的影響力。

很多的殖民地甚至於都是這些大家族一手建立起來的,像南非殖民地就是大明的武將勳貴集團們建立起來的,現在已經是僅次於大明帝國的龐大殖民地,不僅僅疆土遼闊,而且工業發達,科技和軍事實力都非常強大。

有這些大家族們帶頭,大明內部有實力的大家族、士紳豪門等等也都紛紛效仿,辦實業、海外殖民等等。

在這樣的潮流與趨勢之下,清河崔氏也是逐漸的再次煥發生機,重新凝聚在一起,團結起來,不僅僅創辦了清河崔記紡織廠這個龐大的工廠,並且還在海外建立了一個獨屬於清河崔氏的殖民地。

儘管來說比起大明帝國的那些豪門來依然還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卻也是讓清河崔氏重新煥發生機。

此時此刻,清河崔記紡織廠崔鏡也是帶着工廠的主要負責人在陪同寧王、劉養正等人。

“不錯,不錯!”

“真不愧是清河崔氏,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五姓七望大家族、大世家,這辦起來的工廠就是不一樣,大氣恢宏!”

寧王看着眼前的紡織廠,這個紡織廠的規模非常大,佔地足足有幾千畝,是一個超大型的紡織廠,廠房非常多,可以容納超過十萬名工人在裡面工作。

這是寧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紡織工廠,以前的紡織工廠和這個工廠相比,簡直就是小兒科,不足爲道。

寧王辛辛苦苦的在海外建立了寧國,一直以來也是在苦心經營這個龐大的國家。

以前的時候,寧王總覺得當皇帝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自從自己建立這個寧國之後,他才知道,想要管理好一個國家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管理像寧國這樣的一個龐大國家,那更是需要花費無數的精力、耗盡自己的智慧,需要大量的人才。

寧國佔據着天竺大陸將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同時在東非這邊又有一片龐大的國土,整個國土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千米。

並且寧國還有着極其龐大的人口,根據寧國最新的人口統計,整個寧國擁有的人口總數已經突破了1億大關,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

這其中有超過1000漢人,佔到了寧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

能夠有如此多的漢人,這主要還是因爲寧國一直以來都堅持優惠的移民政策,不斷的從大明帝國吸引移民到寧國來。

想當初跟隨寧王出來的人僅僅只有2萬人而已,這還是寧王想盡辦法才從江西那邊忽悠過來的2萬人。

這些年來,寧國一直都在鼓勵吸引大明人移民到寧國,給地、給優惠政策又給免費的發放奴隸、女人等等。

甚至於爲了吸引人才到寧國,凡是在大明帝國這邊擁有功名在身的人到寧國的話,直接就可以去寧國這邊做官,視同寧國科舉的進士出身。

並且連大明帝國新學高校畢業的學生都可以獲得同等的待遇,也同樣享受進士的待遇和出身,直接就可以在寧國這邊做官。

這樣的政策也是爲寧國吸引了大量的漢人移民和一些在大明鬱郁不得志的才子來到寧國這邊發展。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因爲大明本土這邊的人口增長速度非常快速,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時候,大明帝國的人口才僅僅只有1.5億人口,但是到了現在,大明帝國的人口總數已經突破5億了。

短短三十多年的時間,大明帝國的人口幾乎是翻倍的增長了。

這也導致了大量的大明人選擇移民去海外獲得更好的發展,選擇去海外的藩國和殖民地,哪裡也是可以過上不錯的小日子。

在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當做,最受大明人喜歡的便是寧國、南非和西洋聯合商行殖民地這三個地方。

故而寧國的人口也是增長非常快速,尤其是漢人的增長非常快速。

寧王尤其重視這一點,因爲他清楚的知道,寧國的發展基礎和根基是漢人,只有漢人的數量越來越多,比例越來越大了,寧國纔可以真正的穩固下來,否則就靠幾萬人想要統治幾千萬人,那太難、太難了,也太危險了。

所以寧王出臺了諸多的鼓勵漢人生育和移民的政策,其甚至於爲了擴大漢人的數量,直接給漢人移民發放了大量的女奴隸,要求他們必須生育足夠多的子女。

這也是寧國漢人增長極其快速的重要原因,因爲漢人佔據的資源足夠多,享受最好的政策和待遇。

爲了提高寧國漢人的人口,吸引大明人移民過來,寧王是花費了大量的心思的。

人口這僅僅只是治理一個國家所需要面對的一個小的方面,但即便是這樣的一個小方面也是讓寧王傷透了腦筋。

讓他明白,治理一個國家絕對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人口還可以通過鼓勵生育和移民來提高,但寧國想要發展起來,那就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

比如寧國想要發展起來,這就需要錢,可是天竺大陸也好、東非這邊的大陸也好,原先的經濟都是以農業爲主,東非這邊甚至於還是原始的部落經濟。

在這樣的地方想要發展起來,太難了,寧國一度面臨着嚴重的經濟問題,手中沒有錢去建設和發展寧國。

後來寧王找到了奴隸買賣這個來錢的路子,這才逐漸的改善了寧國的經濟,讓寧王手中有錢去建設自己的國家。

但是和大明帝國相比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大明帝國的鐵路、公路到處都是,然而寧國現在纔剛剛開始動工修建第一條鐵路。

寧王靠奴隸買賣賺的那點錢在這方面來說,根本就是毛毛雨,完全不夠花的。

寧王以及自己的大臣們思索了許久,最終才研究出來,大明帝國之所以能夠迅猛的發展起來,完全是依靠工業。

如果不是工業的迅猛發展,大明帝國和以前其實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區別。

因爲工業的迅猛發展,讓大明帝國的國力空前強大,發展速度超乎想象。

所以寧王這邊也是將目光投向了工業領域,想要促進自己寧國的工業發展。

然而這條道路,同樣非常的艱難。

寧國這邊根本就不具備工業發展的條件和基礎,基礎設施差,交通不便,又沒有足夠的產業工人和新式教育出來的合格人才。

寧王嘗試過辦鋼鐵廠、水泥廠、紡織廠等等,甚至於寧王還嘗試過要辦一個寧國自己的汽車廠什麼的。

但這些工廠最終都是半死不活,汽車廠更是直接就辦不起來,寧國這邊竟然造不出汽車,更別說輪船了。

有些企業即便是辦起來了,也是競爭不過大明帝國和南非這邊的企業,都是在虧本賺吆喝,只能夠在寧國內部這邊喘息。

沒辦法,寧王只能夠繼續向大明帝國這邊學習,想要研究大明帝國的發展之道,複製大明的發展。

但是奈何寧國這邊始終都不行,寧王手下的這些大臣很多都是傳統的文官,根本就比不了劉晉、王守仁他們這些人。

最終寧國這邊得出的結論是工業的發展是建立在完整的新式教育基礎上的,寧國如果走工業化道路的話,也必須要發展新式教育。

所以寧王這邊又不得不開始引進大明帝國的新式教育,在漢人當中開始普及新式教育,建立寧國自己的新式高等院校等等。

可以說一個龐大的國家想要發展起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方方面面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寧王在大明內部的時候有想過造反,取而代之,但真正到了海外的時候,成爲一個國家的王了,他又覺得還是以前的時候當一個閒散王爺更舒服。

治理一個國家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寧國的工業之路一直都走的非常坎坷,磕磕絆絆的,非常的不順心,非常的艱難。

尤其是和大明帝國之間沒有貿易壁壘,大明帝國的工業產品充斥寧國的市場,這更是讓寧國本身的工業難以發展起來,根本就競爭不過大明的企業,更何況在海外,南非殖民地的企業也是猛的一筆,都可以和大明帝國的企業競爭。

這導致了海外其它的殖民地、藩國的工業發展更加困難,基本上都是以農業爲主,主要都是種植園經濟。

以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爲主,依託大明帝國這個龐大的體系之下,倒也可以過上不錯的小日子。

但寧王是並不甘心自己的寧國僅僅只是種種大米、甘蔗、香料什麼的,他也想要將自己的寧國經營的和大明帝國一樣,不僅僅農業發達,工業也要發達。

這其實就是典型的東方人的性格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大明帝國可以的,自己寧國也是可以,大明帝國有的,自己寧國也必須要有,誰也不比誰差。

但在這樣的道路上,寧國卻是走的很艱難。

寧國自己建立起來的工業企業根本就競爭不過大明帝國,發展艱難,也發展不起來。

沒有嚐到資本主義發展最初始黃金期的肉,這自然而然就難以發展起來,更何況寧國這邊的教育、人才、科技、道路等各個方面都比不了大明帝國,那就更難了。

不過這一次,寧王卻是撿到寶了!

因爲大明帝國這邊的紡織產業正在大規模的從大明帝國內部遷移到海外的殖民地和藩國,其中很大部分的紡織工廠都選擇落後到寧國這裡來。

寧國這裡是允許蓄奴的,並且天竺大陸這裡還有着極其廉價的勞動力,同時寧國也是海外最爲重要的棉花產地,棉花種植的規模很大,產量很高。

再加上寧王也實時的出臺了優惠的政策,故而也是吸引了大量的紡織工廠落戶到寧國這裡。

眼前的清河崔記紡織廠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個了。

“哈哈,寧王過獎了!”

“這還是多虧了寧王您的支持,我們纔可以建起這個工廠來。”

崔鏡笑着和寧王說道。

搬遷出大明也是無奈的選擇,不得不選擇搬遷出去。

因爲在大明帝國這邊根本就混不下去了,人工太貴了,競爭不過海外的這些紡織工廠,在紡織領域來說,大明帝國的紡織工廠根本就不具備優勢,主要就是人工太貴了。

而海外的這些紡織工廠人工非常的廉價,成本極低,優勢非常的明顯。

“我們寧國始終歡迎大家前來投資,也是制定了諸多的優惠政策,頭三年免稅,後三年交一半的稅,免費給土地。”

“甚至於只要願意移民來我們寧國,我們還可以給個人提供大量的土地、奴隸等等。”

寧王笑着說道,清河崔氏還是有影響力的,想着是不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寧國投資或者移民,無論是哪一種對於寧國來說,那都是賺的。

“真的是太感謝寧王您的支持了!”

“我們的工廠搬遷到寧國之後,我估計我們的成本至少可以降低三成左右,產品在全球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

崔鏡也是再次向寧王表示了感謝。

“我們寧國雖然不如大明,但是在紡織領域來說,我們寧國還是有很多的優勢,以前那些在寧國建立的紡織廠都發展的極爲不錯。”

寧王笑着說道,寧國別的行業都發展的不行,就這個紡織行業發展的很不錯。

但寧國想要可不僅僅只是紡織行業,鋼鐵、汽車、電氣、輪船製造等等行業,寧王都想要發展起來。

只是這些企業根本就不願意來寧國這邊投資,寧國這邊目前還不具備發展這些重工業以及有技術含量的工業。

即便是有優惠的政策,但是在其它很多方面,寧國都還差的太遠。

尤其是像汽車製造這樣的產業,它需要極其完善的配套企業和產業才能夠真正的發展起來,並不是僅僅靠一個工廠就可以造出汽車來的。

而寧國根本就沒有完善的工業體系,交通也不行,更沒有相關的人才,傻瓜纔會將汽車工廠遷移到寧國這裡來。

人工是便宜,但是都是文盲,連字都不認識,更別說其它的了,別指望這些人能夠製造出合格的汽車出來。

需要一個螺絲都可能需要從大明帝國運過來,這成本怎麼可能降的下來,又如何和大明帝國的企業相競爭。

寧王等人視察着眼前的紡織工廠。

對於現在的寧國來說,能夠抓住大明帝國第一波產業轉移的機會,這也是已經非常難得的了。

至少對於現在的寧國來說,自己是可以生產衣服鞋子了,還可以創造大量的稅收,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就業等等。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後還可以慢慢的其發展其它的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等成熟之後再來發展一些其它的產業。

在寧國的規劃當中,未來幾十年的時間,主要是還是抓新式教育,等新式教育培育出足夠的人才了,然後再來慢慢的發展重工業、汽車製造等等行業。

寧王可不是一個甘於落後的人,在他的心中,一直都想要將寧國經營成爲一個可以媲美大明帝國的強大帝國,只是這個目標很遠大,可不是那麼容易就實現的。

PS:二合一章節~~

第717章,海外行省榜?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166章,萬木匠第1969章,大招工第1558章,孩子第1760章,解放農奴第380章,遭遇倭寇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383章,一個不留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678章,我們是神的使者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679章,思想控制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2017章,鬧吧,死命鬧吧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865章,賺錢利器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56章,環境?森林?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247章,房地產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757章,仁慈的弘治皇帝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270章,外掛在手,我怕誰?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542章,方法很多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322章,張氏百貨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741章,漁翁得利第281章,都準備看笑話第75章,張氏兄弟第1348章,寇可往,吾亦可往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9章,練字第2247章 ,凜冬城的資源第1415章,回家種紅薯第550章,勸說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2173章,科舉改革的提議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392章,第二批船第273章,張懋要賣地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1553章,又陪着皇帝微服私訪第103章,回家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678章,我們是神的使者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656章,朝鮮商行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946章,人口普查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1172章,後悔的寧王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614章,先洗腦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2031章,原來都已經被綁在資本的列車上了第259章,偷偷摸摸
第717章,海外行省榜?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166章,萬木匠第1969章,大招工第1558章,孩子第1760章,解放農奴第380章,遭遇倭寇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383章,一個不留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678章,我們是神的使者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679章,思想控制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2017章,鬧吧,死命鬧吧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865章,賺錢利器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56章,環境?森林?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247章,房地產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757章,仁慈的弘治皇帝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270章,外掛在手,我怕誰?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542章,方法很多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322章,張氏百貨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741章,漁翁得利第281章,都準備看笑話第75章,張氏兄弟第1348章,寇可往,吾亦可往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9章,練字第2247章 ,凜冬城的資源第1415章,回家種紅薯第550章,勸說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2173章,科舉改革的提議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392章,第二批船第273章,張懋要賣地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1553章,又陪着皇帝微服私訪第103章,回家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678章,我們是神的使者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656章,朝鮮商行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946章,人口普查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1172章,後悔的寧王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614章,先洗腦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2031章,原來都已經被綁在資本的列車上了第259章,偷偷摸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