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改土歸流

皇宮閱卷處,朝中三閣老,六部尚書侍郎,外加英國公張懋、成國公朱輔、建昌伯和壽寧候四個勳貴代表,同時再加上翰林院十幾個翰林,詹事府的十幾個暫時,督察院的十幾個御史組成了龐大的高逼格閱卷隊伍。

甚至於連弘治皇帝都帶着太子朱厚照親自過來參與閱卷,這個閱卷隊伍不可謂不高,足以顯示弘治皇帝和朝廷對倫才大典的重視。

“劉晉的考卷呢,拿過來給朕看看,這小子也不知道能夠想出什麼鬼點子。”

弘治皇帝剛剛坐下,直接就點了劉晉的考卷。

他早就想給劉晉來點獎勵什麼的,劉晉給他和太子做了很多事情,也給大明做了很多事情,按理來說以劉晉的功勞足以封爵了,不過劉晉不是朝廷中人,再加上明朝對爵位控制的非常嚴格,非軍功是很難封爵的,畢竟老朱同志這個人呢確實是刻薄寡思,對自己的子孫後代好得不行,對文臣武將嘛,吝嗇的很,也就成了一個傳統。

所以弘治皇帝想着的是給在科舉上給劉晉一些獎勵,考的不好也要讓劉晉排名靠前,不曾想劉晉一直都考的還不錯,現在到了最後的殿試環節了,也是終於到了他弘治皇帝發揮的時候了。

很快,有人找出了劉晉的考卷。

“改土歸流?”

弘治皇帝拿着劉晉的答卷,仔細的看了起來,看到開頭的四個字,頓時就充滿了疑惑。

接着仔細的看下去。

西南地區的土司制度形成於唐朝時期的羈縻制度的延續,其本質上是中央政權無力顧忌西南邊陲地區而採用的一種對土人頭目進行籠絡的手段,本質上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認土人首領的世襲制度,給予其官職和頭銜,以進行間接通知。

在這個土司制度下,土地和人民都歸土司世襲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個個勢力範圍,司法權、財政、軍事、行政權等等都可以自治,對當地土人掌握一切生殺大權,除了不能登基當皇帝之外,其它一切和皇帝沒有什麼區別,而且只需要象徵性的向朝廷繳納微薄的稅賦,而往往朝廷爲了顯示皇恩浩蕩,又經常會免除,還時不時有各種賞賜下來。

這種制度在生產力不高,交通不便、民族文化差異巨大的情況下,曾經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土司時代爲官,世襲罔替,獨霸一方,長期下來,土司制度慢慢變的日益腐朽落後,這些土司也都養成了驕橫跋扈、目中無人,就跟養不熟的狼一樣。

朝廷有恩賜的時候還好說,朝廷一旦恩賜少了,立即就露出牙齒來咬人,甚至於仗着自己手中有兵有人等等,還主動挑起事端,以此來要挾朝廷獲得賞賜。

其實這個問題,用後世的話來說,那就是慣的慣出來的,就跟後世的洋大爺、港燦之類的一樣,你對他越好,給他待遇越好,他就越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反過來一個個橫的不行。

他們是不會去想他們是否爲這片土地做過任何的貢獻,是否爲這個國家添磚加瓦過,只是不知廉恥,目中無人、囂張跋扈,說到底都是慣的。

只要一視同仁的對待,不要搞什麼區別對待,該咋樣就咋樣的話,屁事都沒有,根本就不會出那麼多的鳥事出來。

這土司也是如此,都是歷朝歷代慣的,慣出了毛病,慣的這些土司以爲朝廷都好欺負,不給恩賜就鬧,只要鬧了就會有賞賜,這也就成了明朝歷任皇帝都非常頭痛的事情了。

安撫一下這些土司還能夠安分一些,但這是飲鴆止渴,這些土司的胃口越來越大,朝廷的負擔會越來越重。

可是不安撫的話,西南地區山地崎嶇,山川險峻,崇山峻嶺之間,你縱然是有百萬大軍也拿他們沒有任何的辦法。

這就是形成了現在這種尷尬的局面了。

劉晉先是詳細的分析了一下土司制度的歷史、發展和現狀,指出了土司制度的根本所在。

弘治皇帝看完,也是不斷的點頭,劉晉和一般的朝中官員還真不一樣,朝廷之中的官員很少有人能夠將土司制度的歷史、發展和本質等等弄清楚。

“不愧是高人子弟,果然見識不凡,直透根本。”

弘治皇帝給出了自己的評價,接着就是看劉晉給出的具體方法和建議。

劉晉給出的改土歸流政策其實也就是照抄清朝時候的改土歸流政策,取消土司制度,設立府、廳、州、縣,派遣一定任期的流管進行管理。

“改土之法,計擒爲上,兵剿爲下,令其投獻爲上策,敕令投獻爲下策,制苗之法,固應恩威並用…..”

“好,說的好啊!”

從頭到尾仔細的看完,弘治皇帝整個人都忍不住拍案叫絕,劉晉改土歸流的方案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西南地區的土司問題。

聽到弘治皇帝話,正在閱卷的衆人忍不住一個個都看了過去。

“你們看看吧,劉晉不愧是高人子弟,由此改土歸流之法,西南可定,再無憂也。”

弘治皇帝笑着示意大家都看看劉晉的答卷。

衆人一聽,頓時一個個都更加好奇起來,劉健最先拿過卷子,仔細的看了起來。

“高啊,實在是高,真高人子弟也,此策一出,西南再無憂。”

很快,劉健就看完,頓時也是忍不住捏着自己的山羊鬍子讚道。

“透析本質、直指要害、根除禍源,此策甚秒~”

李東陽看完,也是一個勁的點頭。

“改土歸流,改土歸流,此策實施成功,西南再無憂。”

謝遷看完,同樣忍不住讚道。

連三位閣老都大加讚賞,其他人頓時就更加的好奇,弘治皇帝乾脆讓蕭敬念給衆人聽,衆人聽完頓時也都紛紛拍案叫絕。

歷史上清朝時候的雍正僅僅用了幾年的時間,對西南地區進行改土歸流就徹底的解決了西南土司的問題,從那以後,西南地區再也沒有出過什麼事情。

而且因爲改派流官,加強了中央對邊疆的統治,有利於促進這些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同時也能夠促進民族的融合,國家的統一。

“大家繼續閱卷吧,有什麼好的答卷都拿過來我朕看看。”

得到了劉晉的改土歸流的計策,弘治皇帝整個人都心情大好,從此以後可以安穩的睡好覺了,不過很快,他也是開始思索起來,該如何更好的去實行這個改土歸流的政策。

“要剝脫了土司的特權和地位,他們肯定不會同意的,此策一出,西南必亂,所以事先就應該先從各省調集兵馬,以防萬一。”

弘治皇帝在思索着改土歸流的事情,這邊羣臣也是繼續閱卷,一份份答卷,有的還是能夠言之有物,多少說一些恩威並施、剿撫並用之類的,但也有一些完全是書呆子,除了會四書五經,一肚子的八股文之外,根本就說不出什麼來。

所以這些閱卷的大臣們有的不斷搖頭,有的微微點頭,有的則是氣憤的將答卷一放。

一百多份答卷,閱卷的都有幾十個大臣,所以平均下來,一個人也就是看幾份就夠了,當然具體排名肯定是還要好好的去重新再看一遍,但從中選出一些優秀的文章還是不難。

“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此法配合劉晉的改土歸流之法,西南可安。”

很快,當劉健看到王守仁的答卷時,也是忍不住叫了出來,衆人一聽,頓時就又來興趣了,蕭敬也是趕緊將答卷拿給弘治皇帝看。

王守仁的計策其實很簡單,他是從軍事和教育兩個方面來平定西南,軍事方面,王守仁建議專門從湖南、廣西、四川、雲貴等地區招募一片山民,訓練成軍。

山民因爲長年累月在深山老林之中生活,自然很熟悉也能夠很好的適應崇山峻嶺、山川險峻的環境,以他們來成軍,再輔之以山地作戰訓練的方法,不需要多少兵力,只需要訓練兩萬這樣的山地精兵就足以輕鬆的剿滅西南叛亂土司,根本就不需要朝廷大費周章,調集太多的兵力。

這個方法也是王守仁仔細研究了西南地區的情況之後想出的方法,西南地區交通不便,根本就不適合大規模的用兵,所以用兵要精,而且一定要屬性山林,有針對性,如此就能夠輕鬆的剿滅叛亂西南土司。

光是剿滅肯定不夠的,所以王守仁又提出了要對西南土司的後代子女等等加強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將西南土司的子女和一部分土族子女集中其中,教他們四書五經、教他們三綱五常,讓他們也來參加科舉考試等等之類的。

“此法甚秒,確有經天緯地之才,和劉晉的改土歸流相輔並用,西南無憂也。”

剛剛還在煩着如何剿滅西南叛亂土司的事情,想着改土歸流一旦實施起來,這些土司必定叛亂的弘治皇帝看完,頓時就高興的叫了出來。

“蕭敬,念給大家聽聽~”

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940章,前往南非殖民地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419章,舉國歡慶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686章,最難的還是城市規劃第27章,秦志河的邀請第1921章,黑土省的變化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43章,組建船隊第360章,敗家子第427章,弊病叢生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2253章 ,產能過剩 經濟危機3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122章,機會來了第1381章,兩腳車?第2024章,礦業專營?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1942章,繁榮的錫蘭島第1607章,區域性經濟第1438章,聖多美島第464章,新的潮流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151章,天津第1548章,錢不知不覺之中就不見了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883章,必須有所改變第876章,玩物喪志第697章,大明沒什麼可怕的第108章,還要過年呢第1768章,大搞基建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430章,牽連甚廣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912章,又是一個劉晉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461章,新舊力量之間的首次對碰第1997章,搶佔非洲內陸第1616章,人比人氣死人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041章,黑海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1904章,燈光秀第388章,規矩真多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591章,商議開發遼東第325章,被發現了第845章,退股第13章,慌的一筆的交易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231章,資本主義國家雛形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436章,深得帝心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768章,蒸汽機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業實力的時候到了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73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速度第1165章,埃及運河上市第2243章 ,大變樣的黃土高原第1883章,還是現在的世道好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30章,矮人國的故事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329章,朱厚照是個人才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600章,都成了球迷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2149章,年紀大了都還吃香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530章,繁忙的天津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770章,蒸汽收割機
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940章,前往南非殖民地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419章,舉國歡慶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686章,最難的還是城市規劃第27章,秦志河的邀請第1921章,黑土省的變化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43章,組建船隊第360章,敗家子第427章,弊病叢生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2253章 ,產能過剩 經濟危機3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122章,機會來了第1381章,兩腳車?第2024章,礦業專營?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1942章,繁榮的錫蘭島第1607章,區域性經濟第1438章,聖多美島第464章,新的潮流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151章,天津第1548章,錢不知不覺之中就不見了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883章,必須有所改變第876章,玩物喪志第697章,大明沒什麼可怕的第108章,還要過年呢第1768章,大搞基建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430章,牽連甚廣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912章,又是一個劉晉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461章,新舊力量之間的首次對碰第1997章,搶佔非洲內陸第1616章,人比人氣死人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041章,黑海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1904章,燈光秀第388章,規矩真多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591章,商議開發遼東第325章,被發現了第845章,退股第13章,慌的一筆的交易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231章,資本主義國家雛形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436章,深得帝心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768章,蒸汽機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業實力的時候到了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73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速度第1165章,埃及運河上市第2243章 ,大變樣的黃土高原第1883章,還是現在的世道好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30章,矮人國的故事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329章,朱厚照是個人才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600章,都成了球迷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2149章,年紀大了都還吃香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530章,繁忙的天津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770章,蒸汽收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