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種植園主的好日子

南洋行省北面的丹河城這裡,丹河城知縣李茂林騎着馬來到一處種植園這裡。

這一處種植園非常的大,一眼望過去的時候有種看不到邊際的感覺,全部都是高大茂密的甘蔗林,很快,這些甘蔗又要豐收了。

李茂林也是估計着今年自己所管轄的丹河縣能夠產出多少的甘蔗來,呂宋這裡比琉球都更適合種植甘蔗和水稻,所有的種植園主一般都會選擇對半開。

一半的土地種甘蔗,一半的土地種水稻。

甘蔗可以用來賣錢,水稻可以用來養活自己的奴隸,多餘的還可以賣掉。

得益於這裡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不管是水稻還是甘蔗,都可以一年多熟,產量非常大,質量也非常好,利用越來越便捷的海運,大量銷往大明各地。

“以前都說大明之外的地方是蠻夷之地,瘴氣橫生,真正來到了南洋之後才知道這裡簡直就是天堂。”

騎在馬上,行走在小小的水泥路上面,這水泥路是這裡的種植園主自己出資修建的,並不寬,也鋪的不厚,主要是爲了方便自己運輸甘蔗和水稻。

南洋這地方,降水量非常大,如果不修水泥路的話,道路會非常的泥濘,不利於往來交通。

已經五十多歲的李茂林一邊看也是一邊感嘆。

沒有來南洋之前,他和大部分的大明人一樣,都覺得大明纔是最好的,大明之外的世界都是蠻夷之地,瘴氣橫生,根本就不是人生活的地方。

真正來到了南洋爲官,在這裡待久,他就知道,南洋比起大明來,各個方面都要好很多。

這裡的土地肥沃,降雨充足,光熱充沛,種植水稻、甘蔗都非常合適,一年可以三熟,兩年可以做到七熟,產量極高。

這裡一年四季都非常的溫暖,即便是冬天都和夏天差不多,根本就不用擔心寒冷的事情。

在這樣的地方,簡直就是天堂一樣。

在大明的時候,他看過了太多、太多的飢餓和貧窮,很多窮苦人家,一年到尾辛辛苦苦,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

要是遇到了災荒之年,那隻能夠賣兒賣女來活下去,有時候甚至於連賣兒賣女都活不下去,樹皮都吃光,易子而食。

這絕對不是假的,而是真實存在於大明的事情。

可是在南洋這裡呢,人人都吃得飽,頓頓吃得飽,連種植園主的奴隸們都能夠一日三餐,頓頓白米飯,還有油煎海魚吃,這日子相差非常遠。

他仔細的思考過這個問題。

爲什麼大明人勤勞卻總是吃不飽飯,穿不暖衣?

現在看來,主要的原因還是地理條件的原因,南洋這邊的地理條件太好了,一年三熟,兩年七熟之下,這產量實在是太大了。

即便是用很少的面積去種植水稻,南洋這邊的糧食依然吃不完,都有大量的糧食運到大明各地去出售。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啊,只有出去多走一走,多看一看才能夠真正的長見識。”

李茂林忍不住感嘆起來。

見識了南洋的富饒和肥沃,他也是經常寫信回自己的家鄉,讓家鄉的父老鄉親都移民到南洋這邊來。

在他管轄的丹河城這裡就有大量從他家鄉移民到南洋這裡的人,他這一次要去拜訪的人正是他的一個好友。

“老秦,老秦~”

剛剛纔到好友的種植園這裡,李茂林都忍不住吼了起來,遠遠的能夠看到這片種植園當中有十幾個奴隸在撕甘蔗葉。

“哈哈,老李~”

很快,有人聽到了李茂林的聲音就從甘蔗林裡面走了出來,這人叫秦巖,也已經五十多歲了,是一個秀才。

以前和李茂林是同窗,兩人考科舉也是考了一輩子,李茂林雖然考上了舉人,但是一直考不上進士,沒有官做。

去年年底的時候朝廷需要大量官員,他正好趕上了這一波福利,所以也是來南洋這裡當了這個丹河城的縣令。

秦巖因爲收到了李茂林的書信,所以也是舉家遷移到了南洋這邊。

朝廷因爲鼓勵移民南洋地區,所以也是給予了優惠的政策,一個人能夠獎勵幾十畝田地,這秦巖一家老少遷移過來,單單是獎勵的田地都有上千畝,所以也是建立一個種植園,一家人都忙不過來,又陸陸續續的買了十幾個奴隸。

“怎麼樣?”

“這一次的收成應該不錯吧?”

和秦巖行走在他的種植園裡面,李茂林也是笑着問道。

“很不錯~”

秦巖也是笑着點點頭直言道,李茂林沒有騙他,南洋這邊確實是非常好。

他原本就是一個窮秀才,家裡面窮的很,在大明這邊一家老少連吃飯都是問題,來到南洋之後,這一下子就翻身了。

不僅僅有上千畝的廣袤土地,而且靠着種植甘蔗,迅速的發家致富起來,不僅僅在這裡蓋起了大大的宅院,而且還買了十幾個奴隸,這小日子過的,簡直不要太舒服。

一家老少幾十口人過的舒舒服服,他大兒子在這裡幫忙打理種植園,老二去學習航海了,老三則是和人去探礦、採礦了,老四則是去經商了,連孫子們也都全部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有的讀書考科舉,有的經商做生意,還有的去出海當海員等等。

要是以前,一家老少基本上都是被困在土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到尾辛辛苦苦的累死累活,到頭來連幾頓飽飯都吃不上。

“等這一茬甘蔗收完之後,我準備再買幾十個奴隸,買幾頭牛來,將剩下的那些土地也給種植起來,另外再多開荒,準備種植一些橡膠來,聽說天津遠洋貿易行麾下的種植園在大規模的種植這東西。”

“據說這東西需要七八年才能成熟,但是未來會非常的賺錢,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劉公子麾下的種植園,一向都是最會賺錢的,他們從來不種甘蔗,也不種水稻,都是種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秦巖滿臉笑容和李茂林談論着自己對種植院的規劃。

一家人都遷移過來,獎勵的土地太多了,很多土地都還是荒地,需要自己去開墾,這人手不夠,只能夠多買奴隸和牛來解決。

“跟着劉公子肯定是不會錯的。”

李茂林笑了笑點點頭,再看看在甘蔗林裡面幹活的奴隸說道:“你這十幾個奴隸花了多少銀子買的?”

“花了我將近五百兩銀子買的。”

“十二個青壯男奴隸最貴,花了差不多四十兩銀子一個,另外還有五個成年的女奴隸,幾個小奴隸,基本上都白送。”

秦巖想了想說道:“這奴隸太貴了,聽說還在漲價。”

“嗯,是在漲價,城內的奴隸市場這裡,只要有奴隸運過來,立即就會買的精光。”

“最近西洋聯合商行這邊打下了錫蘭島,他們運了一批奴隸過來,不到一個時辰就被買的精光了。”

“朝廷這邊已經基本結束了在爪哇的戰事,接下來奴隸的來源就會短缺,這奴隸的價格肯定是會漲的,你要買就趕緊趁早去多買一些,小奴隸也買一些。”

“反正也就是吃點飯,南洋這裡,糧食多的是,有個十幾歲就會開始做事了。”

李茂林想了想也是點點頭說道。

南洋這邊的種植園非常多,光靠移民過來的大明,根本就忙不過來,所以對奴隸的需求非常大。

奴隸的價格也是一漲再漲,也就是前段時間南洋的戰事獲得了大量的奴隸,緩解了下種植園主們的需求。

可是這戰事一停,奴隸的來源又是一個大問題了,這奴隸的價格又開始上漲了。

“我也想啊,不過沒錢啊,你也看到了,這銀子都用來建房子,修路,買工具,買奴隸了,只有等這波甘蔗收完了再說了。”

秦巖笑了笑無奈的說道。

“可以去貸款嘛,收完甘蔗之後再還就行了,不然到時候漲起來的價格都要比利息高不知道多少。”

李茂林是縣令,接觸的人多一些,自然也是知道的更多。

“我也想過貸款的事情,但是銀行貸款需要抵押,我手中也只有這個種植園了,到時候要是還不上,這種植園可就沒了。”

“慢一點沒有關係,如果漲的太厲害了,我不買就是了。”

秦巖想了想微微搖頭,他的思想還是偏老舊一些,總覺得貸款、借錢不是什麼好事,想一想家鄉的高利貸,這利滾利的,帶一兩銀子,最後可能還幾十兩都還不清。

所以一直以來,他的原則是能不欠債就不欠債,即便是銀行的利息低,他也不會想着去貸款,除非是萬不得已。

“你來找我,應該是有什麼事情吧?”

想了想,秦巖又對李茂林說道。

“有,對你來說絕對是大好事。”

“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馬上就要開始了,朝廷這邊也是下了旨意下來,我們南洋行省這邊也是一樣要舉行鄉試,名額還給的不少。”

“你是秀才,算是這裡少有的讀書人,我覺得你這次機會很大,所以想要過來請你去參加這一次的鄉試。”

第332章,吃香的傻熊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140章,一鏡難求第81章,我們要好好向劉晉學習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1552章,單月稅收破億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614章,先洗腦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897章,全民皆武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953章,各地叛亂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第1297章,新一輪出海潮第1249章,奧斯曼帝國使臣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1804章,還是外面好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953章,各地叛亂第247章,房地產第1591章,讓人大失所望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377章,先遣隊第958章,進京述職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1337章,森林、魚、鹿、熊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976章,懟上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1965章,天子到四川了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224章,思想之爭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1997章,搶佔非洲內陸第466章,年底盤點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321章,金田、銀田第363章,價格戰第1413章,述職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第440章,帶回來3000萬兩銀子的財富第1631章,血腥復仇的波斯人第519章,發財了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254章,土娃進城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474章,新兵入伍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423章,你敢拿嗎?第319章,鹽山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370章,再次來天津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2104章,正德朝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2041章,皇帝想和劉晉結親家第268章,定國公府第1447章,金島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903章,買女人第536章,西域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325章,被發現了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1023章,怒火沖天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342章,狀元及第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
第332章,吃香的傻熊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140章,一鏡難求第81章,我們要好好向劉晉學習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1552章,單月稅收破億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614章,先洗腦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897章,全民皆武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953章,各地叛亂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第1297章,新一輪出海潮第1249章,奧斯曼帝國使臣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1804章,還是外面好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953章,各地叛亂第247章,房地產第1591章,讓人大失所望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377章,先遣隊第958章,進京述職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1337章,森林、魚、鹿、熊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976章,懟上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1965章,天子到四川了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224章,思想之爭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1997章,搶佔非洲內陸第466章,年底盤點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321章,金田、銀田第363章,價格戰第1413章,述職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第440章,帶回來3000萬兩銀子的財富第1631章,血腥復仇的波斯人第519章,發財了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254章,土娃進城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474章,新兵入伍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423章,你敢拿嗎?第319章,鹽山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370章,再次來天津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2104章,正德朝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2041章,皇帝想和劉晉結親家第268章,定國公府第1447章,金島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903章,買女人第536章,西域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325章,被發現了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1023章,怒火沖天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342章,狀元及第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