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二章 恢復太祖盛世

楊信饒有興趣地看着熊明遇。

這是要攤牌啊。

不過算算這也到他們忍不住的時候了,實際上這些文官和士紳已經很清楚至少目前他們解決不了紅巾軍,尤其是紅巾軍在這幾個月完成防禦體系後,以他們手中目前能用的團練實力,根本就收復不了這片區域。

而楊信又阻擋其他地方援軍過來。

因爲他始終存在造反的危險,周圍這幾個省都風聲鶴唳,湖廣是絕對不敢出兵增援了,貴州的湖廣兵一撤出,一旦隴應祥這些人造反,那整個貴州川東立刻再次糜爛,甚至有可能直接出山進攻湘西,萬一湘西那些土司也加入,整個長江以南都很危險了。

而江北那些士紳則在鳳陽的蕩寇軍威脅下提心吊膽。

浙江得面對楊信的水師,這個傢伙還與李旦關係密切,如果他造反,那麼李旦會不會湊這個開國元勳的份也很難說。

其他省份夠不着。

最終也就是江西能派兵加入。

但蕩寇軍已經在安慶攔截,而且蕩寇軍和江西棚民都是同樣關係密切,他們再去拉攏一下剩餘的棚民,那麼江西士紳立刻就自顧不暇,這個傢伙的確在南京悠然自得,但他的那些爪牙們卻盯死了周圍,就連北方的官軍都得提心吊膽地防備新城的一萬蕩寇軍,還有炒花等人可能的發難。最終還是周圍這圈地方的士紳面對紅巾軍,而他們的實力已經不足以收復紅巾軍的控制區,實際上這段時間那些士紳也慶幸紅巾軍沒有繼續擴張。

如果紅巾軍繼續擴張,他們還是撐不住。

這時候只能攤牌。

“良孺兄說的也對,我承認,均貧富這種事情太難了,可是一邊是一席百羊一邊是食不果腹,這就很不對了,我不反對有錢人一席百羊,但一席百羊的同時也得讓窮人吃飽飯才行。

他們吃不飽飯就要造反的。

他們造反毀了的是陛下的江山,我是忠臣,我當然要讓窮人吃飽飯。

窮人吃飽飯了,陛下的江山才能千秋萬代。”

楊信說道。

“但打土豪終究不對吧?”

喬應甲小心翼翼地說道。

“那麼您說該用什麼方法?用愛和正義去感化?”

楊信說道。

喬應甲不說話了。

不打土豪誰他瑪主動和老百姓分享財富?

“至於等貴賤,這難道不是天經地義嗎?都是人,都是陛下的臣民,爲何會有主奴之分?太祖制度允許過士紳蓄養家奴嗎?太祖制度允許民間蓄奴嗎?據我所知民間蓄奴杖一百吧?三公才允許有二十家僕,哪怕英宗改了規矩,無品級的也不準蓄奴。

那麼當年安國的童僕五千算不算犯罪?

既然民間士紳本來就不準蓄奴,等貴賤釋放他們的奴婢爲良人有何不對?我認爲紅巾軍做的並沒有什麼不對,按照太祖制度,他們釋放的奴婢本來就應該是良人,倒是那些蓄養數千家奴的士紳,纔是按律該治罪的,紅巾軍只不過是在恢復太祖盛世。他們的名字就是紅巾軍,當年太祖以紅巾軍起兵得天下,制定了這些制度,只不過幾百年後無人遵從了,那他們也以紅巾軍來完成太祖遺志,照我看此刻太祖在天之靈正欣慰呢。

他們在恢復太祖盛世。”

楊信說道。

熊明遇等人全都閉嘴。

他都搬出太祖來了,誰敢再說什麼?

再說他說的都是真的,朱元璋定的制度很明確,三公家僕不得過二十,一品才十二個,英宗改成四品以上十六,五品六品十二,七品以下遞減二人,庶民嚴禁蓄奴,蓄養者杖一百,奴婢直接釋放。

按照太祖制度,紅巾軍釋放的奴婢全是合法的。

他們本來就應該釋放的。

可是……

現在江浙士紳家,沒個幾百家奴好意思出門啊?

當年安國一個普通書商,家裡還童僕五千呢,若是太祖活着,他這樣的得抄家滅門。

“再者分田地,這也是紅巾軍得到百姓支持的主要原因,可你們沒有辦法對付這一招嗎?不見得吧?我的方案他們已經同意,也就是說他們接受民兵化,然後把他們得到的土地,按照每畝最高不超過四成,實際多數兩三成地租,每年向陛下交租。

那麼你們若是也減租,你們的那些佃戶還會去歡迎他們嗎?

他們三成地租。

你們降到四成,就能少一半的佃戶投奔他們。

你們要是同樣減到兩三成,恐怕就不會有佃戶投奔他們了。

那麼你們爲何不減?

既然你們還收六成甚至七成,那就別怨佃戶們都起來跟他們學,你們收六成以上的租,還要他們交飛灑的田賦,他們還得交每丁三錢的丁銀和同樣三錢的徭役折銀,官員還得收每兩一錢的火耗,各種亂七八糟的捐,那麼你們算沒算過,一個佃戶一年收成能不能剩下兩成?

他們一年辛辛苦苦,到最後八成被官吏士紳搜刮去了,那出現紅巾軍有什麼奇怪的嗎?照我說紅巾軍到現在纔出現,這隻能說我們大明的老百姓太善良了。

換成我,誰敢一年奪走我八成的收成,我先一鋤頭敲他腦袋上。

紅巾軍的出現是必然。

就算這次不出現,那以後也一樣會出現。

去年長興就出現過奴變,那不就是類似的嗎?諸位,你們必須得學會站在貧民的位置考慮這個問題,是他們喜歡造反嗎?他們不喜歡造反,只要能吃飽飯誰喜歡造反?可你們連飯都不讓他們吃飽,難道他們還不能造反?你們繼續這樣下去造反的會越來越多,那時候別說銀子和地,就是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楊某言盡於此。

諸位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吧。”

楊信說道。

那些文官們也沒再囉嗦,緊接着起身離開。

“他們會讓步嗎?”

汪晚晴好奇地問。

“讓步?他們又不是不懂這些,能讓步早讓步了,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他們要是能讓步纔怪呢,不過短期內他們也不能做什麼,他們同樣也在等,等他們的團練真正訓練出來。”

楊信說道。

的確,這些文官和他們身後的士紳們不會讓步的。

這是原則問題。

但他們也不會做什麼,甚至短期內會製造和平假象,以此避免紅巾軍繼續向外擴張,比如說在他的方案上部分同意,總之就是讓紅巾軍看到希望,然後就那麼吊着,等他們的武力增強到足夠的程度,大不了再重新開戰,目前那些團練經過了最初的混亂期,也已經開始走向正軌。

他們已經拼湊起四個軍。

一個是常勝軍。

也就是沈廷揚爲首,松江,通州等地士紳支持,大量使用荷蘭傭兵爲軍官,背靠松江的海上貿易和工業,總共六千,但都是火器化,基本上相當於十個莫里斯營和一個重炮營。而且開始訓練反向裝彈,同樣採用十排迴轉射擊,也不是說完全靠荷蘭傭兵,畢竟楊信早就這麼玩了,那些荷蘭傭兵不過是更熟悉這種戰術而已。

一個是常捷軍。

這個是蘇州和無錫士紳組織的。

數量五千。

指揮官還是徐霞客,當然,他叫徐弘祖,霞客是號。

他的確不懂軍事,但常年在外出遊,讓他的見識,閱歷,頭腦之靈活,都是這些世家子中拔尖的,而且他家就在前線後面,也沒有退縮的餘地,所以蘇州和無錫士紳都支持他。他的常捷軍和常勝軍不同,他們是僱傭了大批浙軍老兵,更加傾向於改良版車營,也就是戚金那套,藉助與這一帶水網地形,這種用小船運輸戰車,戰車短距離攻擊的戰術很適合。

畢竟這裡所有交通都可以用船解決。

再就是盧家兄弟的天雄軍,但這個並不完全依賴火器,相反更重視武藝,甚至配有一支騎兵,數量五千,實際上是宜興和溧陽兩家,另外得到湖州,廣德還有寧國等地士紳支持。都是悍勇敢戰的礦工,山裡的燒炭工,伐木工,總之都是這一類,全是敢進行冷兵器肉搏的,那支騎兵一千人,完全仿照北方精銳騎兵訓練。

估計得到盧象升的支持。

盧象升目前是瀋陽兵備道,跟曹文詔混在一起,而曹文詔部就是衝擊騎兵。

騎射,長矛衝擊,馬刀砍殺。

只不過曹文詔的騎兵在楊信支持下,已經開始換轉輪打火的短槍,而且就像這時候歐洲騎兵一樣,每人掛着好幾支。

但不是像歐洲騎兵一樣玩誇張的騎兵迴轉射。

而是充當弓箭的替代品。

畢竟這個比弓箭更容易擊穿鎧甲。

還有是駐紮在句容的,以從丹陽逃出的團練副將葛麟爲首,由應天,太平甚至揚州士紳支持的虎威軍,這一支數量達到一萬,不過裝備差點,就是一羣雜牌步兵,核心是帶着復仇意志的鎮江各縣流亡士紳。葛麟原本歷史上弘光時候組織義軍,但被馬士英解散,後來一直跟着鄭鴻奎,吳志葵這些明軍將領,這些人失敗後他和盧象升弟弟盧象觀在太湖一帶直到戰死。

這就是目前的四大團練集團。

第三一二章 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第二五三章 先抓起來再說第六五四章 大汗的哀羞第四一四章 滿門忠烈第三九三章 逃跑的新娘第二七二章 真英雄第四七九章 天啓大爆炸第五二六章 擲彈兵衝鋒第三三三章 你瘦了第三二六章 楊都督,你好大的威風啊第五五八章 聽我命令,掉轉槍口第二十八章 曹文詔第五十七章 精忠報國第二五六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第三三八章 楊都督發飆第一三四章 福星高照第四零九章 打土豪分田地啦第一五四章 御賜護聖金牌第四六八章 小人物的掙扎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六六零章 末日浩劫第二二六章 上夾棍,一定要上夾棍第六六三章 已經打起來了第五零零章 地瓜盛世第六四一章 孫閣老,你想欺人孤兒寡婦嗎第一零一章 天下苦儒久矣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二八五章 手裡捧着窩窩頭……第一一九章 扶明滅虜,蕩寇殺胡第一七四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第五章 萬曆四十七年第一四四章 大逮捕第五五七章 邪惡的聲音第三六三章 皇后有喜第六六三章 已經打起來了第六一五章 帝國主義者要從娃娃抓起第三三六章 海上公敵第六二七章 大家都來賣第六零三章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第六二六章 不要打人,這是兵部郎中第三十五章 平遼策第一六六章 你叫吧,叫破喉嚨也沒人救你!第六零零章 盧象升的淝水第四五七章 毛驢救國計劃第五九三章 宿命之戰第三六三章 皇后有喜第三九二章 我就喜歡你這奴顏婢膝的樣子第三十八章 歡樂滿京城第一七八章 舌戰羣儒第六零四章 倉裡有糧心裡不慌第四七五章 俠客行第三七六章 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第三十五章 平遼策第四四零章 諸位,想鋤奸否?第六六九章 衆叛親離的鎮南王第六一九章 鎮南王要進京第五三零章 神兵天降第三七二章 一觸即發第十二章 我大爺魏忠賢第六九四章 天災模式開啓第五九四章 有進無退第五七三章 少年英雄第六三二章 繼續逮捕第四四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三三九章 殘酷鎮壓第一四七章 正人君子與奸佞小人第四三零章 饑荒時代第六零九章 皇帝終於上朝啦!第六三四章 閣老們的決斷第二十五章 有個詞叫走光你知道嗎?第一六七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九十七章 我們之間是純潔的第二七三章 臨危一死報君王第二五九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三九三章 逃跑的新娘第六三九章 閣老遊街第六三三章 虎軀一震第五一九章 平定江南,回家分田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六七五章 鄉賢們的哭泣第五五四章 好男兒熱血洗沙場第一一八章 你們要我還是要他第九十七章 我們之間是純潔的第一零二章 惹衆怒了第六十七章 血繼續流第一三九章 抄家,抄傢什麼的最好了第六九一章 熊貓旗永不落第六八二章 嶄新出爐的弘光皇帝第一零八章 楊某就不喜歡留隔夜仇(五更完成)第十七章 十步殺一人第五七二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一二一章 蕩寇軍的崛起第六三五章 九千歲怒斬閣老第五八四章 人民戰爭第十一章 這小娘子,頗有幾分野味第五一四章 陳圓圓的小確幸第九十一章 陰謀第三三二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三一三章 鄭芝龍第三二八章 奪權
第三一二章 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第二五三章 先抓起來再說第六五四章 大汗的哀羞第四一四章 滿門忠烈第三九三章 逃跑的新娘第二七二章 真英雄第四七九章 天啓大爆炸第五二六章 擲彈兵衝鋒第三三三章 你瘦了第三二六章 楊都督,你好大的威風啊第五五八章 聽我命令,掉轉槍口第二十八章 曹文詔第五十七章 精忠報國第二五六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第三三八章 楊都督發飆第一三四章 福星高照第四零九章 打土豪分田地啦第一五四章 御賜護聖金牌第四六八章 小人物的掙扎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六六零章 末日浩劫第二二六章 上夾棍,一定要上夾棍第六六三章 已經打起來了第五零零章 地瓜盛世第六四一章 孫閣老,你想欺人孤兒寡婦嗎第一零一章 天下苦儒久矣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二八五章 手裡捧着窩窩頭……第一一九章 扶明滅虜,蕩寇殺胡第一七四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第五章 萬曆四十七年第一四四章 大逮捕第五五七章 邪惡的聲音第三六三章 皇后有喜第六六三章 已經打起來了第六一五章 帝國主義者要從娃娃抓起第三三六章 海上公敵第六二七章 大家都來賣第六零三章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第六二六章 不要打人,這是兵部郎中第三十五章 平遼策第一六六章 你叫吧,叫破喉嚨也沒人救你!第六零零章 盧象升的淝水第四五七章 毛驢救國計劃第五九三章 宿命之戰第三六三章 皇后有喜第三九二章 我就喜歡你這奴顏婢膝的樣子第三十八章 歡樂滿京城第一七八章 舌戰羣儒第六零四章 倉裡有糧心裡不慌第四七五章 俠客行第三七六章 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第三十五章 平遼策第四四零章 諸位,想鋤奸否?第六六九章 衆叛親離的鎮南王第六一九章 鎮南王要進京第五三零章 神兵天降第三七二章 一觸即發第十二章 我大爺魏忠賢第六九四章 天災模式開啓第五九四章 有進無退第五七三章 少年英雄第六三二章 繼續逮捕第四四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三三九章 殘酷鎮壓第一四七章 正人君子與奸佞小人第四三零章 饑荒時代第六零九章 皇帝終於上朝啦!第六三四章 閣老們的決斷第二十五章 有個詞叫走光你知道嗎?第一六七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九十七章 我們之間是純潔的第二七三章 臨危一死報君王第二五九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三九三章 逃跑的新娘第六三九章 閣老遊街第六三三章 虎軀一震第五一九章 平定江南,回家分田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六七五章 鄉賢們的哭泣第五五四章 好男兒熱血洗沙場第一一八章 你們要我還是要他第九十七章 我們之間是純潔的第一零二章 惹衆怒了第六十七章 血繼續流第一三九章 抄家,抄傢什麼的最好了第六九一章 熊貓旗永不落第六八二章 嶄新出爐的弘光皇帝第一零八章 楊某就不喜歡留隔夜仇(五更完成)第十七章 十步殺一人第五七二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一二一章 蕩寇軍的崛起第六三五章 九千歲怒斬閣老第五八四章 人民戰爭第十一章 這小娘子,頗有幾分野味第五一四章 陳圓圓的小確幸第九十一章 陰謀第三三二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三一三章 鄭芝龍第三二八章 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