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蕩寇軍的崛起

五天後。

“天津?”

方從哲冷笑一聲。

“楊義士打的好算盤,天津海河沿岸種稻早已多年,那裡是良田盡人皆知,你想在那裡墾荒種田?朝廷倒也想在那裡墾荒種稻!那裡你是別想了。”

他緊接着說道。

這時候戰爭已經結束,就像楊信所說的,當鄒縣白蓮教徒到嶧山下列隊喊話之後,駐守那裡的白蓮教徒很快殺了徐和宇等首領投降,因爲缺糧那裡已經開始吃不上飯了,本來就軍心不穩。至於滕縣的沈智沒有投降,他試圖率部突圍但被城外的川浙軍再次擊潰,沈智被秦邦屏部的白桿兵斬殺,殘餘少量部下逃往抱犢崮一帶山裡。

其他絕大多數在知道鄒縣教徒投降後,也都陸陸續續地投降了。

山東之亂就這樣突然發生,又在不到三個月裡迅速平定。

然後楊信狂奔三天進京直接面聖。

他要墾荒地。

萬曆已經承諾但至今也沒兌現的墾荒地。

萬曆看着楊信。

皇帝陛下氣色一天比一天差。

雖然他年齡也就五十來歲,但他們老朱家除了朱元璋父子,後面這些好像都身體不怎麼樣,從去年開始他的身體就每況愈下。

好在這段時間大明還算正常。

遼東因爲野豬皮戰略轉向至今無大的戰事,而且看這情況至少上半年野豬皮不可能襲擾遼東,至於雙方在邊牆一帶零零星星戰鬥不值一提。

別說是和野豬皮,就是和蒙古人其實也一樣。

雖然炒花因爲在開原搶到了大批的糧食,這個冬天裡還算老實,但炒花又不代表所有蒙古人,他只代表內喀爾喀五部而已,剩下無論林丹汗或者大明稱呼的虎墩兔憨,還是土默特這些都沒有老實的。但好在也都沒有能對大明造成真正威脅的,無非就是關外互相之間摩擦一下,偶爾有蒙古牧民聚集邊牆外示威,同樣駐守沿線的明軍也示威一下。

然後再零星有點百十人級別的廝殺。

西南也一樣,和那些山民之間也是小戰鬥不斷。

而徐鴻儒的突然造反算是真正有可能製造威脅的,但因爲楊信的參戰再加上川浙軍令人驚豔的表現也迅速解決,後者的確讓萬曆有些意外,尤其是浙軍,哪怕他嘴上不承認,也知道當年他看着就討厭的戚繼光,的確給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總之對於這個已經邁入登基後第四十八個年頭的帝國皇帝來說,自己這個已經延續兩百五十年的帝國依舊還是穩如泰山,萬曆盛世依舊,至少看不到崩潰的跡象。

“那樣的話,這天津的確就不太合適了。”

他緩緩說道。

朝廷的確也想在天津墾荒。

畢竟從當年的汪應蛟到之前的徐光啓都已經證實了,那片地方全都可以變成良田沃野,而且左光斗正在以監察御史巡視那一帶,考察是否可以展開大規模墾荒,這樣就不能給楊信了。

“陛下,草民也不要葛沽那些適宜種稻的,草民之前說過,草民就要那些沒人要的鹽鹼灘,葛沽一帶當然不能算鹽鹼灘。

草民想要的是還得往東往南那些地,也就是葛沽與大沽口之間那些,從那裡繼續向南,那一帶既不能耕種也不能曬鹽,全是一片荒無人煙的可以說不毛之地,草民就是想要這塊地方。以草民的設想,是帶着這些反正的逆黨讓他們用改造這片荒地來向陛下謝罪,陛下仁慈饒過他們參與造反的死罪,那他們也不能一點懲罰不受,臣就是想讓他們以這種方式接受懲罰。

臣的計劃是帶着他們,從青縣的唐官屯開始,挖一條減河,以減漕河上的洪水。

天津號稱九河下梢。

大半個北直隸的河水都向着那裡匯聚,每年都不斷髮洪水威脅漕運及天津城,沒有哪一年天津城不遭到洪水圍困。故此臣就想挖這樣一條減河,從上游開始將部分洪水引向東北,繞開天津和三岔河直接在大沽口一帶入海,這樣即可以用淡水灌溉這些鹽鹼地,又可以保障天津及三岔口漕河安全。

而這些人正好可以挖河。

挖完之後就讓他們留在當地墾荒維護這條減河。”

楊信說道。

他就是想挖馬廠減河。

只要有了馬廠減河,那麼小站稻也就有了,這時候天津的種稻只是在葛沽一帶進行,新城到小站一帶就純粹毫無價值了,但有馬廠減河就不一樣了,在運河上分流的淡水不斷沖刷下,鹽鹼灘的鹽分全都被稀釋然後帶走,留下的自然就是一片千百萬年沉積下來,全是腐殖質的沃土。

“那朝廷得掏多少銀子?”

方從哲怒道。

很顯然方閣老對楊信已經可以說深惡痛絕了,這個混蛋和他侄女的事情已經在京城成了笑話,同樣方家也成了笑柄,直到現在還是京城人茶餘飯後的笑料,方閣老看見他這張臉就壓抑不住怒火,恨不能上前拿笏板砸他腦袋上。

“不用朝廷一兩銀子!”

楊信說道。

“那你如何挖這條河?”

萬曆瞬間來了興趣。

▲ttκΛ n▲C ○

不要銀子就好說,皇帝陛下最煩掏銀子,能不用他掏銀子就辦事的對他來說都是好同志。

楊信就是好同志。

從來不找他要一兩銀子,偏偏還都把事情做得妥妥的。

但不要一兩銀子就挖一條一百多裡的運河還是太匪夷所思,那些投降的聞香教徒就算不用給工錢,至少也得讓他們吃飽飯才能幹活。就算那些人不可能全給他,這麼一項工程也得最少一萬人,以目前一兩銀子的米價光吃飯每年就得幾萬兩。

這還不算買工具之類。

“陛下,您之前說過,草民開墾的土地都算賞賜給草民,但草民也不能白要陛下的,草民不要朝廷一兩銀子挖這條河然後帶着他們墾荒,沿線開墾多少也都算草民的,這樣草民才能要的心安理得。至於他們的吃飯由草民自己解決,不過陛下得准許草民帶着他們做一些別的,畢竟草民真沒錢,只能想方設法一邊賺錢一邊挖這條河。”

楊信說道。

他兜裡的銀子足夠支撐今年的。

同樣今年他也可以展開拖網捕撈,實際上廣東那邊就有,只不過是拖海水上層的叫牽風船,而他需要做的無非就是製作大型拖網,製造排槳船在近海拖底層魚類,然後用這些魚類解決那些人的吃飯。另外在這片區域一些地勢高鹽鹼程度低的地方,先把地瓜之類種上,這樣今年也就能夠收穫一批糧食儲備,總之他能對付過去今年。

而馬廠減河用不了多久。

原本歷史上盛軍不到兩萬人,也就花了一年多點。

這一帶地勢平坦,而且土質鬆軟,就是一人發一把鐵鍬去挖而已。

“不能煮鹽!”

方從哲立刻說道。

“煮鹽是不會煮鹽的,這輩子草民都不會煮鹽的,草民是想一則帶着他們打魚補充糧食,二則還是上次說的開原軍需運輸,三則搞些貿易,總之就是隻要不犯法的,草民都想帶着他們搞一下,只是這些很多都有戶籍限制,故此需陛下恩准才行。”

楊信說道。

“準!”

萬曆很爽快地說。

這些全都不值一提,只要不找他要銀子就行。

更何況楊信挖這條減河的確很有用,運河天津段不擔心沒水,就怕發洪水把堤壩沖毀,甚至灌天津城都是很平常的。

有這條河分流至少可以減少洪水。

“但那些人也不能全給你,畢竟他們都給你就抽空這幾個縣青壯了,以後那些地也就沒人種了,你最多隻能從他們中挑一萬人,挖河時間沒有限制,你什麼時候挖好都行。他們就算你的義勇軍了,朕再賜你這支義勇軍一個名字,既然你喊出的口號是蕩寇殺胡,那就叫蕩寇軍,不歸五軍都督府也不歸京營,朕從司禮監給你派個人過去做監軍,算是朕直接管着的。

而你還是得有個軍職,不能再這樣到處亂跑了。

你剿滅聞香教有功,尤其是保護孔廟及衍聖公一家更是大功一件,朕就給你一個錦衣衛指揮同知,以錦衣衛指揮同知提督蕩寇軍。”

他緊接着說道。

“謝陛下隆恩!”

楊信趕緊說道。

這是萬曆的一番好意,說白了萬曆也知道他和文官之間的關係,這樣以後他就算萬曆直屬的了,類似於內操性質,而他的錦衣衛指揮同知也足夠嚇人,以後他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天津玩了。

同時也在那裡待命。

以後無論哪裡出了需要救護隊員的情況,萬曆一道聖旨他就得趕緊去解決問題,這個蕩寇軍的意義只在於萬曆不用掏錢養他,他自己開荒算自己的,一萬士兵算是給他的農奴,性質和這時候衛所世襲將領手下軍戶差不多。另外也是把他拴在那裡,要不然他總是到處亂跑也不好,萬曆可不想再有一次尼山事件,他這樣的大殺器級別還是得鎖在一個安全的倉庫裡。

旁邊方從哲眼神複雜地看着楊信。

楊信轉頭向他露出燦爛笑容。

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二二四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五七五章 星星之火第二九五章 民意裹挾第六四九章 歪脖樹,又見歪脖樹第二一三章 大明新農村建設第二五四章 皇權爪牙什麼的最囂張了第三七八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六零一章 皇帝的決斷第一八四章 擋我者死!第二五八章 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第六九三章 一家人要整整齊齊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六一七章 皇帝落水啦!第一二一章 蕩寇軍的崛起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六九零章 游擊隊之歌第三三八章 楊都督發飆第四九一章 謀反集團第七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第一六零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六七九章 炮彈面前衆生平等第六三零章 大逮捕的開始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三九五章 家有悍婦第四六零章 奸臣的自我修養第三二三章 嗨,請問你們幸福嗎?第五一零章 快叫人,地主的狗腿子來了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三四七章 港島大戰第六五零章 陛下,您怎麼醒了?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一二六章 我佛慈悲第三六一章 復仇的少年第五一二章 鄉賢們的覺醒第五四二章 十萬人公審大會第五六零章 跪下,我就是你們的新統帥第二章 盛世的斜陽第五二四章 順民與刁民第一二九章 斷子絕孫腳第四六五章 袞袞諸公不如屎第六七四章 誓師,祭旗,勤王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二零一章 傭兵傳奇第五七七章 替天行道第三五二章 監獄裡的思想家第六零六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十五章 吔,還是位貝勒爺呢!第六七五章 鄉賢們的哭泣第四七六章 天網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六一三章 我倒是知道一個仙方第六五二章 雞血療法第六十六章 鼠尾巴與鼠尾巴的血戰第六八二章 嶄新出爐的弘光皇帝第一五零章 一言不合就滅門第三十八章 歡樂滿京城第三五二章 監獄裡的思想家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一五六章 小皇帝的心聲第一三六章 這個皇帝不是善茬啊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三八四章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第二八三章 閣老遊詔獄第一零二章 惹衆怒了第四三二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一九九章 軍事管制第一六九章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第五十六章 暴君養成計劃第九十七章 我們之間是純潔的第十一章 這小娘子,頗有幾分野味第六零六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三三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第九章 表哥表妹第三八四章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第二六四章 抄家一時爽,一直抄家一直爽第四十六章 大明朝的新聞工作者第五十七章 精忠報國第三八五章 談判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五六七章 聖主明君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二二一章 炮打青蟲第四十五章 做人不要那麼囂張第三八五章 談判第三六八章 清君側第二一五章 皇后養成計劃第八十四章 趙率教第五一五章 小鮮肉第一七一章 掏出東西嚇死你第四十九章 大明朝最橫的人第七十二章 我的青龍刀已飢渴難耐第一三八章 隨風潛入夜第一零一章 天下苦儒久矣第二十七章 無可救藥第一一三章 兀那妖猴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三七四章 欺騙感情的人渣第九十五章 五君子事件
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二二四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五七五章 星星之火第二九五章 民意裹挾第六四九章 歪脖樹,又見歪脖樹第二一三章 大明新農村建設第二五四章 皇權爪牙什麼的最囂張了第三七八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六零一章 皇帝的決斷第一八四章 擋我者死!第二五八章 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第六九三章 一家人要整整齊齊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六一七章 皇帝落水啦!第一二一章 蕩寇軍的崛起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六九零章 游擊隊之歌第三三八章 楊都督發飆第四九一章 謀反集團第七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第一六零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六七九章 炮彈面前衆生平等第六三零章 大逮捕的開始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三九五章 家有悍婦第四六零章 奸臣的自我修養第三二三章 嗨,請問你們幸福嗎?第五一零章 快叫人,地主的狗腿子來了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三四七章 港島大戰第六五零章 陛下,您怎麼醒了?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一二六章 我佛慈悲第三六一章 復仇的少年第五一二章 鄉賢們的覺醒第五四二章 十萬人公審大會第五六零章 跪下,我就是你們的新統帥第二章 盛世的斜陽第五二四章 順民與刁民第一二九章 斷子絕孫腳第四六五章 袞袞諸公不如屎第六七四章 誓師,祭旗,勤王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二零一章 傭兵傳奇第五七七章 替天行道第三五二章 監獄裡的思想家第六零六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十五章 吔,還是位貝勒爺呢!第六七五章 鄉賢們的哭泣第四七六章 天網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六一三章 我倒是知道一個仙方第六五二章 雞血療法第六十六章 鼠尾巴與鼠尾巴的血戰第六八二章 嶄新出爐的弘光皇帝第一五零章 一言不合就滅門第三十八章 歡樂滿京城第三五二章 監獄裡的思想家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一五六章 小皇帝的心聲第一三六章 這個皇帝不是善茬啊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三八四章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第二八三章 閣老遊詔獄第一零二章 惹衆怒了第四三二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一九九章 軍事管制第一六九章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第五十六章 暴君養成計劃第九十七章 我們之間是純潔的第十一章 這小娘子,頗有幾分野味第六零六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三三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第九章 表哥表妹第三八四章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第二六四章 抄家一時爽,一直抄家一直爽第四十六章 大明朝的新聞工作者第五十七章 精忠報國第三八五章 談判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五六七章 聖主明君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二二一章 炮打青蟲第四十五章 做人不要那麼囂張第三八五章 談判第三六八章 清君側第二一五章 皇后養成計劃第八十四章 趙率教第五一五章 小鮮肉第一七一章 掏出東西嚇死你第四十九章 大明朝最橫的人第七十二章 我的青龍刀已飢渴難耐第一三八章 隨風潛入夜第一零一章 天下苦儒久矣第二十七章 無可救藥第一一三章 兀那妖猴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三七四章 欺騙感情的人渣第九十五章 五君子事件